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武城县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B: 在经典诵读比赛的舞台上,动情的朗诵和变幻的舞台背景让人目不暇接。
C: 王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课堂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我受益匪浅。
D: 这个学校的共青团员,决心响应团委人人为“希望工程”献爱心。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赢弱 取缔 精巧绝伦 遍稽群籍
B: 旁骛 疏懒 有例可援 杂乱无章
C: 恻隐 亵读 重蹈覆辙 起承转合
D: 诓骗 诘问 顾明思义 念念有词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狼藉 秀颀 屏息敛声 无可耐何
B: 依傍 遒劲 诩诩如生 截然不同
C: 寥落 洗涤 正襟危坐 免冠徒跣
D: 躁热 深宵 油光可鉴 天伦之乐
4、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睨(pì) 蓬(hāo) 食(mì) 钝(yú)
B: 发(jiǒng) 裸(lù) 笑(shěn) 吞(shì)
C: 褓(qiǎng) 朴(cún) 取(móu) 默(qiān)
D: (jí)取 恣(jū) 面面相(xū) 文采(zǎo)饰
5、按照上下文连贯的要求,横线上应填的选项是( )

葱岭脚下则是五颜六色的石头,紫红、黛青、黧黑、奶白、豆绿。传说,这里是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地方,不周山就是葱岭。这色彩缤纷的石头,就是女娲补天之石吗?_________________。在这块沧桑的大地上,今天,一代一代新中国的建设者们,远离家人,从内地来到边疆,润色葱岭、美化葱岭。

①唐朝在此设立了“葱岭守捉”,高僧玄奘经此讲经月余,然后去天竺国取经。②当年周天子姬满曾驾着八骏到过这里。③1876年左宗棠率军挺进新疆,驱除外寇,拱卫了这片神圣的国土。④汉朝的都护曾到此驻守。

A: ③①④②
B: ②④①③
C: ①④②③
D: ④①③②
6、下面关于“邀请函”中的措辞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下周一请您移驾到寒舍小聚,小弟将呈上近日构思的拙作一篇,届时请不吝赐教。能否赏光,望早日回复。


A: “移驾”是敬辞
B: “赐教”是谦辞
C: “拙作”是谦辞
D: “赏光”是敬辞
7、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防止暴力恐怖案件不再发生,各地交通部门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B: 妈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C: 临近期末,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很大的提高。
D: 当蒲公英随风飘舞时,令我看到它正以一种独特的美装点着这个世界。
8、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自由地读书________有乐趣,________常常能因书中某一隽永的句子而________,并对人生某一方面产生一种难得的顿悟。

A: 即使 也 茅塞顿开
B: 不仅 还 心有余悸
C: 不但 而且 豁然开朗
D: 虽然 但是 融会贯通
9、下列填入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上周星期日,我们几个同学一起愉快地游览了久负盛名的小西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虽然天气溽热,大家却兴致勃勃地游览了每一个景点
B: 碰巧,遇上阴雨天,给大家增添了一番在雨中游览的情趣
C: 尽管雨未停过,大家还是走马观花地看了个大概
D: 碰巧,下了一场雨,虽是别有一番情味,但我们都淋成了落汤鸡
10、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啊!”小女孩说,“这儿怎么这么脏!”
B: 你可以从《<论语>十二章》中,体会到我们应该怎样学习?
C: 最后一段借罗丹的话,发出创造宣言,激励人们用自己的“汗”“血”“热情”去创造。
D: 导弹按起飞位置和攻击对象可分为地对地,地对空,空对空,空对地等。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赏析《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 1 )解释下面划线的词语

①有仙则________

②谈笑有鸿________

③可以素琴________

④何之有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3 )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B: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
C: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鄙薄。
D: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 4 )本文在对陋室进行描写时,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________的情趣。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课外阅读

为什么穷国多位于热带

卢国斌

①上中学地理课时,我曾问过老师:“热带地区日照时间长,降水比温带充沛,植物繁茂,有些在温带只能收获一季的作物,在热带甚至能收获三季。有如此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什么大多数穷国还都在热带地区呢?

②我当然不会满足于地理老师给出的诸如黑奴贸易、列强征服掠夺之类含糊其词的答案:自然条件优势哪怕极微小,经过上百万年的复利累加,也会成为推动文明发展的巨大红利。如此优越的条件,热带民族不抢先发展,难道躺在家里等着抢劫犯和人贩子上门?

