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夏天,女孩子们个个都打扮得花枝招展。 B: 山上竞相开放的各种野花,真是美不胜收 , 我顿时有一种醉了的感觉。 C: 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发扬不耻下问的精神,主动向老师请教。 D: 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各得其所 , 各展其长。 |
2、 | 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又默默地写了一本大约16万字左右的书。B: 第27届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注重培养青少年科学探究和创新实践。 C: 贝克汉姆在巴黎圣日耳曼队夺冠后宣布即将退役,停止20年的辉煌职业生涯。 D: 如今,年轻人喜欢上网购物,一些老年人也加入到“淘宝一族”的行列。 |
3、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艾青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著有诗集《大堰河》。 B: 《长城谣》选自《无怨的青春》,作者是纪弦。 C: 《一片槐树叶》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时间线索,“现在—一过去——将来”;另一条是感情线索,“伤感——回忆——企盼”。 D: 《樵夫,别砍那棵树》以深情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一棵老橡树的真情,劝说樵夫“别砍那棵树”。 |
4、 | 选出下列字词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 A: 诱惑 辜负 雏形 崛强B: 贮畜 朗润 训戒 忍俊不禁 C: 潦亮 耸立 烘托 录录终生 D: 抖擞 安适 诅咒 仙露琼浆 |
5、 | 下列句子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程老师总喜欢拖那么几分钟,好像这样就能让全班都考一百分似的。B: 程老师是个二十多岁的姑娘,头发剪得短短的,眉毛粗粗黑黑的,嘴巴棱角分明,模样有点像男孩子。 C: 京京在座位上不安地扭动着身子,眼巴巴地望着老师,好像想说什么。 D: 到了夏天,爸爸搬一把竹椅到打谷场上乘凉,京京像个小狗似的蜷在他旁边。 |
6、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殉(xùn)职 狭隘(yì) 热忱(chén) 鄙薄(bò) B: 纯粹(cuì) 干涸(hé) 坍(tān)塌 酬( chóu láo )劳 C: 灼(zhuò)热 滑稽(jì) 恍惚(hū) 抽噎(yē) D: 附和(hé) 呻(shēn)吟 晕眩(xuàn) 突兀(wù) |
7、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胆怯(qiè) 追溯(sù) 荒谬(miù) 鲜(xián)为人知B: 倔强(jiàng) 骸骨(hé) 惬意(qiè) 吹毛求疵(cī) C: 差(chái)使 名讳(huì) 鞭挞(tà) 相形见绌(chù) D: 阔绰(chuò) 陨(yǔn)落 污秽(suì) 玲珑剔(tī)透 |
8、 | 下列划线的词语的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的一项是( ) A: 我……只在书垛给我留出的窄窄小径上慢慢地走来走去,以目光抚爱每册图书。 B: 我猜到会有不寻常的事发生在我们家里。 C: 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D: 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 |
9、 | 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格列佛游记》作者江奈生·斯威夫特,是英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出生于爱尔兰的都柏林,父母都是英国人。B: 格列佛是18世纪一个普通的英国人,也是一个不寻常的鲁滨孙,他每漂流到一个地方,必然去认识那里社会种种形式的政治生活,并最终和鲁滨孙一样肯定了现代社会的文明。 C: 《格列佛游记》是极具讽刺色彩的小说。其中,格列佛第一次出游,发现小人国是用跳绳比赛来选拔官员的,这就是一个具有讽刺性的故事情节。 D: 《格列佛游记》由四部分组成:利立浦特(小人国)游记、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游记、勒皮他(飞岛)游记和慧骃国游记。 |
10、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蜿蜒 帐蓬 摄制组 变化多端 B: 豁然 凄凉 雕塑感 云遮雾嶂 C: 恭顺 懈怠 霹雳舞 气势磅礴 D: 愚蠢 骄贵 尾椎骨 安营扎寨 |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淇上送赵仙舟 (唐)王维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祖帐①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 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祖帐:道旁设帐饯行,也指送行的酒筵。 ( 1 )试分析《淇上送赵仙舟》诗中作者情感的变化。( 2 )试赏析《淇上送赵仙舟》诗中“望君犹伫立”中“犹”的妙处。 ( 3 )试分析两首诗所表达思想感情的不同。