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面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栅栏(zhà) 怅然(chàng) 干涸(gù) 参差不齐(cī) B: 坍塌(tān) 怂恿(yǒng) 蓦然(mù) 荒诞不经(dàn) C: 飘渺(miǎo) 绽开(zhàn) 狭隘(aì) 拈轻怕重(niān) D: 恍惚(huǎng) 贪婪(lán) 尴尬(gǎ) 刨根问底(páo) |
2、 |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一感人肺腑的经典诗句出自当代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C: 当代女作家宗璞在《废墟的召唤》中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一起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传达出一咱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 D: 《童年》写的是英国大文学家高尔基亲身经历的一段童年往事。 |
3、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分歧 大相胫庭 娇媚 力不瑕供 B: 告罄 因地制宜 喧嚷 鸠占鹊巢 C: 腼怀 惮精竭虑 濡养 草长莺飞 D: 欺侮 心旷神怡 糟榻 雕粱画栋 |
4、 | 有的同学喜欢引用孔子或孟子的名句写毕业赠言,下列赠言不得体的一项是( ) A: 初中三年,你始终坚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原则,这让我十分敬佩。 B: 希望你时时记住孔子“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劝诫,争取早日成为受欢迎的人。 C: 铭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地利”勿强求,“人和”不能丢。 D: 困难是暂时的,切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
5、 | 请选出下面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诗集。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对母爱和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B: “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这句话的主干是“他代表态度”。 C: “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出师表》是诸葛亮在第一次出师伐魏前写给后主刘禅的表文,其主要内容是劝说刘禅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同时陈述了自己对后主的感激之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 D: “洗得干净”.“热爱工作”.“打量一番”都是后补短语。 |
6、 | 对下面这首小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B: 诗中的“寻找管什么日月星辰∕跋涉分什么春秋冬夏”,运用对偶,句式工整,抒发了对同甘共苦的友谊的赞美之情。 C: 诗中反复使用“走呵”,强调了无论前方的道路有多么艰难、多么漫长,“我们”都要携手前行、永不言弃的态度。 D: 诗的结尾用笑声“直上云霞”的夸张表述,形象地表达了实现人生愿望时“我们”的喜悦之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7、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完满,但我们努力;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B: 岳王是宋代民族英雄岳飞,门前有一副对联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C: “栽一棵树难吗?”她在每次的演讲开头都这样问她的女性同胞,“这不过是举手之劳,我们为什么不呢?” D: 现在我无论如何也记不起有什么《百家姓》《千字文》之类的书籍。 |
8、 | 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强的动人事迹经过老师的大肆渲染,成了校园里的热门话题。B: 他们俩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了为所欲为的程度。 C: 我们必须正确看待自己,既不能自高自大,也不能自暴自弃。 D: 小陆真是别有用心,制作的飞机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
9、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研制青蒿素的过程中,作为一位组织者和参与者,屠呦呦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 B: “六一”儿童节那天,志愿者和孤儿院的孩子们一起唱歌、跳舞、玩游戏,共享天伦之乐。 C: 他经过一晚的休息,第二天神采奕奕地出现在人们面前。 D: 学龄前的妹妹总是把汉语拼音和英语单词混为一谈 , 让人哭笑不得。 |
10、 |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踏一坡金黄的落叶;踏一地斑驳的树影;也踏着一份薄薄的寂寞。 C: 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 D: 在光谱里面,与绿色邻近的,长波一端是黄、橙、红,短波一端是蓝、靛、紫。 |
阅读宋代周邦彦的《春雨》,回答问题。 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注】①耒: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像木叉。 |
