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聋侍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自我保护。 B: 我们要确保这次课外活动的安垂。防止万无一失。 C: 中国火箭军在渤海湾进行的反制萨德新型导弹作战检验,达到了预期效果。 D: 谁也不能否认家长的这种做法不是对孩子的关爱,但结果也许适得其反。 | ||
2、 | 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玉盘珍羞/直万钱 B: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C: 直挂云帆/济沧海 D: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 ||
3、 | 下列加下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面对恶贯满盈的诈骗团伙,警官老王义愤填膺,可以说气冲斗牛。 B: 她从小性格孤僻,自从参加学生社团以后,渐渐变得豁然开朗了。 C: 阆中七里新区城市建设迅速发展,短短几年的时间,一条条街道鳞次栉比。 D: 小明的爸爸一边看电视,一边生闷气,是郭德纲、于谦表演的相声让他忍俊不禁。 | ||
4、 | 下列各项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B: 他住在一个荒僻的小山村中,没有吃的,没有喝的,日子过得很艰苦。 C: 连续的雾霾天让居民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如何才能让蓝天白云归来已成为大家随声附和的话题。 D: 作为年度大戏,《芈月传》播出后收视率连创新高,然而在很多网友心中《甄嬛传》更胜一筹。 | ||
5、 | 在下面语段横线处填写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B: ①然而②却③如果④便 C: ①但是②也③若是④就 D: ①即使②却③如果④就 | ||
6、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融化(róng) 孕育(yùn) 翩然(biān) 农谚(yán) B: 簌簌(shù) 萌发(méng) 芳菲(fěi) 销声匿迹(nì) C: 衰草(shuāi) 草长莺飞(yīng) 窥见(kuī) 纬度(wěi) D: 风雪载途(zhài) 侵害(qīn) 逆温(yì) 数据(shù) | ||
7、 | 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她渴望看草原上的每一朵野花,每一棵小草,看草丛中跃动的每一缕阳光;一条突然出现的小溪,一阵不期而至的微风,都会令她激动不已……B: 那种共振持续26秒钟后,慢慢减轻。我从极度难受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一切不适都不见了,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舒服,如释千钧重负,如同一次重生,我甚至觉得这个过程很耐人寻味。 C: 他站在一边不走了,嘴里念念有词,不停地抱怨着他们所受的种种苦难——有的是真的,有的是他的幻觉。从他语焉不详的话里,他们终于明白,这个苦命的人由于摔了一跤或者由于巨大的痛苦已经疯了。 D: 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 | ||
8、 | 根据下列情境,说话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兵正在认真地做作业,妈妈叫他吃饭,他说:“没看我正忙着吗?”B: 陈江借了同学一本新书,不小心给弄脏了,还书时他连声说:“对不起.”他的同学说:“‘对不起’值多少钱?给我另卖本新书吧!” C: 李河骑自行车不小心撞了一个同学,他马上下车说:“对不起,请问撞伤了吗?”这个同学说:“没关系.” D: 某中学正要上公开课,课前一位外校来观摩的老师走到教室里问一个学生:“请问同学,上什么课?”这个同学回答说:“你自己不会看课程表吗?” | ||
9、 |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fǒu),不宜异同。(《出师表》诸葛亮) B: 便要(yà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陶渊明) C: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qiè)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D: “往之女(nǚ)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富贵不能淫》) | ||
10、 | 下面诗句中划线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何当共剪西窗烛 | 当窗理云鬓 | |
B: 君问归期未有期 | 随君直到夜郎西 | ||
C: 自将磨洗认前朝 | 出郭相扶将 | ||
D: 我寄愁心与明月 | 东风不与周郎便 |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舟过谢潭三首(之一) (宋)杨万里 风头才北忽成南,转眼黄田到谢潭。 仿佛一峰船外影,褰帏①急看紫晚岩。 【注释】①褰(qián)帏:掀起帘子。 ( 1 )第二句中的“转眼”与诗中“________”一字相呼应,写出了________ 。( 2 )本诗最后一句中的“急”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人胸中久不用古今①浇灌之,则尘俗②生共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也。 (黄庭坚《答宋殿直》) 【乙】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诗。洲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③而实绮④,癯⑤而实腴⑥,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 (苏轼《东坡续集》) 【丙】予自少时,绝好岑嘉州⑦诗。