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孩子应该干、可以干的事,要让他们自己去干,父母不要越俎代庖。 B: 你毕业时送给我的那支钢笔,我敝帚自珍 , 一直保存着。 C: 雨过天晴,我们站在土崖边欣赏着高山流水 , 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愉快。 D: 那些贪污受贿分子肆意以权谋私,他们的人格真可谓不名一钱。 |
2、 | 下列选项中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和蔼ǎi 倜傥dǎng 小心翼翼yì B: 抖擞sǒu 应和hè 不求甚解shèn C: 云霄xiāo 黄晕hūn 人迹罕至hǎn D: 着落zhuó 酝酿liàng 水波粼粼lín |
3、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女子之嫁也 A: 此之谓大丈夫B: 妾妇之道也 C: 与民由之 D: 舜发于畎亩之中 |
4、 | 下列成语中的典故内容不是发生在三国时期的一项是( ) A: 刮目相看B: 鸡鸣狗盗 C: 味如鸡肋 D: 三顾茅庐 |
5、 |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 B: 走在前边的约摸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 C: 一座草顶,竹篾泥墙的小屋出现在梨树林边。 D: 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 |
6、 | 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瓦砾(lì) 颓(tuí)唐 虐杀(nuè) 干涸(hé)B: 不逊(xùn) 文绉绉(zhōu) 凹凼(dàng) 烦躁(zào) C: 寂寥(liáo) 沉淀(diàn) 震悚(sǒng) 两栖(qī) D: 挑衅(xìn) 家醅(pēi) 愧怍(zuò) 栅栏(zhà) |
7、 | 下面语段中划线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 )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漫步苏堤,桃红柳绿,百鸟唱和;寻幽九溪,古木参天,流水淙淙。西泠桥畔,凭吊苏小、武松,尽抒怀古幽情;钱塘江边,观赏汹涌潮水,畅想时代风采…… B: dī hè cān pàn C: tí hé cēn pàn D: dī hé cān hàn |
8、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词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池沼(zhǎo) 诘问(jié) 追溯(sù) 鲜腴(yú) B: 洨河(xiāo) 丘壑(hè) 跋涉(bá) 绥靖(jìng) C: 伛身(yǔ) 孕育(yùn) 罅隙(xià) 蹒跚(pán) D: 绮丽(qǐ) 遒劲(jìng) 藩篱(fān) 轩榭(xuān) |
9、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那时读《水浒传》,会不知不觉把焦山一带风景当作梁山泊的背景,我似乎目睹何涛、黄安率领的官军在茫茫荡荡的焦山下,在芦苇水港中走投无路、狼狈逃窜的情景,犹如身历其境,真是津津有味。B: 爸爸不愧是作家,跟自己的亲骨肉也咬文嚼字 , 而且也不肯赏一句振奋人的话。 C: 一向要强的她受到老师的批评后,忍俊不禁地哭了。 D: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 |
