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没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嘶哑 喉咙 急怒 腐烂 B: 黎明 温柔 深沉 敦厚 C: 激流 契机 汹拥 神奇 D: 复新 悲愤 象征 挚爱 |
2、 | 以下是《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一集“脚步”中的最后一段解说词,对这段文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B: 无论是食物还是其它方面,我们都要懂得传承与发扬。 C: 不管身处何方,总有一种食物的味道会让我们想起家乡。 D: 时光流逝,各种食物的老味道俨然成为了历史。 |
3、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一进展览馆,看到的第一眼是一幅古老的宇航图,令人震撼不已。 B: 游客不文明事件之所以经常性地频繁发生,不光有游客个人素质的问题,也有景区管理者的管理问题。 C: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D: 这次的“爱鸟护鸟,我在行动”主题公益活动,宣传组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大自然滥杀动物。 |
4、 |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飞船指令长阿姆斯特朗、指令舱驾驶员科林斯和登月舱驾驶员奥尔德林在宇航中心的食堂里吃了早饭,穿上了宇航服。B: 他们检查了登月器的着陆情况,情况一切正常;他们拿出铁锹,采集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他们从登月舱中取出一块纪念碑,把它树立在月球上。 C: 22日上午6点35分,它与去那里等候的“阿波罗11号”飞船对接成功。 D: 他这样评论他们离开登月舱、踏上月球的“一小步”:“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
5、 |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部精彩的二战电影,堪称经典战争巅峰之作,场面惊心动魄。 B: 中国经济发展了,国力强大了,许多外交难题自然就会山穷水尽了。 C: 每次逛街都收到很多传单,好多都是宣传儿童早教的,看得眼花缭乱都不知道怎么选了。 D: 工匠精神既是一种“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职业态度,也是一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极致追求。 |
6、 | 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世说新语》二则) 翻译:朋友感到很惭愧,(于是)下了车子想拉他(元方)。元方头也不回的走进房门。 B: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诸葛亮《诫子书》) 翻译: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C: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翻译: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 D: 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蒲松龄《狼》) 翻译: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有一个狼洞在其中。 |
7、 | 下面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学习知识,不仅需要勤奋刻苦的态度,更需要一丝不苟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B: 看到四岁小侄女模仿《甄嬛传》中人物的表演,全家人都忍俊不禁地笑了。 C: 全国电视音乐大赛上,选手们个个表现出众,评委们也是气冲斗牛 , 十分专业。 D: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
8、 | 将下面打乱的语言材料调整句序,正确的一项是 ( ) B: ①⑤③④② C: ③①②④⑤ D: ③①⑤④② |
9、 |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天的江南是美丽的:风很柔和;空气很清新;太阳很温暖。 B: 学了《画山绣水》之后,你不禁要问:大自然怎么会这样神奇美丽的呢,为什么会有人为了一点私利就忍心破坏它呢? C: 据悉,南京西站将保留站台和部分铁轨,有望在未来五,六年内建设成为南京第一座铁路博物馆。 D: 广场西侧巨大的“灾难墙”,灰黑的底色映衬着“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14个白色的大字。 |