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赏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 1 )解释下列各组划线词。①(故)A.括母问奢其故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②(使)A.使赵不将括即已 B.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③(将)A.若必将之 B.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 2 )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秦 将 白 起 闻 之 纵 奇 兵 佯 败 走 而 绝 其 粮 道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 ( 4 )请结合《曹刿论战》中战争取胜的条件,分析本文中赵军失败的原因。 |
①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可是在候车厅等车时,都又改变了主意,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
②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北京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幸亏车还没到,不然真掉进了火坑。
③去北京的人想,还是上海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还有什么不能挣钱的?我幸亏还没上车,不然真失去一次致富的机会。
④于是他们在退票处相遇了。原来要去北京的得到了上海的票,去上海的得到了北京的票。
⑤去北京的人发现,北京果然好。他初到北京的一个月,什么都没干,竟然没有饿着。不仅银行大厅里的太空水可以白喝,而且大商场里欢迎品尝的点心也可以白吃。
⑥去上海的人发现,上海果然是一个可以发财的城市。干什么都可以赚钱。带路可以赚钱,看厕所可以赚钱,弄盆凉水让人洗脸可以赚钱。只要想点办法,再花点力气都可以赚钱。
⑦凭着乡下人对泥土的感情和认识,第二天,他在建筑工地装了十包含有沙子和树叶的土,以“花盆土”的名义,向不见泥土而又爱花的上海人兜售。当天他在城郊间往返六次,净赚了五十元钱。一年后,凭“花盆土”他竟然在大上海拥有了一间小小的门面。
⑧在常年的走街串巷中,他又有一个新的发现:一些商店楼面亮丽而招牌较黑,一打听才知道是清洗公司只负责洗楼不负责洗招牌的结果。他立即抓住这一空当,买了人字梯、水桶和抹布,办起一个小型清洗公司,专门负责擦洗招牌。如今他的公司已有150多个打工仔,业务已由上海发展到杭州和南京。
⑨前不久,他坐火车去北京考察清洗市场。在北京车站,一个捡破烂的人把头伸进软卧车厢,向他要一只啤酒瓶,就在递瓶时,两人都愣住了,因为五年前,他们曾换过一次车票。
( 1 )选择最恰当的一项作为短文的标题( )第一次相遇:________
第二次相遇:________
( 4 )通读全文,简要概括两个人的性格特点。成功者:________
拾破烂的人:________
( 5 )品读短文⑥至⑧段,写出自己的感悟。种花
丁立梅
①我在我妈屋门前种花。
②花的种子是我从网上买来的。花十多块钱,就能买上一小把。我乱七八糟地买了很多。包装上标注的是“小野花”。好,就它。因为野,好长,合我的性子。
③我妈听说我要种花,乐得眉开眼笑,一叠声答应:“好啊好啊,家里有的是地方。”她早早就把门前的一块地收拾出来。我携着我的花种子回家。我妈高兴,屋里屋外不停地来回转,一会儿找铁锹,说要把地再整一整,一会儿又说要去地里挑蔬菜,中午给我炒着吃。她的嘴一直咧着,合不拢了。她说:“你一到家,家里的门檐都变高了,变亮堂了。”
④这话说得我既开心又黯然。我们兄妹大了,各自有了家庭牵绊,难得回老家;家里只剩我妈、我爸两位老人,暮气笼罩之下,都是冷清。
⑤我爸也忙活开了。他给那块地追加了底肥,还用钉耙给划拉出漂亮的垄沟。
⑥种子刚种下,我妈就浇了一遍水。然后她天天向我汇报门前地里的情形。有鸟来啄食,我妈又多了一项任务——赶鸟,整天忙得不可开交。
⑦十八天后,种子终于出芽了。我妈不时就跑去看一会儿,说:“啊,那些小芽儿,像些小虫子在爬。”我在心里面笑着。
⑧芽儿疯长起来,很快密密地长了一堆,你挤我我挤你的。原先的地方不够它们生长了,我妈忙着把它们移栽到别处,把屋后也栽上了。抽枝了,打花苞了,这都是大事,我妈很细致地向我汇报。平时少言寡语的老太太,变得碎嘴起来,语调里,多带着笑。
⑨又一些天后,花终于开了,居然是漂亮的格桑花和波斯菊。红的,粉的,黄的,白的,不一而足。我妈的屋前屋后,像来了一群穿着鲜艳衣裳的幼童,整日里喧喧嚷嚷,跳跳蹦蹦,好不热闹。
⑩蝴蝶们也来了,恋慕地绕着花飞。我妈说:“没魂的蝴蝶啊。”她那是形容蝴蝶多。那景象我不用想,也知道是怎样的绚丽。
⑪村里人没见过这些花,又好奇又羡慕,有事没事,爱转到我妈门前来看。孩子们更是频频相顾,跟我妈讨得几朵回去,开心得不得了。
⑫于是乎,我妈门前总有人去讨花种子。我回去,我妈告状似的说:“烦死了。”我看到她说这话时,是多么口不对心。她脸上的笑容里,分明写着快乐,那种给予的快乐。
⑬今天我妈又告诉我,隔壁村子里的谁谁谁,也跑来跟她要花种子。格桑花开过了,我妈专门弄了个罐儿,收藏这些花种子。她把那罐儿看得比金镯子还贵重,看得可紧了。
⑭我问我妈:“给她了吗?”老太太端起架子来, 狡黠地笑着说:“她来要了三回,我才抓了一丁点儿给她。要的人多哩,我要省着点。”她计划着,明年把门口的路边也都给种起来。
⑮我笑她,说:“那不是谁都可以采了吗?”我妈被我点破了心事,嘿嘿两声,讪讪地笑着,有些不好意思。
⑯我很高兴,一个村庄都将因一把花种子而花开沸沸了。
( 1 )梳理妈妈种花的几个主要阶段和事件,根据提示写在下面横线上。①种子刚种下,(妈妈)________。
②________,(妈妈)忙着移栽、屋后栽。
③再一些天后,花开了,(妈妈)________。
( 2 )结合语境,说说第④段“这话说得我既开心又黯然”的含义。我妈的屋前屋后,像来了一群穿着鲜艳衣裳的幼童,整日里喧喧嚷嚷,跳跳蹦蹦,好不热闹。
( 4 )根据文章第⑥-⑫段的内容,说说“种花”给“我妈”带来了哪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