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 A: 这个单位连续发生事故,我们不能不说他们在安全防范上没有漏洞。B: 谁能否定努力钻研科学技术是没有用的呢? C: 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顽强的学习毅力,就不难不取得好的成绩。 D: 他连续三天无故旷课,我们能不指出他不遵守学校纪律吗? |
2、 | 给下列新闻拟写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本报讯(实习记者唐剑)端午节当日,记着在西宁市街头看到,各种颜色鲜艳,做工精美的手工香包,颇受市民的青睐。 30日上午八点,记着在西宁市城中区南川东路早市看到,许多市民围着一个老奶奶的香包摊,争相购买各色香包,元宝、口袋、莲花等多种造型的香包非常吸引人的眼球。“这种是‘元宝香包’,有招财的意思,这是‘福袋香包’,有带福的意思!”在老奶奶的讲解宣传下,一位中年女性一下就买了10个。在采访中,很多市民表示,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虽然很多传统习俗已经慢慢变淡。,但我们西宁人的端午节依然要过得古色古香:粽子要吃,尤其手工香包一定要戴。所以,端午节这天老奶奶手工香包的生意格外好。 (《西宁晚报》2017年5月31日,有改动) A: 端午节手工香包颇受西宁人青睐B: 手工香包颇受市民青睐 C: 西宁手工香包颇受青睐 D: 端午节手工香包颇受青睐 |
3、 |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星星变奏曲》是一首含蓄朦胧、意境优美的朦胧诗。整首诗都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来抒情写意,展示现实与理想的背离,显示诗人对光明的渴求。B: 《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围绕于勒的命运,从“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 展开故事。“十年思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摇钱树;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恰如陌路人”这幅对联就深刻的概括了其内容。 C: 《傅雷家书两则》是傅聪写给傅雷的家信。从两个方面表达了傅聪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 D: 《范进中举》借范进因乡试中举而疯癫的经过,刻画科举制度下士人沉重的精神负担,深刻的揭露了这个士人的丑恶灵魂,同时通过他的命运变化反映当世社会的趋炎附势,世态炎凉。 |
4、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 A: 这道化学题非常简单,一看到题目我便茅塞顿开 , 不费吹灰之力就做完了。 B: 由于它的内容太卓越了,朴拙的形式并不造成不良影响;相反的,却使它们相得益彰。 C: 爸爸喜欢寻章摘句做些学问研究,这已经成了他的良好习惯。 D: 当该地区违规操作的问题曝光以后,各地的采购员反倒蜂拥而至,叫人不可名状。 |
5、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坐在观光直升机上,透过舷窗,俯瞰江阴的山山水水,景色显得格外秀美。B: 中国女排亚锦赛夺冠,主力队员朱婷也因此跻身世界最佳主攻手之列。 C: 尽管已经事过多年,但在业内,凤凰画材在“中美纺织品反倾销第一案”中的表现,仍然时常被人们津津乐道。 D: 网络时代,社会信息透明度极高,每天只要一睁开眼,一个个消息就络绎不绝地传到你的耳朵里。 |
6、 | 下面的诗文诵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B: 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 C: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D: 仿佛/傍午的/一点钟声 |
7、 |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 A: 怠(dài)慢 羁(jī)绊 龟(jūn)裂 弥(mí)漫 B: 羊肚(dǔ) 沼(zhǎo)泽 沙砾(lì) 追溯(sù) C: 晦(huì)暗 斡(wó)旋 迁徙(xǐ) 狩(shǒu)猎 D: 亢(kàng)奋 恬(tián)静 山麓(lù) 陨(yǔn)石 |
8、 |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经典从来不是旧纸堆里的过往云烟,________宛如长者的谆谆叮哼,在每一个时代都有可以落脚的现实意义,让人常读常新,________。经典的意义,在于它经得起时光的打磨、岁月的________,历久弥新,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对它________仰望的人们。 A: 而是 耳目一新 涤荡 虔诚 B: 就是 获益匪浅 洗礼 真诚 C: 就是 耳目一新 涤荡 真诚 D: 而是 获益匪浅 洗礼 虔诚 |
9、 | 下面哪个剧种被称为“中国百戏之师”( ) A: 京剧 B: 黄梅戏 C: 昆曲 D: 越剧 |
