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黔江区黔州初级中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依次填入下列空格处的短语,搭配最恰当的一项是( )

美是广泛的, ,烟雨楼阁可谓之为美; ,碧天黄沙可谓之为美; ,倾国倾城可谓之为美; ,潇洒从容也可谓之为美。但美的答案,远远不止于此。

A: 姑苏江南 大漠孤烟 明眸浩齿 羽扇纶巾
B: 大漠孤烟 姑苏江南 明眸浩齿 羽扇纶巾
C: 姑苏江南 大漠孤烟 羽扇纶巾 明眸浩齿
D: 大漠孤烟 姑苏江南 羽扇纶巾 明眸浩齿
2、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门神被鲜亮的油彩涂满了全身,尤其是黑、红的交错,使一尊门神突出了它尖锐的穿透力,
B: 凶相必露,晚间回头一(piē),让人惊(hài)。流经闹市的黄河(qiǎo)无声息,不甚透明的水纹盘旋交织,平稳的波痕在朝晖夕照里犹如铜汁浇筑的块状肌腱,透出粗(guǎng)的血色。
C: 自媒体要想创作自如还需(gè)守自律,(tǎng)若毫无底线蹭热点,肆无忌惮造噱头,结果只能是漫出道德水位,偏离法治轨道。
D: 史铁生的文章直指心灵,没有一点(jiǎo)揉造作,他引领我们(pāo)析生命的本质和活着的意义,他用自身的磨难诠释生命的价值所在。
3、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作者李清照,号青莲居士,宋代女词人。
B: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C: 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学过他的作品《醉翁亭记》。
D: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纂的《乐府诗集》。
4、

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弗雷先生苦心孤诣 , 一部家书,拳拳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B: 面对穷凶极的歹徒,他面不改色,镇定自若,真是本色当行啊!
C: 元宵以后,节日的气氛渐渐淡了下来,周而复始 , 人们又开始了一年的劳作。
D: 这场足球赛精彩纷呈,比赛双方均使出了浑身解数 , 比分最终还是停留在1:1.
5、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 面对玉龙雪山扑朔迷离的大雾天气,游客们真是进退两难。
B: 冬天来临,连续几日的强降雪,街道上早已到了万人空巷的程度。
C: 学校的冬运会上,苦练了一个多月的同学们,个个蠢蠢欲动 , 决心为班集体争光。
D: 我们进入考场后,气氛紧张,大家屏息敛声 , 等待着监考老师宣读考场规则和注意事项。
6、选出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 )
A: 烦燥 寒噤 阻遏 锐不可当
B: 赃物 制裁 鞠躬 张皇失错
C: 诘问 荒谬 健忘 转弯抹角
D: 悠闲 尴尬 锁屑 微不足道
7、下面选项中与例句使用的修辞方法一致的是( )。

例句: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A: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B: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C: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D: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8、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祷告 霎时 花瓣 猜得出
B: 遮拦 絮叨 绝别 翻来覆去
C: 瘫痪 谯悴 温馨 罗摩衍那
D: 豌豆 仿膳 匿笑 暴努无常
9、

下列划线的成语或俗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工程师吹毛求疵 , 工作非常严谨,机械上出现的任何小问题都不会放过。
B: 欧阳修恃才放旷 , 被贬之下还心系百姓,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心声。
C: 几个小伙伴一起到树林里玩,看到一个马蜂窝,他们初生牛犊不怕虎 , 想了很多办法,把它捅掉了。
D: 中国今后几年的发展,道路依然不平坦,甚至充满荆棘,但是我们应该记住这样一条古训:行百里者半九十。不可有任何松懈、麻痹和动摇。
10、

选出对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 )

A: 商务部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预计3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预计”与“达到”互换位置)
B: 印度首都新德里5月1日起开始试行为期15天的汽车单双号限行,民众反响积极。(“限行”后加上“措施”)
C: 根据新条例,广东于2016年1月1日起依法启动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的规定。(删去“的规定”)
D: 暑假前,校长要求各班班主任教育同学们切忌不要私自到江河中游泳。(改“教育”为“告诫”)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1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首联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 颔联抓住了“争”“啄”两个动词,描绘了一幅早莺争暖、新燕啄泥的画面。
C: 颈联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密、绿色醉人的景象。
D: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心情。
( 2 )请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细柳营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 1 )解释下面中划线的词。

①天子至 且:________

②文人将军 , 军中不得驱驰 约:________

③使人称 谢:________

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 曩:________

( 2 )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B: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C: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D: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 3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

