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B: 中国的园林讲究生机勃勃,追求形神兼备、气韵流畅,要有活泼的韵致。 C: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在一片辉煌的淡紫色中,我忍俊不禁地笑了。 D: 上帝在这对男女的眼睛中看到了无与伦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 |
2、 | 下列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兵临城下,形势间不容发 , 我们必须迅速做出决断。 B: 想当年将军金戈铁马 , 纵横大江南北,势不可当。 C: 整个调研过程他都没有参与,最后却鸠占鹊巢 , 把功劳归为己有。 D: 作案者周密的谋划和熟练的手法相得益彰 , 使案情扑朔迷离,增大了侦破的难度。 |
3、 |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令郎是对方的儿子,令堂是对方的父亲,令爱是对方的女儿。 B: 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愚公移山》“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一句中的“汉之阴”指的就是汉水的南岸。 C: 科举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乡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试的第一名为会元,而殿试的一、二、三名为状元,探花、榜眼。 D: 古人常用特定称谓来代替年龄。如“弱冠”指男子十六岁,表示已成年,“花甲”指六十岁,“耄耋”指八九十岁。 |
4、 | 下列对文学名著的点评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批判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与罪恶。B: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这部小说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80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C: 《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逊热衷于航海,性格坚毅的他在小人国、大人国历险多年,吃尽苦头,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 D: 《水浒传》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晁盖劫取生辰纲是“义”,宋江私放晁盖是“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是“义”。 |
5、 | 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陨落”“消失”“愿意”“勾当”都是动词。B: “雨后春笋”“感谢生命”“提纲挈领”“非常坚强”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C: “文博会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形成‘要在中国找文化投资、文化项目、文化产品,就到文博来’的市场氛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文博会形成氛围”。 D: “《特警力量》的收视率再创新高,是因为它不仅让观众目睹了特警战士的风采,而且彰显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英勇无畏的精神.”这个复句的第一层是递进关系。 |
6、 | 《纪念白求恩》的最后一段连用五个“一个……的人”组成排比句,分别从五个方面表现“这点精神”,这五个方面依次是( ) A: 志趣 思想 品质 道德 作用 B: 思想 品质 志趣 道德 作用 C: 思想 品质 道德 志趣 作用 D: 作用 品质 道德 思想 志趣 |
7、 | 下列句子语舌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当同学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有何见教?请说吧!” B: 当你骑车碰了一下别人的自行车时,你说:“真对不起,没碰坏哪里吧?” C: 当好朋友邀请你看球赛时,你说:“都快中考了,我没空!” D: 当班主任到你家走访时,你说:“你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 |
8、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金融风暴一旦席卷全球,全球各行业都将遭受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这其中以银行业首当其冲。B: 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你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C: 他准备出售自己珍藏多年的字画,并把出售所得捐赠给希望工程,但后来字画不慎遗失,使他的计划成了纸上谈兵。 D: 面对今年春天扑朔迷离的天气,老百姓们无所适从。 |
9、 | 使用标点符号正确的一句是( ) A: 既然是汉语,就与汉民族、中华民族紧密相联。中学语文要不要突出民族传统?我以为是无须设问的。B: 台湾与大陆,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为了民族的利益,两岸应尽快携起手来。 C: 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体现了朱自清心中追求的美好精神境界。 D: 李煜的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一江春水”比喻愁之多,愁之绵绵无尽,生动形象,概括性又极强。 |
