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长春市第八十七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圆明园昔日宏伟壮丽的景象已荡然无存
B: 真正的朋友之间,应该间不容发,关系密切如一人。
C: 王维既是诗人,又是画家,他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可谓相得益彰,堪称世间一绝。
D: 经过多年的锻炼,他变成了一个身强体壮、形销骨立的阳光青年。
2、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亚洲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人类文明因亚洲而更加绚烂多姿。
B: 在亚洲艺术作品展上,中国画家的作品创意独特,见异思迁 , 受到专家一致好评。
C: 纪录片《超级工程》中的工匠们,无不对技术精益求精 , 其精神令观众深受感动。
D: 网络直播规则的建立和实施,需要经历一个过程,不可操之过急 , 也不宜“一刀切”。
3、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 )
A: 天骄 飘逸 冠冕 忧戚
B: 轻灵 沉醉 聘婷 漫游
C: 珍羞 婵娟 垂钓 天骄
D: 黎明 鲜妍 腐烂 红装素裹
4、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邮(piào) (fǔ)烂 轻(líng) 忧(qī)
B: 坟(mù) 风(sāo) 鲜(yán) 摇(yè)
C: 海(xiá) 莽(mǎnɡ) (ní)喃 (shì)去
D: (lí)明 悲(fèng) 丰(rùn) (wáng)然
5、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当然,国家公祭鼎并非是对文物楚大鼎的简单仿制,更多的是“借其神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国家公祭鼎正面则铸有160字的铭文,魏碑简体字。

②“国家公祭鼎”高165厘米,鼎上外口径126.6厘米,铜质的鼎身和铜质的底座重2014公斤,石质的底座重1213公斤,象征2014年12月13日。

③铭文描述了南京大屠杀给中华民族造成的巨大灾难,表达了对遇难同胞痛悼、祭奠之意。

④楚大鼎是同时期出土的圆鼎中最大的,通高113厘米,口径87厘米,重达400公斤。

⑤此外,楚大鼎上共有16字铭文。


A: ②①④⑤③
B: ④②⑤①③
C: ④②③①⑤
D: ②①③⑤④
6、选出划线字意思正确的一项。
( 1 )地制宜( )
A: 原因,缘故
B: 根据,凭借
C: 由于某种缘故
D: 依,顺着,沿袭
( 2 )自出心( )
A: 用剪子剪布或用刀子割纸
B: 减除,去掉一部分
C: 决定,判断
D: 安排取舍
( 3 )重峦峰( )
A: 重复地堆,累积
B: 重复
C: 折叠
D: 屡次
( 4 )其自然( )
A: 相信,依赖
B: 负担或担当
C: 任命,使用
D: 由着,听凭
( 5 )俯仰生姿( )
A: 面貌,容貌
B: 形态,样子
C: 姿势
D: 姿色
( 6 )具匠心( )
A: 分离
B: 分辨
C: 类别
D: 另外的
7、对下面的复句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污蔑。(假设复句)
B: 我们对于传说,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条件复句)
C: 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递进复句)
D: 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并列复句)
8、结合语境,将下列语句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风吹过草原,无边的草叶根茎相连,轻轻摇曳,丝丝奏鸣,绿波微荡、送来。那是①________,风则显得更有耐心,它们一千年又一千年地从草尖儿轻轻掠过,只是等待一个机会,②________,吹开几片薄薄的云彩。


