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B: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它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乐府双璧”。 C: 《阿长与〈山海经〉》出自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集《朝花夕拾》。 D: 《最后一课》作者都德,法国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小东西》。普希金,俄国诗人,代表作有《自由颂》《致大海》等。 |
2、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写的一部文言短篇散文集,“志”是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多为鬼狐的故事。 B: 在清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中,自由为僧的玄奘领唐太宗旨意到天竺国求取三藏大乘佛法,他发誓不到西天,不取真经,断不回国。 C: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对一些年龄有特殊的称谓,例如男子15岁被称为“志学之年”,40岁被称为“而立之年”。 D: 《诫子书》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这里的“子”,一般认为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
3、 |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编撰 丰谀 不能自已 一拍即和B: 谛听 焕发 眼花缭乱 引喻失义 C: 消蚀 烦琐 天涯海角 无遐顾及 D: 穷匮 落第 万事具备 今非昔比 |
4、 | 智扑擎天柱的好汉是( )。 A: 燕青 B: 林冲 C: 武松 D: 刘唐 |
5、 |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太空发射指航天飞机将火箭携带到太空轨道进行发射的方式。 ②海上发射指利用位于海上的专用平台发射火箭。 ③目前,绝大多数运载火箭是从陆地发射场发射升空的,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火箭的发射形式也在不断出新,相继出现了太空发射、空中发射和海上发射等形式。 ④和陆地发射相比,这三种新发射方式具有设施简化、操作简单,不受地理位置限制,可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以及安全和环保问题小等优点。 ⑤空中发射是用飞机将火箭携带到一定高度的空中发射。 A: ①④③⑤②B: ②⑤④①③ C: ③①⑤②④ D: ⑤②④①③ |
6、 | 下列有关文化知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社”是谷神,“稷”是土地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B: 律诗共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颈联,第三联为颔联,第四联为尾联。 C: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该节日与纪念屈原有关。有吃粽子、赛龙舟、赏菊花等习俗。 D: 《礼记》,我国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礼记》中的《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 |
7、 | 2016央视猴年春晚开场,主持人给全国人民送上了五副春联,其中一副的上联是“蓝天日丽,九州千里秀”,与之相对应的下联应该是( ) A: 紫气东来,三秦织彩梦 B: 碧海春融,两岸一家亲 C: 古都西望,一路展宏图 D: 大地春回,草原锦绣天 |
8、 | 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纤细(xiān) 寒噤(jīn) 虬枝(qiú) 信手拈来(niān) B: 镂空(lòu) 翌日(lì) 诧异(chà ) 玲珑剔透(tì) C: 隽永(juàn) 忸怩(ní) 恐吓(hè) 虚与委蛇(wēi) D: 诘难(jié) 攒聚(cuán) 蹊跷(xī) 言简意赅(gāi) |
9、 |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妖娆(ráo) 狡黠(xié) 强聒不舍(guō) B: 襁褓(qiáng) 诘难(jié) 恪尽职守(kè) C: 恣睢(suī) 诓骗(kuāng) 廓然无累(guō) D: 拮据(jū) 抽噎(yē) 吹毛求疵(cī) |
10、 | 下面这段话中,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B: 细节来自观察,真知出于实践,语感源于积累。唯有深入细致地观察,苦心孤诣地积累,才能妙笔生花 C: 细节来自观察,真知出于实践,语感源于积累。唯有深入细致地观察,苦心孤诣、才能用少数几个句子把人物描写得栩栩如生 D: 细节来自观察,真知出于实践,语感源于积累。唯有深入细致地观察,苦心孤诣、活灵活现。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1 )本诗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2 )这首诗前十句重在咏雪,后八句则主要是写________。(填2字) ( 3 )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4 )请描述“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在你脑海中出现的画面。 ( 5 )请你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作一点赏析。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钱大昕观弈 予观弈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①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竟局数之,客胜予十三子。予赧②甚,不能出一言。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 (注释)①嗤:讥笑,嘲笑。②赧:因羞愧而脸红。 ( 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客请与予对局(________) 予思益苦(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A: (客)下棋还没有结束就计算。 B: (我)下棋结束多次计算棋子。 C: (客)下棋结束计算对方棋子。 D: (我)下棋结束计算双方棋子。 ( 3 )“以为不逮己也”的原因是“________”,其结果是________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 ( 4 )对作者“默坐而已”时心理活动的分析,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予”不再随便小看他人。 B: “予”做事谨慎起来。 C: “予”变得有涵养。 D: “予”心里不服气,嘴上不说。 ( 5 )钱大昕观弈的经历启示人们:________ |
少年书架
①喜欢书,像喜欢一件宝物。小时每每发了新书,都要找来旧报纸,包了书皮,工工整整写上:语文、数学……然后是班级姓名。手里托着书,美滋滋看着,心里有份庄重,有种没来由的稳妥。
②学期末,新书变旧书,一如既往的整齐,只是有了岁月的痕迹,泛着淡淡的黄。细心收起来,放到纸箱里,来年春天,再搬出来晒太阳。
③偶然去老师家,一进门就呆住了:老师客厅的一面墙,宽宽大大一面架子,大大小小的书,一本本直立着,是一队队意气风发的少年,春风荡漾啊!罗列其中的,还有照片,石膏雕像,或者一盆小小的文竹……我真是看呆了,书,可以这样放,多好!