10、 | 下列对本单元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文记叙的都是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小事,作者却给予极高的评价。B: 《最苦与最乐》一文以设问开头,引出 “最苦的事”,使人思考。 C: 《论语》十二章,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属于语录体散文。 D: 《爱莲说》的作者是唐代的哲学家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 1 )词的开头两句通过“缺月、疏桐、________”三个意象描绘出了寓居地的环境,营造出________的氛围。( 2 )本词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同为苏轼谪居黄州时的作品,试分析两首词中作者 的情感有何不同。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①有仙则名 名: ②斯是陋室 斯: ③惟吾德馨 馨: ④何陋之有 何: ⑤谈笑有鸿儒 鸿: 儒: ⑥往来无白丁 白丁: ⑦可以调素琴 调: ⑧无案牍之劳形 劳: 形: ( 2 )释下列各句中的划线字。 ①无丝竹之乱耳 之: ②何陋之有 之: ③辍耕之垄上 之: ④操蛇之神闻之 之: ⑤无丝竹之乱耳 乱: ⑥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乱: ( 3 )身居陋室,却不感到简陋,你对此有何看法?( 4 )A “陋室”意为 , “铭”指 。 B用原文回答。 ①本文的主旨句是 。 ②本文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 ③表现纵情畅怀、谈笑风生情状的句子是 。 C指出“龙”、“仙”比喻什么? D《陋室铭》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作者通过这篇铭文,表达了自己 的愿望和 生活情趣。 |
终于来到了奥林匹亚。没想到这个全人类的体育圣地会有这么好的风景,在快要到达之时就已经是密树森林、清溪浅浅,道路、房舍也变得越来越齐整,空气间洋溢着一种不知来自何处的自然清香。一脚踏入圣地,你一定会猛然停步,因为被一种阵势吓着了:无数苍老的巨石,不管是当年的楼础、殿基还是雕塑,全都从千年的颓废或掩埋中踉跄走出,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大道两旁。就像无数古代老将军们烟尘满面地站立着,接受现代人的检阅。这条大道看不到尽头,只知道它通向一个最简单的终点:为了人类的健康。
见到了宙斯神殿和希拉神殿,搞清了古代每次运动会前点燃圣火的路线,抬头仰望昂首云天的无数石柱,不能不承认,健康是他们的宗教。
走进一个连环拱廊,便到了人类黎明期最重要的竞技场。跑道四周的观众看台是一个绿草茵茵的环形斜坡,能坐四万人。只有中间有几个石座,那是主裁判和贵宾的席位。
实在忍不住,我在这条神圣的起点性跑道上跑了整整一圈。许戈辉在一旁起哄:“余老师跑得不对,古代奥运选手比赛时全都一丝不挂!”
我说:“这要怪你们,当年这里没有女观众。”确实,当年有很长一段时间是不准女性进入赛场的,要看,只让已婚女子观看,而进门正前方几乎一公里远的山头上,才让未婚女子远眺。许戈辉说:“原以为运动场是少女挑选如意郎君的好地方呢!”
听这里的人介绍,当年有一个母亲化装成男子进入赛场观看儿子比赛,儿子获得冠军,她一声惊呼露出女声,上前拥抱又露出女形。照理应该惩罚,但人们说运动冠军一半是人一半是神,我们怎么能惩罚神的母亲?此端一开,渐渐地女性可以入场观看比赛了。
漫步在奥林匹亚,我很少说话,领受着不轻的文明冲撞。我们也有灿烂的文化,但把健康的概念如此强烈地纳入文明,并被全人类接受,实在是希腊文明值得我们永远仰望的地方。古代希腊追求人的双重健康:智力的健康和肢体的健康。智力的健康毋须多言,正如一些西方学者所说,在哲学、伦理学、逻辑学、数学、美学、医学、法学等领域,我们至今仍在用希腊的基础话语思考;肢体健康更有一系列强大的证明,例如今天全世界还在以奥林匹克和马拉松的名义进行体育竞赛,希腊人体雕塑至今仍是人类形体美无可企及的标本。我不止一次地看到出土的古希腊哲学家和贤者的全身雕像,大多是须发茂密,肌肉发达,身上只披一块布,以别针和腰带固定,上身有一半袒露,赤着脚,偶尔有鞋,除了忧郁深思的眼神,其他与运动员没有太大的差别。
别的文明多多少少也有这两方面的提倡,但做起来常常顾此失彼,或流于愚勇,或流于酸腐,或追慕骑士,或仿效寒士,很少构想两相熔铸、两相提升的健全状态。因此,奥林匹亚是永恒的世界坐标。
我历来认为各种伟大文明都自成结构,很难拆开了作局部比较,但在奥林匹亚,我明确无误地感受到了古代中华文明的差距,而这个差距的产生,不是由于局部,而是关及人的整体。中华文明较少关注个体意义和肢体意义上的自我,在人际关系上做了太多的文章。结果,真正的健全缺少标志,缺少赛场,只有一些孤独的个人,在林泉之间悄悄强健,又悄悄衰老。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匠心之道“守破离”