10、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秀丽壮美的山川,神秘繁茂的森林,湛蓝高远的天空,都是大自然给我们的馈赠。 B: 羽毛球飞到了树枝上,小明故意逞能 , 噌噌噌地爬了上去,球没捡到人却下不来了。 C: 著名演员王刚把和珅这个老谋深算的角色演得入木三分 , 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 美国特朗普政府实施制裁“中兴通讯”、发动中美贸易战、打击叙利亚政府等举措,其实是他们根深蒂固的霸权主义思想在作祟。 |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小题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 1 )在上下片中词人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 2 )请赏析词中的画线句。 四面歌残终破楚。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郑 和,云南人,世所谓三保太监者也。初事燕王于藩邸,从起兵有功。累擢太监。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五年九月,和等还,诸国使者随和朝见。和献所俘旧港酋长。帝大悦,爵赏有差。旧港者,故三佛齐国也,其酋陈祖义,剽掠商旅。和使使招谕,祖义诈降,而潜谋邀劫。和大败其众,擒祖义,献俘,戮于都市。 宣德五年六月,帝以践阼岁久,而诸番国远者犹未朝贡,于是和、景弘复奉命历忽鲁谟斯等十七国而还。 和经事三朝,先后七奉使,所历凡三十余国。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赀。自宣德以还,远方时有至者,要不如永乐时,而和亦老且死。自和后,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外番,故俗传三保太监下西洋,为明初盛事云。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二) ( 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 踪迹:追踪探访B: 多赍金币 金币:钱币财物 C: 祖义诈降,而潜谋邀劫 邀劫:邀人抢劫 D: 帝以践阼岁久 践阼:登上帝位 ( 2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 B: 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 C: 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 D: 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 ( 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交耻已破灭,郡县其地,诸邦益震耆,来者日多。 ②自和后,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外番。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系在风筝线上的……
周岩壁
①时令正是仲春。大地挣脱了冬的纠缠,不觉之中已泛出几分淡淡的鹅黄的绿意。仰望晴空,偶见数点风筝,袅袅娜娜地飘挂在天际,使我蓦地忆起“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瞩望那长长的轻轻抖动的风筝线,竟丝丝缕缕牵出了我的童年。
②在乡下,三月的剪剪轻风还残留着冬的料峭。我们这些颠跑在蓊郁麦田里的孩子,摔打惯了,是不知道什么叫冷的。何况又常把嬉笑系在风筝线上,即便有些寒意,也早被如火的童心熔化掉,让野气的笑声赶跑了。
③人们都说:男孩子手笨,没女孩子手巧,这岂不有些重女轻男了么!不是吹,我们男孩虽未能绣出花团锦簇的衣冠,却从手中飞出这巧夺天工的风筝!嗨,做风筝可不像女孩子学针线,有的是时间,有的是专人指教。我们男孩子可整天像贼撵一般忙得脚不沾地。常趁放学后的间隙,三五个凑在一处无人知晓的角隅,或干脆跑到野外去,因为家里大人是不让我们摆弄风筝的。
④我们偷偷找来竹篾,且要绿皮的有韧性的,犹如女孩子绣花挑线一般仔细。我们把竹篾放到火堆上烤了,再弯成弓似的和轱辘似的等几何形状,拼在一起,悉心系好,就变成了形态各异的风筝的骨架。然后几颗小脑袋抵在一起,叽叽喳喳商量一阵,就各出心裁地用彩笔在糊好的桑皮纸上勾勒一通,便给它们穿上了斑斓的衣衫。这完全可以与女孩子织成的锦绣相媲美。然后用大团大团的线做放线,一头系在风筝上,一头缠在一个线拐子上。这些线来得可不易呢,是我们这些“男子汉”低三下四,求爷告奶,甚至向小姑娘一连串喊上十声“好姐姐”才弄到手的。
⑤好了!抬起你因做风筝而勾得酸了的头,开始放吧。咳!风筝!风筝!全是风筝!这些大大小小造型生动的风筝,从辽阔的麦田里,迤逦的大道旁,潋滟的堤塘边冉冉升起——被底下幼稚的欢声笑语吹着,腾腾热气捧着,悠悠飞向空中,去亲吻白云。好似争艳的奇葩,挂彩的气球。我们的心醉了。
⑥更叫绝的要数晚上。皓月高悬中天,大地一片静谧。夜色朦胧。我们几个小伙伴溜出来一叽咕,便带了心爱的风筝到村头田边。风筝纸是涂了闪金光的东西,还要想法把一段蜡头或一捻蘸了油的棉絮系在尾巴上,放飞时一点燃便像飞机尾翼上的信号灯。这通常极难放,因野外有风,蜡烛又不顶风,所以总是熄灭。但偶有做成功的,那风筝放起来就别有情趣,“信号灯”明灭闪烁,随风筝飘飘洒洒,也把一颗颗童心送上神秘的高空,如醉如痴。
⑦风筝也有赌气的时候,任你如何摆布,它总要往地上栽。这时的小伙伴决不会张飞似的环眼圆睁,一脚踏翻它的,而总是小心翼翼地检查一番,找出毛病,对症下药。随着欢呼声,风筝重又飘然升起。当放到得意处,猛不防风筝也会断线,摇头晃脑地越飘越远。我们拉着断了的风筝线,不胜惋惜……
⑧韶光如流。虽说童年已悄然离去,可风筝这根若有若无的线,却每每牵着我的童年。我常想捡回那逝去的童年。
⑨啊,我的鹅黄色的童年
阅读《倾斜65度的阳光》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倾斜65度的阳光
孙道荣
①阳光穿过云层,越过前面大楼的楼顶,闯进了我们的办公室。阴雨连续了十来天,天空终于放晴了,这多雨的城市啊!
