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重庆巴南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①澳大利亚1927年建都堪培拉市,明确规定公私建筑都不许构筑非植物围墙。②今日堪培拉除了总理府保留一道围墙,设有一个岗亭和一名警卫外,整座城市不见第二道围墙。③机关团体为了掩蔽办公场所,便以参天的合欢树、桉树等围起一道道绿色屏障。④各国使馆都引进本国特有花木,精心编织绿色篱墙,让路人感觉如在浏览各国植物园。⑤单门独户的两层宅院,由政府免费提供苗木,以蔷薇、仙人掌、珊瑚树、梨树等组成矮墙。⑥悉尼市和墨尔本市亦与首都相同,让茵茵绿墙加入绿化队伍。墨尔本的公园外缘与街道相连,没有任何栅栏。⑦悉尼的各种建筑多以樟树、法国梧桐为屏障。⑧常绿树和落叶树适当搭配,冬暖夏凉;别墅区则以矮乔木和灌木丛为篱,以不遮挡建筑物为准。

课文的层次划分合理的是( )

A: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D: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逢进必考,取消加分规则,奠定了平民子弟进入公务员行列的通道。
B: 乌克兰危机的根本原因是国内民众在“向东走”还是“向西走”问题上的深度对立造成的。
C: 改变“亚学习”状态,要合理安排时间,切忌不要打“疲劳战”。
D: 新疆天山和云南哈尼梯田申遗成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3、

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从2016年起,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将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B: 我们曾被认为是没有担当的80后和90后,我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我是新青年,我为自己代言。
C: 从长远看,不仅读书写字需要态度端正、严谨认真,我们做任何事情何尝不是如此?
D: “甲午国殇·民族复兴”主题教育基地的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4、孟子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里“规矩”的意思是( )
A: 法律条文
B: 美德善行
C: 圆规曲尺
D: 道德准则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面对即将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积极申请加入?还是断然拒绝加入?或者只是站在一边远远观望?需要许多国家做出理性的选择。
B: 李克强总理曾说过“有权不可任性”这句话,这体现了总理对各级政府的谆谆告诫,至简,至真,至诚,至善。
C: 卢沟桥亦作“芦沟桥”。在北京市丰台区,跨永定河上(旧时称卢沟河,亦作芦沟河)。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
D: “你的意志将决定你的命运”,他说,“我把我的手、我的心和我的一切财产的分享权都奉献给你。
6、下列划线字的拼音与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
A: 意(jìng) 惆(chàng) 真挚 朝朝暮暮
B: 灵(hún) (xuān)染 气势 身临其境
C: 赋(yǔ) 暮(ǎi) 熟悉 浮光略影
D: 横(dǎo) 茂(shèng) 博斗 胸有成竹
7、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弧形 犀利 巧妙绝纶 长途跋涉
B: 田畴 罅隙 色彩斑澜 重峦叠嶂
C: 苔痕 慷慨 待人接物 藏污纳垢
D: 悲悯 推祟 威风凛凛 精疲力竭
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厌(juàn) 职(chèng) 弄(shì) 娇(mèi)
B: 跚(pán) 企盼(qǐ) 临(wèi) 滑(jī)
C: 护(bì) 甲(kuī) 黄(yùn) 落(zhuó)
D: 分(qí) 开(zhàn) 勃(péng) 蝉(duì)
9、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随着“哈洽会”的成功举办,使哈尔滨的知名度越来越高。
B: 我们必须提高认真读书的习惯。
C: 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D: 我了解的事情越多,就越感到自然的伟大和世界的美好。
10、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愧怍 琥珀 随声附和 巧夺天工
B: 阔绰 镂空 光彩熠熠 陈词烂调
C: 秀颀 蜕变 飘泊不定 明察秋毫
D: 悖缪 趿拉 原形毕露 为富不仁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诗歌鉴赏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 1 )这首诗中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
( 2 )王安石《登飞来峰》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与苏轼《题西林壁》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两句异曲同工,写法极为相似。
( 3 )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一)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远公在庐山中,虽老,讲论不辍。弟子中或有堕者,远公曰:“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愿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执经登坐,讽诵朗畅,词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肃然增敬。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

