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唐山市迁安市第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不遵守交通规则,随便乱闯红灯的人,是一种极不好的习惯。
B: 生活的最重要部分不是去生活,就是对生活的思考。
C: 充满功利色彩的教育,只能培养出只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
D: 一个连教育都得不到尊重的民族是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2、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发现目标”!随着操作人员的报告,船载雷达稳稳地跟上“神舟”十号飞船。
B: “飞船进入黑障区!”前方测量站报告。
C: “神舟”十号终于顺利地返回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D: “快看!我们的航天员来了……”
3、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B: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C: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D: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传统文化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雎不辱使命》和《邹忌讽齐王纳谏》都选自《战国策》,它以记述纵横家策士等人物的言论和行动为主要内容,以人为中心来组织材料、描述事件。
B: 讽刺小说的特征是用嘲讽的表现手法揭露生活中消极落后和腐朽反动的事物,俄国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他一生的创作大多能显示其独有的讽刺性幽默和诙谐。
C: 《湖心亭看雪》中的“更定”是旧时每晚八时左右,打鼓报告初更开始,古代中国民间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
D: 《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一组诗集,“己亥”是指作者创作这首诗的时间,“己”属于“地支”,“亥”属于“天干”。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大渡口一家老茶馆,茶水费仅需一元,老板说赚的是街坊们喝出的人情味。
B: 毕业于北大的80后女孩思思,近日将代表重庆加入“汉服模特大赛”。
C: 多种台湾特色产品将在江北观音桥商圈展销,邀请了50多家台湾企业前来参展。
D: 由于持续降温,前来各大医院就诊的小孩比往日增加了大约三成左右。
6、下列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来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
B: 我国四大古典名著是:曹雪芹的《红楼梦》、施耐庵的《三国演义》、罗贯中的《水浒》及吴承恩的《西游记》。
C: “文房四宝”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文书工具,即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
D: 《沁园春.雪》《济南的冬天》《乡愁》《孔乙己》四篇课文,从文学体裁上来看,分别属于词、散文、诗、小说。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忘情地站在雨里,享受着那份难得的清凉和惬意
B: 黄莺在树上尽情歌唱,好像在向人们炫耀美妙的歌喉。
C: 2019年12月1日,五华马拉松比赛激情开跑。在这场万众瞩目的比赛中,五华人以奔跑的姿势跑出活力,跑出激情。
D: 科学工作者们在会上高谈阔论 , 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8、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nì)笑 (xiù)觉 并(dì)
B: (zǐ)妹 菡(dàn) 徘(huí)
C: (jī)斜 (yìng)答 荷花(gěng)
D: 负(hé) (yīn)蔽 莲(peng)
9、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但我依然对故乡的山情有独钟
B: 侵略者的国旗耀武扬威地在被其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C: 青青的山,绿绿的水,栩栩如生 , 令人陶醉。
D: 毕业在即,现在想来,美好的初中时光犹如白驹过隙 , 转瞬即逝了。
10、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据报道,某市场被发现存在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伪造质检报告书,管理部门将对此开展专项检查行动,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在报告书后加上“的现象”)
B: 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很多人提笔忘字,长此以往,将影响到汉字文化能否很好地传承。(将“到”删去,“能否很好地”改为“的”)
C: 睡前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删去三个“不可”)
D: 我国首座自主建造、设计、开发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在我国南海海域正式开钻,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深水战略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将“开发”调到“设计”前面。)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相关问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1 )上阕由哪一个词统领?描绘了边塞怎样的景象?

( 2 )下阕“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和愿望?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文言文阅读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 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者,吾非其师。”遂辞去,如是者凡更三师,稍长,嗜学饥渴,然遭乱世,且贫无书。尝从日者家见《书》疏义,因请寓宿,手抄归。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

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而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 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四十五》)

【注释】①许衡:元初大臣。官至集贤大学士。 ②怀之河内:怀,怀州。治所在河内(今河南沁阳)。 ③过:过人之处。 ④更:更换。 ⑤日者:古时称占卜的人。 ⑥《书》:也叫《尚书》,《书经》。⑦疏义:指为古书旧注所作的阐释。 ⑧ 寓宿:指在别人家借宿。 ⑨《易》王辅嗣说:王辅嗣对《易》的解说。

( 1 )选出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 )。
A: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
B: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
C: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
D: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
( 2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逃难徂徕山
B: 余得遍观群书/请寓宿
C: 遇其叱咄/问之
D: 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暑中过河阳
( 3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