④那是王老师用木板和木条,自己钉在墙上的,美其名曰:书架。我用手抚摸着那粗糙的木条、木板,还有书,像是久别的朋友,细腻,温暖。
⑤我迷恋上老师书架的样子了,在书桌前,把书一本本立起来,左右用厚厚的字典做靠背,俨然一个小书架了。这小小发明,竟然让我激动了许久。
⑥放学回家,喜笑颜开地告诉爸妈,我有书架了!爸妈一愣,哪里的?
⑦待我把在老师家里的所见,以及自己在书桌上摆放的事告诉他们的时候,妈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
⑧那时,家里的条件不好,能上学读书,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哪里还敢奢望买上一件这样“无用”的家伙呢?当然,我也会悄悄想:什么时候,我也会真的拥有一个那样的小小书架?
⑨那是一个秋日,天,蓝蓝的,几片厚厚的白云,暖暖地轻轻飘着。爸爸下班回家,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子,朗声道:够了,够了!
⑩什么够了?我和妈妈惊奇地从屋子里跑出来。看,这些木头足够做一个小书架了。爸爸兴奋着。我看那些木条、木板,在爸爸的自行车后架上安静地等待着。小心脏一下子活跃起来,不知所措了,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
⑪爸爸利用下班的时间,去包装厂,在丢弃的废料中,千挑万选,捡来这能用的木料。
⑫歇班两天的爸爸,用砂纸,一点点地打磨着那些木头,准备好锤头、钢锯、钉子、油漆……放了学的我,迫不及待地往家里跑,蹲在一边,看着爸爸在木屑中忙乎。
⑬天,静静的;阳光,亮亮的。院子里似乎有了道道金光,两天的时间,掰着手指头过。
⑭小小的书架成了!
⑮爸爸问我,喜欢什么颜色。我想啊,想,就调成黄色吧。爸爸涂,一遍又一遍,慢慢地,小小书架成了土黄色,是秋天叶子成熟的颜色。
⑯风来,漆干。抱起书架,就到桌子的一角,把书一本本放进去。那欢喜,宛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开。放书的架子,是一株亭亭玉立的稻子,安静、饱满。见到它,如见到久违的老友。
⑰日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过,它在身边,不离不弃,不恼不怒。经历各种漂泊,它伴着我,慢慢换了容颜。
⑱家里也拥有了大大的书架,开阔大气。而它早已泛起了油渍的光,笨拙而苍老。即使如此,它都端端正正地立在我的桌前,是我的长者,沉默不语,凝视着我,撑起我的腰身。
⑲如果生命能够重来,陪伴我的依然是少年书架。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改动)
( 1 )本文围绕“书架”写了哪几件事?请概括填空。①________;我用字典做了一个“小书架”;②________;书架陪伴我成长。
( 2 )品味语言,回答问题。①结合语境,赏析第⑦段中划线词语。
妈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
②赏析第⑩段画线句,比较原句和改句的表达效果哪个好,并说明理由。
原句: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
改句:我仿佛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
( 3 )第⑨段画线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阅读《牡丹的拒绝》,完成下列各题
牡丹的拒绝(有删改)
张抗抗
①牡丹绚丽娇艳,雍容华贵。这是早被世人所确定、所公认了的美,不惧怕争议和挑战。
②有多少人没有欣赏过牡丹呢?但仰慕者、好奇者,却偏偏要翻山涉水,从天南海北不约而同地涌进洛阳城。这风习由来已久,欧阳修曾有诗云:洛阳地脉花最重,牡丹尤为天下奇。
③传说中的牡丹,是被武则天一怒之下逐出京城,贬去洛阳的,却不料洛阳的水土最亲合,传奇的身世与最美的容颜使洛阳牡丹名躁天下。于是洛阳人种牡丹蔚然成风,渐盛于唐,极盛于宋;绝佳品种,独出此地。每年阳历四月中旬春色融融的日子,街巷园林千株万株牡丹竞放,花团锦簇香云缭绕﹣﹣好一座五彩缤纷的牡丹城。所以看牡丹是一定要到洛阳的,没有看过洛阳的牡丹就不算看过牡丹。
