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各项是对《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 首联以对偶句发端,点明诗人出行的方式及途经的地点。 B: 颔联“阔”写出春潮水涨之景,“悬”描写了舟顺风而行之态。 C: 颈联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代胜过一代的人生哲理。 D: 全诗写景逼真,叙事确切,抒情真挚,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
2、 | 下列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②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象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③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④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A: 比喻 比喻 设问 对偶B: 比喻 比喻 拟人 对偶 C: 拟人 比喻 设问 对偶 D: 拟人 比喻 反问 对比 |
3、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每年在深圳举行,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类展会,有“中国科技第一展”之称。 B: 不是亚洲金融危机多么严重,就是世界经济增速减缓,都无法阻挡中国前进的步伐。 C: 中国继续推动5G移动通信技术的水平,为产业发展发扬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 D: 今年的CBA比赛中,深圳对战新疆,非常震撼,表演了一次又一次的绝杀和反绝杀,可以说是相当非常精彩。 |
4、 | 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提防(dī) 追溯(shuò) 附和(hè) 锲而不舍(qì) B: 沉湎(miǎn) 汲取(xí) 龟裂(guī) 吹毛求疵(cī) C: 惩罚(chěng) 咀嚼(jué) 干涸(kū) 钟灵毓秀(yù) D: 旌旗(jīng) 炽热(chì ) 伫立(zhù) 相形见绌(chù) |
5、 | 下列四个句子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让我们大家把往事一笔勾销吧。 B: 财主夫人看见那位妈妈失魂落魄的样子,只好答应了她的请求。 C: 就连正在吵架的老公鸡和老母鸡也言归正传加入了寻宝的行列。 D: 顺着一条羊肠小路信步走去,穿过林间空地和灌木丛,便到了坟墓前。 |
6、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苗家花鼓的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呼呼作响,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让人叹为观止。 B: 为着提高贫困户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帮扶干部三顾茅庐深入贫困户做力所能及的事。 C: 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起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 D: 我自己常常力求“有所作为才有所敬畏”这句话的现实与调和,常常把这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 |
7、 | 下列选项中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舍,原名舒庆春,现代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四世同堂》、戏剧《茶馆》等。B: 《战国策》相传是春秋时期史官左丘明所著,是战国时游说之士策谋和言论的汇编。 C: 范仲淹,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著有《范文正公文集》。 D: 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以“背影”为线索,表达了父子深情。 |
8、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是我国元末明初时期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B: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主席的名篇。上片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壮丽的山河;下片纵论历代英雄人物,抒发作者伟大的抱负。 C: 鲁迅在小说《故乡》中通过塑造闰土这一生活在重压下的纯朴善良的贫苦者的形象,寄予了对农村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D: 《我的叔叔于勒》作者莫泊桑,法国著名文学家。小说透过“我”的眼光刻画了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虚伪、爱慕虚荣的形象。 |
9、 | 下列对于《苏菲的世界》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苏菲的世界》包含至少三个叙述者,分别是哲学家艾伯特、苏菲和席德,他们从各自的角度来观察和描述。 B: 《苏菲的世界》包含书信、明信片、哲学、历史、文学等各种语类形式。 C: 《苏菲的世界》顺应了近年来欧美哲学通俗化的潮流,把哲学趣味化、生动化。 D: 苏菲的故事是虚构的文本,这个虚构的文本存在于一个现实的文本之中,即席德的 世界,作为读者的席德是真实的。 |
10、 | 下面这段文字中,画横线处应填入的句子,与原文衔接紧密的一项是( ) 每个人都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并且由于情势的复杂, ,就算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对于同一事物的观点也可能是不同的。 A: 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事物的观点不仅不尽相同B: 虽然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事物的观点有所不同 C: 不仅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事物的观点有所不同 D: 固然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事物的观点不尽相同 |