【注释】①桑榆:日暮时,太阳的余光在桑榆树间,因以“桑榆”指日暮。②讽诵:背诵,朗读。

(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今齐地方千里 地方:土地方圆
B: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刺:当面指责
C: 时时而间进 时时:每时每刻
D: 期年之后 期年:满一年
(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 3 )语段(一)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 4 )同为劝说,语段(一)中的“邹忌劝谏”与语段(二)中的“远公劝学”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语段内容简要概括。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经过审议决定,将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良渚古城遗址正式成为中国第55处世界遗产。中国拥有的世界遗产数量首次位列世界第一。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由4个遗产区构成,包括瑶山遗址、谷口高坝区、平原低坝山前长堤区和古城区遗址。遗产区总面积1433.66公顷,被誉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

申遗成功给文化自信写下了有据可循、有证可考的注脚。从1936年考古学家施昕更在家乡良渚发现了多处史前遗址,到“良渚古城遗址”的申遗成功,83年的孜孜不倦和潜心研究,凝结了几代考古人和文保人的血汗和付出。83年间,国际社会的“杂音”时有出现,认为中华文明能实证的只有3500年左右。如今,尘封五千年的良渚文化揭开神秘面纱,良渚水坝、良渚城墙以及高度发达的稻作农业和制作精美的玉器,为中国以及该地区在新石器晚期到青铜时代早期的文化认同、社会政治组织以及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无可替代的证据,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圣地。申遗成功意味着良渚古城遗址所代表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拨开了“杂音”,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认可,充分展示了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和自信。

(摘自《浙江在线》2019年7月9日)

(材料二)

2019年7月6日,第4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决定,中国良渚古城遗址作为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弥补了历史文献鲜有记载的史前文化空白,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现在我们可以笃定地说,古埃及人修建金字塔时,中国人建造了良渚古城及外围的水利系统。

良渚文化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进入文明阶段,与埃及文明在尼罗河流域形成的时间大致相同。良渚先民在长江流域广达3.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起了早期区域性国家。

为防范洪水,良渚人在北部山前修筑长堤,在西南方向修建平原低坝,在西北方向修筑谷口高坝。长堤和水坝拦蓄洪水,为古城的营建做好准备。这个大型的水利系统距离良渚古城有十多公里,它对良渚古城起到了保护作用。平原低坝和谷口高坝将水拦截形成湖面,良渚先民可以驾独木舟竹筏一直上溯到北侧山体深处,运输一些资源供日常生活使用,这充分体现了良渚先民的聪明与智慧。

英国剑桥大学考古学教授科林·伦福儒认为良渚遗址的发掘工作是非常有条理和成功的。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敞开大门让人了解它的早期历史,这种做法很重要。良渚古城是中国最伟大的早期遗址之一,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早期遗址之一。

(摘自《中国日报》2019年7月19日)

(材料三)

许多网友都对良渚十分向往,并对其申遗成功留言表示祝贺:

(摘自微信群)

( 1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报道了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这一事实,报道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 2 )结合材料,谈谈(材料二)中第3段为什么详细报道了良渚文化遗址中的水利系统?
( 3 )(材料三)中网友的留言表达了对良渚申遗的友好祝贺,但有一条留言不太妥当。请你给这位网友单独发一条微信,指出问题并帮他(她)改一改。语言要得体、简洁。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送阿宝出黄金时代