A: ①生命优雅的沉醉与逍遥 ②带走一点细细的泥土
B: ①生命优雅的沉醉与逍遥 ②掀起一层松松的泥土
C: ①辽阔草原的喧哗与躁动 ②掀起一层松松的泥土
D: ①辽阔草原的喧哗与躁动 ②带走一点细细的泥土
9、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那些我们一直惴惴不安又充满好奇的未来,会在心里隐隐约约地觉得它们是明亮的。
B: 成功需要锲而不舍的精神,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努力下去,总有一天你会成功。
C: 马思远在书摊中意外发现一本渴望已久的《战争与和平》,真是妙手偶得啊!
D: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光彩熠熠 , 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和人类文化的共同财富。
10、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A: 词题为“壮词”,“壮”在它形象地描绘了抗金部队的壮盛军容、豪迈意气、壮阔的战斗生活,道出了英雄渴望杀敌报国的一片壮心。
B: “八百里”出自《世说新语》,用典贴切,描绘了秋天沙场点兵场面的辽阔、宏大与苍凉,烘托出一幅肃杀、庄严的战争画面。
C: 结句“可怜白发生”笔锋陡转,与之前的梦境形成鲜明对比,情感由雄壮变得悲壮,作者壮志未酬的抑郁和悲愤跃然纸上。
D: 全词虚实结合,首尾写实,“梦回吹角连营”一句即写梦境,激情直泻,打破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常规写法,凸显艺术上的独创。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
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 1 )诗的前四句写出了常山道人隐居地怎样的环境特点?请作简析。

( 2 )诗句“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中,“过”字与“随”字用的妙,请作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文后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 1 )解释下列划线字词的意思。

①太丘

②尊君在

③下车

④元方入门不

( 2 )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 3 )文中那些语句可以看出“友人惭”的原因?

( 4 )阅读上文后,你明白了一些什么道理?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问题

从○△ 这四幅图中,找出一个性质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来。

①对于上面这个问题,你是怎么回答的呢?要是你选择的是B,那就恭喜你答对了。因为图形B是惟一一个仅由直线构成的图形。

②不过,也许有人会选择图形C。因为非对称性图形只有C一个,所以会被认为其他图形不同。确实如此,这也是正确答案。答A也是可以的。因为A是惟一没有角的图形,所以A也是正确答案。那么,D又怎么样呢?这是惟一个由直线与曲线构成的图形,因此D也是正确答案。换句话说,由于看图形的角度不同,四种答案全部正确的。

③“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事实上,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麻烦的是,生活中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白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④然而,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的方法,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

⑤有人是这样回答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六分钟之后,也可能在六个月后,六年之后。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

⑥我对此完全赞同。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 1 )写出选择A,B,C,D作为答案的理由。

①选择A,是因为________;

②选择B,是因为________;

③选择C,是因为________;

④选择D,是因为________。

( 2 )文章开头提出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
( 3 )文章是怎样提出中心论点的?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 4 )在回答“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要的要素”这个问题时,“有人”的回答和“我”的回答是否完全相同?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在心田种一畦黄瓜秧

①十三岁那年的夏天,酷热难耐。在城里读书的我,一放假便回到父母工作的小学度假。

②回到家时,看到门前的池塘干涸龟裂,池中原本翠绿的茭白失去了往日的生机,几丛枯茎耷拉着脑袋,在炫目的阳光下泛着白光,先前那一群群自由游弋的鲫鱼早已不知去向,好在池塘边的沙地上,一畦黄瓜秧正郁郁葱葱地蔓延着,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迎着骄阳绽放笑脸,一群群蜂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茂密的瓜叶下隐隐约约点缀着许多黄瓜条。一向爱吃黄瓜的我不禁一阵暗喜,仿佛看见了父亲早晚为瓜秧浇灌的身影﹣﹣在这样一个大地备受饥渴煎熬的时节,只有勤劳的母亲才能赋予这一畦黄瓜如此蓬勃的生机……

③清晨天刚亮,母亲便起床煮饭,我跟着起来晨读。推开房门,一眼就瞥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在我家的黄瓜地里捣腾着什么。“爸,有……”我本能地想告诉爸爸有贼在我们的菜地里偷黄瓜,母亲却一把捂住了我的嘴,快速把我拉回房里,轻轻关上房门。爸爸忙问我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有贼!”我气愤愤地说,“有人在我们的菜地里偷摘黄瓜呢,可妈妈却不让我喊,难道就任由那人偷我们的黄瓜吗?

