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为了防止再出事故,各个单位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B: 针对“核活动”这一高度敏感的话题,朝鲜终于打破近两年左右的沉默。 C: 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D: 有些科学家认为,转基因大米富含维生素A,可以有效改善发展中国家人们营养不良。 |
2、 | 口语交际。近年来,校园安全事故频发。父母经常给在外求学的小亮打电话,反复叮嘱他注意安全。下列回复最得体的一项是( ) A: 放心,我死不了,别总是杞人忧天B: 怎么这么啰嗦啊?我不是活得好好的吗? C: 你们放心,我会时刻注意安全的 D: 死有什么可怕的?那是每个人最后的归宿 |
3、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她性格温和,待人诚恳,举止文雅,言语动听。虽然是初次接触,但我对她的好感油然而生。B: 河北柏乡汉牡丹园栽培的牡丹,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每至花期,园内的牡丹竞相绽放,五彩缤纷的景象美不胜收。 C: 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阴云密布,竟然下起了冰雹,天气的变化真是扑朔迷离啊! D: 今天的荧屏和银幕,并不缺少令人眼花缭乱的离奇情节,缺少的恰恰是能够观照自我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
4、 |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游记,状写名山大川,惊湍飞瀑,晴湖雪巘,乃至亭台池榭,美不胜收。 ②因此,游记小品,是最具个人风采的美文。 ③游记小品,堪称文苑奇葩。 ④陶弘景在南朝游记小品名作《答谢中书书》中云:“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⑤小品,独抒性灵,信笔挥洒,自由书写,文极简洁而意味隽永,情思摇曳,韵趣天然。 A: ①②③④⑤ B: ③④①⑤② C: ⑤③④①② D: ⑤①③④② |
5、 |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些很好的学习方法一旦融会贯通,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B: 冰心先生写信的时候,喜欢在一张白纸上,不受拘束地、心无旁骛地书写下去。 C: 休斯顿地区的热带风暴预警使民众躲在家里不出门,许多店家生意一蹶不振。 D: “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 , 让我们深受教育。 |
6、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B: 在扬州见面后,小张要北上北京,小李要南下广州,于是就在扬州分道扬镳了。 C: 接着我来谈谈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请大家洗耳恭听。 D: 第十七届会一再强调:当务之急是要加大反腐倡廉的力度。 |
7、 | 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 B: 里头还有许多草茎、松毛,乱七八糟! C: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为许多久客的游子而写的。 D: 都是一般大小,有一块银元那样大,滴溜儿圆,颜色浅黄,恰似鸡油一样。 |
8、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自然界有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人的行为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才能做到“无为而无不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局只能是两败俱伤。我们为什么不能“道法自然”,与自然友好相处呢? ①就必然会给人类自身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②反之,人类若违反自然规律,恣意妄为 ③人类如果企图征服自然 ④我们常说“人类征服自然” ⑤人的生命又是何其脆弱 ⑥其实,人的力量与自然相比是何其渺小。 A: ②⑤④①④⑥B: ④⑥③⑤①② C: ②①④⑥⑤③ D: ④③①⑤⑥② |
9、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左丘明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我们所学的课文《唐雎不辱使命》《曹刿论战》就选自该书。B: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C: 《雨说》《乡愁》的作者分别是郑愁予、余光中。他们都是台湾诗人。 D: 《我的叔叔于勒》作者莫泊桑,是法国l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
10、 | 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看到乘车骑骡上山的人,觉得他们可怜可悯,是因为作者羡慕那些人可以乘车的嫉妒心理。 B: 越往上爬,山就变得越来越高,是因为作者疲惫并且失去耐心,感觉山总是爬不完。 C: 作者遥望峰巅,看到色彩斑斓,联想到肥皂泡,抒发了美丽易逝,要抓住机会多欣赏美景的感慨。 D: 作者在文中只写了沿途的风景和颠簸之苦。 |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兴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 1 )此诗中“________”一词写出了杨柳的枝繁叶茂,“________”一语则点明了暮春时令。( 2 )这首诗的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岳阳楼记 连月不开:________ 而或长烟一空:________ ( 2 )翻译下列句子 微斯人,吾谁与归?( 3 )请从选段①②中找出分别与“以己悲”“以物喜”相照应的句子。( 4 )选文中“古仁人之心”指________ (用原文填空);范仲淹抒发的远大政治抱负是________ (用原文填空)。( 5 )请根据上句,联系《醉翁亭记》《小石潭记》中的一篇所描写的景物特点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上句:岳阳楼壮美雄奇 下句:________ |
人类何时开始染发
杨阳
①你以为染发只是近几十年才流行起来的美发手段吗?据历史记载,4000年前古埃及人就开始染发。那时的染发剂是什么?中国最早染发的人是谁?现代染发剂是何时发明的?
