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济宁市微山县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对毛泽东手书的《沁园春·雪》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大气磅礴
B: 流畅奔放
C: 龙飞凤舞
D: 端正秀丽
2、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

A: 妖(ráo) 息(qī) 锲而不舍(qiè)
B: 静(mí) 灵(jiù) 心无旁(wù)
C: 碌(yōng) 宿愿(sù) 味同蜡(jiáo)
D: 胆怯(qiè) 烦(nì) 角分明(léng)
3、

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词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B: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写潼关的雄伟气势,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工,然后用“山河表里”一语收住,暗示了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由此自然引出下一层的感慨内容。
C: “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写作者路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想。这一层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却跃然纸上。
D: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此四句一语道破了封建社会朝代兴亡的本质。从历史的变革中,以兴亡的对比,作者把人民悲惨命运提示出来,既是历史的概括,也是现实的反映,深化了全曲的思想内容。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屋里飘出一股清香的龙井茶。
B: 今后我们应总结,避免此类事故不发生。
C: 他们已经克服了淡水缺乏、粮食不足的困难。
D: 通过姑姑的开导,使我明白父母的用心良苦。
5、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zhuō)越 元(xūn) (qiè)而不舍 深(wù)痛绝
B: (qián)心 (yīn)红 群蚁排(yá) 兀兀(wù)穷年
C: 污(suì) 咀(jué) (yān)然勒功 气冲(dǒu)牛
D: (hé)眼 (jiào)补 风悲日(xūn) 目不(kuī)园
6、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chuó)号 隐(lì) (duó)脚 (yì)想天开
B: (sāi)子 (qǐng)刻 洋(yì) 千(jūn)之力
C: 笔(yàn) (sāi)帮 驾(yù) 不(xiè)置辩
D: (chàn)水 (diān)记 (xūn)陶 天(lún)之乐
7、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妖娆 大拇指 克尽职守 挺而走险
B: 惘然 渡假村 黎民百姓 面面相觑
C: 睿智 黄梁梦 物是人非 再接再励
D: 狡黠 里程碑 无与伦比 断章取义
8、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需要采集50万朵花左右的花粉。
B: 这天晚上,我睡得很香,梦中又见到了满山鲜嫩的蘑菇,闻到了蘑菇汤浓浓的香味。
C: 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满城成为扬州的城市节特色。
D: 住宿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都是宾馆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9、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既然敌我力量悬殊,与其负隅顽抗 , 寡不敌众,不如撤退,以保全有生力量。
B: 虽然敌人来势凶猛,锐不可当 , 但我军顽强战斗,终于击溃了敌人的疯狂进攻。
C: 节日的商场里,商品琳琅满目,看得人眼花缭乱
D: 校园里传来了骇人听闻的消息,王刚作文竞赛获得了全国一等奖
10、指出下列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鲁迅先生认为自己身体健康,对身体的一些小毛病也不以为然 , 每天废寝忘食地工作。
B: 经过长期的刻苦训练,他在篮球场上已经显得锋芒毕露
C: 鲁智深听说镇关西强占民女,顿时怒目圆睁,气冲斗牛
D: 这些传说尽管扑朔迷离 , 却唤起了我的希望。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1 )这首诗描写了那个季节?由哪个句子可知是这个季节?

( 2 )请你说说对“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句诗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文言文阅读。
郑板桥开仓济民
郑板桥曾任范县令,室无贿赂,案无留牍,爱民如子。迁①潍县,值岁荒,人相食。板桥开仓赈济,或阻之,板桥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②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释】①迁:指调动官职。 ②谴:责问、责备。

(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我之 ________ ②去之日________

( 2 )文中画线部分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此 何 时 若 辗 转 申 报 民 岂 得 活 乎 上 有 谴 我 任 之

( 3 )联系上下文,“或阻之”的理由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 4 )文中的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拓展阅读

沸腾之夜

孙大光


自从我们进了大使馆的大礼堂后,这里就一直笼罩在紧张、兴奋的气氛之中。国际奥委会投票的程序极为严格、细致,甚至细致得让人感到有点儿烦琐。投票前的“准备活动”很多,有的人有些着急了。

