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岳阳市第十四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面文字摘自李星同学写的一篇日记,其中画线处表达不得体的一处是( )

今天是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扫墓的日子,(A)我和爸爸妈妈怀着沉痛的心情去给爷爷扫墓。(B)在进山的路口,一位戴着红袖章的叔叔拦住我们:你们好!我是文明祭扫劝导员。请把你们带的东西给我检查一下好吗?(C)我很不高兴地说:我们只带了鲜花,你看不见吗?(D)叔叔温和地回答:文明祭祖,好啊,既可寄托哀思,又能保护环境。


A: A
B: B
C: C
D: D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浒传》又称《水浒》,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历史小说,作者施耐庵是元末明初小说家。
B: 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用了比喻的修辞。
C: “狂澜”“沉湎”“鞠躬尽瘁”“呕心沥血”(这四个词感情色彩不同)
D: 古时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左,以右为尊,“左迁”即表示贬官,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下列诗句各写的是什么?按顺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②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④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⑤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⑥飒飒西风满院裁,蕊寒香冷蝶难来。

⑦香风雨后来池看,碧玉盘中弄水晶。( )

A: 雪 风 草 花影 雪 菊花 荷叶
B: 雪 雨 草 花影 雪景 菊花 荷叶
C: 梅花 雨 春风 日月 梨花 蝴蝶 水晶
D: 梅花 雨 草 花影 雪景 菊花 荷叶
4、

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他能批判的接受前人的科学遗产, 其中一切有用的东西,敢于怀疑前人的 学说,敢于推翻前人的错误 ,表现了古今 的科学家所共有的刻苦钻研、坚持真理的精神。

A: 利用 陈腐 结论 杰出
B: 运用 陈腐 结论 杰出
C: 利用 陈旧 论断 杰出
D: 利用 陈腐 论断 杰出
5、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两千多年前,《蒹葭》以爱为主题入诗,那片伫立千年的芦苇,见证了远古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追求。
B: “一带一路”构想传承和延续了古丝绸之路的精神,被赋予了时代的新内涵,为地区和全球可持续增长开辟了新空间。
C: 有一种美德叫做“饮水思源”,有一种悲哀叫做“数典忘祖”。以目前功利弥漫的社会来看,情愿李代桃僵者,已不多见了。
D: 不管别人怎么说,他有他的主见;不管别人怎么做,他依然墨守成规。就凭着这样的执着和坚守,他最终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6、选出下列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猛浪奔 曾不孀妻弱子
B: 窥谷忘 寒暑易节,始一
C: 舜于畎亩之中 征于色,于声
D: 行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
7、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古人的书信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如《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书信。
B: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之别。“鄙人”“寒舍”“惠顾”属于谦辞,“赐教”“久仰”“见教”属于敬辞。
C: 《猫》——郑振铎——《郑振铎选集》——现代作家、文学史家——《家庭的故事》
D: 《动物笑谈》——康德拉·劳伦兹——《所罗门王的指环》——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狗的世家》
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他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只”是副词。
B: 上边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和”是连词。
C: 他今天开始锻炼身体。“从”是介词。
D: 哎呀 , 美极了!真是美极了!“哎呀”是动词。
9、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面对那些扑朔迷离的案情,神探福尔摩斯总能抽丝剥茧,揭开真相,其过人的智慧令人叹服。
B: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如期而至,美轮美奂的足球比赛成为炎炎夏日里球迷关注的焦点。
C: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朗读者》是大家喜闻乐见的文化节日,像一道清流浸润人心,掀起了全民朗读的热潮。
D: 五月的希拉穆仁草原绿苗如毯,蓝天上朵朵白云时聚时散,变化多端让人不由地想到那首《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10、为下面各组选出划线词注音有误的一项。
( 1 )注音有误的是( )
A: 竹(huáng)
B: 环(pèi)
C: 翠(màn)
D: 互(chā)
( 2 )注音有误的是( )
A: 差(cēn)
B: 蒙(lè)
C: 拂(pī)
D: 忽(xī)
( 3 )注音有误的是( )
A: 幽(suí)
B: 清(liè)
C: 然(yǐ)
D: 为(chí)
( 4 )注音有误的是( )
A: 尔(chù)
B: 悄(qiàng)
C: 古(gōng)
D: 寂(liáo)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四块玉 · 别情
关汉卿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 1 )“斜”在曲中的意思是________ 。

( 2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心难舍”刻画女子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
B: “杨花雪”指像杨花一样的雪。
C: “人去也”写女子目送爱人远去后的叹息。
D: 这首小令以景衬情,化情入景,语意晓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庆历中,欧阳文忠公谪守滁州。有琅琊幽谷,山川奇丽,鸣泉飞瀑,声若环佩,公临听忘归。僧智仙作亭其上,公刻石为记,以遗州人去十年,太常博士沈遵,好奇之士,闻而往游,爱其山水秀绝,以琴写其声,为《醉翁操》。盖宫声三叠。后会公河朔,遵琴作之,公词以遗遵,并为文以叙其事。然词不主声,为知琴者所惜。后三十余年,公薨,遵亦殁。其后,庐山道人崔闲,遵客也,妙于琴理,常此曲无词,乃谱其声,请于东坡居士子瞻,以补其阙。