10、 |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的“青山”点题中“北固山”。作者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 B: “风正一帆悬”,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一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以小景写大景。 C: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残夜还未消退,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作者精心构思,将自然的理趣蕴含于景物的描写之中,情景理交融。 D: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诗人希望能托雁儿捎个信,问候一下家里人。尾联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杜甫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甲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选自《出师表》) ①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 ②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 2 )下列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B: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C: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D: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 3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②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4 )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是甲、乙文段共同的话题,但劝说方式各不相同,诸葛亮采用了 的方式,邹忌采用了 的方式。( 5 )进谏难,需要勇气和智慧;纳谏也难,需要气度和胸怀。乙段中的邹忌和齐威王,你更欣赏谁?请简述理由。 |
军刀
赵恺
不是军人,我却拥有一把军刀。不是真正的军刀,却是真正的好刀。准确地说是一件金属雕塑作品:它追摹当年喜峰口大刀队的壮举,使金属获得物资之上的品质。
军刀出自一位军旅雕塑家之手,燕赵壮汉,宋哲元将军29军之后裔。雕塑家赠我燕山刀,我赠雕塑家淮河酒,钢刀遇烈酒仿佛骨骼遇血。酒酣耳热,胆气舒张,雕塑家缓缓抽出他的作品,砰一声插在我俩之间的桑木方桌上。军刀闪闪晃动中,热酒在木桌上流成北方的河。遥隔酒河,他给我讲述了一则关于军刀的故事。
1933年3月,日寇占领喜峰口西侧两个阵地,企图对主峰形成迂回包围。宋哲元决心把鬼子赶下山去,筹划出一个出奇制胜、静夜袭营的方案。他秘密约请精良工匠,认真锻打五百把上品军刀,并挑选五百士兵组成大刀队,充分准备,严格训练。临战,宋哲元亲赴阵前送行。巍巍长城脚下,五百男儿巍巍列队,仿佛天地之间矗起一座血肉长城。刀柄在肩,刀背在背,硬瘦西风敲打在金属上,五百钢刀发出磔磔雷韵。一个、一个、一个,宋哲元从五百条汉字面前一一走过。士兵年轻得像是刚刚抽叶的红高粱,抚摸他们的肩膀,仿佛抚摸黑土地。五百双眼睛映出一幅相同的画面:飞雪、长城、一只盘旋在长城上空的鹰。宋哲元想,如果不是日本的侵略,他们当是在垄亩间劳作,还是在学堂里习字呢?如果不是日本侵略,此刻,夕阳西下,暮色将临,五百位母亲不是正依倚在五百扇门边,殷殷瞩盼着五百个孩子回家吃晚饭吗?可是如今……想到这里,宋哲元兀然停下了脚步。为甚么停下脚步,他自己也不知道。他只是觉得,面对这个士兵有话要说。
大额头、方嘴唇,一副聪慧与质朴的自然组合——宋哲元心头pēng然一动。
他问:“你叫什么名字”回答:“报告军长——1班班长侯万山。”
他问:“你身上背的是什么?”回答:“报告军长——是大刀。”
他问:“背着大刀去干什么?”回答:“报告军长——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他问:“不简单,还是个诗人,在家读过书?”回答:“报告军长——临上轿扎耳眼:我们队长现教的。”
他问:“队伍明天就要出发,有话要说吗?”
一听这话,侯万山热泪訇然涌出,砰的一声给宋哲元跪下了。
宋哲元冷峻如铁:“你是男子汉吗?”侯万山仰面作答:“报告军长——是男子汉。”
宋哲元说:“男儿膝下有黄金,更何况是抗日军人!”
侯万山含泪站起来作答:“我侯万山别无牵挂,只是家有一个临产之妻,如果我壮烈了,孤儿寡母能得军长体恤,我也就死而瞑目了。”
听完,宋哲元认真望着侯万山那双闪烁的大额头和方唇之间的眼睛,之后,蓦然转脸作狮子吼:“军务处!”
军务处高声报告:“在!”
宋哲元说:“把侯万山的话记下来,也把大刀队全体官兵的要求记下来。”说完面对侯万山也面对他的五百壮士,久久,久久,只轻轻讲了一句:“你们放心去吧。”之后,他庄重立定缓缓把手掌举向帽檐,在巍巍盘旋的苍鹰翅膀下,立成一座雪人。
喜峰口役,侯万山牺牲在长城脚下的罗文峪中。目击者说,他一人砍死七个鬼子,直到军刀卷刃。
遵照诺言,宋哲元对烈士遗愿一一妥作安排。
他派人到侯万山老家,接来烈士的妻子和一对刚刚出生的双胞胎,把他们安置在自己家里,还请来两个奶妈哺育幼婴。他对部下郑重交待:侯万山的孩子就是第29军的孩子,就是我宋哲元的孩子。这两个孩子一个就叫做宋记峰,一个叫做宋记峪。作为对喜峰口和罗文峪的纪念。18岁后,他们还随他们的父亲,改姓为侯。
我问:“从哪里得来这么动人的一个故事?”