刘根生
①一部《战争与和平》,草婴翻译了6年。他一生追求像原著一样的艺术标准,翻译作品始终遵从六道工序:研读原著、译文、读译文、请人朗读、交编审、打磨求“神韵”。连环画泰斗贺友直的作品被称为“把故事画活了”,生前却自称是个“大匠人”,“蜗居”闹市数十年,每日挥毫不止,在中国传统线描中融入西画写实造型方法,将线描艺术推向高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独具匠心,终而造诣精深,成其大器。
②匠心之道,看似无着处,实则有迹可循。有一本叫《匠人精神》的书,这样讲成为一流工匠的“守破离”:跟着师傅修业谓之“守”,在传承中加入自己想法谓之“破”,开创自己新境界谓之“离”。草婴和贺友直的艺术造诣,可说是对此生动的诠释。善于“守破离”,才能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③守,A.当年,法拉第要弟子每天记录实验结果,弟子觉得这事枯燥乏味没意义,不久就走了。后来,法拉第因电磁学方面的重大发现而获得殊荣,面对一事无成又找上门来的弟子,他说自己不过是把弟子认为没意义的事坚持了10年,在记下数千个“NO”之后,终于写下了一个“YES”。今天,有的研究者缺少坐“十年冷板凳”的决心和毅力,耐不了寂寞,稳不住心神。有的人在立项资助“诱惑”下,频繁转换科研“频道”,甲地优惠到甲地,乙地优惠又跑回乙地。心上长草“守不住”,飘移不定,又如何能把一件事干到极致?
④破,B.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是要后人不能止步于临摹,而要学其神韵善突破。一种现象存在已久,学某某而安于做“小某某”或“小小某某”。如同“受过训练的跳蚤”,即使盖板已拿掉,也不会越过原有高度。没有“破”,“守”则成墨守成规,“离”则无从谈起。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前人技艺再高,也终究有局限性。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扬前人所长而补其短,方能在推陈出新中别开生面。
⑤离,C.当年,女科学家麦克林托克发现“跳跃基因”。因其“离经叛道”,同行骂她疯了。多年后,其成果才得到承认,她也因此获诺贝尔奖。“破”属于推陈出新,是横向进步;“离”属于颠覆性创新,是纵向进步。历史的高峰永无止境,“不日新者必日退”。多些颠覆性创新,才会有一个又一个“山外山、峰有峰”。对新发现应先察而勿先骂,宽容“离经叛道”,激励“异想天开”,为颠覆性创新批量出现营造优良土壤。
⑥“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匠心是精雕细刻和精益求精之心,是追求卓越不断超越之心,是破除成见不断创新之心。匠心之道贵在“守破离”。
《人民日报》)
( 1 )请把下列三句话放入文中A,B,C处。(填序号)①意味着在突破和完善中超越。
②意味着在颠覆成见中寻求新发现。
③意味着长久等待和超常吃苦。
A.________ , B.________ , C________
( 2 )本文论证思路清晰,请按提示把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①用草婴和贺友直的事例引出论述的话题→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强调“匠心之道贵在‘守破离’”
( 3 )阅读③﹣⑤段,想一想下面这个论据放入哪一段比较合适,为什么?昔孔夫子领七十二弟子周游列国十余年,不舍不弃,不离不散。风霜雨雪没有停止他前进的步伐,电掣雷鸣没有摧毁他坚定的信念,饥俄贫寒没有熄灭他胸中的炽热,国君冷眼没有磨灭他克己复礼的意志。
中世纪的石匠经常要为装饰哥特式的教堂而雕刻怪兽状滴水嘴。有时,他们的作品被安装在教堂的上端或藏在飞檐后面,多为人的视线不及之处。然而,石匠仍然精心雕刻,哪怕知道一旦教堂完工,脚手架拆除,他们的作品将不被人们看到。据说,他们的雕刻是给上帝看的。事实上,许多被称为伟大的作品经常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讲述你的经历,书写你的感受,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文章不少于500字,不得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