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选项中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家眷(juàn) 撺掇(cuān duō) 篁竹(huáng) 戛然而止(jiá) B: 连翘(qiáo) 狩猎(shòu) 襁褓(qiáng) 销声匿迹(nì) C: 瞭望(liào) 拙劣(zhuó ) 棱角(léng) 暴风骤雨(zhòu) D: 拾级(shè) 缄默(jiān) 蛮横(hèng) 气喘吁吁(xū) |
2、 | 在下面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短语,衔接正确的一项是( ) 他笑了笑,竟然奏出了一支曲子,像①一样畅达,像②一样爽利,像③一样轻快,像④一样炽热。 a烈焰卷腾的篝火 b拂动花枝的春风 c踏着茅草的马蹄 d冲击峡谷的溪水 A: ①c②d③b④aB: ①d②c③b④a C: ①d②b③a④c D: ①d②b③c④a |
3、 | 下列作家、作品、年代、体裁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 A: 曹操——《观沧海》————东汉末年—古诗B: 王湾——《次北固山下》——唐朝—五律 C: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唐朝—七律 D: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元代— 词 |
4、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低头族”们习惯于玩手机,他们往往是游戏沉迷者,他们长时间低头,保持不良坐姿,极大的妨碍了身体健康。 B: 尽管我们目睹、听闻种种车毁人亡的交通事故,但闯红灯、开快车等现象屡见不鲜,这缘于一些人安全意识淡泊。 C: 小区楼道堆放杂物在一些人看来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对同楼道的邻居来说,这却是一件深感困扰的大事。 D: 晚会上精彩的魔术表演,真是让人大开眼界、耳目一新,其丰富奇妙的变化简直不言而喻。 |
5、 | 下列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刘老师的课抑扬顿挫 , 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个同学。B: 这么好的天气去郊游,老师和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C: 李丹是一个非常优秀而干练的学生,在学生会里,她锋芒毕露。 D: 看到有落水儿童被救,正在旁边围观的人们纷纷忘乎所以地欢呼着。 |
6、 | 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沙场(战场) 身披坚执锐(指铁甲) 雕弓(饰以彩绘的弓) B: 怡情(使心情愉快) 亵渎(轻慢,不敬) 鄙夷(低俗、浅陋) C: 嗤笑(讥笑) 孜孜不倦(勤勉) 恣睢(放纵,放任) D: 以数谏故(屡次) 千骑(一人一马称一骑) 无端(无缘无故) |
7、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在青岛港首次公开亮相。B: 许多海洋生物的药用价值正在逐渐被推广和发现。 C: 只有不断学习积累,就能提高写作能力。 D: 伦敦奥运会上,中国队包揽并囊括了乒乓球项目的所有金牌。 |
8、 | 下列划线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猝至(cù) 炽热(chì) 酒肆(sì) 滞留(zhì) B: 窒息(zhì) 溃退(kuì) 妯娌(zhóu) 阻遏(è) C: 歼灭(jiān) 差使(chāi) 琐屑(xiè) 佃农(tiǎn) D: 憎恶(zēng) 诘责(jié) 翘首(qiáo) 轩邈(miǎo) |
9、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项是( ) A: “五一”表彰大会上,来自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济济一堂 , 共庆劳动者的节日。 B: 面对大数据时代的新挑战,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应未雨绸缪 , 积极拥抱变革。 C: 我国社会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机制更加完善,老百姓对此拍手称快。 D: 我校新组建的篮球队,在全市中学生球赛上获得第三名,成绩差强人意。 |
10、 | 下列加下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历代的国画创作者更是不惜笔墨描绘花开的胜景,让人在艺术品中感受花香鸟语的氛围。B: 寒冬腊月,屋外衰草连天 , 大兴西甜瓜种植基地的温室大棚却是绿意融融。 C: 在百年风雨回眸,风雪载途的历史记忆里,只有建筑始终用最直白的语言诉说着城市的源远流长。 D: 每年暑假,有关部门都会加大对游泳池卫生的管理力度,变化一年比一年大,年年如是。 |
城 南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水仙一花,予之命也。予有四命,各司一时: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腊梅为命。无此四花,是无命也。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水仙以秣为最,予之家于秣陵,非家秣陵,家于水仙之乡也。记丙午之春,先以度岁无资,衣囊尽,水仙开时,索一钱不得矣。欲购无资,家人曰:“请已之,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予曰:“汝欲夺吾命乎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就水仙也。不看水仙,是何异于不反金陵,仍在他乡卒岁乎?”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饵购之。 (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 1 )借助工具书,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语。