屏幕上,评估委员会的报告讲完了。按照程序,下面就该投票了。

这时,大礼堂里的气氛越来越紧张,整个大礼堂里异常安静。人们脸上的表情都变得越来越严肃,两眼一刻不离地盯着大屏幕。

上海通用汽车公司派来参加声援的代表小沈悄悄来到我旁边:“太紧张了,我的心都要蹦出来了。”

投票终于开始了。

第一轮投票结束后,负责计票的是塞内加尔的委员姆巴依(他是个大法官,是何振梁多年的好朋友,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时他就非常支持我们)。我仔细地看着他的每个动作,他认真核对后,拿起一张纸——第一轮投票结果,站起来,走向主持人,把那张纸送给主持人,然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主持人宣布伊斯坦布尔被淘汰。这是预料之中的。

紧接着开始第二轮投票。

第二轮投票结束了,我两眼紧盯着姆巴依。

他反复进行核对。然后,他拿起一个信封。

啊,我的心动了一下。

他把一张纸——肯定是第二轮投票的结果,装进信封。啊!他把信封封上了!

“我们成功了!”

我镇静地、一字一句地脱口而出。

多年的申办经验告诉我:我们已经成功了!我已经看到,投票已经结束了,否则,姆巴依不会把信封封上。我已经看到,姆巴依脸上已经露出了轻松的感觉;这感觉告诉我,结果已经出来了,不需要再进行投票了,投票结束了。能在第二轮就胜出的只有中国北京!除北京外,没有任何一个城市有这个可能,巴黎不可能!多伦多更没可能!

“我们成功了!”

虽然我的声音不大,但旁边的人几乎都把眼睛转向了我。我的话使他们无比兴奋、激动。小沈悄悄过来,用力摇着我的胳膊,小声而急切地问:“真的吗?真的吗?我们真的成功了吗?”

“真的。我们成功了。”我一动没动,两眼直视前方。

随即,大家又把目光迅速转向大屏幕——

这时,姆巴依站起身来,拿着信封,走向萨马兰奇,把信封交给萨马兰奇。

我知道,孕育了十年的“火山”就要爆发了。

萨马兰奇带着他那一贯稳重的表情,慢慢地拿过信封,慢慢地拆开信封,慢慢地从里面拿出一张纸,慢慢地把这张纸打开,用眼睛看了一眼。然后,这位瘦瘦的、慈祥的西班牙老人开始慢慢地宣布:

“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的城市是:北京!”

整个大礼堂沸腾了!整个大使馆沸腾了!

无论是奥申委的工作人员,还是来自祖国各地的各界人员;无论是体育明星、文艺明星,还是政府官员、企业家;无论是男的,还是女的;无论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都相互祝贺、拥抱,喊的、叫的、哭的、笑得、蹦的、跳的、互相拍照的。人们暂时忘记了这是在哪里,忘记了烦恼,忘记了生活中或工作中的困难,忘记了一切!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第一次沸腾了!

中国人在异国他乡第一次像在国内一样沸腾了。大使馆里的每个人,都在尽情释放自己的激动情绪。每个角落都散发着激动的空气,到处都是中国国旗,到处都是一片红……

莫斯科沸腾了!世界沸腾了!

这一刻属于北京!这一刻属于中国!

(节选自《中国申奥亲历记——两次申奥背后的故事》)

( 1 )结合全文,说说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 2 )阅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①,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小沈与“我”说的话。
( 3 )体会文中加下划线号的词语,作者这样表达重复吗?为什么?

我们已经成功了!我已经看到,投票已经结束了,否则,姆巴依不会把信封封上。我已经看到,姆巴依脸上已经露出了轻松的感觉;这感觉告诉我,结果已经出来了,不需要再进行投票了,投票结束了。

( 4 )选文中画线的句子②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喜旺的年

谷凡

①窗外飘着雪花,有几片有意无意地落到喜旺的身上。雪花越飘越多,不一会儿,树上和房子上落了白白的一层。喜旺注视着飘落的雪花非常沮丧,是的,他害怕,特别特别害怕这场雪下大,如果这是一场大雪,许多的地方又会不通车。