②他急匆匆走到我身边,向我请假,回家去一趟。我看看时间,下午两点一刻。每次,只要天气晴朗,他都会在这个时间左右,请上半个小时假,回家转转。我对他的家庭情况了解并不多,只知道他和奶奶生活在一起。他是个孤儿,是奶奶一手将他带大的。好在单位离他家不远,骑车十来分钟就到,所以,每次我都会准假,只是不太明白,他为什么总是选在这个时间回去,而且一定要在天气晴朗的日子?
③正好要到他家附近的一个单位谈一笔业务,我说:“那我们一起去吧,你顺便从家里转下来,然后我们一起去谈业务。”
④骑着车,拐进一条小巷,在一幢灰旧的居民楼前停下。四周都是高楼大厦,使得这幢老楼显得特别矮小。他说:“我家就在这里,进去坐坐?”我点点头。
⑤走进楼洞,眼前骤然一暗,眼睛一时都适应不过来。
⑥上到二搂,他掏出钥匙,打开了门。屋里很黯淡,里屋传来一个老太太的声音:“是林啊,你回来了?”他大声应道:“奶奶,是我,还有我的领导,也顺路来看看您。”
⑦他招呼我在客厅坐下,便匆忙走进房间,抱了一床被子,走到阳台上。然后,又回到房间,搀扶着一位老太太,慢慢走了出来。我站起来,向老人问好,老人颤巍巍地笑笑。
⑧他把奶奶搀到阳台上,将奶奶扶到躺椅上,躺下。我惊诧地看到,一道阳光正好洒在奶奶身上,那是从前面两幢高楼的间隙照射过来的。老人眯着眼睛,笑着说:“老天终于放晴了,今天的太阳真好啊!”
⑨他仔细地帮奶奶压好被子又附在奶奶耳边说:“奶奶,天气预报说,后面几天都是晴天呢。等会您自己回房间时,小心一点啊。”
⑩告别老人,走出门。他说,因为前面的楼太高,阳光都被遮挡住了,每天只有下午2点半到3点半这一个小时的时间,才能透进一点阳光,照到阳台上。这个时间的阳光,与地面正好处在65度角。他说,奶奶年纪大了,身体不好,腿脚也不方便,不能下楼晒太阳了,所以,只要天放晴,有太阳,他就会回家,帮奶奶在阳台上放好躺椅,铺好被子,然后把奶奶搀到阳台上,躺着晒晒太阳。
⑪原来这样。我重重地拍拍他的肩膀。难得他这么孝顺,这么细心,这么周到。
⑫他告诉我,小时候,他家前面的大楼,就一幢幢竖起来了,将他们家整个笼罩在阴影中,几乎常年见不到阳光。晾晒的衣服,其实基本上都是阴干的。时间一久,整个老楼,都散发着一股潮湿的霉气。但是,很奇怪,冬天他盖的棉被,却是暖暖的,蓬蓬松松的,弥散着一股阳光的气息。后来他才知道,只要天气放晴,有太阳,奶奶都会准时赶回家,将他床上的棉被,拿到阳台上晒晒。太阳能照到他们家阳台上的时间,只有那么短短的一个小时,所以,奶奶拿去晒的,总是他的棉被。那时候,奶奶刚退休,帮附近的人家做钟点工,她对雇主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天晴的时候,下午2点钟,让她回一趟家。
⑬他的眼睛,湿湿的。他说,小时候,他穿的衣服,总是干干净净,从他身上,几乎嗅不到一点老楼的霉旧灰暗气息。他说,奶奶把所有能照到他们家的阳光,都照射到他的衣服和被子上了啊!他坚定地挥挥手说:“现在,我最大的目标,就是尽快买一套能经常晒到阳光的房子,让奶奶在阳光下安享晚年。”我相信他能做到。
⑭回头,前面大楼的影子,已经笼罩了这幢居民楼。我却隐约看见,另一束阳光,一直照射着它,温暖、明亮、持久。
阅读下面的材料。
《乔家大院》乔家大院的孙茂才,由穷酸到落魄至乞丐,后投奔乔家,为乔家的生意立下汗马功劳,享有一定地位。因私欲被赶出乔家。 后来,孙茂才又想投奔对手钱家,钱东家对孙茂才说了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不是你成就了乔家的生意,而是乔家的生意成就了你!最终孙茂才再次陷入落魄。悟道:不要问别人能给你什么,而要问你能为别人做什么!没有别人建的平台,哪有你发挥才能的舞台!共赢才会大成!忠诚是最大的资本!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主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