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新沂市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对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吧。(语言描写)
B: 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动作描写)
C: 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语言描写)
D: 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战。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景物描写)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杭州云栖大会门票售罄科技先锋将莅临杭州。
B: 如果不想迷失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就必须择善而从 , 在真理的引领下前行。
C: 正如演出前预料的那样,赵雷将歌曲《成都》演绎得荡气回肠,这让导演喜出望外
D: 用人单位要关心爱护人才,增强人才凝聚力,是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 , 尽展其长。
3、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强的动人事迹经过老师的大肆渲染,成了校园里的热门话题。
B: 他们俩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了为所欲为的程度。
C: 我们必须正确看待自己,既不能自高自大,也不能自暴自弃
D: 小陆真是别有用心 , 制作的飞机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4、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阴霾 疆域 无垠 悲天悯人
B: 刚毅不屈 悠寂 迫不急待 迸溅
C: 赢弱 告罄 凛冽 芳草萋萋
D: 遮蔽 疲倦 辐射 珊珊来迟
5、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母亲对我爱护得无所不至 , 让我十分感动。
B: 谈起“韩流”明星,这孩子既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 , 就连艺术学院的老师也惊叹不已。
C: 当前,不少学生在作文中使用网络流行语,针对这一现象,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D: 广场上音乐响起,老人们翩翩起舞,沉浸在享受天伦之乐的喜悦中。
6、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浒传》塑造了众多性格各异的好汉形象,如头脑简单的鲁智深,粗中有细的李逵,懦弱无能的林冲
B: 《朝花夕拾》中的《阿长与(山海经)》刻画了个性鲜明、可亲可敬的长妈妈形象。
C: 《格列佛游记》借小人国用绳技比赛的方法选拔官员来影射英国国王和大臣们昏聩无能。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名来源于小说中“钢铁是在旺火和骤冷中炼成的”这句话。
7、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固执己见 流连忘返 无拘无束 通霄达旦
B: 不动生色 遍稽群籍 不辱使命 置之死地
C: 蹑手蹑脚 津津有味 无可耐何 喜出望外
D: 心如铁石 博学多才 老成持重 寻章摘句
8、

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下山的路上,不知谁哼起了《高山青》:“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
B: 我从舷窗向外眺望,一片蔚蓝色的世界:天,是蓝的;地,也是蓝的。
C: 10岁的儿子弯下腰,稚嫩的脸颊立即灿若朝霞:“呀!鸽子。”
D: 提起神奇的西双版纳,谁能不为之心驰神往!
9、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当下的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已经__△__。

②也只有黄土高原,才能承受如此__△___的搏击!

③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__△__。

④在人生道路上,__△__敢于突破、奋勇前行,__△__能收获不一样的风景。


A: 家喻户晓 惊心动魄 销声匿迹 只要……就……
B: 妇孺皆知 惊天动地 销声匿迹 只有……就……
C: 家喻户晓 撼天动地 无影无踪 不仅……而且……
D: 举世闻名 惊心动魄 石沉大海 虽然……但是……
10、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
A: 外(fèn) 式(mó) 席(yàn) 不人事(xǐng)
B: 养(rú) 鲜(yán) 祷(qí) 抽丝茧(bāo)
C: 见(piē) 骗(kuāng) 星宿(xiù) 揉造作(jiǎo)
D: 取(jǐ) 虚(wàng) 腰(zhé) 金铁马(gē)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李端

唐˙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注释)①孤:幼而无父。②风尘:指社会动乱。

( 1 )本诗前两联描写了“衰草”、“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渲染了________的氛围。
( 2 )赏析“掩泪空相向”中“空”字的妙处。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坏,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乙]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①、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②、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③城下者,皆浣花溪委④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尽溪,平望如荠⑤。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⑥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选自《浣花溪记》)
[注]①玦(jué):环形有缺口的佩玉。②琅玕(láng gān ):像珠子的美石。③潆回:水流回旋。④委:聚集。⑤荠(jì):荠菜。⑥舁(yú)夫:轿夫。

( 1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①心之 乐: 然不动 佁:
西折纤秀长曲 西: 溪,平望如荠 尽:

(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②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

( 3 )甲、乙两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相同点?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点?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让家书文化走进生活》,完成第下面小题。

让家书文化走进生活

刘金祥

①家书是一种感染力极强的鲜活文本,西方人称之为“最温柔的艺术”。铺一张白纸、修一方尺牍,是我国古代文人表露心绪的常用形式;展一方徽宣、写一帧信札,是我国传统士子寄寓乡愁的有效渠道。鱼传尺素、鸿雁传书、目断鳞鸿,这样的文化传统代代相因、世世相袭,融入百姓生活,升华为中国乡土文化的重要维度——家书文化,沉积为融亲情、乡情、友情于一体的独特民族文化现象。

②在我国传统社会,家书是传递情愫和信息的基本途径。无论人在何处,修一封家书、报一句平安,就可化解千里之外亲人的担忧挂牵,令其安心宽慰。特别是在战乱频仍的年代,家书的价值尤显珍贵。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这些墨迹长存、余温犹在的经典诗词,是先贤心系桑梓、寄情亲人的生动写照。

③当今社会,互联网实用又快捷,打破了家人亲友间的空间阻隔,缩短了时间长度,人们只需轻点手机屏幕,便可诉说心曲、互道衷肠。这样一来,传统家书日渐式微,家书文化面临衰败消亡的严峻考验。但,毕竟不是所有的亲情友情都可通过键盘敲打出来,互联网日益广泛的使用,降低了家人亲友交往的质量。

④同样,家书作为一种优秀文化具有永恒的魅力。当今时代,人们既需要现代网络的迅疾和轻灵,也需要高雅文化的温润和熏陶。昔日尺牍信札中真挚的感情、熟悉的字迹、质朴的语言,都被程式化的简单符号所代替;而这些网络符号转瞬即逝、难以恢复。即便其中有时也能迸发出智慧火花和闪光言语,但难以完整保留、长久珍存。所以,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书对文化的传承功能是网络所无法替代的。

⑤所以我们应慎终追远,固本强基,倡导手写家书,让笔墨文字所蕴含的温情暖意抚慰疲惫而躁动的都市心灵,让家书文化永远成为人们寄托情感的精神家园。

(有删改)

( 1 )作者针对什么现象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 2 )这是某同学画的本文的论证结构图,请你对其错误的地方加以修改。

( 3 )作为一名青年学子,你对网络时代中传承家书文化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一谈。

阅读“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热烈的鼓掌)”回答问题。
( 1 )选文中,“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深刻含义?
( 2 )选文中所说的“黑暗”和“光明”的含义各是什么?
( 3 )选文中的“你们”“我们”各指的是谁?交替使用两种人称有什么作用?
( 4 )对于“争到光明”,作者有怎样的信心?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看着小时候的照片,我发现自己和从前不一样了;父亲回来了,家里的“团圆饭”不一样了;就将离开熟悉的校园,去往新的学校,那里的风景也定然不一样。其实每个人都会遇到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事,不一样的情。在不一样的体验中,我们一天天成长……

请你以“不一样的______”为题,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不少于600字;②书写工整,卷而整洁;③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班级、学校。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不知道想的是不是伱*”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