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株洲市第七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的词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古人讲孝亲,最难的是“色难”,对待双亲不光是生活上的奉养,神情上还要和颜悦色 , 动不动就烦躁可不行。
B: “00后”唐卡画师更姐左手端碗,右手执笔,小心翼翼地在身前画布上勾勒,一条绿色橄榄枝的轮廓逐渐显现。
C: 摩托化步兵在演习期间运用机动防御战术将“敌人”折磨得筋疲力尽 , 然后转入进攻。
D: 改变了人类宇宙观的哥白尼,发现钋和镭两种新元素的居里夫人家喻户晓,他们取得的成就令人侧目而视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雏形 海市蜃楼 永往直前 碌碌终生
B: 烦燥 付诸东流 茫然若失 具体而微
C: 鞭策 白驹过隙 相得益彰 无济于事
D: 狩猎 得天独厚 险象迭生 齐心谐力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搓捻 姊妹 美不胜收 粘轻怕重
B: 祈祷 诀别 不求甚解 神采奕奕
C: 烂漫 絮叨 大相迳庭 油然而生
D: 憔粹 倜傥 桀骜不顺 巍然不动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B: “爱是不是太阳?”我指着阳光射来的方向问:“是太阳吗?”
C: 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D: “最美人物”说起来很远,其实如果你留心,他们就在我们身边;“最美事迹”也在时刻发生,就像昨天上午,在河里勇救落水老太的程师傅。
5、萧红的哪部小说被鲁迅称作"力透纸背的,北方人民于生的坚强,于死的挣扎"的作品?( )
A: 《八月的乡村》
B: 《呼兰河传》
C: 《生死场》
D: 《马伯乐》
6、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持(jīn) 临灭绝(bīn) 幕(xù) 罩(lǒng)
B: 淘(tài) 级而上(shí) 碍zhàng) 拌(jiǎo)
C: 贿(lù) 水不通(xiè) 掩(yìng) 苗(yāng)
D: 承(huò) 志不移(shǐ) 伤(zhuó) 传(yí)
7、依次填入下列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面对文化传承创新这张有难度的时代考卷,我们不仅要善于做好选择题,敢于做好应用题,还要精于做好综合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结晶,她_____个体心灵、__________民族精神、__________民众心智,___________中华民族数千年坚毅前行。

A: 安顿 振奋 启迪 引领
B: 启迪 引领 安顿 振奋
C: 安顿 引领 振奋 启迪
D: 启迪 安顿 振奋 引领
8、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把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贯穿于工作的始终。
B: 重要的书必须反复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C: 在人迹罕至的北极,奇异的天象令人心旌摇晃,难以忘怀。
D: 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首当其冲 , 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裂之势。
9、下列故事与诚信无关的一项是( )
A: 商鞅立木
B: 曾子杀猪
C: 闻鸡起舞
D: 尾生抱柱
10、下列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瘫(huàn) 托(hōng) 清(chéng) 和(yīng)
B: 蔽(yīn) 弄(shì) 一(shà) 成(cuán)
C: 狭(ài) 廓(liáo) 热(chéng) 鄙(bó)
D: 塌(tān) 伏(quán) 钦(chāi) 耀(xuàn)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古诗,完成下题。

溪行逢雨与柳中庸

(唐)李端

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

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

三峡吟

(宋)徐照

山水七百里, 上有青枫林

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

【注释】①上有青枫林:《楚辞●招魂》中有“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

( 1 )这两首诗都以________ 来写愁。
( 2 )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

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乙)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吾日三吾身 ________ ②不习乎________

食 ________ ④去________

( 2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 3 )(甲)(乙)两文共同强调的是什么?你如何看待它在人生成长中的作用?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现代文阅读

蹬 布

①那天放学进家,响莲先是高兴,后是惊讶。高兴的是爸爸难得在家,惊讶的是爸爸脖子上吊着绷带托着左胳膊。

②因为爸爸意外工伤,响莲那天没有挨着枕头就入睡。她听见爸爸妈妈在低声商量事儿。妈妈说:“欠人家两个月车钱了,这下更艰难了。”爸爸说:“再艰难,也得保证响莲。”

③在这个城乡接合部的居民区里,响莲上的却是城里一所挺有名的学校。那天老师宣布,今后有的作业要在电脑上完成,响莲庆幸自己并不落后,妈妈在小超市打工,用攒了三四个月的工钱,给她置备下一台电脑。妈妈说,超市老板娘早给她闺女置下电脑了,那闺女才上四年级。妈妈问响莲:“老板娘说的‘未雨绸缪’,什么意思?”响莲说老师还没教。妈妈就说,家长们都知道,一上五年级,有的功课就得在电脑上完成,“未雨绸缪”就是不等老师教,一搜就懂。他们家住的地方,离响莲上的那学校挺远,家长们几乎没有让孩子自己乘公交车去的。 若自己家没有车,就跟别的家拼车。响莲就跟另外四个孩子拼车,每月450元。

