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北京诚明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沁园春·雪》是古典诗词,“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
B: “鸟”是诗人常用的意象。如“杨花落尽子规啼”中的“子规”指的是杜鹃鸟。
C: “乡愁”是中国诗歌中最发达的主题,很多优秀作品流传至今。
D: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中“四月”正处于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
2、

选出下面关于《骆驼祥子》相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 ( )

A: 祥子连夜带了逃兵丢下的三匹骆驼逃命,天亮的时候来到一个村庄,他把三匹骆驼卖给一位养骆驼的老人,得到几千块钱。
B: 人和车厂老板赵三爷,有个女儿叫虎妞。祥子将卖骆驼所得除掉路上花费剩余的钱寄存在刘四爷那里,希望继续积攒,再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C: 一天夜里,祥子拉曹先生回家,不小心撞到石头上,他和曹先生都摔伤了,祥子很难受,但曹先生丝毫也没有责备他。
D: 祥子在小茶馆里等曹先生,一个五十多岁的老车夫因为又冷又饿晕倒在茶馆门口,祥子看都不看他们一眼。
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田地:地步,境地)
B: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烂漫:坦率自然,毫不做作)
C: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D: 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唆)
4、

例句“当余之从师也”中的“之”字与下列选项相同的一项是( )

A: 虽有千里能也
B: 或置酒而招
C: 无丝竹乱耳
D: 何陋
5、依次填入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博尔赫斯说:天堂是一座图书馆。图书馆的出现,使人类从凡尘步入天堂成为可能。由成千上万的书一一那些充满智慧和让人灵魂飞扬的书所组成的图书馆,是一个神秘的地方。 任何一本书,只要被打开,我们便立即进入了 。那个世界所展示的,是我们梦中的天堂出现的情景。那里光芒万丈,流水潺潺, ,没有贫穷和争斗, ,果树遍地,四季挂果,累累果实压弯了枝头……

①空气里充满芬芳 ②一个与凡尘不一样的世界 ③没有战争的硝烟


A: ①③②
B: ②①③
C: ③②①
D: ②③①
6、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抗疫英雄 春暖花开 高兴极了 山河无恙 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B: 他退休后生活很丰富,遛遛鸟呀,打打麻将呀,听听戏呀。 解说:这句话的标点使用是错误的。
C: 全国最大的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已经收藏了10多万号标本,这些标本几乎覆盖了所有中国的两栖爬行动物种类。 解说:这句话有语病。
D: “我在家。”“我在家学习。” 解说:两句中的“在”词性不一样。
7、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次台湾的水果免税进入大陆,有台南的荔枝、龙眼、菠萝蜜、台中的香蕉、台北的苹果等等。
B: 辛弃疾有句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以此描述钻研学问的一种境界。
C: 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D: 要在城西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古树将怎么办?
8、下列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朝鲜发射卫星的举动在国际社会引起轩然大波 , 美国、日本、韩国纷纷表示朝鲜是在向国际社会发起新的挑衅。
B: 中国运动员张梦雪里约奥运会捧得中国首金,消息立刻被媒体传得满城风雨
C: 近日,中国与菲律宾舰船在南沙黄岩岛海域对峙事件一波三折 , 远未结束,两国都坚持对方舰船先离开。
D: 当今社会,不少“伪专家”打着养生的旗号故弄玄虚 , 忽悠公众,致使不少人上当受骗。
9、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回顾那些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等数不清的杰出人物,他们终其一生,孜孜以求,将自己最重要的精神力量,都凝聚在自己的作品中,为人类的精神史建造了一座又一座辉煌的宫殿。

②凡是走进这宫殿,一件件认真观赏这精神产品的人,必然被这光辉映照,会在这光辉中获得光明与力量。

③读优秀的书,能使我们的精神世界变得广阔、深邃、博大。

④这宫殿与物质的宫殿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其中的每一件作品,都不是僵死的存在,而是在时间的大幕中,永不休止地散发着精神的光辉。

⑤因为优秀的书,不仅是知识的结晶,更是人类情感与思想的结晶,是人类精神的花朵与果实。


A: ③⑤①④②
B: ③⑤①②④
C: ①②④⑤③
D: ①④②③⑤
10、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母亲是个好劳动。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
B: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C: “近台没有什么空了,我们远远的看罢。”阿发说。
D: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登金陵凤凰台

[唐]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释】①凤凰台:在南京凤凰山。一说天宝年间,李白被逐出长安,到金陵游历时写下此诗。②三山:山名,在南京市长江边。③一水:指秦淮河。

