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2015年4月25日上午,第68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在临沂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_________24日下午,我国共有34个省(区、市)和地区的代表团报名参会,912家企业前来参展。 ②一名独腿流浪大叔近日走红浙江金华,他耗时5小时用粉笔在地上画出一幅6平方米左右的《蒙娜丽莎》,_________的画像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观看,惊叹不已。 ③毕淑敏说,参加“成语大会”的节目录制是一次极好的学习机会,在我最近的写作中,成语的使用_________地比以前多了,就像和老朋友见了面,对成语更有感情了。 B: 截止 惟妙惟肖 情不自禁 C: 截至 惟妙惟肖 不由自主 D: 截至 栩栩如生 情不自禁 |
2、 |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母亲为了泡制好春酒,真可谓是煞费苦心 , 不仅从冬至日开始就泡,还放入了八宝,等到一个月后才喝。B: 天津卫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所以是个做买卖的好地界儿。 C: 杨巴果然能说会道 , 一通说辞既让中堂大人明白了那是芝麻,又照顾了中堂大人的面子。 D: 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孩子们对此乐不思蜀。 |
3、 | 下列划线的词语运用不确切的一项是 ( ) A: 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让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B: 哪怕是儿子的任何一点点进步,爸爸和妈妈都看在眼里,都让他们喜出望外。 C: 他沿着十里路来到秋浦河段,走上山丘眺望前方,只见水波粼粼 , 岸上麦穗泛起层层麦浪。 D: 母亲节那天,她在网上发了微博,絮絮叨叨地祝愿母亲及天下母亲节日快乐。 |
4、 |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5G网络,可以使我们实现低成本的万物智联、高速的自动驾驶、稳定的智能通信、智能化的工业生产。 B: 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跳和儿子前进路上可能出现的困难,用一封封书信传递着自己的惦念。 C: 3月3日是“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等单位联合举办了以“蓝天白云鸟飞翔”为主题的野生动物保护。 D: 在刚刚结束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由华裔加拿大导演石之予执导的《包宝宝》夺得最佳动画短片奖。 |
5、 | (2019·四川南充中考)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段,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有这样一句名言:借别人的鞋子比打赤脚跑得快! ②因为他们懂得: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仅靠自己的单打独斗,也许自食其力不成问题,但若想获得突破性的发展,恐怕就力不从心了。 ③怎样才能利用有涯的人生岁月,在无疆的事业中纵横驰骋成为英雄呢? ④善借者在世界多个领域一直都是领跑者,占尽了先机和风流。 ⑤人生有涯,事业无疆。 ⑥所以,唯有善借者,才能从平凡走向卓越,从贫穷走向富贵,从卑微走向伟大。 A: ①②④③⑤⑥ B: ⑤①④③②⑥ C: ⑤③①④②⑥ D: ①④②③⑤⑥ |
6、 | 下列词语中全是名词的一项是( ) A: 老师 蝉蜕 盔甲 戒尺 B: 房屋 宿儒 操场 下雪 C: 书本 雪白 桌椅 秕谷 D: 珊瑚 黑板 肥胖 作家 |
7、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整宿(xiǔ) 黄晕(yùn) 搓捻(cuō niǎn) 着落(zháo) B: 莲蓬(péng) 荫蔽(yìn) 脑髓(suǐ) 姊妹(zǐ) C: 曲肱(hōng) 欹斜(qí) 莅(lì)临 粗犷(guǎng) D: 贮蓄(zhù) 秕谷(bǐ) 菡萏(hàn dàn) 膝上(xī) |
8、 |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在每年“火把节”来临前后的一段时间里,苍山西部上空往往会出现片片瑰丽无比的红色彩云,犹如无数的火把一样在天际燃烧。 ②这里既有连绵不断、层峦叠翠的苍山十九峰,又有水光潋滟的洱海万顷碧波。 ③还有清澈见底、流淌不绝的蝴蝶泉以及岿然兀立的三塔…… ④每到这个时候,当地男女老少都兴高采烈地欢呼:“大家快来看啰,火把云烧起来啰!” ⑤但最令人难忘的还是当地的云天景象——“火把云”。 ⑥这些景观令慕名前来的各地游客流连忘返。 A: ②③⑥⑤①④ B: ②③⑥⑤④① C: ⑤①④②③⑥ D: ②③⑤⑥①④ |
