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永新县石桥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面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取缔 阴晦 望眼欲穿 众目睽睽
B: 诓骗 煞白 歇斯底里 通霄达旦
C: 谀词 腆着 囊萤映雪 睡眼星忪
D: 黝黑 媲美 脑羞成怒 浩瀚无垠
2、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整治交通违法行为是没有时间界线的,必须持之以恒、一抓到底,直到交通秩序发生根本性好转。
B: 这首新创作的歌曲不仅惊叹于青藏高原雄奇壮美的景色,也包涵着对青藏铁路建设者深情的赞美。
C: 志愿者们顶着高温,齐心协力清理杂草垃圾和废旧物品,即使是蛛丝马迹也不放过,将整个庭院打扫得焕然一新。
D: 民间组织和政府部门在对待野生动物应该以保护为目的,还是开发、利用、保护三者兼而有之这一问题上分歧很大。
3、

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眼花嘹乱 晨曦 血腥 闪烁
B: 臭名昭著 荒谬 憧憬 珐琅
C: 响彻云宵 杀戮 箱箧 揣摩
D: 精疲力竭 纳粹 鞠恭 铁锈
4、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没有实力,信心不过是无源之水;没有信心,拼搏只能是无本之木。
B: 滨海学校举办了以《翰墨飘香》为主题的书法大赛,张明夺得了第一名。
C: 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给人类埋下了隐患?
D: 上海迪士尼乐园的设计方案,融入了海洋、森林、高山、沙漠……等六大元素。
5、

下列汉字的结构及笔顺规则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亲”“尘”“羊”“舌”这四个字都是上下结构。
B: “山”字首笔是竖,“及”字首笔是撇,“门”字首笔是点。
C: “爱”字是上下结构,共十画;“虎”字第三画是横。
D: “万”字先写横,再写撇,后写横折钩。
6、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 , 而需要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B: 骆驼寻到的不是为自己养尊处优的宝,是为大家谋福利的宝。
C: 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 , 黑白分明,像是一副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D: 苏州园林的门和窗尽量工细而绝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有用心
7、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
B: 《故乡》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作品中的“我”并不是作者,而是小说虚构的人物。
C: 《孤独之旅》选自《草房子》,是一部比较有代表性的“成长小说”,作者是曹文轩。
D: 《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短篇小说集《羊脂球》,作者福楼拜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章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
8、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中秋逢国庆,家国共团圓。②2020年的“十一”黄金周成了家国同庆的“中国节”。③祝福伟大祖国,厚植爱国情怀,是这个“中国节”里天津市阅读活动的关键词。④通过丰富多彩的全民阅读活动,使读者获得了高品质的线上线下阅读体验。


A: 第①句
B: 第②句
C: 第③句
D: 第④句
9、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kuāng)骗 虚(wàng) (zhē)扣 (bīng)彬有礼
B: 停(zhì) (kè)守 (zhēn)言 大发雷(tíng)
C: 尴(gà) (zhōng)伤 懒(duó) 自吹自(léi)
D: (nuó)夫 灌(gài) 繁(zhì) (jiǎo)揉造作
10、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山舞银蛇 言不及义 荡然无存 原弛蜡象
B: 风流人物 不二法门 自暴自弃 形销骨立
C: 略输文采 彬彬有礼 大发雷庭 漠不关心
D: 富丽堂皇 自吹自磊 舍身求法 画龙点睛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村 居

张舜民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注释)①陂(音“悲”)田:积水塘附近的田地。
②榆钱:即榆荚,形如钱,色白成串,故俗称榆钱。 ③槿花:又称木槿,夏秋之交开花,花冠为紫红色或白色。乡村多以之为篱,花早开晚落。 ④两两归:指牛驮着乌鸦一同回村。

( 1 )请用自己的话描绘前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 2 )本首诗展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亮少有逸群之才,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厚相结纳。及魏武帝①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②而备失势,众寡③而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④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⑤。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亮助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足,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帝号,拜亮为丞相。
(选自晋·陈寿《进<诸葛亮集>表》)
①魏武帝:曹操。 ②举州委质:把整个荆州作为见面礼送给曹操。 ③众寡:人数少。 ④建:提出。 ⑤吴会:吴国。

( 1 )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1)乃三亮于草庐之中(________ ) (2)厚相结纳 (________ )
(3)江南平 (________ ) (4)后亮助备又西取益州(________ )

( 2 )下面划线的“之”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A: 众寡而无立锥
B: 甚敬重
C: 乃记而去
D: 楚王闻
( 3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划线句子。
益州既足,以亮为军师。

( 4 )从本段文字来看,诸葛亮辅佐刘备做了哪些事情?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选文,然后回答问题。

春天里种植自己

王清铭

①三岁的时候,他的在一个小煤窑打工的父亲,因塌方被埋在土中,撒手而去。父亲被埋葬的那天,母亲哭得声嘶力竭,他黑着脸,就是不哭。大人就对他说,你爸过世了,再也回不来了。

②他不说话,只是把头摇得像风中的小草。

③他不相信那个老是用宽大的手掌抚摩他,用粗厉的胡须扎他小脸蛋的父亲,会从此永远消逝,像一颗不发芽的种子。他跟母亲在房前的空地种过南瓜,一粒种子点下去,浇一些水,隔一段时间,就长出嫩叶,然后藤蔓爬满架子,最后结出很多很大的瓜。

④他问母亲:爸爸种进土里,什么时候再长出来呢?