他答:“家父所言——他当时是29军军务处的副官,侯万山的遗属就是他去接的。”
说到这里雕塑家连喝三瓯,热泪顺着面颊砰然落下,滴滴溶进桑木桌上那条北方的河。
军刀兀自jié立,磔磔闪动冷峻的光。
pēng |
jié |
________然一动 |
兀自________立 |
议论文阅读.
读书是一种心灵修复
吴黎宏
①书是灵魂的伴侣、精神的导师、心灵的良医,书给人的馈赠与帮助可谓无穷。对我来说,读书可以增智广才,可以励志修德,可以怡情养性,是一种最好的心灵修复方式。
②读书可以避免浅陋直白,让心灵丰盈圆润。大学毕业刚工作时,我工作热情主动却有些马虎,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待人真诚却嫌直白,有时甚至好心办了坏事。这些问题,固然有客观的原因,但说到底,还是心智不够成熟,修养不到家。除了在生活中体悟之外,我常从书中找老师,在阅读中修炼心性。通过读《论语》《菜根谭》《小窗幽记》,懂得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学会了换位思考。由是,心智日渐丰盈成熟起来,待人接物和处理工作也变得更加稳重。
③读书可以消除烦恼郁闷,让心灵愉悦平和。社会不同于象牙塔,要面对的事情很多,烦恼总是难免。但烦恼不能成为障碍,情绪不能带进工作,压力应及时化解。对我而言,读书可以摆脱现实的沉重,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宛如冬天在温暖的炉前烤火,所有的忧愁、愤怒、牢骚都会像衣服上的湿气被烤得烟消云散。读《诗经》,让心灵在纯真无邪的原野上奔腾;读《庄子》,任自己的灵魂尽情“逍遥游”;读清新隽永的散文,如沐春风饮清泉般畅快……可以说,读一本早就想读的书,就像遇见了仰慕已久的朋友。而且,读书的愉悦是发自内心、出于精神层面的乐趣,是充实持久、不可替代的快乐。
④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容易变得浮躁,尤其作为一名干部,不时对自己的品德修养进行校正,十分重要。对我来说,向书中的古代圣贤寻求教诲是一条重要的途径。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诸葛亮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王阳明认为,君子要懂得“收放心”,磨炼自己的心性……通过读书,让自己沉淀下去,把心收回来。一定意义上,业余时间坚持读书,对世俗生活保持一份超然心态,能使人远离庸俗无聊,不被五光十色的诱惑所左右,有效遏制“病毒入侵”,守住心灵的宁静与澄澈。
⑤读书可以疗治心理创伤,让心灵坚韧强大。书籍是精神上的“港湾”。人都会经历挫折、冷遇等这样那样的磨难,给心灵造成一定的创伤。心灵的伤痛可能无法从医生那里得到疗治,甚至难以从亲朋那里得到抚慰,而无言的书卷可以给我们慰藉。孔子厄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而赋《离骚》,左丘失明而著《国语》……在逆境中读书,会因处境不同而获得不一样的感受,于豁然开朗中深化对人生世事的认识,重新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以坚韧的意志面对挑战,以崭新的状态面对人生。
⑥读书是最好的养心之道。读书让人心诚、心正、心宽,更让人心静、心怡、心安,从而从容睿智地面对人生。
——摘自《人民日报 》2016 年5 月16 日第5版
( 1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根据第④段的内容,在段首横线处补写一句能表明本段观点的话(句式要与前后段段首句一致)。( 3 )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过程。( 4 )文中第③段画波浪线句除了运用道理论证外,还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5 )下面是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第②段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这一种论证方法。作文。
逢喜事时,好心情给人幸福甜蜜;遇挑战时,好心情让人自信乐观。给自己一份好心情,生活中处处盛开艳丽的花朵;给别人一份好心情,人世间时时洒满明媚的阳光……请以“给自己一份好心情”或“给别人一份好心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
②书写要求工整整洁,字数不少于600字 ;
③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④文中若需出现人名,可用化名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