9、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主席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强调,“一带一路”建设不是另起炉灶推倒重来,而是实现战略对接、优势互补。 B: 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它短小精悍,字不虚设但言简义丰 , 意境深美。 C: “二十四节气”被国际气象界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在中国北方,很多农村居民可能不知道一些现代节日,但是对于“二十四节气”却耳熟能详。 D: 2017年度淄博市青少年“国学达人”挑战赛决赛在张店区举行。比赛内容涵盖中华传统哲学、史学、文学、服饰、饮食、建筑等多个方面,可谓琳琅满目。 |
10、 |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 B: ③①④②⑤ C: ③①②④⑤ D: ①③②④⑤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过眼溪山 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相识。还记得、梦中行遍,江南江北。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緉①平生屐。笑尘劳、三十九年非、长为客。 吴楚地,东南坼②。英雄事,曹刘敌。被西风吹尽,了无尘迹。楼观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 【注】①緉(liàng):一双。②坼(chè):裂开。 ( 1 )根据你积累的知识,这首词的词牌名是( )A: 渔家傲 B: 江城子 C: 破阵子 D: 满江红 ( 2 )根据你对词人及其词风格内容的了解,判断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并阐述你的推断理由。 |
阅读下面两篇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息。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授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础,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使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敞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苏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悉焚常所为文,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至和、嘉祐间,与其二子轼、辙皆至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上其所著书二十二篇,既出,士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竞效苏氏为文章。 (选自《宋史·苏淘传》,有删改) (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无从致书以观/非宁静无以致远 B: 无鲜肥滋味之享/陶后鲜有闻 C: 稍降辞色/征于色 , 发于声 D: 同舍生皆被绮绣/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 3 )宋濂对乡之先达持怎样的态度?你如何评价这种师生关系?( 4 )宋濂与苏洵的读书经历有哪些异同?对你有什么启发? |
含泪奔跑的少年
在他的记忆里,从未离开过生养他的大山,他今年初中毕业了,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城的重点中学。在城里,他这个年纪还是个孩子,还要在父母面前撒娇。然而,他俨然是个大人了,就在他初中毕业的这个暑假里,他尝到了冷也尝到了暖,冷暖过后,他仿佛一夜成人。
父亲在他初中毕业后第一个星期,突遭车祸,留下他和母亲相依为命。肇事司机也在车祸中死亡,父亲的死没有得到任何赔偿。母亲天生患有小儿麻痹症,走路一瘸一跛的,生活勉强能够自理。
起初,他和母亲商议着辍学,但母亲坚决不同意。为了下学期的学费,为了以后的生活有个着落,母亲决定带他到县城谋生。
进了城,他才知道,城市人山人海,高楼林立,但这些繁华不属于他们。沉闷的空气里弥漫着炙热的气流,一阵风习来,也闻不到稻花的香甜。母亲在城市边缘,租了间铁皮房,用木板搭了张床,然后找两块红砖架个小铁锅,算是在城里落下了脚。母亲从工厂找到店铺,从店铺找到垃圾收购站,可没有人愿意收留一个瘸子。无奈之下,母亲做了个烧烤车,还给他钉了个刷皮鞋的木箱。
每天,他们从铁皮屋里出来,一个推着车,一个挎着刷鞋箱。趁着昏黄的路灯还没有熄灭,他们匆匆地赶到市里繁华的公园门口,占个地,摆个摊。等到公园里的最后一拨人散去后,他们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家。他心里其实有一万个不愿意,可是为了读书的梦想,他又能够说些什么呢。