④但是,两个月前,妈妈被超市辞退了。爸爸晚上回到家,妈妈总叨唠,说那小超市老板娘不地道,爸爸淡淡地劝:“如今到她那地方加油的车少了。她也有难处。你就再找份别的工吧。”妈妈觉得失去那份工可惜,以前每天下班回家正好接响莲,而且,还可以平价甚至大折扣从那超市买回袋奶方便面什么的。本来妈妈那份工资除了日常费用,还可应付响莲每月的拼车费午餐费,现在可就困难了。爸爸再出事故,虽说是对方负全责,医药费不愁,但只剩基本工资,困难就变成艰难了。

⑤第二天响莲起床后,不见爸爸,就跟妈妈说:“今天我不搭小车了,我去坐公交。”妈妈大声回应:“你老老实实坐上去!”车在她家门外按喇叭,妈妈对师傅说:“响莲她爸一早就蹬布去了,人家同意先预支他1500块,明天我就连这个月总共1350块给你。”

⑥车子往城里开,马路边有排专卖建材的商店,有家店最近专营再生布。再生布就是用回收的废旧衣服等纺织品,捣烂了再热压成型,那家店从厂里进大批的货,一卷一卷的,宽度从两米到八米,长度从十米到二十米,那些搞大棚养殖的,棚顶上要苫这种东西,他们的大棚往往长达一百米,那就需要把成卷的再生布先在地面上铺展开,再将其用手提缝纫机缝合成指定的长度,缝完了,再整体卷起,装车运走。在操作过程中,有个环节,就是蹬布。缝合前,每卷布要搁到地上,用脚蹬展开,那还不算太难,缝合后,如果是八米宽的缝成了一百米长,再用脚将其蹬卷起来,那就不仅需要旺健的脚力,更需要平衡的技巧。这个活儿很累人,但是又不可能给高工钱,因此都是些最没办法的人,才一早来干临时工,四个小时,管一顿粗茶淡饭,给五十元。

⑦响莲从车窗老远就望见了爸爸的背影。爸爸虽然一只胳膊伤了,两腿却仍雄健有力,只见他两腿轮流蹬布,那布卷越蹬越厚,爸爸再蹬,就有点儿跳动的意味了……车开过去了,蹬布的爸爸从后视镜里消失了。

⑧响莲微微咬着嘴唇,心里发誓,一定要报答父母。那天晚上,她从网络上查到了“未雨绸缪”的解释,她心中浮现出许多的方案。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6年第12期,作者:刘心武,有删改)

( 1 )小说主要写了两天的故事,请简要概括。

那天:________

第二天:________

( 2 )小说两处提到“未雨绸缪”,请说说你的理解。

超市老板娘的“未雨绸缪”行动是:________

响莲“未雨绸缪”的想法是:________

( 3 )小说两次写到爸爸妈妈的对话,从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妈妈,怎样的爸爸?

( 4 )第③段写到“响莲庆幸自己并不落后”,你发现响莲在哪些方面并不落后?

( 5 )多年以后,事业有成的响莲和爸爸聊天,她会怎么说呢?请顺着下面的句子写出来。

响莲:爸爸,说到您当年蹬布的情形,我最不能忘记的是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铁锤

张中杰

①“呯!”随着儿子猛关卧室门的骤响,你的心一个震颤,委屈的眼泪淌下来。

②打小把唯一的儿子当块宝玉呵护,儿子却长了身营养过剩的懒膘,脾气暴躁。青春期的儿子,始终与你如反贴门神——不对脸。有一次儿子跟你顶嘴被弟弟看到,当舅舅的作势要将儿子往窗户外面扔,儿子脸吓得乌青才噤声,但次日好了伤疤忘了疼,依然如故。你真的担心学习成绩平平、养的一身贼膘的儿子将来难有出息,更别说为你养老了。

③“再不听话,我送你去当兵!”你咬牙切齿。

④“当兵就当兵!”儿子居然不屑一顾。

⑤浇水过多的花根部更易腐烂而早夭,放不开手的风筝注定飞不高。犹豫摇摆许久,你终于狠狠心,送高中毕业的儿子去当了兵。

⑥“十公里拉练咋能跑得动?两米高的障碍物咋翻过去?”听说新兵蛋子拉练最苦,你常常眼睛盯着天花板,彻夜无眠。三个月后,新兵集训结束。儿子来信说,他被分配到了炊事班,当了伙头兵。还有,他训练时因为紧张,扔手榴弹意外脱手,班长扑在他身上,受了点儿轻微伤。你听得寒毛直竖。当个伙头兵,能有什么出息?手榴弹爆炸威力很大,儿子真的没受伤?你焦虑不安,更加忧郁了。

⑦无尽的牵挂,促使你与丈夫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去戈壁滩看望儿子。

⑧寒冬腊月,北风刺骨。你站在儿子面前时,儿子正在炊事班轧煤饼,手上裂开一道道血口。儿子高大了,脸上泛着红润的光;明显黑了瘦了,但浑身肌肉更结实了。你抚摸着儿子粗糙的手,心里隐隐作痛,又一次泪光闪烁。临走时你再三叮嘱儿子,一定要想方设法换个岗位。

