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衡阳市第三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市水环境质量明显增加,全市上下居民治水的信心更加果断。
B: 随着共享单车的全面推广,如何规范停放成为群众谈论热议的话题。
C: 在教师节庆祝大会上,学生们一起唱了《明天我就成了你》这首歌。
D: 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会展中心。
2、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狼》——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代文学家——《聊斋志异》。
B: 《植树的牧羊人》以时间为顺序,以荒原到绿洲的变化为线索,通过一个孤独的牧羊人的故事,赞美了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精神。
C: 《纪念白求恩》一文先叙后议,叙得简明扼要,议得精辟恳切,为议而叙,论从叙出,二者有机结合。
D: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
3、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对恰当的一项是( )

①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低龄化。

②但是互联网时代,汉字陷入有声无形的窘境

③汉字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和智慧。

④专家学者认为:汉字对智力的开发有巨大作用;汉字越多,联想就越丰富

⑤其兼备象形和表意的特点及蕴含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任何科技也无法模拟和取代的

⑥现代越来越多的人出现提笔忘字现象

A: ③⑥①⑤④②
B: ③⑤④②⑥①
C: ⑥④①②③⑤
D: ⑥②①④③⑤
4、

下列对古诗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归园田居》中“但使愿无违”的“愿”指诗人想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B: 《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了诗人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C: 《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D: 《行路难》中“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表现了诗人因离开朋友而产生的无限思念之情。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对联从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成。“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此联的上联概写岳阳楼自然景观,下联暗引《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两两相对,整齐优美。欣赏这样的对联,可以陶冶情操,学到推敲锤炼语言的方法。
B: 中国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文化内涵。端午日吃粽子、赛龙舟相传是纪念屈原,清明节扫墓为了祭奠祖先,元旦家家户户以新桃换旧符寄寓了对新一年的期盼
C: 有一些礼仪用语我们应该知道,如头次见面说“久仰”,中途先走叫“失陪”,等待客人用“恭候”,表演才艺称“献丑”。
D: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此中的“竹”增加了景物层次,清新雅致、安闲淡泊。竹还有正直、奋进、虚怀等象征意义,竹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
6、

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妖(ráo) 今(zhāo) 一代天(jiāo)
B: 稍(xùn) 莽(mǎnɡ) 成吉思(hàn)
C: 略(shū) 腰(shé) 原蜡象(chí)
D: 风(sào) 滔(tāo) 红装素(ɡuǒ)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本回忆性散文集,收集了《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十篇文章。
B: 《骆驼祥子》刻画了各色人物形象,如老实健壮的祥子,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大胆泼辣而有些心理扭曲的小福子,一步步走向毁灭的虎妞等。
C: “感之不深,自然爱之不切了;爱之不切,弹出来当然也不够味儿;而越是不够味儿,越是引不起你兴趣。”这句话出自《傅雷家书》,这本书是傅雷翻译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某些章节汇编成册的。
D: 《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凡尔纳的小说之所以拥有广大读者,原因就在于构思巧妙,情节惊险,是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的成果,同时还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崇高的人文主义精神。
8、

下列词语中加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cāng)俗 荒(miù) 转弯角(mò)
B: (liú)金 (fó)晓 锐不可(dāng)
C: (lòu)空 推(chóng) 大(shà)风景
D: (pān)龙 匀(chèn) 惟妙惟(xiào)
9、

下列有关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 杜甫的诗“三吏”“三别”,真实地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时期,战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以及对社会造成的极大破坏,《石壕吏》便是其中一首。
B: 《阿长与〈山海经〉》的作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本文选自小说集《呐喊》。
C: 《爱莲说》与《陋室铭》在写作方法上都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借物喻人。
D: 《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哭!”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形成强烈的反差,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矛盾。
10、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5月12日,制片人方励跪求增加电影《百鸟朝凤》排片档期,此举引起轩然大波
B: 大型纪录片《大国工匠》呈现了工人师傅对技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
C: 气势恢宏的胜利日阅兵仪式,让屏幕前的师生看得热血发沸腾,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D: 我市因经济建设成效好而获得国务院点赞,这骇人听闻的消息令全市人民欢欣鼓舞。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 1 )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2 )诗中“野鸦无意绪 ,鸣噪自纷纷”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

①山不在高,有仙则

________

②可爱者甚

________


( 2 )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的“之”与例句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水陆草木之花

A: 渔人甚异
B: 于厅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C: 怅恨久
D: 聂政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4 )甲段作者以陋室明志,乙段作者以莲花自喻,两段选文作者在表达志趣方面有什么共同点?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文章,完成问题。