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 1 )本文作者是________朝文学家________(人名)。( 2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骈死于槽枥之间________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_______ ③安求其能千里也________ ④执策而临之________ ( 3 )本文主要运用了托物寓意的手法,“千里马”、“伯乐”在本文中分别有什么深刻含义?( 4 )文章借千里马不遇伯乐而遭埋没这一现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②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③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三哥的眼镜
曲波
①三哥是百里外乡下大姨家的老三。三哥长得结实健壮,棱角分明的四方脸,一副浓眉大眼炯炯有神。
②浓眉大眼、视力极佳的三哥第一次来我家串门时戴了一副近视镜。当时我在读高中,周日,正在家做练习题,三哥推门进来,只见他背个布包,黑红的面庞上戴着副上世纪五十年代知识分子戴的大黑框近视镜,镜片后的大眼睛炯炯放光、转动灵活,不停地眨,显得滑稽好笑。我捂嘴“嗤嗤”笑了笑,父母见戴着眼镜的三哥也笑,问他怎么戴上眼镜了,眼镜哪里来的。眼镜是借的。”见全家人都笑,他一把摘下眼镜,哪想老姨家没人戴呢!吃过晚饭,收拾完,我继续做我的练习题,三哥拿起我的教材,小心翼翼地翻看、
③大姨家五个孩子,一家七口全靠种地生活,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不要说念书,就是吃饱饭都不是件容易的事,三哥初中毕业就回家务农了。三哥不甘心在农村像父辈一样过一辈子,想有份工作,就来和我母亲商量要去当兵。
④三哥真的去当了兵,他给我母亲写信,讲述他在部队的表现,说要好好干,争取转志愿兵,退伍时会给分配工作。
⑤我读大学时,三哥在猫耳洞给我写信,给我讲老山前线侦察兵的故事,要我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⑥我大学毕业时,三哥从老山前线凯旋。眼前的三哥皮肤粗糙黝黑,人苍老了许多,又戴着一副眼镜,镜片后的大眼睛安静温和。“又是借的眼镜?”三哥腼腆地笑笑:“猫耳洞光线很暗,长期吃压缩饼干,视力大不如从前。不过不打紧,恢复一段时间会好的。”三哥说着从袋子里掏出带给我们的东西——南方的香蕉、炮弹壳做的和平鸽,还有一尺厚的写满字的一摞稿纸,是他在猫耳洞打着手电写的,有对父母的思念、对前线战事的记录、对牺牲战友的哀悼,还有对未来的期望,当然还有遗书。我惊讶三哥的文笔,比我想象中好许多。听到我的夸奖,三哥有些羞涩,羞涩起来的三哥还真有点儿文艺范儿。
⑦凯旋的三哥到我家第二天,老家那边就拍电报催他回去。回去后的三哥很长一段时间才来信,说忙着呢,说家乡的小学校请他去做报告,说自己复员了,被安排到粮库上班,等等。我为三哥松了口气,似乎一夜间三哥的理想变成了现实。这期间我去看过三哥一次,他戴着墨镜,很酷,很帅,出出进进地忙着。我开他玩笑,说他不戴墨镜看起来像军人,戴上墨镜像老板。“真的吗?”三哥摘掉墨镜,在阳光下眯起眼睛自言自语,“不戴了。”
⑧三哥真的没再戴墨镜。
⑨后来,三哥下岗了。下岗的三哥打短工,做零工,搞工程,学维修电脑。我疑惑他为什么对电脑技术感兴趣,以他的文化底子、年龄,做这行不吃力吗?三哥说,这是高科技,跟不上时代,人就会落后。三哥紧跟时代潮流,甚至走在了我的前面。我是在三哥的指导下使用的微信,我的第一个好友是三哥。三哥的微信头像就是他穿军装戴军功章的照片,威武英俊。在我心里,三哥是个啥都难不倒的能耐人,可在春节前的一天深夜,三哥打来电话,电话那边他焦急地说,咋办?三哥老了,认不出战友的模样了。
⑩原来三哥要参加战友聚会,三哥找出当年的照片,灯下的三哥眼睛花了,看不清、辨不出照片上的战友,着急地给我打来了电话。我长出口气:“三哥,你都六十岁了,眼睛花了,正常啊,配副老花镜就好了。”那边的三哥才长出口气,醒悟似的连连应声,放下了电话。
⑪春节时,三哥朋友圈更新了照片,有当年在老山时和战友穿迷彩服在丛林中穿行的照片,有战友聚会时的照片,有区里领导来家里慰问的照片,还有一张三哥戴着老花镜伏案写信的照片。三哥曾说过,每到过年都会给战友写信,一封写给牺牲在老山的战友,一封写给健在的战友。写信时的三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9年第10期)
( 1 )在学校的读写活动中,《三哥的眼镜》一文脱颖而出。结合全文,想象结尾处三哥写信的样子,为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内容。(50字左右)写作提示:①从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语言表达或写作手法方面,任选一个角度来写;②结合文章内容;③不少于100字。
战争是血与火的洗礼,“战斗民族”往往形容越战越勇的民族。其实,“战斗民族”的含义岂止于此!在生活中,它可以象征敢作敢当、不轻易放弃、埋头苦干、积极主动、果断坚强等精神品质。仔细想想,我们身边也有具备“战斗性”的人,我们身边也发生着洋溢“战斗激情”的故事。请你以“战斗民族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注意】使用下面这个表格可能对你的构思有所帮助。你可以在需要的条目后打“√”(也可以自己补充),再根据这些选择考虑写法,这个表格不用于作文的评分依据。
写 人 | 写 事 | 写景写物 |
“战斗民族”我老爸 □ “战斗民族”数班长 □ “战斗民族”就是他(她)□ “战斗民族”…… | “战斗民族”的一天 □ “战斗民族”的故事 □ “战斗民族”养成记 □ “战斗民族”…… | “战斗民族”那棵树 □ “战斗民族”与街灯 □ “战斗民族”旧单车 □ “战斗民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