往在山中,每醉归,倚胡床⑧啡,辄令儿曹⑨诵之,至酒醒,或睡热,乃已。尝以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乾道癸巳八⑩月三日,山阴陆某务观题。 (陆游《跋岑嘉州诗集》) 【注释】①古今:这里指古今书籍。②尘俗:世俗,流俗。③质:质朴,朴实。④绮:华丽,美妙,⑤癯:瘦,这里有精练的意思。⑥腴:丰厚,丰裕。⑦岑嘉州:指唐代诗人岑参。⑧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⑨儿曹:孩子们。对子侄辈的称呼。⑩乾道癸已:宋孝宗乾道九年,即公元1173年。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①对人亦语言无味也 亦:________ ②皆莫及也 及:________ ③绝好岑嘉州诗 绝:________ ④至酒醒,或睡热,乃已 已:________ (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诗。 ②尝以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 ( 3 )从甲文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4 )请简要概括丙文中叙写的故事,并说出你从故事中读出的作者对岑参诗的情感。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人生没有永远
杨绛
①自从迁居三里河寓所,我们好像跋涉长途之后,终于有了一个家,我们可以安顿下来了。
②我们仨,却不止三人。每个人摇身一变,可变成好几个人。例如阿瑗小时才五六岁的时候,我三姐就说:“你们一家呀,圆圆头最大,钟书最小。”我的姐姐妹妹都认为三姐说得对。阿瑗长大了,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阿瑗常说:“我和爸爸最‘哥们’,我们两个顽童,爸爸还不配做我的哥哥,只配做弟弟。”我又变为最大的。钟书是我们的老师。我和阿瑗都是好学生,虽然近在咫尺,我们如有问题,问一声就能解决,可是我们决不打扰他,我们都勤查字典,到无法自己解决才发问。他可高大了。但是他穿衣吃饭,都需我们母女把他当孩子般照顾,他又很弱小。
③他们两个会联成一帮向我造反,例如我出国期间,他们连床都不铺,预知我将回来,赶忙整理。我回家后,阿瑗轻声嘀咕:“狗窠真舒服。”有时他们引经据典的淘气话,我一时拐不过弯,他们得意说:“妈妈有点笨哦!”我的确是最笨的一个。我和女儿也会联成一帮,笑爸爸是色盲,只识得红、绿、黑、白四种颜色。其实钟书的审美感远比我强,但他不会正确地说出什么颜色。我们会取笑钟书的种种笨拙。也有时我们夫妇联成一帮,说女儿是学究,是笨蛋,是傻瓜。
④我们对女儿,实在很佩服。我说:“她像谁呀?”钟书说:“爱教书,像爷爷;刚正,像外公。”她在大会上发言,敢说自己的话,她刚做助教,因参与编《英汉小词典》,当了代表,到外地开一个极左的全国性语言学大会。有人提出凡“女”字旁的字都不能用,大群左派都响应赞成。钱瑗是最小的小鬼,她说:“那么,毛主席词‘寂寞嫦娥舒广袖’怎么说呢?”这个会上被贬得一文不值的大学者如丁声树、郑易里等老先生都喜欢钱瑗。
⑤钱瑗曾是教材评审委员会的审稿者。一次某校要找个认真的审稿者,校方把任务交给钱瑗。她像猎狗般嗅出这篇论文是抄袭。她两个指头,和钟书一模一样地摘着书页,稀里哗啦地翻书,也和钟书翻得一样快,一下子找出了抄袭的原文。
⑥一九八七年师大外语系与英国文化委员会合作建立中英英语教学项目,钱瑗是建立这个项目的人,也是负责人。在一般学校里,外国专家往往是权威。一次师大英语系新聘的英国专家对钱瑗说,某门课他打算如此这般教。钱瑗说不行,她指示该怎么教。那位专家不服。据阿瑗形容:“他一双碧蓝的眼睛骨碌碌地看着我,像猫。”钱瑗带他到图书室去,把他该参考的书一一拿给他看。这位专家想不到师大图书馆竟有这些高深的专著。学期终了,他到我们家来,对钱瑗说:“Yuan,you worked me hard”,但是他承认“得益不浅”。师大外国专家的成绩是钱瑗评定的。
⑦阿瑗是我生平杰作,钟书认为“可造之材”,我公公心目中的“读书种子”。她上高中学背粪桶,大学下乡下厂,毕业后又下放四清,九蒸九焙,却始终只是一粒种子,只发了一点芽芽。做父母的,心上不能舒坦。
⑧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
⑨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⑩人间也没有永远。
⑪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⑫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 1 )钱钟书、杨绛夫妇学贯中西,却对女儿钱媛“实在很佩服”,第四段到第六段详细回忆了钱媛的三件事情,仿照示例概括钱媛令父母佩服之处,填写在下列横线上。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学问高深
( 2 )结合语境,分析文中的划线句子里划线词的妙处。①他可高大了。
②她像猎狗般嗅出这篇论文是抄袭。
( 3 )根据你的理解,从内容上或结构上任选一个角度,具体说说⑿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4 )《人生没有永远》一文中,杨绛先生在耄耋之年回忆了一家三口往日的生活,我们在学过的课文《老王》里也能看到他们家的生活点滴。请分别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说说杨绛一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阅读《有时,我们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一文
有时,我们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
①几乎所有的人都察觉到,这个世界的节拍越来越快了。不停奔走的现代人已经收不拢脚步,这个世界早就变成了一个匆匆赶路的意象。
②快,有快的好处。快速发展的高科技,快速更新的各种信息。宽带网的口号是“极速世界”。据说,现今人们每天的信息量相当于古人一年的所见所闻——这不是多活出几辈子了吗?