阅读下面的小令,完成下列小题。 水仙子·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 1 )这首小令,点明秋天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 2 )下列对这首小令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仙子”,词牌名;“咏江南”,这首词的题目。 B: “卷香风十里珠帘”一句是化用杜牧诗句:“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意在突出江南的繁华富庶。 C: 杀:用在动词“爱”的后面,表示程度深。 D: 这首小令通过描写江南水乡特有景象,表达了对江南真切的喜爱之情。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凿壁借光 衡乃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疑。”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衡邑人有言《诗》者,衡从之与语,质疑。邑人挫服,倒屣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听,更理前论!”邑人曰:“穷矣!”遂去不反。 ①邻舍有烛而不逮________ ②主人怪问衡________ ③遂去不反________ ( 2 )下列句子中的“而”与“勤学而无烛”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人不知而不愠 B: 相委而去 C: 学而时习之 D: 温故而知新 ( 3 )翻译句子。 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②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 ( 4 )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清塘荷韵
季羡林
①楼前有清塘数亩。记得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记忆里还残留着一些绿叶红花的碎影。后来时移事迁,岁月流逝,池塘里却变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再也不见什么荷花了。
②我脑袋里保留的旧的思想意识颇多,每一次望到空荡荡的池塘,总觉得好像缺点什么。这不符合我的审美观念。有池塘就应当有点绿的东西,哪怕是芦苇呢,也比什么都没有强,最好的最理想的当然是荷花。
③有人从湖北来,带来了洪湖的几颗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据说,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够千年不烂。因此,我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了一条缝,让莲芽能够破壳而出,不至永远埋在泥中。这都是一些主观的愿望,莲芽能不能长出,都是极大的未知数。反正我总算是尽了人事,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投入池塘中,下面就是听天由命了。
④这样一来,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莲叶长出水面。可是,事与愿违,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凉落叶,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经过了寂寞的冬天,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绿柳垂丝,一片旖旎的风光。可是,我翘盼的水面却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此时我已经完全灰了心,以为那几颗湖北带来的硬壳莲子,由于人力无法解释的原因,大概不会再有长出荷花的希望了。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
⑤但是,到了第三年,却忽然出了奇迹。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在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虽然颜色极惹人喜爱,但是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像水浮莲的叶子一样。而且只长出了五六个叶片。对我来说,这又是一个虽微有希望但究竟仍是令人灰心的一年。
⑥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上。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到了一般荷花长叶的时候,在去年飘浮的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而且看来荷花在严冬的冰下并没有停止行动,因为在离开原有五六个叶片的那块基地比较远的池塘中心,也长出了叶片。叶片扩张的速度,扩张范围的扩大,都是惊人地快。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而且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是从哪里聚集来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原来我心中还迟迟疑疑,怕池中长的是水浮莲,而不是真正的荷花。这样一来,我心中的疑云一扫而光;池塘中生长的真正是洪湖莲花的子孙了。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
⑦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只要你肯费力来观察一下,就必然会承认这一点。现在摆在我面前的就是我楼前池塘里的荷花。自从几个勇敢的叶片跃出水面以后,许多叶片接踵而至。一夜之间,就出来了几十枝,而且迅速地扩散、蔓延。不到十几天的工夫,荷叶已经蔓延得遮蔽了半个池塘。从我撒种的地方出发,向东西南北四面扩展。我无法知道,荷花是怎样在深水中淤泥里走动。反正从露出水面的荷叶来看,每天至少要走半尺的距离,才能形成眼前的这个局面。
⑧光长荷叶,当然是不能满足的。荷花接踵而至,而且据了解荷花的行家说,我门前池塘里的荷花,同燕园其它池塘里的,都不一样。其它地方的荷花,颜色浅红;而我这里的荷花,不但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能开出十六个复瓣,看上去当然就与众不同了。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幼时读旧诗:“________,________。”爱其诗句之美,深恨没有能亲自到杭州西湖欣赏一番。现在我门前池塘中呈现的就是那一派西湖景象,是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里来了。岂不大快人意也哉!前几年才搬到朗润园来的周一良先生赐名为“季荷”。我觉得很有趣,又非常感激。难道我这个人将以荷而传吗?
⑨前年和去年,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________,________。”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地漂在那里。我曾在某一本诗话上读到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呢?