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②遂辞去,如是者凡更三师。

( 4 )结合《送东阳马生序》全文,试比较两文分别赞美了两主人公怎样的品质?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如来对众言曰:“我今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诸菩萨闻言,合掌皈依。如来曰:“三藏乃是修真之经,正善之门。我待要送上东土,叵耐那方众生愚蠢,毁谤真言,不识我法门之旨要,怠慢了瑜迦之正宗。怎么得一个有法力的,去东土寻一个善信,教他苦历千山,询经万水,到我处求取真经,永传东土,劝化众生,却乃是个山大的福缘,海深的善庆。谁肯去走一遭来?”当有观音菩萨,行近莲台,礼佛三匝道:“弟子不才,愿上东土寻一个取经人来也。”(第八回)

唐僧正走处,忽听得一棒锣声,路两边闪出三十多人,一个个枪刀棍棒,拦住路口道:“和尚!那里走!”唬得个唐僧战兢兢,坐不稳,跌下马来,蹲在路旁草科里,只叫“大王饶命!大王饶命!”那为头的两个大汉道:“不打你,只是有盘缠留下。”长老合掌当胸道:“大王,贫僧是东土唐王差往西天取经者。自别了长安,年深日久,就有些盘缠也使尽了。” 那贼闻言,掣大棍,上前就打。长老一生不会说慌,遇着这急难处,没奈何,只得打个诳语道:“二位大王,且莫动手。我有个小徒弟,在后面就到。他身上有几两银子,把与你罢。”那贼道:“且捆起来。”众喽啰一齐下手,把一条绳捆了,高高吊在树上。

却说三个撞祸精,随后赶来。忽见长老在树上,八戒呵呵大笑道:“你看师父。在那等我们便罢了,却又有这般心肠,爬上树去,扯着藤儿打秋千耍子哩!”行者见了道:“呆子,莫乱谈。师父吊在那里不是?你两个慢来,等我去看看。”好大圣,急登高坡细看,认得是伙强人。心中暗喜道:“买卖上门了!”即转步,摇身一变,变做个干干净净的小和尚,肩上背着一个蓝布包袱。来到前边,叫道:“师父。”三藏道:“徒弟呀,还不救我一救?”那伙贼见行者与他师父讲话,撒开势,围将上来道:“小和尚,你师父说你腰里有盘缠,趁早拿出来,饶你们性命!”行者放下包袱道:“盘缠有些在此包袱,不多,只有马蹄金二十来锭,粉面银二三十锭,散碎的未曾见数。要时就连包儿拿去,切莫打我师父。”那伙贼闻言,都甚欢喜道:“这老和尚悭吝,这小和尚倒还慷慨。”教:“放下来。”那长老得了性命,跳上马,顾不得行者,操着鞭,一直跑回旧路。

行者忙叫道:“走错路了。”提着包袱,就要追去。那伙贼拦住道:“那里走?将盘缠留下,免得动刑!”好大圣,耳中摸一摸,拔出一个绣花针儿道:“列位,我出家人,果然不曾带得盘缠,只这个针儿送你罢。”那贼道:“你好道会做裁缝?我要针做甚的?”行者听说不要,就拈在手中,晃了一晃,变作碗来粗细的一条棍子。将棍子插在地下道:“列位拿得动,就送你罢。”两个贼上前抢夺,可怜就如蜻蜓撼石柱,莫想弄动半分毫。这条棍本是如意金箍棒,天秤称的,一万三千五百斤重,那伙贼怎么知得。大圣走上前,轻轻的拿起,丢一个蟒翻身拗步势,指着强人道:“你都造化低,遇着我老孙了!”群贼围上前来,打了五六十下。行者笑道:“且消停!待我一个个打来,一发教你断了根罢!”荡的两棍,打死了两个,唬得那众喽啰撇枪弃棍,四路逃生而走。

却说唐僧骑着马,往东正跑,八戒、沙僧拦住道:“师父往那里去?错走路了。”长老兜马道:“徒弟啊,趁早去与你师兄说,教他棍下留情,莫要打杀那些强盗。”呆子一路跑到前边,厉声高叫道:“哥哥,师父教你莫打人哩。”行者道:“别个都散了,只是两个头儿在这里睡觉哩。”呆子行到身边,看看道:“这两个,张着口睡,都淌出些粘涎来了。”行者道:“是老孙一棍子打出豆腐来了。”八戒道:“人头上又有豆腐?”行者道:“打出脑子来了!”八戒听说打出脑子来,慌忙跑转去,对唐僧道:“打杀了。散伙了!”三藏问:“阿弥陀佛!打的怎么模样?”八戒道:“头上打了两个大窟窿。”三藏教:“解开包,取几文衬钱,快去那里讨两个膏药与他两个贴贴。”八戒笑道:“师父好没正经。膏药只好贴得活人的疮肿,那里好贴得死人的窟窿?”三藏道:“真打死了?”就恼起来,口里不住的絮絮叨叨,猢狲长,猴子短……(第五十六回)

