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兰州市第六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生长在人迹罕至的雪线以上的灵花异草,据说是稀世之宝——即一种很难求得的妇科良药。
B: 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很熟悉的。
C: 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妹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D: 网络改变了阅读方式,读者“百度”一下“电子书下载”,可以搜到三千多万个相关网页。
2、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我认为一个作家能够写好长篇小说,关键是具有气象宏大的“长篇胸怀”。

②没有二十万字以上的篇幅,长篇小说就缺少应有的威严。

③当然,把长篇写长,并不是事件和字数的累加,而是一种胸中的大气象。

④那些篇幅不长的小说很难有长江大河般的波澜壮阔之美。

⑤所谓长度,自然是指小说的篇幅。

⑥长度、密度和难度,是长篇小说的标志,也是这一伟大文体的尊严。


A: ⑤②③①⑥④
B: ⑥⑤②④③①
C: ⑤④②③①⑥
D: ②③⑤④⑥①
3、下列划线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范(diǎn) 守(gè) 言(jiān) 自吹自(léi)
B: 涵养(hán) 诺(yǔn) 妨(ài) 揉造作(jiǎo)
C: 愚(chǔn) 遗(hàn) 尬(gān) 絮絮叨(dāo)
D: 让(qiān) 积(diàn) 语(yàn) 大发雷(tíng)
4、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为了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李老师工作非常勤奋,常常废寝忘食
B: 只有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C: 我们必须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实现全民族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
D: 他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了无所不为的程度。
5、下列划线词语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 贤者能勿
B: 白玉之环
C: 天下缟素
D: 自笔录
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由于珍贵的原材料、繁琐的生产工艺,使得湘绣作品数量很有限.
B: 为了更好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一定要做好考核员工的工作成绩.
C: 教学工作之余,他还是一个文学爱好者,能写出很好的美妙诗篇.
D: 可燃冰是海底极有价值的矿产资源,开发出来够人类使用一千年.
7、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对于作家而言,粉丝易得,知音难觅,粉丝,是为成名 ;知音,是为寂寞 。知音之可贵,不但在于 ,能看出天才,而且在于 ,敢畅言所见。

A: 雪中送炭 锦上添花 慧眼独具 胆识过人
B: 锦上添花 雪中送炭 慧眼独具 胆识过人
C: 锦上添花 雪中送炭 胆识过人 慧眼独具
D: 雪中送炭 锦上添花 胆识过人 慧眼独具
8、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缈茫 视察 遵循 疲惫不堪
B: 摧残 盲从 懦夫 一意孤行
C: 诓骗 冒然 繁殖 附庸风雅
D: 麻醉 墨守 灌溉 走头无路
9、

下列文学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从记忆里抄出来的文字”,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风筝》就选自这部散文集。
B: 《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逊热衷于航海、性格坚毅的他在小人国、大人国、飞鸟国、慧马国历险多年,吃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
C: 《咏煤炭》的作者是明代政治家、军事家于谦,“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就出自此诗。
D: 中篇小说《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它为我们真实地描绘了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
10、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学》《中庸》《论语》《尚书》合称为“四书”。其中《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
B: 蒲松龄,清代文学家,他创作的长篇小说《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
C: 鲁迅,中国现代文学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D: 安东尼奥、菲利普、奥楚蔑洛夫分别出自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1 )简析诗中“涨”字的妙处。
( 2 )诗中后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若石之死

若石居冥山之阴,有虎恒窥其藩若石率家人昼夜警:日出而殷钲,日入而举辉,筑墙掘坎以守。卒岁虎不能有获。一日,虎死,若石大喜,自以为虎死无毒己者矣。于是弛其弩,撤其备,墙坏而不修,篱决而不葺。无何,有貙闻其牛羊豕之声而入食焉。若石不知其为貙也,斥之不走,投之以石,貙人立而爪之毙。人曰:若石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其死也宜。

【注释】①藩:篱笆。②殷钲:敲响金属。③举辉:点起篝火。④貙:(音chū)一种凶猛的野兽,形似狸。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

尽粟一石:________

②无案牍之形:________

③于是其弩:________

④闻其牛羊豕之声而入焉:________

( 2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投以石

A: 君子
B: 无丝竹乱耳
C: 鸣而不能通其意
D: 又数刀毙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③若石居冥山之阴,有虎恒窥其藩。