⑩连日来,天气突然变寒。池塘里的荷叶虽然仍然是绿油一片,但是看来变成残荷之日也不会太远了。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连残荷花也将消逝得无影无踪。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它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⑪我为我的“季荷”祝福。
(文章有删改)
( 1 )阅读文章③-⑧段,完成下面表格。
事件 |
①:________ |
②:________ |
赏荷 |
心理活动 |
听天由命 |
总是希望;微有希望;但究竟仍是令人灰心。 |
③:________ |
②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
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A: ①②③阅读《拍苍蝇方能消除民众“体感腐败”》,完成下列各题。
拍苍蝇方能消除民众“体感腐败”
胡印斌
那些仍然“活跃”在广大农民身边的苍蝇们小心了,接下来就要重点收拾你了!最高检21日表示:从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全国检察机关将开展为期2年的集中惩治和预防惠农扶贫领域职务犯罪工作。涉农和扶贫职能部门、乡镇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和村级“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会计等将成为重点关注目标。
最高检“拍苍蝇”的动员令一经下达,即引发舆论的积极响应。确实,别看这些苍蝇都是不起眼的小官,甚至连小官都算不上,但其贪腐行为的危害却不容低估,有必要及早施以雷霆手段。
农村蝇贪的危害性首先体现在普遍性的泛滥成灾。据披露,这些年来,国家、省市等逐步加大支农扶贫力度,而相应的资金监管却没有跟上,很多时候,资金的安排、使用往往完全交由基层操作,着就使得涉农扶贫领域的职务犯罪一直在高位徘徊,呈易发多发态势。一些省份村“两委”负责人案件超过了整个涉农扶贫领域职务犯罪的半数,有的市县更高达70%﹣80%.有报道称,仅2009年至2010年期间,海口市石山镇荣堂村民小组和玉库村民小组多位村干部骗村民签字,侵吞了征地补偿款高达1300万。
这种日益泛滥的涉农贪腐现象,不仅导致大量资金被截留、被挪用、被私吞,从而扭曲了中央惠农的政策指向,也在民众中间积累起巨大的民怨。长此以往,不仅农民难以尽快脱贫,还会因为负面的情绪积累而影响基层社会的稳定。这一点,从时下的信访困局中亦可见一斑。很多民众之所以选择向上面反映不公不法行为,正是因为基层纾解机制的失灵乃至缺失。
其次,这种危害性还体现在对基层政治生态的破坏上。与那些高官巨蠹离百姓十分遥远不同,民众即便痛恨这些腐败分子,往往也因为缺乏直接的接触,从而很难感同身受。农村苍蝇就在百姓身边,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百姓都看在眼里,也会因此才对政府有了感知与认识。也因此,老百姓对于这种发生在身边的腐败,有着更深的痛恨。
这种情形或可称为“体感腐败”。也即,这些发生在民众身边的腐败,是民众日常能够看到、想到、触摸到的。这种腐败,不仅直接侵犯民众的切身利益,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动摇民众的信任,扭曲中央的精神,进而导致基层政治生态的逐步溃败。可见,对权力末梢的约束与规范,丝毫不比“打老虎”更轻松。
实际上,自从十八大以来,中央强力惩治腐败,每一只“大老虎”落马,都会让人拍手称快。但同时,不少民众也表达了对基层腐败的严重不满。尽管各级纪检检察机关一直也在致力于惩治农村腐败,但由于涉及范围太广,至少在目前而言,惩治农村蝇贪的速度、力度,还赶不上民众的期望,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以回应民意诉求。
此前,明确表态,要下大气力整治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不良行为,对随意插手基层敏感事务、截留克扣基层物资经费、处事不公、吃拿卡要、侵占群众利益等问题,必须严肃查处,绝不姑息。随着最高检惩治行动的全面展开,相信能够产生强大的共振效应,在斩断伸向农民黑手的同时,还基层一个清明的政治生态。
( 1 )请写出本文论述的中心论点。( 2 )通读全文后,什么情形可称为“体感腐败”。( 3 )请为本文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4 )如今,越来越多的贪官“落网”,这都是由于习大大的功劳,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有一个地方,那儿,写满了友谊、感动和期盼,充满了关爱、欢乐和温馨;那儿,有鲜花和掌声,有失落和泪水;那儿,我们邂逅了美丽,学会了坚韧……
那儿,留下了你怎样的故事?带给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以“那儿, ”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3)不少于55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