⑤母亲看着他明亮的眼神,不忍心伤害一个孩子的心,就强装笑容说:快了,快了,明年春天的时候。

⑥于是,他经常坐在屋门前,眼望着后山,希望看到婆娑的树影里他的父亲正大步地走回家中。第二年清明节时,他跟母亲去上坟,坟上的树跟他一样高了,但他的父亲还是没有从地里长出来,唯一看见的是父亲坟头的小树在风中舞蹈,那舞姿是那样凄凉。

⑦他问母亲:爸爸怎么还不长出来,是不是我们没有浇水呢?

⑧母亲的眼泪顿时流了下来,他有点明白过来了,也哭了,眼泪把整个衣襟都弄湿了。

⑨十三岁的时候,祸不单行,他相依为命的母亲又被一场车祸吞噬去生命,他成了孤儿。埋葬娘的那天,天下起瓢泼大雨,但他不哭。也不再相信娘种进土里后,会再长出来。

⑩十三岁的孩子没有谋生能力,邻居东凑一把米,西来一爿柴,衣服破了,有人争着拿回家缝补。他和村里的孩子打架了,那些孩子回去肯定挨父母的打。谁家里煮了好东西,一定要派孩子来叫他,以至有些孩子怀疑他是父母送给别人的兄弟。父亲就对孩子黑着脸说:就是,就是,你以后要把他当兄弟。

⑪十三岁的时候他在村里有了许多的兄弟姐妹,虽然村里的生活很贫困,但他的生活很幸福。二十三岁时大学毕业,他要求分配回村里的小学任教师,他的理由很简单,他要报答村里人的恩情,他的学费是村里人用米和鸡蛋换来的。他的工资除了留一点生活费,全部补贴给那些交不起学费的孩子。为了报恩,他娶了村里一位大字不认一个的女子,只因为这女子的母亲把家里最后的一只母鸡卖了,凑足他的学费。

⑫恩情似山顶的天空压在他的心头,但他瘦弱的身体不是嶙峋的山峦。有时侯,他偷偷跑到父母的坟前,让泪水漫过他孤独无助的心灵。他想到三岁时的梦想:假如父母种进土里,能够再长出来该多好啊,至少他现在不会觉得欠了村里人很多的情,这份情是一辈子都还不完的。

⑬三十三岁的时候他决定离开家乡,想法很简单,离开这些给予他养育之恩的村里人,他不想再背负这沉重的负担了。决定离开的时候,妻子骂他忘恩负义,他摇了摇头,走了,再也没有回来。

⑭四十三岁的时候他在城里当了老板,每年都拿出很多的收入交给农村教育基金会,并指定要捐给他工作的那个乡村小学,他不留名,也拒绝记者采访。

⑮我成为他的朋友是后来的事情了。有一次酒酣时,他说起了这段经历,我也沉默了许久。然后紧紧握着他的手,说:“你现在是把自己种进了生活过的那个乡村了。报恩有多种方式,最好的方式是让自己长成大树,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得到荫凉。”

( 1 )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 2 )第①段中父亲死后“他黑着脸,就是不哭”与第⑨段中母亲死后“但他不哭”,两次不哭的原因一样吗?请简要分析。

( 3 )揣摩下面句子中的划线部分,分析它的表达效果。

①母亲看着他明亮的眼神,不忍心伤害一个孩子的心,就强装笑容说:“快了,快了,明年春天的时候。”

②可还是没能看见父亲从土里长出来,唯一看见的是父亲坟头的小树在风中舞蹈,那舞姿是那样凄凉

( 4 )文中的村民们都很照顾他,那么,他又做了哪些事来报答村人的恩情呢?