②古埃及法老陵墓出土的最古老的文献和实物证明当时人们已开始使用染色产品。4000多年前的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一世派人去美洲寻找草药,带回很多能染色的草本植物。王室成员除了染指甲外,还染发。古埃及人极其热爱黑发,还发明了将白发染成黑发的染发剂。
③中国文献中记载的最早染发的历史人物是2000多年前的王莽。王莽68岁时册立淑女史氏为皇后,当时他已“皓首白须”,为掩盖老态,特地把头发和胡须都染黑了,《汉书·王莽传》称他是“欲外视自安,乃染其须发”。皇帝王式染发,除了想让自己看起来年轻点之外,还有政治因素。王莽虽然没能挽救每况愈下的局势,但成为中国染发第一人。
④早在隋唐时期,我国就有了天然染发的办法。《隋炀帝后宫诸香药方》中记录有一种染发药方一大豆煎,将黑大豆泡在酷中24~48小时,再一同加热煮烂,过滤掉渣,然后用小火慢慢熬制成稠膏状。这是一种天然的染发膏,是隋唐时期较流行的一种染发美发剂。唐代《备急千金要方》和《千全型方》也记载了若干染黑须发的药方,如“生油渍乌梅,常用敷头良”“黑椹水渍之,涂发令黑”“以盐汤洗沐,生麻油和蒲苇灰敷之”等。明代《本草纲目》也引述了不少可供染发的外用药物,如大麦、针砂、没食子、婆罗勒、郎耶草、覆金子等。
⑤欧仁·舒莱尔创造了第一个用于商业目的的化学染仳剂,称为
称为Aureole.这个名字你可能不知道,但这个名字也被称为“L‘Ocrcal”,也就是我们今天知道的欧莱雅。之后欧仁·舒莱尔创立了他的第一个公司欧莱雅,1907年发明了第一款安全型合成染发剂,帮助人们减少对染发危害健康的担心,也让越来越多的人追随染发的潮流,愿意去发廊改变自己的发色。
⑥1950 年之前,将头发染成色或白金色是一件非常伤害头发的事情,因为漂白剂的使用让头发损伤很大。真正革命性的改变是在1950年,伊卡璐公司的老板劳伦斯和他的妻子发明了可以不漂头发而让头发成功染色的染发剂。这项让女性在家就可以染发的发明,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它也是当今泡泡染发的雏形。
⑦到1960年,染发已变成大家司空见惯的事。因为人们总是偷偷使用染发剂,所以无法了解一个人真卓有成效的发汽车城,美国甚至要求公民在护照上写上本身的发色信息。直到欧莱雅公司开创“你也值得拥有”的口气,社会开始鼓励人们公开使用染发产品,其开始被公开讨论。
③网络传言染发剂的有效成分对苯二胺有致癌性,因此使用了染发剂会得癌症,这是真的吗?专家认为:对苯二胺确实是国际公认的致癌物质之一,对人体的危害也已经得到国内外的广泛认可。但这并不能说明使用含有对某二胺的染发剂后就一定会致癌,因为引起癌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虽然使用染发剂不一定会导致癌症,但对苯二胺还有一个对人体比较大的危害就是可能引起过敏,即使正确使用了可能让某些人过敏,出现头面部皮肤发红、出疹子、流黄水、眼睑浮肿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头皮比较敏感或者局部有炎症的人最好不要染发。
(选自《百科知识》2018年第14期,有删改)
( 1 )选文第①段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这有什么作用?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①2011年12月,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昆虫学家希恩等人通过全球顶级学术杂志《科学》,向全世界公布了一个重大发现——和人类一样,纸巢蜂能够认识同伴的脸孔!
