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划线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娉婷(pīng) 亵渎(dú) 强聒不舍(guō) 矫揉造作(jiǎo) B: 宽宥(yù) 发窘(jiǒng) 孜孜不倦(zī) 杳无消息(yǎo) C: 喑哑(yīn) 恪守(gè) 自惭形秽(huì) 度德量力(duó) D: 诘难(jié) 矗立(zhù) 味同嚼蜡(jiáo) 拈轻怕重(niān) |
2、 | “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句中作者用了两个德语单词,其用意是( ) A: 表现少年鲁迅很有学问。 B: 表现少年鲁迅对蟋蟀、覆盆子和木莲的喜爱依恋之情。 C: 表现少年鲁迅天真活泼的性格。 D: 既可增加文章的趣味,又表现出儿童的稚气及对百草园的依恋和无可奈何之心境。 |
3、 |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具备顽强的毅力,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B: 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中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似无似有。 C: 回想自己走过的路,我深深地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D: 无论近处或远处的事物都会使你目光依恋流连,而且瞻望前景还有那么多的事物。 |
4、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琬转 恨之入骨 左顾右盼B: 生涯 麻木不人 拍案叫绝 C: 祈祷 引人注目 粗制烂造 D: 捆缚 广袤无垠 喜不自胜 |
5、 | 指出理解正确的项( )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B: 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描写北方的寒冷气候,衬托战地生活的艰辛。 C: 每天夜里站岗放哨,听着打更的声音,受着严寒的袭击,突出北方战场的苦寒。 D: 形容北方天气的严寒,战斗生活的艰苦,突出主人公的勇敢坚强。 |
6、 |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王杰在技术上精益求精 , 他的师傅对他很欣赏。 B: 因为下雨的缘故,操场上一个人也没有,显得冷冷清清的。 C: 他心思缜密,做事总是瞻前顾后 , 从未出过纰漏。 D: 两年前在山上遇险的经历,到现在他还记忆犹新。 |
7、 | 下列划线词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炽痛(chì) 招徕(lái) 蹑手蹑脚(niè) B: 娴熟(xián) 解剖(pōu) 长吁短叹(yū) C: 殷红(yān) 绮丽(qǐ) 引颈受戮(lù) D: 谀词(yú) 剽悍(piāo) 恃才放旷(shì) |
8、 | 下列一组句子,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这句话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B: “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中的“哎呀”是模拟声音的词,是拟声词。 C: “啊!海滩上有这么多人在散步。”中的“啊”表示感叹,是叹词。 D: “闻一多要给我们衰弱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9、 | 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 1 )其人视端容寂( ) A: 平静 B: 无声 C: 冷静 ( 2 )能以径寸之木( ) A: 半径 B: 直径 C: 直 |
10、 |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黄晕(yùn) 应和(hè) 窠巢(kē) 咄咄逼人(duō)B: 分歧(qí) 匿笑(nì) 静谧(mì) 花团锦簇(cù) C: 贮(zhù)蓄 粗犷(guǎng) 憔(qiáo)悴 翻来覆去(fù) D: 姊妹(zǐ) 棱(léng)镜 着落(zhuó) 淅淅沥沥(xī) |
阅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完成问题。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②肉食者鄙 , 未能远谋 ③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④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 2 )对下列句子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 )文中刻画人物采用的方法是什么?文中运用的主要写作方法又是什么?( 5 )曹刿的主要战略思想是什么? ①战前: ②战中:( 6 )曹刿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 |
“文化快餐”不宜多吃
①当你走上街头,麦当劳、肯德基类的高价快餐、经济小吃类的低价快餐会不时地映入你的眼帘。这些快餐着实给广大市民提供了便利,受到了普遍的欢迎。
②时下,这股快餐之风也吹到了文化生活圈内,人们把此类“快餐”称为“文化快餐”。欣赏电视剧《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代替了对原著的阅读;大部头的中外名著的缩写本就在身边;二十四史可以直接看现成的译文;学习古诗词,只需熟读其中的“名句”;说,可以显文雅,写,可以彰文采;了解明清史实,去看看影视剧的戏说、演绎……诸类“文化快餐”很有市场,书店里名著缩写本供不应求,影视VCD畅销不衰。
③客观地说,眼前社会,时间就是金钱,人们想在极短的时间内浏览名篇佳作是可以理解的。但若以“文化快餐”的形式来代替必要的阅读,那就大可不必提倡。
