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广西崇左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雨后的青山湖如出浴美人,舟行寂寥的湖面,游人沉湎于氤氲的云气中,如梦如幻,喜不自胜。
B: 科技使自然造福于人类,但面对自然对人类的某些惩罚,它却束手无策
C: 像我这样极为普通的芸芸众生的人,也许不能取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但也可以使生命熠熠闪光。
D: 他知识广博,思维敏捷,又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因此在处理问题时常能进退维谷 , 游刃有余。
2、依照下列句子,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被人误解的时候,能微微地一笑,这是一种素养;受委屈的时候,能坦然地一笑,

这是一种大度;吃亏的时候,能开心地一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危难的时候,能泰然地一笑,这是一种大气……


A: 这是一种坚强 被轻蔑的时候,能平静地一笑,这是一种自信
B: 这是一种豁达 无奈的时候,能达观地一笑,这是一种境界
C: 这是一种坚强 无奈的时候,能平静地一笑,这是一种自信
D: 这是一种豁达 被轻蔑的时候,能达观一笑,这是一种境界
3、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退(kuì) 黑(yòu) 挟着(jiǎ) 不(xùn)
B: 发(bān) 迁(xǐ) 然(qiāo) 空(líng)
C: 首(qiáo) 屏息(bǐng) 教(huì) 灭(jiān)
D: 责(jié) 刻(juàn) 红(fēi) chéng)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的“垂髫”代指童年;我们常说的“豆蔻年华”指十七八岁的妙龄女子。
B: 《社戏》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回忆性散文。社,土地神;社戏,是旧时某些农村中迎神赛会时演的戏。
C: 风骚,原指屈原的《离骚》,后把诗文写作的事叫“风骚”,把诗人叫“骚人”。“迁客骚人”则泛指忧愁失意的文人。
D: 古人将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中“汉阴”即汉水的南面。
5、下列各项中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虚xuán 驾骗kuāng 咬文字jiáo
B: 饰zǎo 碍zhì 悟xǐng 孜不倦zī
C: 狡xiá 情yí 梁jǐ 而不舍qiè
D: 劫nàn 取xí 叹kǎi 吹毛求
6、

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B: 在国庆主题班会上我们要虚张声势 , 把全班同学的热情鼓起来。
C: 镇海楼以其端庄、古朴的美姿矗立在越秀山上,真是巧夺天工啊!
D: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珠江沿岸是一个红灯绿酒的世界。
7、对下面语句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朱自清《春》) 理解:这句话运用了拟人修辞,赋予小草以人的情态,写出了小草萌芽后的柔弱。
B: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老舍《济南的冬天》) 理解:这句话运用了拟人修辞,把山水人格化,增添了趣味性,创造出一种安适、温馨的意境。
C: 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让•乔诺《植树的牧羊人》) 理解:这句话运用比喻修辞,描摹出狂风的声音,形象贴切地写出了风之猛烈,突出了环境的恶劣。
D: (猫)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郑振铎《猫》) 理解:这句话运用了比喻修辞,把小猫比作带着泥土的白雪球,突出了小猫的活泼、可爱。
8、下列语句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
A: 深秋的岳麓山,是人们欣赏麓山红叶、登高远眺的好时候。
B: 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引导学生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C: 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D: 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B: 亚航QZ8501客机失事,再次引发了人们对马航MH370失联航班的追忆。
C: 我国自行设计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受地面影响小、定位准确及时,在抗震救灾中大显身手。
D: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0、下列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留(zhì) 下(huī) 难(jié) 重蹈覆(zhé)
B: 旁(wù) 渎(x ié) 噪(guō) 一黄土(péng)
C: 智(ruì) 落(yǔn) 相(qiè) 然无累(guó)
D: 扶(yè) 睢(zì) 别(yě) 竭驽钝(shù)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1 )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2 )下列对本首诗歌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悦耳动听,使人赏心悦目。
C: “过五溪”说明友人旅途的艰难,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牵挂和惋惜之情。
D: 诗中将无知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想象奇特,感人至深。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程灵洗,字玄涤,新安海宁人也。少以勇力闻,步行日二百馀里,便骑善游。梁末,海宁、黟、歙等县及鄱阳、宣城郡界多盗贼,近县之。灵洗素为乡里所畏伏,前后守长恒使召募少年,逐捕劫盗。

……

令灵洗率所部下扬州,助王僧辩镇防。迁吴兴太守,未行,僧辩命灵洗从侯瑱西援荆州。荆州陷,还都。高祖僧辩,灵洗率所领来援,其徒力战于石头西门,军不利,遣使招谕,久之乃降,高祖深义之。

……

灵洗性严急,御下甚苛刻,士卒有小罪,必以军法诛之,造次之间,便加捶挞,而号令分明,与士卒同甘苦,众亦以此依附。性好播植,勤耕稼,至于水陆所宜,刈获早晚,虽老农不能及也。伎妾无游手,并督之纺绩。至于散用赀财,亦弗俭吝。光大二年,卒于州,时年五十五。赠镇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壮。太建四年,诏配享高祖庙庭。

(节选自《陈书·程灵洗传》,有删改)

【注】①程灵洗:南北朝时期南陈名将。于侯景之乱时起兵保卫家乡,被授为谯州刺史,入司徒王僧辩麾下。②王僧辩:南朝梁名将。③侯瑱:南北朝时期梁朝、陈朝将领。

( 1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少/以勇力闻
B: 灵洗/素为乡里所畏伏
C: 令灵洗/率所部下扬州
D: 必以军法/诛之
( 2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苦 ________