( 4 )说说若石没有死于虎口却死于貙爪的原因。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老家的门前,有棵老槐树,在一个风雨夜里,被雷击折断了。家里来信说:它死得很惨,是拦腰断的,又都裂开四块,只有锯下来,什么也不能做,劈成木柴烧罢了。我听了,很是伤感。

后来,我回乡去,不能不去看它了。

这棵老槐,打我记事起,它就在门前站着,似乎一直没见长,便是那么的粗,那么的高。我们做孩子的,是日日夜夜恋着它,在那里落秋千,抓石子,踢毽子,快活得要死。冬天,世上什么都光秃秃的,老槐也变得赤裸,鸟儿却来报答了它,落得满枝满梢。立时,一个鸟儿,是一片树叶;一片树叶,是一个鸣叫的音符:寂寞的冬天里,老槐就是竖起的一首歌子了。于是他们飞来了,我们就听着冬天的歌,喜欢得跑出屋,在严寒里大呼大叫。

如今我回来了,离开了老槐多年的游子回来了。一站在村口,就急切切看那老槐,果然不见了它。进了院门,我立即就看见了那老槐,劈成粉碎片,乱七八糟地散堆在那里,白花花的刺眼,心里不禁抽搐起来。我大声责问家里人,说它那么高的身架,那么大的气魄,骤然之间,怎么就在这天地空间里消灭了呢?如今,我幼年过去了,以老槐慰藉的回忆再也不能做了,留给我的,就是那一棵刺眼痛心的树桩了吗?我再也硬不起心肠看这一长着沧桑的残酷,蕴藏着一腔对老槐的柔情,全然化作泪水流下来了。

夜里,我无论如何都睡不着,走了出来,又不知身要走到何处,就呆呆地坐在了树桩上。树桩筐筛般大,磨盘样圆,在月下泛着白光,可怜它没有被刨了根去。那桩四周的皮层里,又抽出了一圈儿细细小小的嫩枝,极端地长上来,高的已经盈尺,矮的也有半寸了。

小儿从屋里出来,摇摇摆摆的,伏在我的腿上,看着我的眼,说:“爸爸,树没有了。”

“没有了。”

“爸爸也想槐树吗?”

我突然感到孩子的可怜了。我的小儿出生后一直留在老家,在这槐树下爬大,可他的幸福、快乐并没有尽然就霎时消失了。

“爸爸,”小儿突然说,“我好像又听到那树叶在响,是水一样的声音呢。”

唉,这孩子,为什么要偏偏这样说呢?是水一样的声音,这我是听过的,可是如今,水在哪儿呢?

“爸爸,水还在呢!”小儿又惊叫起来,“你瞧,这树桩不是一口泉吗?”我转过身来,向那树桩看去,一下子使我惊异不已了:真是一口泉呢!那白白的木质,分明是月光下的水影,一圈儿一圈儿的年轮,不正是泉水绽出的涟漪吗?我的小儿,多么可爱的小儿,他竟发现了泉。我要感谢他,他真有发现了新大陆的哥伦布一样的伟大!

“泉!生命的泉!”我激动起来了,紧紧握住了我的小儿,想这大千世界,竟有这么多出奇,原来一棵树便是一条竖起的河,雷电可以击折河身,却毁不了它的泉眼,它日日夜夜流动,永不枯竭,那纵横蔓延在地下的每一根每一行,该是那一条一道的水源了!

我有些不能自已了。月光下,一眼一眼看着那树桩皮层里抽上来的嫩枝,是多么的精神,一片片的小叶绽了开来,绿绿的,鲜鲜的,深深的:这绿的结晶,生命的精灵,莫非就是从泉里溅起的一道道水坝柱吗?那锯齿一般的叶峰上的露珠,莫非是水溅起时的泡沫吗?哦,一个泡沫里都有了一个小小的月亮,灿灿地,在这夜里摇曳开光辉了。

“爸爸,这嫩枝儿能长大吗?”“能的。”

我肯定地说完,就再没有言语,我们静止地坐在树桩的泉边,谛听着在空中溅起的生命的水声。

( 1 )“我”对老槐树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 2 )下列句子写得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请作具体赏析。

①一个鸟儿,是一片树叶;一片树叶,是一个鸣叫的音符:寂寞的冬天里,老槐就是竖起的一首歌子了。

②我大声责问家里人,说它那么高的身架,那么大的气魄,骤然之间,怎么就在这天地空间里消灭了呢?