方其补词,闲为弦其声,居士倚为词,顷刻而就,无所点窜。然后声词皆,遂为琴中绝妙,好事者争传。遵之子为比丘,号本觉法真禅师,居士书以与之,云:“二水同器,有不相入;二琴同手,有不相应。沈君信手弹琴而与泉合,居士纵笔作词而与琴会,此必有真同者矣。”

(选自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乙)

醉翁操

(宋)苏轼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篑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弦”。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巅,水有时而回渊。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两三弦。

(注)①薨(hōng):君主时代称诸候或大官等的死。②谱其声:标注指法符号。③点窜:指删改。④荷篑:典出《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篑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⑤童巅:山顶光秃。⑥徽:琴徽,系弦之绳。此处代指琴。

( 1 )阅读诗文,选出参与古琴曲《醉翁操》创作的人员正确的一项( )
A: 沈遵、崔闲、苏轼、本觉法真禅师
B: 欧阳修、崔闲、东坡居士、本觉法真禅师
C: 沈遵、欧阳修、崔闲、苏轼
D: 智仙、沈遵、崔闲、东坡居士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去十年(既然)
B: 遵琴作之(援助)
C: 常此曲无词(遗憾)
D: 然后声词皆(准备)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僧智仙作亭其上,公刻石为记,以遗州人。

②二水同器,有不相入;二琴同手,有不相应。

( 4 )依据原文填空。

同是写琅琊山泉声美妙,《醉翁亭记》中欧阳修是直接描写“山行六七里,________”;(甲)文中王辟之是以声写声“________,________”,苏轼《醉翁操》上片则是用“________”两字发无疑之问。

( 5 )结合《醉翁亭记》、(甲)(乙)诗文,说说你对《醉翁操》中“此意在人间”中“意”的理解。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后面小题。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 1 )选文中描绘了哪几幅春景图?
( 2 )选文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这一句“偷偷地”“ 钻”好在哪里?
( 3 )选文中“嫩嫩的”“绿绿的”两个词语,本该用在“小草”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
( 4 )请写出第二段中虚写景物的句子。
( 5 )选文中“‘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除了运用了“引用”的修辞,还运用哪两种修辞?突出了春风怎样的特点?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水刀的力量
华兴恒
①“水也清,水也静,柔情似水。”水在诗词歌赋中,历来以柔著称。我们平时看到的水也总是“温柔”无比,毫无冲击力,这是由于它处于静止状态或流速缓慢的缘故。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已经有办法使看似柔弱无力的水一反常态,变得坚硬起来。
②早在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就已研发出一项新的加工技术,这就是高压水射流切割技术,人们形象地称之为“水刀”。这种“刀”可以说是锋利无比,甚至削铁如泥,其卓越的性能远远高于金属刀具。
③所谓“水刀”,其实就是一束很细的高压水射流。当人们通过一定的方法迫使水以超过声速的速度通过极小的喷嘴时,聚集成的高压水射流就具有了切割不同材料的能力,这种高压水射流的出口直径还不到0.5毫米,比细自动铅笔芯还要细一些。水喷流出口时的压强在50兆帕以上,这就相当于在1平方毫米的面积上放上5千克的物体所产生的压力。
④在如此之大的压力作用下,这种超音速的水流在冲到被加工材料的瞬间,由于突然受到阻碍,其速度就会急速下降,压力便会因此而骤然增加,顷刻间就会产生巨大的冲击力,使被加工的部位极小的面积上发生脆性断裂,从而达到对工件进行切割的目的。如果在水中掺入硅石等磨削材料,水射流的切割能力还会成倍地增加,其加工效果明显优于用金属刀具切割工件。
⑤显然,水流不是刀,可是它确实起着刀的作用,并且其性能远优于刀。用“水刀”可以加工用金属刀具无法加工的复杂型面和沿任意曲线切开的零部件。在加工的过程中,不仅“水刀”加工的工件的切口整齐光滑,没有粗糙的边缘、分层、撕扯、变形等问题,而且工作过程所产生的热量几乎可以全部被水带走。同时在切割的过程中,“水刀”所引起的振动和噪声都很小,所产生的少量切屑也会随水流走,不会出现切屑飞扬的情况。另外,“水刀”还有一个最大也是最突出的优点,这就是它不存在刀具磨损的问题,并且废水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这样又达到了节约用水的目的,真可谓一举多得。 (选自《百科知识》

( 1 )文章以诗歌“水也清,水也静,柔情似水”开头,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回答。

( 2 )根据文章的内容,请你说说什么是“水刀”。

( 3 )文章第③段画线句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 4 )文章第④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 5 )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水刀的应用有广阔的前景
B: 在工作中水刀产生的热量能全部被水带走
C: 水刀不存在刀具磨损的问题
D: 使用水刀不会出现切屑飞扬的情况
四、写作(分值:60分)
根据要求写一篇600左右的作文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看似离我们很遥远,但是又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诗歌、绘画、书法、文房四宝、茶艺、京剧、刺绣、民俗节日、剪纸、皮影戏无不展示着传统文化的魅力。请以“身边的传统文化”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①写出你的真情实感②使用适当的修辞描写等手法③题目自拟,角度自定。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红楼梦中人”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