丰子恺

①阿宝,我和你在世间相聚,至今已十四年了,在这5000多天内,我们差不多天天在一处,难得有分别的日子。我看着你呱呱坠地、牙牙学语,看你由吃奶改为吃饭,由匍匐学成跨步。你的变化微微地、逐渐地展进,没有痕迹,使我全然不知不觉,以为你始终是我家的一个孩子,始终是我们这家庭里的一种点缀,始终可做我和你母亲生活的慰安者。然而近年来,你态度行为的变化,渐渐证明其不然。你已在我们不知不觉之间长成了一个少女,快将变为成人了。在送你出黄金时代的时候,我觉得悲喜交集。

②记得去春有一天,我拉了你的手在路上走。落花的风把一阵柳絮吹在你的头发上、脸孔上和嘴唇上,使你好像冒了雪,生了白胡须。我笑着搂住了你的肩,用手帕为你拂拭。

③你也笑着,仰起了头依在我的身旁。这在我们原是极寻常的事:以前每天你吃过饭,是我为你洗脸的。然而路上的人向我们注视,对我们窃笑,其意思仿佛在说:“这样大的姑娘,还在路上让父亲搂住了拭脸孔!”我忽然看见你的身体似乎高大了,完全发育了,已由中性似的孩子变成十足的女性了。我忽然觉得,我与你之间似乎筑起一堵很高、很坚、很厚的无影的墙。你在我的怀抱中长起来,在我的提携中大起来,但从今以后,我和你将永远分居于两个世界了。一刹那间,我心中感到深痛的悲哀。我怪怨你何不永远做一个孩子而定要长大,怪怨人类何必有男女之分。然而怪怨之后立刻破悲为笑,恍悟这不是当然的事、可喜的事吗?

④记得去年有一天,我为了必要的事,将离家远行。在以前,每逢我要出门,你们一定不高兴,要阻住我,或者约我早归。在更早的以前,我出门须得瞒过你们。你弟弟后来寻我不着,须得哭几场。我回来了,倘预知时期,你们常到门口或半路上来迎候。我所描的那幅《爸爸还不来》,便是以你和你的弟弟等我归家为题材的。因为在过去的十来年中,我以你们为生活的慰安者,天天晚上和你们谈故事、做游戏、吃东西,使你们都感到家庭生活的温暖少不了一个爸爸,所以不肯放我离家。去年的一天,我要出门了,你的弟妹们照旧为我惜别,约我早归,我以为你也如此,正在约你何时回家和买些什么东西来,不意你却劝我早去,又劝我迟归,说你有种种玩意可以骗住弟妹们的阻止和盼待。原来,你已在我和你母亲的谈话中闻知了我此行有早去迟归的必要,决意为我分担生活的辛苦了。我此行感觉轻快,但又感觉悲哀。因为我家将少却了一个黄金时代的幸福儿。

⑤以上原都是过去的事,但是常常切在我的心头,使我不能忘却。现在你已是中学生不久就要完全脱离黄金时代而走向成人世界了。我觉得你此行的意义比出嫁更重大。古人送女儿出嫁诗云:“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你出黄金时代的“义往”,实比出嫁更“难复留”,我对此安得不“结中肠”?所以现在追述我的所感,写这篇文章来送你。你此后的去处,就是我这册画集里所描写的世间。我对于你此行很不放心。因为这好比把你从慈爱的父母身旁遣嫁到恶姑的家里去,正如前诗中说的“事姑贻我忧”。事姑取什么样的态度,我难于代你决定。但希望你努力自爱,勿贻我忧而已。

(选自长江文艺出版社《丰子恺散文精选》一书,有删改。本文写于1934年)

( 1 ) 面对阿宝将走出黄金时代,作者流露出怎样复杂的思想感情?
( 2 ) 文章说:“现在,你已是中学生,不久就要完全脱离黄金时代而走向成人世界了。”作者写阿宝的变化,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手法。
( 3 ) 试简要分析第③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 4 ) 通读全文,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父亲形象。
( 5 )读完本文,你有何感受?请结合自己的成长过程简要谈谈。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题目:《爱,其实很简单》

要求:①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②不得抄袭或者套作;③卷面干净整洁,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独守1份记忆”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