④翻开文化史,那些划时代的扛鼎之作,无不是艺术家们耗尽了毕生精力而著。试想:一部“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红楼梦》,就能仅靠三十六集电视剧“一目了然”了吗?一套二十四史浩如烟海,富似金库,仅靠一家之言的译文就能“明志”吗?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歌,仅靠其中一两句诗句就能把握诗的“灵秀”吗?古人为了写诗著文,“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二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后人岂能浮光掠影,“快”速浏览,浅尝辄止?“文化快餐”如此“吃”下去,定是囫囵吞枣、食而不化、营养不良。
⑤某著名女演员在《火烧阿房宫》中扮演了铸剑大师徐夫人,引起史学界一片哗然。殊不知,徐夫人是战国时期一位七尺须眉男儿。台湾某女歌星得知《满江红》的词作者是岳飞,喜不自禁,决定日后要找岳飞写歌词,令众多歌迷大失所望。某省电视台一女主持人听到一嘉宾回答“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作者是“苏东坡”时,忙纠正道“回答错误,正确答案应是‘苏轼’”。
⑥如此常识性错误的笑话,不一而足,这说明了什么呢?一言以蔽之,书读少了,就会捉襟见肘,贻笑大方。其实,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不久前,台湾学者高希均提出了“新读书主义”:自己再累也要读书;工作再忙也要读书;收入再少也要买书;住处再挤也要藏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这话应该是对我们每一个人说的。在知识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文化素养要提高,必须靠读书来“充电”。要挤出时间与书结缘,精读深思,“探赜(zé)索隐,钩深致远”(《周易》),绝不能一味地凭借“文化快餐”去解“渴”充“饥”。“文化快餐”实在不宜多吃。
( 1 )用原文句子作答:作者在本文反对的是________;主张的是________。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毕业赠言
--胡适
诸位毕业同学:
①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吧。这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
②以前的功课也许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毕业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的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减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即为吃饭计,学问也绝不会辜负人的。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来少年淘汰的。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
③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需要解决,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
④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才能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撙衣节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
⑤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点钟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点钟看10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3600多页,30年可读11万页书。
⑥诸位,11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为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3种小报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工夫;4圈麻将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光阴。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的选择!
⑦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⑧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们自己。
⑨再会了!你们的母亲眼睁睁地要看你们10年之后成什么器。
( 1 )这篇演讲的中心话题是________。( 2 )全文思路精美,行文流畅,层次分明,请在下面的横线上进行填写,以显示全文思路:提出赠言→________→________→表达希望与祝愿。( 3 )第②段文字中有一个句子能突出全段的主要意思,这个句子是________。( 4 )阅读文中③④⑤⑥段并答题。①这一部分运用的论证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
②作者在这一部分就“做学问”表达了的看法是________。
③假设这几段文字是一篇完整的短论,那么它的形式是________。
( 5 )从文中找一个句子,写在下句后面,组成一个浓缩了全文内容的语句顺畅的警句。不要抛弃学问,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著名学者金克木,年轻时曾是大学图书管理员。一次,他偶然看到某位大学者的一份借书单,心想,大学者都要阅读的书,一定很有价值。于是,他一有时间就找来书单上的书阅读。渐渐地,他读的书越来越多,眼界越来越广阔。学问越来越深厚。只有小学学历的他,最后成为在文学、历史、翻译等诸多方面卓有成就的学者。
请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写一篇 600字至 800字的文章。
【注意】
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2.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3.不得抄袭、套作。
4.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