( 2 )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家于水仙之乡也 A: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B: 睨之久而不去 C: 何陋之有 D: 水陆草木之花 ( 3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2处。 汝欲夺吾命乎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 ( 4 )你会用怎样的一个词语评价李渔?请选择一个词语,结合内容,简述理由。①嗜花如命 ②闲情逸致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谁能润泽我们的生命
尤今
①书对我而言,犹如空气。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我,时时刻刻都需要它。
②自童年开始,我便明白,肚子饿了,找食物吃;眼睛饿了,找书看。我的双眸,时时都处在饥饿的状态中,只要一书在手,我便如蚁附膻,既有“蚕吞桑叶”的快乐,亦有“蜂儿采蜜”的满足。
③略识之无,我便发现,屋子里的每一寸空隙,都漂浮着一缕一缕的书香。视线所及之处,有书;视线不及之处,亦有书。高高低低地叠着、密密麻麻地堆着;疏疏地散放着、齐齐地排列着。书和屋子,你依我依地化成了一个圆满的整体。在那如饥似渴地从书籍汲取营养的童稚时代,我们的物质生活是捉襟见肘的。书却为我营造了一个金光灿烂的世界。
④父亲总是买书,不是一册册地买、而是一摞摞地买,当他把书提进门时,忙家务的母亲总是很快地把湿漉漉的手抹干了,把那一摞书当成瑰宝一样,小心翼翼地捧过来,欢天喜地地拆看。
⑤万籁俱寂时,母亲在荧荧灯火下执卷而读的样子,真是美丽。微鬈的睫毛静静地在眸子下方印着扇形的影子,脸上浮着一抹蜻蜓点水式的、若有若无的笑意。
⑥她低头看书。我仰头看她。她快乐地沉浸在文字那个神秘莫测的世界里,而我,向往那个世界。于是,跌跌撞撞地闯了进去。最初,一知半解,等一进入情况,便痴痴地迷上了,书,自此成了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⑦成家之后,整间屋子氤氤氲氲都是书香。我站着读、坐着读,躺着也读。我读书的时候,孩子也人手一册地读。一家大小静静地、齐齐地读书的那种感觉,美好到了极致,幸福到了极点。
⑧站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突然想起青少年时代的一件往事。那时,零用钱有限,想买书,只能将钱一点一滴地储存起来,存够了,才得以一偿夙愿,那一回,看中了赛珍珠的译著《大地》,翻来覆去地看,爱不释手,可是,没有钱买。一连两三周,上书局时,总先去看看那部小说还在不在,如果还在,便抽出来,用手轻轻摩挲一番,才恋恋不舍地放回去。后来,学校考试,忙着温习功课,没上书店。考完试后,钱也储够了,便风风火火地赶往书店。可是,那部朝思暮想的书没了。我觉得心里有一种说不清的疼痛,在书架旁晃来晃去,像个无主孤魂。
⑨阅读,是一种多功能的活动,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浸润活动。许多散文和小说,都不着痕迹地蕴藏着隽永可贵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它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慢慢地流入读者的内心深处,那种影响力,是巨大而深远的。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过:“要成为出色的漫画家,非得喜欢读书不可。画只是技巧,出色的漫画,出自无穷的想象。不读书,就表示没有好奇心,怎么可能画出精彩的漫画?”
⑩实际上,阅读所能带来的脑力冲击,大得超乎想象。它足以将水面上的一个小涟漪化为滔天巨浪,从而创造出一个个奇迹。
⑪阅读带来的大快乐,是任何其他的活动都难以相比的。当它让你哭时,那种感动,能够进入心坎很深的地方;当它让你笑时,那种快乐,像是融化在心上的一块糖。它时而像铁锹,在你心叶上挖出一个个痛楚的窟窿;时而像辣椒,辣得你汗如雨下却又拍案叫绝。有时,它像雷像电,狠狠地劈下来,将迷糊混沌的你震醒;有时,它又像云像雾,让你腾云驾雾、浑然忘却世间的一切烦恼。
⑫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成就”是:以书为种子,在孩子的心田里种下了一株快乐的树。这树,永不枯萎。
(本文原题为《书》)
①现实中,不少青少年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部分青少年对劳动的理解有偏差,渴望不劳而获。为了“对症施治”,劳动教育应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把个人成长与人民的需要、民族的振兴、时代的使命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劳动中真正把“小我”融入“大我”。
②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通过劳动教育,青少年能够体会到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认识到劳动不分贵贱,从而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劳动精神;能够历练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养成劳动习惯。
③开展好劳动教育,教师、家长要首先认同劳动的价值,抱有对劳动的热爱,言行一致地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要引导青少年崇尚劳动价值、追求劳动创造、尊重劳动主体,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成长为有理想信念、有过硬本领、有责任担当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④数字时代,如何构建青少年的核心劳动素养,涉及劳动精神、劳动技能、劳动习惯、劳动思维等多方面内容。在教学活动和社会实践中,要吸纳人工智能、数字技术、劳动规范等相关内容,为培养青少年的创造性劳动能力做足准备。
⑤青少年为自己埋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为国家“种”下什么样的未来。广大青少年只要肯学肯干肯钻研,练就一身真本领,掌握一手好技术,就能立足岗位成长成才,在劳动中发现广阔天地,在劳动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感受快乐。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 1 )请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写作:
以《我需要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 ,文体自选 ,语言生动 ,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