(节选自《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 1 )根据第八回,简要概括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根本原因。
( 2 )结合文段简要分析唐僧形象。
( 3 )鲁迅认为《西游记》“实出于游戏”,请结合上文第五十六回节选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艳遇黄栌

①其实,我是奔着红枫去的。

②学校对面的凤凰山公园,有几株高大的枫树。春日里见过它们开花的模样,楚楚可怜的一簇簇小花,几乎被叶子淹没。当初就对枫树说了:亲爱的,我等你盛装那一天。

③眼见得秋凉了,揣测那树应是别有一番景象了,遂直奔我的枫树而去。

④远远地瞄见一团黄绿的云,全不见半丝红意。“好慢的性子!竟不见我都穿上厚毛衫了吗?”

⑤再去,它说了声“稍后!”

⑥又去,它说了声“抱歉!”

⑦俗务劫了我。那也忘不掉迎上穿越风凰山公园来上班的同事问一声:枫红未?

⑧一夜西风紧。想那枫叶再不红就见鬼了!慌忙着了艳装,唤了伙伴,去会那枫。

⑨——鸣呼!那枫,竟已残了!

⑩遍地枫叶,黄稠红稀。勤快的环卫工,将它们扫成了一堆一堆。再举头看那枫树,稀稀落落的枫叶,未及红透,已然焦枯。恍然忆起一个爱好摄影的朋友说:去香山拍红叶,要碰运气,就算你在香山附近租个民居一住半个月,那也可能错过了枝头红叶——霜来方红,风来即落;风来霜不来,只能拍遍地黄叶;就算风不来,叶子经了霜,也会无风自落!所以,枝头红叶的“完美时间”,可能仅有几小时,而这几小时,又可能是在夜间……

——不用问,我错过了枫树几小时的“完美时间”。

然而,且慢!那边怎会有夺目的一树橙红?

奔过去,我认出了它——黄栌!

它是黄栌!叶片俏丽、叶脉风致的黄栌!夏日里,我折了一枝枝叶青翠的黄栌,插进瓷瓶中,半个月后发现,它竟然生了根!慌忙将它请到一个玻璃瓶中,赏它诗意的叶,诗意的根。

我和伙伴顾不得在一旁锻炼的老者如何讶异,只管纵声欢呼!

我说:我怎么不记得往年看到过如此绝色的黄栌啊!它一定是来补偿我们的!它说——枫叶辜负了你,那就让我“给你点点色看看”吧!

那黄栌,可真敢用色!它把橙黄、杏黄、铋黄、柠檬黄和朱红、水红、嫣红、玫瑰红悉数大胆地涂在自己身上。我听见它用挑逗的口气说:君喜色?我色丰!“色丰”是“艳”啊!嗯,它绝对担得起这个字。

想起木心所说:像是隔年要作废一样,“秋”滥用顺色了——-树上、地上、红、黄、橙、赭、紫……挥霍无度。这树岂不是疯了!这秋色明明是不死活地豪华一场……

是的,树疯了!我们也疯了!

我对镜头前的伙伴说:快摘一片叶子!

㉑看它如情书——好极!

㉒嗅它如花朵——好极!

㉓听它如仙乐——好极!

㉔吻它如婴孩——好极……

㉕怎么着都是根好!

秋叶开,比春花盛开更惹人礼赞、引人折腰呀!它不似春花点缀枝头那样左斟右酌,前思后想,惜墨如金地这里来一笔,那里来一笔。秋林用笔,豪野到爆!看眼前这棵黄栌,简直要将夺目的浓丽色彩波溅到你身上了呀!

㉗宋冬野唱到:爱上一匹野马,可我的家里没有草原。我借了这调子唱到:爱上一棵黄栌,可我的家里没有院落。

㉘若是有呢?若是有,川端康成这两个句子还能不偏不倚地射中我么:美是邂逅所得,美是亲近所得。

( 1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⑩段中作者借爱好摄影的朋友的话,突出了捕捉红枫最佳观赏时间的不易。
B: 第 段插叙夏日在瓶中养黄栌一事,是为了表明自已对黄栌红叶早就情有独钟。
C: 第 段中“滥用”“挥霍无度”本是贬义,作者却借此写出了黄栌色彩之丰富浓艳。
D: 第 到㉔段,作者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和一系列动词,突出了对黄栌的喜爱之情。
( 2 )文章的标题是什么含义?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 3 )文章用了不少篇幅叙述去看红枫的经历,有什么作用?
( 4 )从修辞角度赏析㉖段画线的句子。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桃花源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人生也是如此,只有不断尝试,才能从困境中走出来,才能看到光亮。有时候,使人豁然开朗的是坚持不懈,孜孜以求;有时候,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

请以“豁然开朗”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痴人不说梦了”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