大多数的日子,他就蹲在母亲的烧烤车边给人刷皮鞋。一天,他看到很多人在公园里,边看着孩子玩,边招呼人刷鞋,他心动了。他知会了母亲一声,便走进了公园深处。偏偏是这一天,城管突然来巡查,公园门口所有的小摊小贩一窝蜂地溜走了。走路一瘸一跛的母亲因为跑得慢了些,被城管逮了个正着。在和城管的纠缠中,烧烤摊被推倒了,烧得红彤彤的木炭倒在了母亲腿上,一股焦肉的味道让好心的路人愤怒了,城管见势不妙,很快怏怏离去。这天夜里,一对苦难的母子推着车,走着回家的路上,闪烁的街灯照在清冷的马路上,留下一对孤独的含泪的影子,一长一短地走着,成了一道痛苦抽搐的风景。
劳碌了一天的母亲,迷迷糊糊地睡着了,而他却怎么也睡不着。
他看着母亲翻了个身,腿上被烧焦的皮肤通红一片,有些地方还留下了水泡。他用手触碰了一下,感觉连心的痛。所有的委屈化成了泪水,从他的眼里流到了嘴里,涩涩的。
时钟已经指向了夜里11点多,他还是睡不着。为了赚够学费,他和母亲除了一日三餐外,其它的开支减了又减,实在要买点什么,也是选一些地摊货。而,刚刚,母亲连一盒烫伤膏也舍不得买,硬说擦点酱油就好了。这样一想,他的心更痛了,他失去了父亲,他不能再失去母亲了。他穿好衣服,走上街,向附近的药店跑去。
他跑进药店的时候,药店准备关门了。他很快选定了一盒26元的烫伤膏,他把烫伤膏攥紧在手里,就在掏钱的时候,他才发觉自己只是带来了今天全部的劳务费15元。他站在柜台前犹豫了很久。
“你到底要不要买啊,我们要关门了。”店主催促他。
“要的,要的,只是……只是,我没有这么多钱。”他吞吞吐吐。
“那就明天来吧。”
“哦,不……我欠你11元钱可以吗?我明天下午一定还。”他快急哭了。
“那……”
“求求你吧……我妈妈她……”他心底的那点坚强终于崩溃了,泪雨滂沱,他把自己和母亲的遭遇说给了店主。
“那你,把药拿走吧,不够的钱,算是我资助给你的吧。”店主说,“快些回家吧,不要让妈妈等急了。”
母亲的腿上的伤很快就愈合了。他也如愿在县城读完高中,考上了省城的一所大学。
当他和母亲要离开县城,打算到省城继续谋生的时候,他整理好铁皮屋里所有的行李,突然一张药费单抖落了出来,他露出了笑容,他知道,上面写着--这个世界很冷也很暖,冷暖之间,我不能只是流泪,我要做一个含泪奔跑的人。
( 1 )“城管巡查”导致母亲的脚受伤,作者安排这一情节的用意是什么?民间剪纸
①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剪桐封弟”的故事,大约是我国关于剪花艺术最早的文书记载。
②已知的中国现存最早的剪纸作品,当属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左右出土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阿斯塔那古墓中的五幅麻料剪纸,根据同时出土的高昌章和十一年(公元541年)文书可以推测,这五幅“骨灰级”的剪纸作品是南北朝时期的遗物。
③剪纸用纸大体可归为三种。第一种是普通的单色纸、蜡光纸等。老艺人常用“毛边纸”来剪一些短期使用的纸样,它价格低廉,柔软、吸水性强且硬度适中,耐磨、耐折叠,还可以染色。第二种是生宣纸、连史纸等。这些中国传统手工纸能够保证纸张在经过剪刻后还能进行点色等工序。第三种是用作衬色剪纸母本的金箔纸、银箔纸等。箔纸带有金属色,尤其在年节剪纸中特别能渲染喜庆的气氛。
④尖头剪刀是剪纸最主要的工具,大的剪刀用来剪外形,小的剪刀则用来剪细处。此外还需许多辅助刻制工具,很有些“十八般兵器”的阵势。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⑤剪纸是装点生活的民间艺术品,既可以是_____,也可以是_____,还可以作为_____。
⑥民间常常把剪纸贴在门窗上。如今,中国北方还基本保留着春节期间贴窗花的习俗,而南方往往是只在婚庆时张贴剪好的“喜”字。门花是张贴在门上的剪纸作品,它也是中国北方农村保留下来的春节习俗之一。除此之外,其他节庆时门花也是必不可少的纸质装饰品。
⑦覆盖在各种赠礼上的剪纸礼品花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又细致的性格。“八件”是广东佛山常见的礼品花剪纸,在同一张剪纸中有多个花卉、瓜果等图案,在需要装饰婚嫁聘礼和嫁妆或庙会、张贴红榜等情况下,人们就会把整幅“八件”上的各个物品分别剪裁下来,用它们装点礼物或布置环境。
⑧把白纸剪成的绣花样子贴在衣服或鞋帽、肚兜、袜子上,再针线绣缝,绣好后白纸样会被细密的丝线依样覆盖住,从此绣样便与上面的绣线相伴,直到双双老去,绣样里寄托的美好祝愿都不会褪色。
( 1 )第②段中加点的“骨灰级”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________。山东蓬莱的《艾虎》剪纸就是端午节时的门花。当地人民常在端午节时将“收毒葫芦”与艾虎分别贴在两扇门户上,保佑全家不受毒邪的侵害。
( 5 )以下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请以“掌声”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角度和文体(诗歌除外)自选,字数不得少于600字,②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名、人名,书写要整洁认真。③紧扣中心,不得抄袭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