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 4 )课文讲的是周亚夫军细柳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送 考
丰子恺
①今年的早秋,我伴送一群小学毕业生到杭州来投考。
②这一群小学毕业生中,有我的女儿和亲戚朋友家的儿女。送考的也还有好几个人,父母、亲戚或先生。我名为送考,其实没有重要责任,一切都有别人指挥。因此我颇有闲心情,可以旁观他们的投考。
③坐船出门的那天,乡间旱象已成。运河两岸,水车同体操队伍一般排列着,咿呀之声不绝于耳。村中农夫全体出席踏水,有的水车上,连老太婆、妇人和十二三岁的孩子也出席。这不是平常的灌溉,这是一种伟观,人与自然奋斗的伟观!我在船中听了这种声音,看了这般情景,不胜感动。但那班投考的孩子们对此如同不闻不见,只管埋头在《升学指导》、《初中入学试题汇解》等书中。我喊他们:“喂!抱佛脚没有用的!看这许多人工作!这是百年来未曾见过的状态,大家看!”但他们的眼向两岸看了一看就回到书上,依旧埋头在书中。后来却提出种种问题来考我:“穿山甲喜欢吃什么东西?”“耶稣诞生时中国是哪个朝代?”“无烟火药是用什么东西制成的?”“挪威的海岸线长多少里?”
④我被他们难倒,一个问题都回答不出来。我装着长者的神气对他们说:“这种题目不会考的!”他们都笑起来,伸出一根手指点着我,说:“你考不出!你考不出!”我虽老羞,并不成怒,管自笑(1)着倚船窗上吸香烟。后来听见他们里面有人在教我:“穿山甲喜欢吃蚂蚁的!……”我管自看那踏水的,不去听他们的话;他们也自管埋头在书中,不来睬我,直到舍舟登陆。乘进火车里,他们又拿出书来看;到了旅馆里,他们又拿出书来看,一直看到赴考的前晚。
⑤赴考这一天,我五点钟就被他们噪醒,就起个早来送他们。许多童男童女带了一肚皮“穿山甲喜欢吃蚂蚁”之类的知识,坐黄包车去赴考。有几个十二三岁的女孩愁容满面地上车,好像被押赴刑场似的,看了真有些可怜。到了晚上,许多孩子活泼泼地回来了。一进房间就凑作一堆讲话:那个题目难,这个题目易;你的答案不错,我的答案错,议论纷纷,沸反盈天。
⑥他们每人投考的不止一个学校,有的考二校,有的考三校。大概省立的学校是大家共同投考的。其次,市立的,公立的,私立的,教会的,则各人所选择不同。从考毕到发表的几天之内,投考者之间的空气非常沉闷。有几个女生简直是寝食不安,茶饭无心。终于有一个学校录取案发表,我便想出一个调剂紧张的方法来:我同一班学生坐在学校附近一所茶店里了,教他们的先生一个人去看。在先生去了约一刻钟之后,大家就眼巴巴地望他回来。有的人伸长了脖子向他的去处张望,有的人跨出门槛去等他。等了好久,那去处就变成了十目所视的地方,凡有来人必牵惹许多小眼睛的注意;其中穿夏布长衫的人,在他们尤加触目惊心,几乎可使他们立起身来。久待不来,那位先生竟无辜地成了他们的冤家对头,成了他们抱怨的对象。终于他拖了一件夏布长衫,从那去处慢慢地踱回来。“回来了,回来了”,一声激动地呼喊后,全体肃静,许多眼睛集中在他的嘴唇上,听候发落。
⑦“谁取的”“谁不取”,一一从先生的嘴唇上判决下来。他的每一句话好像一个霹雳,我几乎想包耳朵。受到这霹雳的人有的脸孔惨白了,有的脸孔通红了,有的茫然若失了,有的手足无措了,有的哭了,但没有笑的人。结果是不取的一半,取的一半。我抽了一口大气,开始想法子来安慰哭的人,我胡乱编造出些话来说那学校办得怎样不好,所以不取并不可惜。说过之后,哭的人果然笑了,而满足的人似乎有些怀疑了。我在心中暗笑(2),孩子们的心,原来是这么脆弱的啊!
⑧但不久,所有的学生都捞得了一个学校。
1923年写于杭州西湖招竖寺
(有删改)

( 1 )有人认为第①段中“到杭州来投考”的“来”应改为“去”,你如何看待?