④这一年已是洛阳的第九届“牡丹节”。这一年的春却来得迟迟,连日浓云阴雨,四月的洛阳城冷风嗖嗖。街上挤满了从很远很远的地方赶来的看花人。看花人踩着年年应准的花期而至。明明是梧桐发叶,柳枝滴翠,桃花梨花姹紫嫣红,海棠更已落英缤纷﹣﹣可洛阳人说春尚不曾到来;看花人说,牡丹城好安静。枝繁叶茂的满园绿色,却仅有零零落落的几处浅红、几点粉白。一丛丛半人高的牡丹植株之上,昂然挺起千头万头硕大饱满的牡丹花苞,个个形同仙桃,却是朱唇紧闭,洁齿轻咬,薄薄的花瓣层层相裹,透出一副傲慢的冷色,绝无开花的意思。偌大的一个牡丹王国,竟然是一片黯淡萧瑟的灰绿……一丝苍白的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它,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
⑤于是看花人说这个洛阳牡丹真是徒有虚名;于是洛阳人摇头说其实洛阳牡丹从末如今年这样失约,这个春实在太冷,寒流接着寒流怎么能怪牡丹?当年武则天皇帝令百花连夜速发以待她明朝游玩上苑,百花慑于皇威纷纷开放,惟独牡丹不从,宁可发配洛阳。如今怎么就能让牡丹轻易改了性子?
⑥牡丹为自己营造了神秘与完美﹣﹣恰恰在没有牡丹的日子里,你探访了窥视了牡丹的个性。
⑦曾经目睹了一次牡丹的落花,相信所有的人都会为之感动:一阵轻风徐来,娇艳鲜嫩的盛期牡丹忽然整朵整朵地坠落,铺散一地绚丽的花瓣。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夺目,如同一只被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低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牡丹没有花谢话败之时,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它跨越萎顿和衰老,由青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遁。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
⑧所以在这阴冷的四月里,奇迹不会发生。任凭游人扫兴和诅咒,牡丹依然安之若素。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规律,它有权利为自己选择每年一度的盛大节日。我想,人们不会因牡丹的拒绝而拒绝牡丹的美。牡丹之美,惊世骇俗。
⑨于是你在无言的遗憾中感悟到,富贵与高贵只是一字之差。同人一样,花儿也是有灵性、有品位之高低的。品位这东西,为气为魂为筋骨为神韵,只可意会。你叹服牡丹卓尔不群之姿,方知“品位”是多么容易被世人忽略或漠视的美。
①富贵:________
②高贵:________
( 3 )下面句子主要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作者写此句的意图是什么?一丝苍白的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它,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
( 4 )作者写牡丹之超凡脱俗意在写人的品性,请就“‘品位’是多么容易被世人忽略或漠视的美”这句话,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做人品位的理解。( 5 )“牡丹”的个性被作者称颂,其实,不同的花被不同的人欣赏。请从荷花、菊花和梅花三种花中选择你钟爱的一种,引用诗、词、文中的名句,用优美的语言揭示其内在的精神品格。(40﹣50字)大作文
题目:(一)我心目中的内蒙古
(二)我心目中的呼和浩特
要求:1.在两个作文题目中任选一个,用你最擅长的文体,写一篇作文。(除诗歌外)2.如果写记叙文,要以真实而具体的人,事,物,景写出你心目中的内蒙古和呼和浩特的特点。3.思想感情要健康向上;4.至少运用两种表达方式。5.至少运用下列修辞方法中的两种,比喻,拟人,排比,对偶,设问(反问);6.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或者人名;7.不少于600字,只要写的规范,保持卷面整洁;8.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