( 3 )文章写的是老槐树,却为什么以“泉”为题?

( 4 )结尾说“我”“谛听着在空中溅起的生命的水声”。其中“生命的水声”的含义是什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什么是“粉丝文化”

(材料一)

什么是“粉丝”?世界上有这样一群平凡人,他们有的爱偶像胜过爱亲人、爱自己,他们有的会为了心中喜爱的明星而疯狂,花费金钱、精力,有的甚至搭上性命也在所不惜,这些人被统称“粉丝”(英文fans音译名)。

粉丝又是什么?是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对偶像的“一往情深和不计成本的付出”。现在的粉丝,多是有工作,生于70~80年代的孩子们,他们有着时尚流行的心态,成为当今社会粉丝的主体。2005年的超女之后,粉丝从追星族中脱胎换骨,遍布天下。让这个源于英文fans的词汇有了深广的社会含义,成为社会学家不得不去正视的庞大族群。粉丝已不仅仅是一种现象,已逐渐形成为一种有着独特鲜明特色的“粉丝文化”。粉丝文化不仅可用于流行文化,也常常被人引用于需要高度理性的科学、政治、宗教等领域。粉丝文化的诞生,与理性相背离,开始了对偶像、对社会和历史的改造。

(来自“百度搜索”)

(材料二)

粉丝文化影响下的青少年网络行为失范现象,说到底是“多方合力”的结果,粉丝群体化、网络化、组织化催生的网络空间亚文化与新业态,都为网络失范行为提供了土壤。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1.2%。从年龄看,39岁以下网民群体占网民整体的69.1%,其中10至29岁网民群体占比高达41.5%。从职业看,网民群体中学生最多,占比达26.0%。因此,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与价值方向,需要合力而治、全力而为。加大监管力度,落实明星、平台、资本等多方责任更是迫在眉睫的工作。

(来自“中国经济网”)

(材料三)

以购买明星的专辑、代言的产品,为明星提升流量等为特征的“粉丝经济”,正在成为近年来经济生活中的新亮点。明星“带货”是商家惯用的营销手段,因为明星对某一商品有意或无意的助销,就有可能带动此商品的销售,甚至引发其大面积流行。以今年“双11”前的电商营销为例,某化妆品牌请明星代言1小时,销售额就突破4000万元;某日常用品请明星代言预售3万件产品,3分钟即告售罄;某明星代言的一款电动牙刷,3天预售额近2000万元……明星“带货”能力的背后,是粉丝们的强大消费能力。粉丝们从情感出发进行消费,通过商品购买、社群聚集、交流互动等环节,满足了自身的需求。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升级迭代、文化娱乐产业的蓬勃发展,成为“粉丝经济”兴起的深厚土壤。对商家来说,粉丝们带来的“流量”,往往与“销量”直接挂钩。在利益的驱使下,行业内滋生了“流量至上”甚至“流量造假”等现象,亟待规范和引导。而粉丝群体中存在的“刷单”“刷票房”“刷好评”等不良行为,也为自身带来负面评价。理性对待粉丝热情、引导粉丝合理消费,同时将明星效应转化为提升商业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契机,才能更好体现“粉丝经济”背后的流量价值。

(《人民日报》2019年12月2日)

( 1 )下列对材料中的“粉丝文化”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粉丝文化就是指一群平凡的人爱偶像胜过爱亲人,为了心中喜爱的明星而疯狂的现象。
B: 粉丝文化有独特鲜明的特色,是出于改造偶像、社会和历史的需要而形成的流行文化。
C: 粉丝文化影响下的青少年网络行为失范现象,是“多方合力”的结果,需要合力而治。
D: 粉丝文化从追星族中脱胎换骨,具有深广的社会含义,成为社会学家正视的社会问题。
( 2 )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粉丝群体化、网络化、组织化催生的网络空间亚文化与新业态,都为网络失范行为提供了土壤。(“土壤”在文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②明星“带货”是商家惯用的营销手段。(“带货”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 3 )结合材料三,简述应如何正确看待“粉丝经济”。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你有没有憧憬过未来的生活?你觉得,十年以后的你是什么样子的呢?在做什么?又有着怎样的精神面貌呢?

请以《十年以后的我》为题,发挥想象,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②用现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③有真情实感,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不得套写抄袭;④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坠落、”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