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与《飞向太空港》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 A: 《飞向太空港》主要讲述了“长征三号”火箭发射“亚洲一号卫星”的全过程。 B: “亚洲一号”卫星是我国第一次成功发射的商业卫星。 C: “亚洲一号”卫星是在西昌卫星发射场发射升空的。 D: 香港李嘉诚先生亲临卫星发射场观看卫星发射。 |
2、 | 标点符号使用不完全正确的一句是( ) A: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B: 生活教我认识了桥:与水形影不离的过河的建筑。 C: 无名战士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拨弄着火柴,口里小声数着:“一,二,三,四……” D: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3、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B: 这片文章立意新颖,分析问题鞭辟入里 , 很是发人深省。 C: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地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 D: 杂技演员一套探骊得珠的难度动作,引来观众们持久的掌声。 |
4、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镂空(lòu) 狭隘(yì) 深恶痛疾(wù) B: 作揖(yī) 胚胎(pēi) 载歌载舞(zài) C: 炫耀(xuán) 执拗(niù) 自给自足(jǐ) D: 细菌(jūn) 字帖(tiě) 谆谆教诲(zhūn) |
5、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被授予了莫言,评委会给出的理由是“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B: 和谐、和睦、和顺、和煦……“和”能构成一系列美好的词语。 C: 我国历代作家常以“文约而事丰”作为写文章的准则,力求“句句无余字,篇中无长语”。(南宋姜夔《白石诗说》) D: 日前,扬州市著名心理教育专家李万华应邀为汶河小学200多名三四年级的学生家长作专题讲座。 |
6、 | 下列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 , 就是杜小康家。”句中划线的词依次是形容词、数量词。B: “2011年日本9.0级大地震,无论发生在哪一个国家,都是人类巨大的灾难。”这是一个并列复句。 C: “九十年来,嘉兴南湖上那艘船一直指引着中国人民前进的方向。”这个句子的主干是“船指引方向”。 D: “任劳任怨”和“美丽又善良”都是并列短语。 |
7、 | 《背影》一文将“勾留南京”一事一笔带过,原因是( ) A: 南京并不好玩,所以不必多写。 B: 南京是路过,不是目的地。 C: 与文章主旨关系不大,应该略写。 D: 当时他们心情不好,没有去玩。 |
8、 | 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莅临:来临) B: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C: 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阻骂着夺去我们东西的人。(怅然: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D: 济南的冬天是响睛的。(响晴:响亮而晴朗) |
9、 | 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 ⑴所以偏旁的数目比部首多,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 ⑵这是因为部首所取偏旁都是表意的,而偏旁除部分表意外,更多的是表声的。 ⑶如“江”“河”中的“氵”“工 ”“可”都是偏旁,“氵”是部首,而“工”“可”只是表音的偏旁而不是部首。 ⑷部首是偏旁,但偏旁不一定是部首。 A: ⑶⑵⑷⑴B: ⑷⑶⑵⑴ C: ⑷⑵⑶⑴ D: ⑶⑴⑵⑷ |
10、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走进滨州玫瑰园,看到的是美丽的花海和沁人心脾的花香。B: 能否彻底治理环境污染,留住碧水蓝天,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C: 在优秀文学作品的影响下,你会发现自己少了一份庸俗,多了一份雅致。 D: 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交通事故,我们必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1 )这首诗首句描写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展现了一幅________的画面。( 2 )请简析“烟笼寒水月笼沙”中两个“笼”字的妙处。 |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 1 )填空。这两则短文选自志人小说集《________》,主要记载汉末至________士大夫的言谈和逸事。作者是南朝宋临川王________。 ( 2 )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①俄而雪骤 骤:________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拟:________ ③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行:________ ④尊君在不 不:________ ⑤相委而去 委:________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①白雪纷纷何所似? ②过中不至,走丘舍云。 ( 4 )比较【甲】文中的谢道韫和【乙】文中的陈元方,你更欣赏谁?说出你的理由。 |
《五猖会》(节选)
①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
②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
③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④“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⑤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⑥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⑦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⑧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⑨粤自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
⑩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
( 1 )下列对上面文段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找回对汉字的热爱
张颐武
①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载体,是中国人用于表达思维的文字符号,丰富多彩,博大精深。
②中国人有个经典的说法,叫“读书必先识字”。汉字是中华文化存在的基础。汉字承载了许多历史记忆,每个字都有文化内涵和很长的演化传承;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载体和符号,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汉字起的作用,所谓“书同文”;汉字是当代文化传播和交流的载体,它的文化内涵丰富丰厚。
③在我看来,汉字之美,首先是形之美,一点一画,精妙组合。其次是意之美,汉字是表意文字,造字有六法,许多字都有自己的内涵和复杂的演变历史,其中的意蕴很美。再次是声韵美,汉字组合成诗文,声韵组合很美。
④二十世纪至今,汉字的书写方式发生了两次重大变化,从软笔到硬笔,从书写到输入。两次变化都深刻地改变了我们应用汉字的方式。当然,简体字成为规范的正体字也是汉字在二十世纪的重大的、不可逆的深刻变化。简体字是今天全球汉字应用的主流,也是汉字的现代规范写法。这些变化之中,不变的是汉字本身。
⑤如今,虽然汉字的普及程度,即识字率比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大有提高,但我们对汉字的使用情况却大不如前,胡乱书写、使用汉字的状况层出不穷,更别提遣词造句的水平。比如微博,不过一百多字,但这一百多字却缺乏美感,乏味、单调,常出现成语使用不当、错别字等现象。还有一种情况更为普遍,那就是提笔忘字,认得字却想不起如何书写。这种情况在成年人身上更为常见。
⑥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便利,使用电脑打字让撰写文章、与他人交流都变得更为快捷。但同时,这种便捷却无形中阻碍了我们对汉字的兴趣。追求速度的心态让我们一味求快,却忽视了汉字本身的意蕴。莫言就曾说过,使用电脑敲字撰文会使他常顺手选用电脑提供给他的一些词汇,而无法组织出具有独特意蕴的新词汇,所以他最终放弃使用电脑进行创作。另外,如今学生普遍课业重、压力大,常为了考试而囫囵吞枣地接收学校老师授予的一切知识,这些知识不经过消化吸收、没调动兴趣,很容易学了便忘。
⑦我们总以为汉语、汉字是我们的基本技能,如同吃饭走路一样无需投入过多学习精力。这种认识偏差常导致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主观地轻视学习汉字、汉语的重要性,一味追求数理化或英语能力的提高,最终导致我们在学生期间就不曾打下牢固的应用汉语、书写汉字的能力。我常遗憾地发现,一些中文系、新闻系的大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非常糟糕。
⑧当然,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在解决了最基本的温饱需求、完成了最基本的文化学习后,也开始逐渐意识到传统文化的缺失,对知识有了精益求精的追求,因此社会开始重视汉字的读写。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相关的电视节目应运而生。这是一个好现象,是一个好的开始。
⑨作为一名学中文出身的学者,我常感于自己文学水平、文字使用能力的不足,也会出现提笔忘字的情况。因而,我觉得汉字、汉语是需要终身学习的。我们需要找回对汉字的热爱,找回对母语的热爱。
(略有删改)
( 1 )本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题目:藏在 的精彩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③感情真挚,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