④我见爸爸没有反应,就接着说:“我认得那人,是我同学小磊的爸爸阿根叔,哼,真丢人,这么大的人还干这事!”“嘘!小声点,别吓着人家了!”母亲边朝我打手势,边指指隔床正睡着的弟弟、妹妹,示意我不要让他们听见。我嘴里不说什么,心里还是气恼:刚回来,还没尝过鲜呢,现在可好,那几根大的肯定被偷了……

⑤我急得想哭,希望爸爸能出去制止那人的恶行。然而,爸爸却用宽厚的手掌抚摸着我的小脑袋,轻声说:“孩子,你妈刚才做得很对。我们丢失几根黄瓜那是小事,让人家丢了面子那可是大事呀!你想想,要不是今年这样干旱的天气,往年这时候可是家家户户菜蔬最丰富的时节啊!人家如果不是实在没菜下饭了,怎么去干这种不光彩的事情呢?……”最后,父亲郑重地说:“记住,今后在任何人面前都不得提起这件事!决不能让你弟弟、妹妹知道。”

⑥“可我昨天跟弟弟妹妹说好了今天早上一起去摘黄瓜的啊!我们可都数过了,今天有十二根可以摘了,那等下怎么跟他们交代呢?”

⑦“这好办,等下发现瓜少了,我就告诉他们是给田鼠吃了吧!”母亲的话打消了我的几分顾虑。

⑧“没错,就按你妈说的办!”父亲边说边温和地看着我……

⑨尽管我心中仍有丝丝的气恼,但想想阿根叔养活一家十口的不易,顿时觉得自己先前的举动确实有点过分。我不敢迎视父亲殷切的目光,不禁感到有些惭愧:去年,阿根叔因为孩子学费减免一事产生误会,当众数落身为校长的父亲,父亲也没多加辩解,而我……

⑩过了许久,母亲悄悄推开房门,看清菜地里的人已走了,才让我跟她一起出去……记忆中,这是我家最迟的一顿早餐。吃完早饭,父亲还叮嘱母亲到菜地里摘些茄子、豇豆,派我给阿根叔家送去,好让刚回家度假的小磊能吃上新鲜的蔬菜。过了一会儿,父亲又改了主意,交代菜不要我送,叫我弟弟、妹妹送去……

⑪岁月如歌,往事如风。眨眼间二十多年过去了,每当酷暑来临时,每当餐桌摆上脆嫩可口的凉拌黄瓜时,总会想起年少时的那个清晨,想起父母那一番质朴却让我终身受益的话,想起家门口那一畦翠绿蓬勃的黄瓜秧……

( 1 )根据提示,概括“我”在主要事件中情绪变化的过程。

气愤愤→________→急得要哭→________→觉得自己过分→________

( 2 )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文中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

( 3 )品析文中划线词语和划线句子。

①妈却一把捂住了我的嘴,快速把我拉回房里,轻轻地关上房门。(品析划线词)

②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迎着骄阳绽放笑脸,一群群蜂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从修辞角度品析句子)

( 4 )阅读第⑩段画横线的句子,简要说说父亲为什么“又改了主意”。

( 5 )有首儿歌唱到:“我的心中有亩田,种桃种李种春风……”请结合原文,说说文中的父亲在“我”心田种下了什么?

( 6 )请根据文章内容展开合理想象,描写阿根叔收到“我”弟弟、妹妹送去茄子和豇豆时的心理活动。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如果说生活是一幅画,那幸福便是这画面上最鲜艳的花朵;如果说生活是一首乐章,那幸福便是这旋律中最欢快的音符……幸福是什么?幸福是父母的嘘寒问暖,幸福是老师的默默赞许。幸福是成功时流下的热泪,幸福是痛苦时有人倾听。幸福是与自然的热烈拥抱……
幸福花开,绽放出活力与精彩。请以“幸福花开”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600字以上;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⑤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青春期盛花╮”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