( 1 )颔联中的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写的是六朝古都南京的历史遗迹。
( 2 )尾联寄寓深刻,历来为名家赞赏,请结合此联意思,赏析该诗句。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小题。

秦淮夜泊(贺铸

官柳动春条,秦淮生暮潮。

楼台见新月,灯火上双桥。

隔岸开朱箔,临风弄紫箫。

谁怜远游子,心斾正摇摇。

【注释】①朱箔:红色帘子。②斾:(pèi)旌旗

曲江楼记

朱熹

广汉张侯敬夫守荆州之明年,岁丰人和,幕府无事。顾常病其学门之外,即阻高墉,无以宣畅郁湮,导迎清旷。乃直其南凿门通道,以临白河,而取旁近废门旧额以榜之,且为楼观以表其上。

敬夫一日与客往而登焉,则大江重湖,萦纡渺弥,一目千里;而西陵诸山,空濛晻霭,又皆隐见出没于云空烟水之外。敬夫于是顾而叹曰:“此亦曲江公所谓江陵郡城南楼者邪?昔公去相而守于此,其平居暇日,登临赋咏,盖皆翛然有出尘之想。至其伤时感事,寤叹隐忧,则其心未尝一日不在于朝廷。而汲汲然惟恐其道之终不行也。呜呼,悲哉!”乃书其扁曰“曲江之楼”,而以书来属予记之。

【注释】①荆州:宋时为江陵府。②晻(yǎn)霭:昏暗不明。③曲江公,即张九龄,唐玄宗开元年间任宰相,后为李林甫所谮,贬为荆州刺史。曾作《登郡城南楼诗》。④翛(xiāo)然: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样子。

( 1 )根据诗文内容填空。

①贺铸诗中所描绘的秦淮夜景不同于杜牧笔下“________”的迷蒙清冷,如“绿柳动”、“朱帘开”、“________”,以及“灯火阑珊”、“月上楼台”的明丽温馨,均可反衬出游子内心的________。

②朱熹文中曲江公“伤时感事”的心境与北宋文学家________在《________》中描述的“退亦忧”相似,曲江公是因“________”而忧。(用《曲江楼记》中的内容填空)

(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以白河________

②而汲汲然惟恐其道之终不行也________

( 3 )用“/”给下面句子画一处停顿。

皆 隐 见 出 没 于 云 空 烟 水 之 外

( 4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昔公去相而守此 每自比管仲、乐毅(《隆中对》)
B: 其道之终不也 大道之 , 天下为公(《大道之行》)
C: 乃凿门通 伐无 , 诛暴秦(《陈涉世家》)
D: 往登焉 形貌昳丽(《邹忌讽齐王纳谏》)
( 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乃书其扁曰“曲江之楼”,而以书来属予记之。

( 6 )张敬夫为何发出“悲哉”的慨叹?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驻守荒原》一文,回答下列各题。
驻守荒原
①西大滩加油站到了,这是离藏区最近的青海加油站,海拔4150米,周围都是无边无垠的荒原。路过这里的司机,无论多晚,只要叫一声老韩,一个瘦小的男人就颠颠地奔出,披着军大衣,双手习惯性地拢在腰间。到了近前,老韩解开大衣纽扣,原来怀中藏着的是一只热水袋。寒潮一过境,加油站上就刮着吹哨子﹣般的寒风,气温很快降到零下20摄氏度,加油枪就容易被冻住,得用热水袋把它慢慢暖开。
②加完油,如果天色已经像墨汁一样浓黑,老韩会建议跑长途的货运司机在他家借住一晚,次日早上喝过老韩媳妇做的面片汤再走,这样安全。
③老韩应聘到此加油站工作前,四年中加油站已经换了七拨主人﹣﹣条件太艰苦,工资待遇低,每到夜晚,荒原上呜咽的风就像一个有冤屈的灵魂在游荡,听得人心里毛毛的;这里的海拔太高,就算是本地人,只要身体动作稍微快一点,太阳穴那里就像有一面小鼓在敲,突突地抽痛。因此,不论是加油站的领导,还是经常光顾的老司机们,都没想到老韩一来,转眼已待足八年。
④因为地处荒凉的高原,老韩一家人的饭食十分简单,长连七个多月的冬季只有洋葱、土豆和白菜这三样蔬菜,连老韩三岁半的孙女也吃这样简陋的饭食,可是万一哪个司机有点高原反应,老韩就赶紧吩咐媳妇给煮酸菜面片汤,把家里人都舍不得吃的鸡脯肉下在汤里,喝完汤,额头上密密麻麻出一层细汗,无休止敲打太阳穴的那面小鼓就停了。
⑤喝汤的人就说:“老韩,你要是不在这里干了,我们还怪不习惯的。”老韩很不能接受这样的赞美,局促地搓手回答:“一时半会儿离不开的,我舍不得儿子……”
⑥老韩的大儿子已经落葬在离加油站只有一里地的戈壁上,那里有方圆十几里地唯一的一棵红柳树,早被高原上的风吹成了贴地盆景的模样。儿子的去世是老韩心里永恒的痛:加油站由旧址搬往新址前,同为加油站员工的老韩的儿子前去看守物资,暖气还没有装好,半夜冻得睡不着,不得不烧炭取暖,就这样再也没有起来。
⑦老韩的媳妇说,老韩以前从不抽烟,但现在,他想儿子想得受不了时,会带上烟,慢慢走到红柳树下面,在那里抽上一根。
⑧每次,老韩走很远的路去抽烟,一向打扮得粉嘟嘟的小孙女就能感应到爷爷心里的难受,会寸步不离地跟着他。一老一小缓缓走去的背影、让在加油站门口闲聊打趣的司机们都安静下来,近乎肃穆地目送着他们。
⑨在远方,那棵孤独的红柳树悄然站立,枝条在寒风中抖动,犹扣火焰﹣般。
(选自《读者》2016年第5期,有删改)
( 1 )通读全文后,你认为老韩为什么要“驻守荒原“?