②诛 ________

③躬 ________

( 3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灵洗素为乡里所畏伏,前后守长恒使召募少年,逐捕劫盗。

②至于散用赀财,亦弗俭吝。

( 4 )结合短文内容,说说程灵洗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古董是子午镇常少山的外号。
古董一词除词典上的解释外,在子午镇还有不可理喻、个别、不一般、冥顽不化等意思。常少山能够沾上古董这诨名,缘于那年他母亲去世。子午镇的风俗,双亲中有一个先走了的,丧事要做三天,叫小丧;双亲中最后一位也去了,丧事要做五天,还要扎灵车,请鼓手,叫大丧,很隆重。常少山的父亲早亡,遵照当地风俗,他母亲的丧事应该大办的。谁也没有想到,常少山竟然当天就把母亲的遗体埋掉了,而且连滴眼泪都没掉,还跟儿子常宝说:我死了,也这样!
为这事,常家的族人气愤了,约合起来要揍他。常少山说,我这是厚养薄葬。老人活着的时候你不孝,老人死了,弄些排场给人看,顶屁用!
常少山他娘瘫痪在床八九年,常少山日夜守护在床前,一日三餐都是自己吃一口,给娘一口;自己饱了,娘也饱了……常少山是孝子啊!常少山把话说得理直气壮,大家听来也在理,只是不是常人的理,只好说声“跟个古董生什么气”,便散去。
常少山是古董,想不到他家里竟然冒出个真正的古董来。
常少山一生就交了一个朋友。这朋友叫吕尚。有一天吕尚来做客,突然被面前的那把茶壶惊呆了。正泡着茶呢,吕尚小心地端起来,左瞧瞧右看看,眼睛都绿了,然后干脆把茶叶倒掉,用清水把壶冲洗干净,翻来覆去看了一遍后,问道:“这壶,哪里来的?”
常少山说,先前用的那把打了,才从旮旯里找出这把旧的来。
吕尚说,收起来,别再用了,这家伙是古董,比你还金贵。常少山就笑,说神经病了不是?搬家时差一点被我当垃圾扔了,怎么就成古董了?是古董,用它泡的龙井怎么还是龙井味?应该是普洱味呀……
吕尚说,别闹了,你把它小心放着,赶明日我请位老师来长长眼色,也好验证验证我的鉴赏功夫。
第二天,吕尚果然领来了一位先生。先生姓王,气质儒雅,行色匆匆,眼中别无他物,一到就说看壶。吕尚发现那壶就在茶几上,还是昨天放的地方,并没动过。
吕尚双手将壶捧起,王先生轻轻接过,凑到窗前光亮处,打眼一看,便说不假。沉吟片刻,又看,说声“错不了,就是它!”便轻轻放下,掏出手绢擦擦双手,向常少山点点头,说道:“听吕尚说过您,我很赏识,都是朋友了。吕尚没有看错,这把壶是件宝物!如果愿意,我出10万要了它!”
“你不早说。”
“早说怎么?”
“早说我就卖给你。不用说10万,2万就卖。”
“为什么?”
“缺钱用呀!”
“现在不缺了?”
“不缺了。一家人有饭吃,有衣穿,有房子住……生活必需的都有了,卖它干啥?”
其实,一见面,常少山就很看重王先生这人。听他说话,更觉诚恳。只是常少山这人言语行事离不了古董脾气,三言两语就把人家打发走了。
这事过去不久,常少山得了重病,不几日便一命呜呼了。常少山病故,吕尚慌忙赶来,便把茶壶的事告诉了常宝。常宝说老爷子病中根本就没有谈及 家中有什么宝贝茶壶。就是有,他那脾气也不会拿它当回事……
于是两人便在常少山住的屋子里寻找。找来找去根本不见那玩意儿,却发现了一张字条,上写:
茶壶即茶壶,
打碎是瓦片.
人间多少事,
都被自己骗.
常宝看过,递给吕尚,说是不解。吕尚接过默念一遍,又默念一遍,然后长叹一声,道:“怎么是古董呢,分明真人也!”

( 1 )说以“古董”为题,有什么用意?

( 2 )这篇文章叙述了主人公常少山的两件事,请概括出来,概括每件事不超过10个字。

( 3 )常少山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 4 )下面加短横线的词语富有表现力,请加以品析。
吕尚小心地端起来,左瞧瞧右看看,眼睛都绿了,然后干脆把茶叶倒掉,用清水把壶冲洗干净,翻来覆去看了一遍后,问道:“这壶,哪里来的?

( 5 )简要分析小说结尾的特点及艺术效果。

( 6 )下列对小说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介绍子午镇的丧事风俗,表明这习俗由来已久,当地大多数的人都会照此办理丧事,以此突出了常少山的行为与一般人格格不入。
B: “常少山是古董,想不到他家里竟然冒出个真正的古董来”,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从而引出下文鉴赏茶壶、不卖茶壶等情节。
C: 小说安排常少山的朋友吕尚这个人物,作用在于他是个贯穿全文的线索人物,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借他衬托了常少山的性格特点。
D: 这篇小说的语言平实,生活情趣浓郁,特别是对常少山的语言描写,有直接对话,也有间接引述,都有力地突出了人物形象。

阅读《春》选段,完成小题。

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②“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 1 )阅读第①段,概括说明朱自清笔下的春花具有哪些特征。

( 2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是选段中对春风的描写;而“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则是苏轼对春风的描写。请你说说这两句各自表现了春风怎样的特点。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以“说句心里话”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定立意,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奢求的爱不如不爱”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