10、 | 下列各句中,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洌的天宇下,闪闪地旋(xuàn)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灵。 B: 何大学问穿起了长衫,把自己打扮成斯斯文文的模(mó)样,说话也咬文嚼字。 C: 有一款镜头与屏幕分享的卡片(piàn)相机,可以当摄像头或摄像机使用。 D: 人在孤独时会远离暄嚣(xiāo)、芜杂,看到自己的内心,保持一份坦然与淡定。 |
阅读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完成问题。 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1 )试分析首句写“白日斜”的作用。 |
课外文言文阅读,回答相关问题。 ①值胡贼攻郡 ( ) ②友人语巨伯曰 ( ) ③子可去 ( ) ④贼既至 ( ) ⑤一郡尽空 ( ) ⑥遂班师而还 ( ) B: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C: 水陆草木之花 D: 何陋之有 ( 3 )用”/”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 4 )这篇文章采用了( )描写方法来表现荀巨伯的义举,文章还使用了( )的手法,让贼一“谓”一“还”,来表现巨伯的义。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春风柳上归
马亚伟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春的画笔轻轻点染,把第一抹春色涂上柳梢。
我上班的途中,有一段路程,道路左侧是一片垂柳。每天来到这里,我都会不自觉放慢车速。“慢慢走,欣赏啊”,有时候真的需要这样一种心境。
这里地处城市边缘,是难得的清幽静谧的所在,被我称为“闹市中的桃花源”。绿柳婆娑,是北国春曲上第一个音符,轻盈盈跳跃着,弹拨着每一缕春光。每年春天,我都会来这里与第一抹春光相遇。
在这里,能够谛听到春天脉搏的跳动。我曾经以为,我的春天就是为了与这一坡浅绿相逢,不然,我宁愿永远睡在安闲的冬天。我曾试图用我认为最美的语言来歌唱这片柳林,也曾试图用我认为最美的色彩来描画这片柳林,然而,我的声音是如此单调和造作,我的画笔是如此干涩和枯竭。在自然面前,我是失语的。唯有缄默,才可以听到一抹新绿带给我的怦然心动,才可以听到春天蹑足而来的轻音,才是对和谐宁静的自然最好的馈赠。
春的讯息刚刚来过,柳条已经变得柔软起来,柔梢披风。细细的柳树已经有了娉婷的风姿,丝丝柳条袅袅垂落,若含羞的少女。柳色新新,还未成翠色,远远望去,只是一片浅浅的柳烟。走近了看,能看到隐隐的绿意。视线穿过这片浅浅的柳烟,见远处散落着烟村四五家,分明有一种水墨画的韵味。
风也越来越软了,不久就会春色缤纷。人们喜欢把“桃红柳绿”作为春天的标志,柳林不远处就是一片桃林。这个时节,离桃花开还早着呢。不过桃林也显出不甘示弱的样子,正在努力地生长着,孕育着。不久,桃花一开,就可以同柳树一样装点春光。是柳色,牵出了第一朵桃红。
所有的树木中,我以为柳树最具婀娜之美,娉婷之姿,像极了窈窕的淑女。所以,柳树一直是画家和诗人所喜爱的。试想,自然界如果没有了柳树,画家的构图该是多么乏味和单调,诗人的妙笔又怎能字字生花呢?如果没有柳树,似剪春风又怎能裁出一树碧玉?
柳色是大自然最动人的一抹绿色。柳树没有春华秋实的经历,从春到夏,从夏到秋,从秋到冬,它只沐浴着阳光,历经着风雨,悄然增添着生命的年轮。柳常常是人们无心栽种,自己巧借自然之力,成行成荫。我途中的这片柳林,好像不是刻意栽种的,却也整齐。日日月月,每天经过这里,静观它们一岁一枯荣,在风雨中岁岁年年挺立。
“慢慢走,欣赏啊”,如果可以,我真想停下来。停下来凝视碧蓝的天,直到心灵澄澈如一潭静水;停下来醉在这美丽的柳色中,静静等待光阴一寸一寸流走,直到地老天荒。多么让人沉醉的柳林!
谁说春风是没有颜色的?当你远远地看到一层柳烟萌动,就看到了春风的颜色。
( 1 )开头引用诗句有什么好处?( 2 )为什么在作者的眼里,春色在柳树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 )本文重点写的是柳色,为什么还要写桃花?( 4 )本文语言形象生动,试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赏析。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趟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晩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 1 )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春天的?请简要概括。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②“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 3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有欢乐,有忧伤;有振作,也有迷惘;有师长的叮咛和教诲,有同学的宽容和赞赏……一件件往事记忆犹新,一幕幕场景历历在目,这些犹如人生长河中泛起的朵朵浪花,都是美丽的。
请结合自己的人生成长经历,以“一朵美丽的浪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②文中不能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姓名。③有真情实感,力求有新意,不得套作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