( 2 )文章第⑤段中的画线句子富有语言表现力,请自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 3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老韩这个人物形象。

( 4 )请你谈谈文章结尾有何妙处。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美〕海伦·凯勒
① 我们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但是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当然人们要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去惦记着它。于是便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② 有的时候,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多好啊!就更能显示出生命的价值。如果以为生命还比较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总是充满热情。
③我们对待生命如此倦怠,在对待自己的各种天赋及使用自己的器官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那些聋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那些成年后失明、失聪的人就更是如此。然而,那些耳聪目明的正常人却从来不好好地去利用他们的天赋。他们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无任何鉴赏之心。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一旦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会留恋它,人得了病才想到健康的幸福。
④ 我有过这样的想法,如果让每一个人在他成年后的某个阶段瞎上几天、聋上几天该有多好。黑暗将使他们更加珍惜光明,寂寞将教会他们真正领略喧哗的欢乐。
⑤最近一位朋友来看我,他刚从林中散步回来。我问他看到些什么,他说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要不是我早习惯了这样的回答,我真会大吃一惊。我终于领会了这样一个道理,明眼人往往熟视无睹。
⑥我多么渴望看看这世上的一切,如果说凭我的触觉能得到如此大的乐趣,那么能让我亲眼看一下该有多好。奇怪的是明眼人对一切却如此冷漠!那点缀世界的五彩缤纷和千姿百态在他们看来是那么的平庸。也许人就是这样,有了的东西不知道欣赏,没有的东西一味追求。在明眼人的世界上,视力这种天赋不过增添一点方便罢了,并没有赋予他们的生活更多的意义。
⑦假如我是一位大学校长,我要设一门必修课程:“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教授应该让他的学生知道,看清他们面前一闪而过的东西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乐趣,从而唤醒人们那麻木、呆滞的心灵。
⑧请你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想到三天以后,太阳再也不会从你眼前升起,你又将如何度过这宝贵的三日?你又会让你的眼睛停留在何处?

( 1 )第②③段中加线的“这”和“这样”分别指代什么内容?

( 2 )作者在第②段中说“如果认为岁月还很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那么,“我们的每一天”应如何度过才有意义,才能“更显示出生命的价值呢?(请用奥斯特洛夫的一句名言回答)。

( 3 )在第③段中,作者说“只有那些聋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如果把句中的“聋”改成“盲”或“瞎”好不好?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 4 )第⑤段写朋友从林中散步回来,回答我说并没有看到“什么特别的东西”,其原因是什么?

( 5 )第⑥段画线句子中“方便”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更多的意义”的深层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

( 6 )在第⑦段中,作者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从这一假设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请简要谈谈你对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

四、写作(分值:60分)

按要求作文


请以“我和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请在题目的横线上填写一种动物名称;②中心突出,详略得当;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微光。你的笑如海市蜃楼。”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