③戴维.S.兰德斯对此给出了三个答案:

④首先,炎热带来的不适大于寒冷。人类很早就学会了通过生火和狩猎获得动物毛皮取暖,这使得他们即使在温带寒冷的冬季也能过上相对容易、舒适的生活。

⑤热则是另一番情景,人体肌肉活动的能量,其中3/4以热能体现出来.人体必须释放多余的热,才能保持适宜的温度,防止脏器和大脑被高温烧坏。排汗是最重要的散热方式,而热带普遍闷热潮湿,降低了出汗的降温效果。所以,在热带地区,无论动物还是人类,都难以保持长时间的运动状态,必须不时停下来休息散热,人类更发展出一种社会化的适应方式:午睡,即中午不活动。印度有句谚语;只有疯狗和英国人才在中午的骄阳下外出。

⑥一名孟加拉外交官访问温带地区时深有感触:“我看到,在印度和其他热带国家,几乎所有体力劳动者和机关工作者的工作节奏都很慢,稍一用力或用脑就感到四肢乏力,经常休息很长时间。而在温带国家,工作节奏非常快,人们充满了活力,很少休息。”

⑦其次,高温环境,特别是全年炎热,大大加快了害虫及寄生虫、病原体的繁殖和传播。热带国家常年肆虐的血吸虫、疟疾、锥虫病等,使当地人的健康和经济水平长期低下。

⑧如非洲锥虫病的传播媒介是采采蝇,这是以吸食哺乳动物的鲜血为生的小飞虫.即使今天有了强效杀虫剂,飞虫仍大量繁殖,使得牲畜无法在非洲热带的大片地区存活。人类的生存也步履维艰。在热带医学和药理学出现以前,经济曾长期被这种灾害破坏,家畜养殖和运输都难以为继。且不管诗人如何评判冬季,冬天确实是人类的好朋友;寂静的白色杀手,害虫和寄生虫的天敌。中国北方的谚语说得好;瑞雪兆丰年。

⑨最后一个大问题是水。热带地区降水充足,但降水往往没有规律、无法预测,且多为暴雨。计算平均降水量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这里的降水会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每年每季都相差悬殊:在尼日利亚北部地区,90%的降水是25毫米每小时的暴风雨,一个小时的降水量(25毫米)等于伦敦郊区皇家植物因平均半个月的降水量。爪哇的降雨更为急迫-全年114的降水为60毫米每小时。在这种气候条件下-丛林和雨林杂生,种植颇为不易:这些物种多样的宝库滋养着各种生物,却偏偏不利于人类及农作物的生存。结果,人和自然都成了这场战争中的失败者。倘若人们砍伐了丛林,种植农作物,炙热的阳光直射而下,因为没有枝叶的阻隔,倾盆大雨便会冲走土壤的营养,造成土地大面积荒芜和沙漠化。新开垦出来的土地因此很快休耕,不久,藤蔓和卷须爬满了住宅和寺院,沙漠则吞噬了废弃的干旱农庄,而依赖周围地区食品供应的城镇也因此难以兴盛。大自然就是以这样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把天使的福音变成了文明的诅咒。

( 1 )仔细阅读全文,概括说说为什么穷国大多位于热带?

( 2 )第⑨段中加线短语“这样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具体指什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修车老汉

韦 名

桥下的修车老汉死了。听说死得很惨,在桥上被汽车撞了个血肉模糊。

一个卑微生命的离去,就像天空中一颗流星一闪即逝,再平常不过,于忙忙碌碌的世人更是毫无影响的——只是又一次骑车过桥,轮胎破了,烈日下推车,在桥下找不到修车老汉,挨了另一修车档的“宰”时,才记起曾经有这么一个人。

那天,本就起床晚了,正奋力骑行在桥上匆匆赶路的我,忽地感觉脚上用不上劲了——我最担心的情况出现了,轮胎破了。像泄了气的轮胎一样,推着车子过桥。桥下不远处就是老汉的路边修车档:一个黑乎乎的塑料盆装着半盆黑乎乎的水;一个皱巴巴的蛇皮袋铺在地上,上面摆着剪刀、铁锤、钳子等工具;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皮月饼盒装着汽芯、螺钉、垫片等细小物件;一个还算精神的打气筒直立在一边……这就是老汉修车档的全部。

一头白发的老汉正在给我前面一位紧张地补胎——不用说,又是一位中了招的主。“赶紧帮补一下!”屋漏偏逢连阴雨,心想迟到了回去挨领导批是肯定的,前面那位推车一走,我就催促老汉。“嗯!”老汉接过车,一双粗糙油污的手麻利地动起来。很快,老汉从前后轮胎各取出一个几乎一模一样的钉子。“路上长钉了!”看到这两个一模一样的钉子扎破了我的车胎,害我上班迟到,我气不打一处,拿话损老汉——媒体上登过,一些不法分子一边在马路上撒钉子,一边在前面守株待兔修车补胎。我怀疑老汉,边说边观察老汉的反应。“嗯!”老汉听出我的话外音,抬了下头,应了一个不置与否的单音字后,低头继续干活。老汉抬头瞬间,脸上风干了的皱纹格外显眼。“现在的人,人心不古,见利忘义!”我心存怀疑,却又苦于没证据,还得求助于他,心里愤愤不平,继续用言语发泄愤怒,“卖棺材的恨不得亲自去杀人,开药店的巴不得全城投毒……”

“嗯!”老汉这回头没抬,手也没停,又是不置与否地应了个单音字。心虚了吧?话都不敢接,就像抓了小偷现行,我一脸正义。“好了,两块!”老汉停下手中的活,站了起来,拍了拍微微驼着的背,言简意赅。