③然而,人们很快又发现,一味的加快速度显然是不行的。到处是快餐,以及快餐式的旅游、快餐式的阅读、快餐式的家庭生活……还有那快餐式的心情!草草地掠过生活,往往会把细节当做累赘抛掉,生活便仅仅剩下了梗概。
④有时,我们确实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
⑤将脚步放慢一点,我们才能尽情领略大自然之美。现代人旅行,从海南岛到哈尔滨,波音757只要几个小时。旅行感都还来不及出现,旅客已经从夏季飞进了冬季。可是,呼啸的飞行既看不清长江,也看不清泰山。古人骑一头毛驴上路,歇歇停停地走了三个月。他们不在乎哪一天抵达目的地,但他们说得出哪里草长马肥,哪里风高雪厚。小桥流水,黄土高坡,只有一程一程地慢慢走过,人们才可能真正认识江山。否则,我们只不过认识一张地图罢了。
⑥将脚步放慢一点,我们才能潜心阅读,品尝文学经典的醇香。忙忙碌碌的现代人,在滚滚红尘中,离“心清自得诗书味”的境界越来越远了。然而,阅读就像与一位慢条斯理的智者交谈,是急躁不得的。读一本巨著是如此,读一篇美文、一首好诗亦是如此。不细细品味,你如何能读出“煮酒论英雄”的那份豪情与智慧?不跟随陶渊明一路寻觅,你如何到达宁静优美的“世外桃源”?不让心灵带着想像的翅膀翱翔,你如何领略得到“春风又绿江南岸”的诗韵?
⑦将脚步放慢一点,我们才能听到别人的心声和自我灵魂的独白。没有人会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完全暴露给别人,也没有人能够不让自己的愿望从言语中流露出来。因此,与他人沟通的最好方式就是倾听。然而,倾听是需要一种定力的。“高山流水逢知音”,琴师伯牙与樵夫钟子期演绎了千古知音情。倘若钟子期当时步履匆匆,就不可能听清楚,更谈不上欣赏伯牙弹奏的“高山流水”了。心浮气躁的人,既无暇听清别人的心声,也很难静心聆听自我灵魂的独白。孙子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其实,“知彼”难,“知己”更难。因此,我们不妨将脚步放慢一点,多多聆听心灵的激情呼唤或喃喃低语。
⑧亲爱的朋友,处在争先恐后的浮嚣尘世里,我们不要只顾手忙脚乱地往前飞奔。“水流心不竞”,有时将脚步放慢一点,温习另一个久违的世界,我们会渐渐地平静,甚至大彻大悟。
作文:
陪伴是一种温暖,它意味着在这个世界上有人愿意把最美好的东西给你,那就是时间。陪伴是一种习惯,就像我们的《朗读者》,郑渊洁、乔榛都谈到了自己,夫妻之间的陪伴,父母对孩子的陪伴。陪伴也是一种力量。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孤岛,失去了陪伴,也失去了生存的意义,所以希望这一期以陪伴以主题词的节目也能带给大家一段美好的陪伴。(董卿《朗读者》有删改)
请以“陪伴”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班级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