②在自然界,数只纸巢蜂的蜂后时常共同建立巢穴,它们通过比武来确定各自在巢穴中的地位。此时,纸巢蜂必须要记住那些比试过的同伴,以避免反复争斗。为确定它们确实是依靠记忆同伴的面容来对此进行分辨,科学家设计了一个有岔路的带电迷宫,一边是没有电的安全区,另一边则为通电道路,岔路用纸质的蜂脸图片作为路标。试验结果显示,纸巢蜂能够识别这种路标,当代表“有电”的蜂脸出现时,纸巢蜂都会避开这条路,并选择走向“没电”的蜂脸道路
③其实不仅是纸巢蜂,蚂蚁中有一种厚结猛蚁也能互相识别,并且认得巢穴中的每一个成员。不过,这种情况只出现在成员比较少的群体中,如果蚁巢成员数量太多,它们就认不过来啦。过去,如果昆虫稍微表现出学习或者智力倾向,满脸严肃的专家们立刻就会纠正说这是一种本能。因为,昆虫的大脑好比针尖大小,和我们的人脑相差太远。“15年前,如果有人说昆虫能够识别同伴的面容,肯定被认为是疯了!”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的动物行为学家拉尔斯教授这样评价道。
④无独有偶,2010年10月,法国图卢兹大学的行为学家奥若瑞等人训练蜜蜂分辨方向也取得了成功。他们也使用分叉的迷宫来做实验,并将绘制有位置的简单图像展示给蜜蜂,蜜蜂只有飞到正确的位置才能获得蜂蜜作为奖励,如果飞错了则会受到一些惩罚性刺激。经过训练,蜜蜂迅速完成了学习,它们不仅能分辨出图像中代表的方向,并且能从混合图像中找出学过的图像,甚至能够理解一些和原来不同的图像,可谓战绩惊人!
⑤而这些小生灵给我们带来的震撼还远不止这些。数年前,我有一位广东的朋友曾饲养并观察黄獠蚁的行为,这是一种利用丝黏合树叶做巢的树栖蚂蚁,上千年来广东的果农都用它们来猎杀柑橘害虫。当时,朋友将黄獠蚁的巢穴从树上摘下来,因为怕它们逃逸,还特意用一个大号鱼缸装满水,做了一个孤岛把巢放上去。为了美观,他还在水中养了些很小的热带鱼。随后怪事便发生了,这些小小的热带鱼莫名其妙地少了许多!这几乎让所有的人都百思不得其解
⑥终于,人们从黄獠蚁的巢中找到了小鱼的尸体,揭开了谜底。原来,树栖的黄獠蚁很快适应了鱼缸的环境,这些原本是树上的猎手竟然搞起了渔民的营生,它们将不经意间游到岛边的小鱼拖上岸来吃掉了!这真的是单纯的本能吗?我无法确定。但是,如果将我们放在孤岛上,估计也会是同样的做法吧?
⑦尽管,我们在内心不断地告诉自己,只有像人脑这样“规模”的脑才算得上是聪明的,昆虫应该是愚蠢和低劣的。但是,当代昆虫行为学的研究正在一点点挑战我们这些大脑子智慧生物的心理极限:一些昆虫能够将物品分类,一些昆虫能够数数,还有一些昆虫甚至能够记住人脸!
( 1 )给本文拟写一个能显示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标题( 2 )联系上下文,说出下列加下划线词语的指代内容。①而这些小生灵给我们带来的震撼还远不止这些。
②终于,人们从黄獠蚁的巢中找到小鱼的尸体,揭开了谜底。
( 3 )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 )从文中昆虫的行为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家是什么?是难舍的亲情,是温馨的集体,是亲爱的祖国。在这里,父母用慈爱的伞为儿女撑起一方晴空,儿女用孝顺的心给父母奉上一缕慰藉;在这里洋溢着浓浓的师生之情、伙伴之情………
请以“有家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2)书写清楚,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