苍白的头发,风干的皱纹,微驼的腰背,老汉站起来的那一瞬,我突然有心悸的感觉——老汉特像乡下的父亲,苍老、能干又狡黠。但愿钉子不是你撒的,但愿善良在你那儿还有一丝尚存,看着这像父亲一样的老汉,我把到嘴边更恶毒的话咽了回去。付了还算公道的两块钱,急急赶路。这是我第一次跟老汉打交道。

没多久,我再次“帮衬”老汉的修车档。依旧是麻利的动作,依旧是“嗯”到底的言简意赅,依旧是有些许的心虚。老汉修好车站了起来捶捶腰。而我再次面对老汉苍白的头发,风干的皱纹,微驼的腰背,我不再有心悸的感觉,我更多相信我的判断,他就是撒钉子的人——我看到他的铁盒有好多一模一样的钉子!

老汉在马路上撒钉子终于还是被我抓了现行。那天要陪领导坐早班机出差,天刚蒙蒙亮,我就骑车出门去单位。清晨一切都还睡意蒙眬,路上车少人稀。上桥时,远远见到一黑影和我相向而行。黑影在桥上走走停停,时而弯腰,时而直行,怎么看都不像正常赶路的。一开始,我没怎么在意,或许是黑影落下什么东西,在桥上寻找。靠近了,从微驼的后背和苍白的头发,我认出黑影是修车老汉。难道是趁着车少人稀,在马路上撒钉子?

“干吗?”修车老汉正好弯下腰,我大吼一声。兴许太专注撒钉子了,老汉没注意到我已逼近,被吓住了:老汉直直站着没动,左手拿着两个估计来不及撒下去的钉子,右手有一团黑乎乎的东西。“嗯!”老汉发现是我,顿时轻松了下来,“吓死了!”

苍白的头发,风干的皱纹,微驼的腰背,在晨曦中分外耀眼,我却没了心悸和怜悯,心里只有厌恶和憎恨!“怎么能这样?”粗话我骂不出口,但声音绝对够大,大到桥下江里的鱼虾大约都能听见。

“嗯!啊?”老汉还是言简意赅,只比刚才多了一个语气词。“别再这样了!”哎!面对像乡下父亲一样的老汉,怎么说他好呢?

……

出差回来好长一段时间不用“帮衬”老汉。老汉被我撞见撒钉子后,或许是良心发现了,不再撒钉子,生意也就似乎“冷清”起来,上下班高峰期不再忙得没空站起来,常常见他微驼着背站着朝桥上张望。

老汉不知改过了没有,老汉却死了。原本,像老汉这样一个卑微生命的离去,于世人毫无影响,也无人会记挂。然而,老汉在离去后半年,却引起了轰动——本城晚报报道了老汉的事:修车老汉数年如一日,用磁铁吸走不法分子撒在桥面用来扎车轮胎的钉子,不幸遭遇车祸……

对照那篇报道,我才知道,老汉右手那团黑黑的东西是磁铁,铁盒里装的是他每天吸走的钉子!报道说,老汉因为儿子在桥上开车,车子被钉子扎破轮胎出车祸身亡,自此之后,老汉就在桥上吸钉子,桥下修车。

怀揣着那份报纸,我骑车出门,在桥下老汉昔日的修车档前,我仿佛又看到了苍白的头发,风干的皱纹,微驼的腰背的老汉。

我也看到了乡下的父亲。

( 1 )根据文章内容和下面的提示,将小说的故事情节和“我”对老汉的情感态度变化补充完整。

情节:老汉第一次为“我”补车胎(开端)→老汉再次为“我”补车胎(发展)→①________(高潮)→②________(结局)

情感态度:③________→冷淡、冷漠→厌恶、憎恨→④________

(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嗯!啊?”两个语气词表达了修车老汉怎样的心理感受?
( 3 )仔细品读最后两个自然段,再联系全文内容,分析“我”的形象,探究小说的主旨。
( 4 )下列各项中,对本文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是按照时间的先后来组织材料,并用顺叙方式来叙写故事的。
B: 小说结构精巧,前后照应,并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把作者的情感表达得感人至深。
C: “苍白的头发,风干的皱纹,微驼的腰背”是对老汉的特写,表现了老汉生活艰辛,形象丑陋。
D: 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不惜笔墨地描写出老汉的修车档(画波浪线的句子),是为了说明老汉修车档的简陋和人物的卑微,为叙写自己对老汉的不友好态度做铺垫。
四、写作(分值:60分)
按要求作文

亲爱的同学,礼物,多美好的一个词。仰望星空,地球是宇宙给人类的礼物;低头凝望,一花一叶,是大自然给世界的礼物;孩子是给父母的礼物;朋友是陪伴的礼物;回忆是时间的礼物。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种爱的表达,就有多少种礼物。父母无私的爱的养育;经历苦难之后的成长;不断地学习所积累下来的智慧,这都是最好的礼物。

请以“礼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写作提示: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语言要有感染力;②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被受伤的眼睛”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