太阳每天从土墙上升起

嵇绍波

①太阳高过房顶的时候,国旗准时地从乡村高地上徐徐升起,高地是当年谷姓地主堆垒起的土墩。土墩上有一座老宅,经过村民简单的修葺,成了一间教室,教师是一个私塾出身的老头,既当校长又当校工,老头的严肃是出了名的,即使大人和他说话也是低眉顺眼,不敢高语,更甭说我们这些读书的学生娃,远远看见他的身影,立即绕道而行,恨不能遁地而去,背地里我们都叫他“老夫子”。

②那天,当我看见国旗在土墩上空高高飘扬的时候,我吓得在上学的路上撒腿狂奔,一路上,路边觅食的母鸡吓得扑棱起翅膀乱飞。道上嬉戏的花狗,吓得贴着墙根乱吠,平日里和我一起弹玻璃球、垒铜板的小顺子撵在后面,哭哭啼啼地喊着“哥——哥”!我没有时间回头,当然也不敢回头。因为我的眼前不时晃动着老夫子竹竿似的身影,背着双手一脸严肃地站在那儿,仿佛随时准备抽出藏在身后的戒尺,抽打我的手心。我一边跑一边胡思乱想。

③如预料的一样,我被老夫子堵在了门口——老夫子不松口,我一步也不敢跨进教室。我低垂着头,一声不吭等待老夫子发落……

④教室里同学们跟着老夫子一起朗读着课文。我忽然间很羡慕他们。那一刻,我感觉北风刺骨,教室门前楝树上麻雀的叫声特别刺耳,仿佛在讥笑我。许久,老夫子才抬起头来,拿灰白的眼睛冷冷地揪着我,我感觉阴冷的寒气从地底升起,透过我的布鞋底,慢慢往上爬……

⑤意外的是,老夫子并没有惩罚我,而是板着脸说了一些之乎者也的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声音很大也很响,对我似乎也对教室里所有的孩子说。老夫子默默地转过身,缓缓地举起右手,然后用力向下一挥,仿佛终于下定了决心。我终于走出了教室,心神不定地在翻着课本,有些庆幸,也有些惊讶,更有些不安。通常,迟到的学生是不让进教室的,要捧着课本站在门口,我不知道等待我的将会是什么,老夫子又将会以怎样的方式“折磨”我。

⑥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还懒在被窝里不想起来,“小二子在家吗?”忽然听到一个人和父亲说话,声音很熟悉。但是我一时也想不起来是谁。“还在睡觉呢?”陡然间父亲的声音变得恭敬起来,“啊——,是老先生。”老夫子告状来啦,我脑中一闪,连滚带爬地躲到了床底,心里暗暗叫苦,老夫子和父亲的谈话我听得一清二楚:老夫子只是谈我如何的聪明,怎样的有前途等一些褒扬的话,闭口不谈我在学校是如何的顽劣,父亲唯唯诺诺地应着。我心里一阵感激,又是一阵内疚。

⑦阳光逐渐向床底下延伸,我又冷又饿,双臂又麻又酸。我知道躲不过去了,只好从床底下钻出来,怯怯的走进堂屋,低着头等待老夫子训话。老夫子没有训我,严肃的脸上出现了少见的冰雪初融的温暖,低声询问我的学习。末了,问我上次迟到的原因,父亲解释说,早上干活儿迟了,忘了时间。老夫子目光温和的看着我,伸出瘦的有些嶙峋的手,摸了摸我的头说:“鲁迅小时候给父亲抓药迟到了,在桌上刻了一个‘早’字,警示自己以后不要迟到。”

⑧老夫子忽然不再讲话了,目光从我的脸上移开,越过我的头顶,落在我身后那面土墙上。阳光正向金色的海水慢慢在土墙上爬升,老夫子怔住了,从怀里掏出一块怀表,又摸出一个烟盒,再从里面抽出一支粉笔,弯下腰、低着头,在墙上沿着阳光漫起的地方,慢慢画出一条直线,认认真真写下时间。一笔一画沉稳缓慢,仿佛石匠在雕刻花纹。然后老夫子站直身子,专注地等着阳光在墙上一点点爬升,划下一条条直线,记下一个个时间……

⑨土墙上只有那金色的海水在上涨、在漫溢,最后老夫子在墙上画下重重的一笔,喟叹一声,拂袖而去。远远的只听见老夫子大声朗诵:“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我不懂老夫子何以这样,说出如此深奥难懂的话。老夫子的身影在早晨的阳光里渐行渐远,唯在地上留下一个巨大的惊叹号。忽然问,我仿佛一下子明白了老夫子说过的一些话,朝着老夫子远去的方向,我使劲地点了点头。

⑩老家的那面土墙早已不复存在,但那土墙在我心中一直没有坍塌,依然矗立着。许多年以来,很多熟悉的人问我,为什么不论做什么事,你总是那么认真、准时、守信。其实他不知道,老家那面土墙上的太阳每天都从我心中升起,它让我一遍又一遍地温习老先生曾经对我说过的话。