( 5 )结合全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结尾一段中“报恩有多种方式,最好的方式是让自己长成大树,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得到荫凉”这句话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
我想听听你唱歌
刘卫平
两年以后,陈处终于来到了羊谷山村。
小车在坑坑洼洼的泥石公路上跑了老半天,才在一个四野看不到人的地方停下来。天上飘着绵绵不断的毛毛雨。陈处下了车,踮脚站在泥泞四溢的乡村公路上,张望了好一会儿,才看到了凹隐在山冲里的小村庄。
从公路到村里还有一段山路要走。陈处一边走,一边向路上遇到的几个农民打听谢小华的家。  
呶,就是村里最后头那栋房子。
陈处看清了,那几乎是村里唯一的茅草屋。
整日在城里上班的陈处,与羊谷山村挂上钩,与羊谷山村的那栋茅屋挂上钩,或者更直接地说,与茅屋里的女孩儿谢小华挂上钩,这事是从两年前开始的。
扶贫基金会与偏远山区的贫困学生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陈处帮扶的对象就是羊谷山村的谢小华。名单是由基金会统一定的。陈处按规定每学期开学前给谢小华寄200元钱。
谁料谢小华这女孩儿挺让人上心的。每隔一月两月,谢小华来一封信,向陈处报告她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谢小华在信里说:尊敬的陈伯伯,这学期期中考试考完了,我考了班上的第三名。
陈处回信:加油,等你考第一名了,我来看你。
陈处随信给谢小华寄200元,作为奖励。
谢小华又来信了,陈伯伯,我们放寒假了。村里回来了一个学音乐的大学生,说我有唱歌的天赋,要我买把小提琴,好教我学音乐……
陈处又寄了200元。陈处在回信里说:去学吧,下次来时,我想听听你唱歌。
陈处的眼前,甚至很清晰地出现了一个蹦蹦跳跳的、欢快地唱着歌的山村小姑娘。
当谢小华再次来信时,陈处多了一份担心。因为谢小华在信里说:陈伯伯,昨天我上山砍柴,肩上被蛇咬了一口,半边脸都肿了。脸肿得老高,只怕以后唱不成歌了。
陈处又寄了200元,要谢小华拿去治伤。陈处回信说:你的脸会好的,以后还可以唱歌的。下次我来,好好看看你的脸……  
两年了,终于来到了这羊谷山村!谢小华的学习怎么样了?她脸上的肿早消了吧?她唱歌唱得好听吗?
这回,一定要好好听听她唱歌!  
敲了好一阵门,里面才传出一个妇人的声音。
陈处推门进去。
床上躺着的妇人是谢小华的娘,脸色苍白得像一张薄纸,仿佛一碰就会碰出一个洞来。
陆陆续续来了几个邻居。
陈处左右观望,没有他想见的女孩儿。
谢小华不在家。
通过和她娘以及邻居们的交谈,陈处才知道事情和他想像中的大不一样。
谢小华早就不读书了?
在陈处和谢小华结对帮扶才一两个月后,谢小华的父亲一次在山上砍树时被倒下的大树压死了。那时候,谢小华的娘卧病在床已有几年。她娘那病,每月要一百多块钱的药来维持。
司机问:陈先生寄来的钱没给谢小华读书?
陈处说:都给你买药了是不是?
过了片刻,她娘耷拉着的头点了一下。
司机问:谢小华没有买小提琴吗?
陈处说:她是找借口要钱给你买药是不是?
又过了片刻,她娘耷拉着的头又点了一下。
司机问:谢小华没有被蛇咬伤过吧?
陈处说:她的脸没有肿是不是?
又过了片刻,她娘耷拉着的头又点了一下。
司机显然有点气愤了。他说:原来你们这一切都是骗人的。
陈处摆摆手,让司机平静下来,也是让自己平静下来。
司机仍然无法平息怒气,司机对转身的陈处说:陈先生,我们走?  
陈处再次摆摆手,问:谢小华哪里去了?
旁边的邻居说:她到后山割草去了,她家一对猪靠她喂的。
陈处出来,抬头望望,往后山方向走去。
刚出村,陈处蓦然看到一百来米远的山坡上,有一个女孩儿坐在一块山石上。石头高高地从土里长出来,女孩儿坐在上头,安然地唱着歌。
天上的毛毛雨仍在下。
女孩儿的歌声穿透薄薄的雨幕,悠然而至。
陈处循着歌声走去。100米,80米,50米……  
陈处离女孩儿越来越近。
还差二十来米远吧,女孩儿突然站起来,跳下石头,沿着横贯山坡的小道,飞奔而去。
陈处愣愣地望着奔跑着远去的女孩儿,耳里满是女孩儿的歌声。那是一首名曰《戒指花》的歌,有几句歌词,陈处记得很清楚:
你说你想听听我唱歌
你说你想看看我的脸
我不能唱歌给你听
因为一唱我就要流眼泪
我不能让你看我的脸
因为一看我就要流眼泪

( 1 )文章第二段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 2 )文章中加点的“挺让人上心的”具体指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 3 )从谢小华和陈处的三次来信中可以看出谢小华是个怎样的人?

( 4 )本文主人公是谁?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塑造这个人物?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 5 )请你谈谈“因为一唱(一看)我就要流眼泪”这两句歌词的理解。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美好的青春岁月里,我们常被身边的点点滴滴所触动。一个细微的动作或眼神,一句温馨的鼓励或劝告,一次意外的相遇或碰撞,甚至于一滴雨水、一缕春风、一行文字、一幅画面等,于不经意间怦然拨动我们年轻而敏感的心弦。奇妙的感觉,温暖的情怀,美好的想象,深刻的哲理,一瞬之间漾遍全身,让我们更加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懂得坚韧,懂得幸福,并且学会生活与创造。

请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体验,以“怦然心动的感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题目自拟。③立意自定。④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⑤不少于600字。⑥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⑦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⑧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一个纠结的小男人”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