⑨回到家,你辗转反侧,想起了那把小铁锤。

⑩七岁时,你老家的邻居是一个虎背熊腰的壮年铁匠。胆小的你捂着耳朵躲在一边,只见壮汉左手拉呼呼作响的风箱,右手握一把铁铲不断往蹿起的火苗上送煤块。红彤彤的杂铁块几欲烧成流质时,左手飞快地换了铁钳夹出来,右手早变戏法似的举起一把铁锤。有时他的儿子抡起大磅锤,与他的小锤形成黄金搭档。铿锵嘿哟,火钳左旋右转,铁锤上下翻飞,火花四溅。

⑪敦厚的铁砧板上躺着黑乎乎的杂铁,忍受着大小锤的打击,不曾呻吟。丢进水盆中“嗞啦”一声响,杂铁块竟神奇地变成一把锋利的镰刀,一柄锃光瓦亮的锄头……

⑫你总是在想,杂铁被敲打时身上疼不疼,好似砸在自己心上。邻家壮汉看你对打铁好奇,为你打了一柄小巧玲珑的铁锤儿,一斤多重,一拃多长。学习疲倦时,你喜欢用这把小锤砸小石子,锤面闪光,咚咚响亮。

⑬后来,这柄锤伴随着你,以全乡第一名成绩考入县城重点高中,又伴你考入大学,直到有了工作。结婚那天,你把小锤悄悄装进梳妆台的小抽屉。

⑭你细心地找来一个小盒子,把小铁锤装进去,当作包裹邮给儿子,里边附了你写的一首清代诗人郑燮的七绝《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⑮一个月后,儿子的信来了。他的字一个个排列整齐,力透纸背。“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后,有一个明显的小锤印。你心里长出一口气,拧紧的眉毛舒展开来。

⑯军营锤炼三年回来。儿子一进门竟然给你和丈夫一个温暖的熊抱。儿子坐下来,一边削好苹果递到你手里,一边汇报自己的进步,原来,儿子利用业余时间,拼命看书学习。由于训练表现突出,入了党;还由于见义勇为被表彰,立了二等功;如今又提了干,做了军官。

⑰“你是怎么做到的?”你喜不自胜,心里涌起好奇。“每天读书两个小时,坚持做好事。这样,天天有收获,有进步!”儿子自豪地说道。你惊喜地瞪大了眼睛。

⑱儿子用从部队学到的厨艺,为你和丈夫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儿子给你和丈夫讲述部队里的故事。

⑲你弟弟擦窗户玻璃,意外跌伤肋骨。儿子开车送舅舅去医院。舅舅让儿子坐车上等。可他还是规规矩矩地把车停到车位,非扶着舅舅走不可。拍片、查结果,楼上楼下地陪检,细心照料舅舅。

⑳“我这个外甥变化真大!”弟弟高兴地给你打电话。

⑳①那个喜欢与你顶牛儿的青涩少年走远了,你有点儿怅然若失。但最后,你幸福地笑了。泪眼蒙眬中你忽然觉得,当初的选择,是一个美好的插曲,就像那把小铁锤,真的很美

(选文有删改)

( 1 )下列各项表述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小铁锤为叙事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紧凑,浑然一体。
B: 第⑭段划线句子“你”引用《竹石》意在鼓励儿子要志向坚定,像竹子一样坚韧顽强地面对生活中的艰难困苦。
C: 第⑮段划线句子“儿子”回信引用诗句《石灰吟》的目的是向母亲表明自己有接受挑战和磨练的勇气和决心。
D: 文章采用夸张手法,叙写“儿子”的变化,展现了“儿子”的成长经历和蜕变过程。
( 2 )请简要分析文中插叙部分的作用。
( 3 )按要求赏析下列语句。

①浇水过多的花根部更易腐烂而早夭,放不开手的风筝注定飞不高。(品味句子的含义)

泪眼蒙眬中你忽然觉得,当初的选择,是一个美好的插曲,就像那把小铁锤,真的很美!(品味加点词所蕴含的感情)

( 4 )“儿子”入伍前后判若两人,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 5 )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四、写作(分值:60分)
按要求写作


2020年春,新冠疫情肆虐,国人奋起,全力抗疫:专家院士义无反顾,医护人员无惧生死,外卖小哥顶风冒雨,他们是前线的“最美送行者”;单位社区周密排查,千万家庭居家防控,莘莘学子线上学习,他们是后方的“最铁防疫员”。“冲在前”是担当,“宅在家”是贡献,做好自己,是大家共同的信念……


其实,任何人,任何时候,只要做好自己,就是最美的风景!

请以“做好自己”为题,写一篇作文,字数不少于600字。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内容具体充实,表达真情实感;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心跳給妳一半”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