( 1 )“我”迟到前后,老夫子的形象在“我”眼中有哪些变化?
( 2 )文章第⑦段中写“(我)怯怯地走进堂屋”,请分析“怯怯”这个词语的内涵。
( 3 )下面句子的语言富有表现力,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

老夫子怔住了,从怀里掏出一块怀表,又摸出一个烟盒,再从里面抽出一支粉笔,弯下腰、低着头,在墙上沿着阳光漫起的地方,慢慢画出一条直线,认认真真写下时间。一笔一画沉稳缓慢,仿佛石匠在雕刻花纹。然后老夫子站直身子,专注地等着阳光在墙上一点点爬升,划下一条条直线,记下一个个时间。

( 4 )请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
( 5 )文章第①段用了大量的笔墨来介绍“老夫子”绰号的由来,这有何用意?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理解,是心灵的花朵

①谁都渴望被人理解。被人理解,就像在无助时别人伸给你的有力臂膀;被人理解,犹如在你心灵饥渴时为你注入的一缕清泉,当你渴望别人理解时,你可曾想过首先去理解别人?

②伫立山谷,你只有主动呼唤才能得到空旷而悠远的回声;身处闹市,你只有心装他人才能在熙来攘往的人群中避免磕碰。别人理解你,就像缕缕清风佛面,带给你的是一种惬意与清爽;你理解别人,好比花朵次第开放,给别人的是一派美丽和妖娆。

③有一位花匠在院子里种了一棵葡萄,夏末秋初,葡萄个个晶莹饱满令人垂涎欲滴,他便摘了一些给邻居品尝。当他送给一位商人时,商人一边尝一边说:“的确不错!多少钱一斤?我多买些。”花匠觉得自己的好意被亵渎了,便又把葡萄送给一位干部,那干部接过葡萄后沉吟良久,问:“你有什么事要我帮忙吗?”花匠觉得自己的良好心愿被侮辱了,便又把葡萄送给一位少妇,她诚惶诚恐,而她的丈夫则在一旁警惕……

④花匠回到家很纳闷:我只想让大家尝尝鲜,怎么会产生那么多的误解?

⑤一番好心因为不被理解而使花匠失望、痛苦,他这种善意的行为在别人的眼里成了世俗的交换或别有企图,怎能不让人心有不爽?如果你是这个好心的花匠,心里会是什么滋味?因此,在与人交往中,我们一定要以推己及人的心胸,多给他人一些理解,多做一些换位思考,辩证地去分析问题。这样,就会少一些误解,多一些理解;少一些伤害,多一些美好。

⑥被别人理解是一种幸福,理解别人是一种高尚,能够折射出你的道德素养,让你在人际交往中散发出无穷的魅力。一个善于理解学生的老师,总是能够受到学生的爱戴;一个善于理解老师的学生,也总能够得到老师的器重。在这里,理解就是改善师生关系的一种良方。在班级里,你对同学在某些情境下的言行多一些理解,同学就会对你多一份信任和感激。在这里,理解就是一把钥匙,在你向同学打开心门的同时,你也能够看到同学掩藏于心的风景。在家里,你理解父母的生活、经济乃至心理压力,父母就会感觉到一种温情盈溢在胸,从而更加关爱你,对你的学习、交友和心理多了一些理解。在这里,理解是让亲情更浓、使亲子关系更和谐的黏合剂。

⑦理解是慈悲者盛开在心灵的花朵,美丽了自己,也给别人带来了怡心之美。

⑧理解是睿智者紧握在手中的钥匙,打开了心门,也为自己减轻了碰壁之痛。

⑨现代社会,人们的交往非常频繁,而在这样一个多元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心与心之间横亘着看不见的墙,有许多人成了心灵世界里的孤独猎手,有一些人在拥挤的人群中感觉到了窒息和挤压感,有许多人觉得心灵是一片沙漠,看不到生活的亮色……只有理解,才能消除隔阂与歧见;只有理解,才能让心灵的压抑感得到释放。只有理解,才能走向沟通和团结。

⑩不要光渴望别人理解你,你也要主动理解别人。主动给别人以理解,就像为心灵盛开美丽、纯净、热烈而馨香四益的花朵。这种馨香,不仅会感染别人,也能够陶醉自己。

( 1 )作者说“理解是心灵的花朵”,想阐述的观点是什么?

( 2 )文章第⑤段中划线的“他这种善意的行为”在文中具体指什么?作者第③段讲那个“花匠的例子”目的是什么?

( 3 )在人生的道路上,你也一定有过被人误解或理解的经历和感受,请你列举1例,并谈谈自己读了这篇文章之后的感悟。

四、写作(分值:60分)
以“温暖,其实很简单”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不少于600字;不要套题,不得抄袭;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指尖旋律╮演奏了谁的忧伤”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