( 2 )阅读③~⑦段,概括小学生投考过程中的三个主要场景。

( 3 )文章在第④段和第⑦段两次写了作者的“笑”,请谈谈你的理解。

( 4 )第⑥段中作者通过对孩子们神情举止的描写,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孩子们等待发榜的心理变化。请用最简练的词语概括他们心理的变化过程。

( 5 )说说你对最后一段“但不久,所有的学生都捞得了一个学校”的理解。

( 6 )结合全文,联系实际,你觉得应该如何应考?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低头玩手机=脖子负重50斤

①如今是手机和网络的时代,电子设备已经广泛侵入在我们的生活中,手机和平板电脑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伙伴。如今,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依赖手机了,有人说,我出门只要带了手机,可以什么都不带。

②确实,智能手机的出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如:电子支付、通讯导航,甚至蓝牙遥控和开门等都可以做到。但同时手机也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了潜在的危害,据有关资料显示,长期使用手机可以造成眼和手的损害;走路的时候因玩手机,而导致摔伤、车祸和溺水的事件时有发生。

③低头看手机,头都变大了。仔细观察一下,我们玩手机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共同的动作:低头或者前倾,低头会使得颈部承受更大的负荷,我们有“项上头颅”的说法,意思是人的头颅位于颈椎之上,尽管人体的颈椎是前曲的,有着生理的曲度,但头颅和人体的轴线是吻合的。力学知识告诉我们,物体垂直的摆放是最牢固的,承受的力量是最小的,那么,人的头颅“放在”颈椎上是最为合适的。

④欧洲脊柱协会的资料显示,一个人的头部重约5kg,当其前倾看手机等电子设备时,通常呈60°角,那么这时由于物理杠杆作用以及重力作用,一个人颈部肌肉就要承受25kg以上的重量,换句话说,“低头一族”会使颈椎承受5倍的重量,好像头都变大了。长此以往,就会引起颈椎的病变。

⑤成天玩手机,变成手机脖。最近,欧洲脊柱协会发出警告称:“短信脖”(Texting Neck)是新一代的全球性疾病,这是因为外国人的手机主要是用来打电话和发短信的。中国人的手机除了打电话、发短信外,还要发微信和朋友圈,有人认为在中国应该叫“微信脖”。笔者认为,中国人手机还要玩游戏和看新闻,应该叫“手机脖”才名副其实。但无论叫什么名字,实质上就是长期玩手机等电子设备引起的颈椎的病变。

⑥由此看来,中国人的手机功能比西方人更为丰富。因此,中国人与手机相伴的时间也比西方人长,颈椎损害发生率也会增高。

⑦预防手机脖,可以这样做。“手机脖”的表现是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后,出现颈部不舒服、疼痛、僵硬以及头痛、头昏等表现,出现上述症状后,应该及时停止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活动颈椎,按摩放松颈部。否则,如果长此以往,这些症状将会加重,造成永久性的损害。

⑧预防“手机脖”主要是控制手机等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间,使用时尽量不要低头,可以抬高手机的位置,平视手机,这样可以避免低头,增加颈椎的负担。

( 1 )下面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电子设备已经广泛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手机和平板电脑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伙伴,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依赖它们了。
B: 我们玩手机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共同的动作:低头或者前倾,低头会使得颈部承受更大的负荷,由此可知,玩手机可引起颈椎的病变并造成永久性的损害。
C: 中国人的手机功能比西方人更为丰富,因此,中国人与手机相伴的时间也比西方人长,颈椎损害发生率也会增高。
D: 成天玩手机导致“手机脖”的主要症状表现为颈部不舒服、疼痛、僵硬以及头痛、头昏等。
( 2 )下面对文章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加点词“侵入”形象写出了手机人们生活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危害。
B: 文章第①②段先写手机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再引出低头玩手机带来的危害,通俗易懂,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C: 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低头一族”在玩手机时会使颈椎承受5倍的重量,长期以往会引起颈椎的病变。
D: 本文详略分明,重点说明智能手机在生活中的作用和长期低头玩手机带来的危害,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 3 )班里很多同学沉迷手机,请你结合文本规劝一下他们,并指导他们一些摆脱手机依赖症的方法。
四、写作(分值:60分)
有人说,人生是一场远行。因此,有时我们真的不必急着直奔目标,而要更多关注沿途的风景。且行且歌,你会发现生活是如此之美……请以“且行且歌”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不少于600字;2.作文中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名称和师生姓名;3.不得以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作为写作内容。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爱永远一样ゞ”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