②噼里啪啦,一阵鞭炮声传来,听响声,这鞭炮是世界家放的。再有几天就过年了,是世界的爸爸妈妈从外面回来了。这几年,只要谁的爸爸妈妈从外面打工回来,到家后总是要先放一挂鞭炮。

③喜旺的爸爸妈妈今年过年也是要回来的,自从他知道爸爸妈妈要回来过年的那天起,就天天数日子,兴奋得睡不着觉。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四……终于熬到了腊月二十八,一大早喜旺起床,等他把早饭做好,老天爷居然飘起了雪花。

④喜旺今年九岁了,上小学三年级,本来不是农忙时,早上他是不用做早饭的,可今天他高兴,也想让奶奶高兴。奶奶60多岁了,而且还有高血压,平日里,这个家里只有喜旺和奶奶两个人。

⑤一边做早饭,喜旺一边想着爸爸妈妈会给自己带什么礼物。老实说,他什么都不想要,只要爸爸妈妈能回来过年,他就高兴。有一次同学诬陷他偷书,喜旺和这个同学打了起来,结果被罚站。喜旺觉得自己非常委屈,他特别想念爸爸妈妈。

⑥雪越下越大,喜旺的心越揪越紧,他真想上去用身体挡住天上那个下雪的口子,让雪不要再下了。“喜旺,你爸爸妈妈回来了,快去接哟!”是隔壁二爷的声音。喜旺顾不上丢下手里的书本,转身冲出大门……

⑦喜旺一口气跑到村东头的那条路上,路上安安静静,连爸爸妈妈的影子也没有。就在喜旺忐忑不安的时候,远远地,有两个人影从路的另一头走来……喜旺兴高采烈地迎着那两个人跑去。

⑧近了,又近了,喜旺喘着气,爸爸妈妈就在前面,喜旺笑出了声。跑了一会儿,喜旺感觉上气不接下气,他放慢了脚步,准备就这样迎着爸爸妈妈走过去。喜旺在心里数着,二十一步,二十二步……是他们,就是他们,他日日夜夜想念的爸爸妈妈真的出现了。喜旺走到了爸爸妈妈身边,他想张嘴喊爸爸妈妈,可不知怎么,他居然没有喊出来。

⑨爸爸妈妈走到喜旺身边,脚步匆匆,他们是那样的急切,恨不能一步就跨到家,他们抬头望了一眼喜旺,像望一个陌生的孩子,然后又急匆匆往前走。

⑩喜旺和爸爸妈妈擦身而过,他们居然没有认出自己。喜旺的鼻子一酸,一股莫名的委屈油然而生。爸爸妈妈已经有3年没有回来过年了,他们走时,自己才6岁,而现在的自己,已经长高长大了。

⑪喜旺还记得,上次爸爸妈妈悄悄离开时,他整整哭闹了一个星期,可不管他怎么闹,就是不见爸爸妈妈的影子。一星期、两星期,一个月、两个月,他就这样跟着奶奶渐渐长大了,大到他们都认不出了。

⑫爸爸妈妈走的第一年,本来要回来过年的,可是没有买到车票;第二年大雪封路;第三年老板要给留下过年不回家的人发红包。想到这些,喜旺的泪水不听话地流了出来。

⑬这个时候,雪住了,看着爸爸妈妈进村的身影,喜旺忍不住哭出声来……他躲到村头的一面矮墙下,呆呆地望着天,想起自己向奶奶要20块钱买的鞭炮还没有放呢!

⑭远处传来奶奶的叫喊声:“喜旺,你在哪里?你爸爸妈妈回来了……”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4年第2期,有删改)

( 1 )喜旺在见到父母前后,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2 )请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部分删去,再与原句比较,说说两者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四……终于到了腊月二十八

( 3 )文中第①③⑥段对“雪”的描写,在表达情感上有什么作用?
( 4 )文中第⑨段划线部分意蕴丰富,富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他们抬头望了一眼喜旺,像望一个陌生的孩子。然后又急匆匆往前走。

( 5 )有人说:“留守儿童的存在就像一根刺,扎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扎在每个人柔软的心尖,融不进去拔不出来。”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写作(分值:60分)
纷繁的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体会,总是不乏或幸福、或愉快、或舒适的甜蜜感受。

请以“几分甜蜜在心头”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②感情真挚,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④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祭奠。”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