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烟大附中初中部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bì)如 狭(ài) 怪(dàn)不经
B: (yǎn)然 摇(yè) (qì)而不舍
C: (zhì)热 冠(miǎn) 自惭形(huì)
D: 妖(ráo) (wò)旋 (shè)级而上
2、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酒没沾唇,心早就热了”和“家书抵万金”都运用了夸张手法。
B: “他从不和别人吵一句嘴”的主干是“他吵嘴”。
C: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的响声碰撞在山崖上”这个句子的主语是“腰鼓”。
D: “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从体裁上看,可能是魏晋诗人的诗句。
3、

下列文段中划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之乎?则吾役之不幸,未若复吾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矣。”

A: 生:存活
B: 斯:此,这
C: 赋:赋税
D: 病:困苦不堪
4、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 , 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扎根西部。
B: 老师批评那些在值日工作中拈轻怕重、不负责任的同学。
C: 劳动模范张明,热爱本职工作,对自己的专业精益求精
D: 对于那些在一线抢救病人的医护人员来说,个人的安危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5、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何陋有 水陆草木
B: 八分有 明有巧人
C: 濯清涟不妖 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D: 陶后有闻 芳草
6、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证明它们的存在有先有后。
B: 有了伯乐才会有千里马,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着决定作用。
C: 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里马,没有千里马也就没有伯乐,说明他们彼此依存。
D: 虽然世上有伯乐,但不如千里马多,说明伯乐难得。
7、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记,是我国古代常用文章体裁,以叙事为主,兼及议论、抒情和描写。“记”的种类很多,我们学过的《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都是游记。
B: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作者是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C: “特别想念那东坡的月光,梦想跟随在放翁的身旁。就算我没有同稼轩一般的才华,挑灯看剑咱有的是担当”歌词中涉及到的古人是:苏轼陆游范仲淹
D: 《我的叔叔于勒》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其代表作有《羊脂球》《悲惨的世界》等,他与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8、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战国策》是东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历史编写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唐雌不辱使命》就出自其中的《魏策》。
B: 词,兴起于唐五代,极盛于宋。在唐五代时,一般称为“曲”“曲子词”,后来才称为“词”,又称“长短句”。
C: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向蜀汉后主进的一篇表,南宋诗人陆游曾称赞它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D: 《鱼我所欲也》出自《孟子》,论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
9、下列关于文学及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律诗共有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其中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B: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之别:“愚见”“鄙人”“寒舍”属于谦辞,“惠顾”“赐教”“久仰”属于敬辞。
C: 寓言一般比较短小,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蒲松龄的《狼》就是一则耐人寻味的寓言故事。
D: 谪,封建王朝官史降职或远调;《闻王昌龄左迁龙标》中的“左迁”,也指降职远调。
10、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B: 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C: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D: 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1 )“春风又绿江南岸”是王安石讲究修辞、字斟句酌的有名例子。据说他由最初的“到”、“过”、“满”等字到最后的“绿”字,在草稿上改了十几次。诗人为什么用“绿”字?请你作简要分析。

( 2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吾生于乱世,长于戎马,流离播越,闻见已多。所值名贤,未尝不心醉魂迷向慕之也。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默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艺能,较明易习者也?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矣。君子必慎交游焉。孔子曰:“无友不如己者。”颜、闵之徒,何可世得!但优于我,便足贵之。

(选自《颜氏家训•慕贤》)

【注释】①播越:离散。②款狎:指相互问关系亲密。③渍:染。④操履:操守德行。艺能:本领,技能。⑤较:通“皎”,明显。⑥鲍鱼:咸鱼,气味腥臭。肆:店铺。⑧之徒:那样的人。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较明易者也?

________

②君子必交游焉。

________

③无不如己者。

________


(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墨子悲染丝战长勺(《曹刿论战》)
B: 如人芝兰之室,久自芳也可远观不可亵玩也(《爱莲说》)
C: 潜移默化,自然似河曲智叟笑而止曰(《愚公移山》)
D: 是与善人居杀之应陈涉(《陈涉世家》)
( 3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但优于我,便足贵之。

( 4 )下列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论述了外部环境对人精神性情的影响,指出交友对人成长的重要性。
B: 本文以“入芝兰之室自香,入鲍鱼之肆自臭”这一生活现象来证明人的神情容易被同化的道理,比喻论证生动形象、自然贴切。
C: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说明了潜移默化的道理,多与名贤交游,方能受到有益熏陶,颜氏家训对现在青少年的成长仍有指导意义。
D: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常以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来象征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品行,这与本文观点一致。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中国石拱桥

茅以升

①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像天上的虹。我国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②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③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___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④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⑤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是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作成了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

⑥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拦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⑦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称赞的。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⑧卢沟桥在我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历史上,也是值得纪念的。在那里,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对我国的侵略战争。全国人民在领导下英勇抗战,终于彻底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

⑨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能把石料切成整块大石碑,又能把石块雕刻成各种形象。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八百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二百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再其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

⑩两千年来,我国修建了无数的石拱桥。解放后,全国大规模兴建起各种形式的公路桥和铁路桥。其中就有不少石拱桥。1961年,云南省建成了一座世界最长的独拱石桥,名叫“长虹大桥”,石拱长达112.5米。在传统的石拱桥的基础上,我们还造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拱桥,其中“双曲拱桥”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新创造,是世界上所仅有的。近几年来,全国造了总长二十余万米的这种拱桥,其中最大的一孔,长达150米。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1 )《中国石拱桥》是一篇________说明文,采用了________顺序,主要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和光辉成就。
( 2 )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A中国石拱桥除了具有石拱桥共有的特点外,还有哪些特点?(请从下列备选项中选择四项作答。只填序号。)

各选项:①历史悠久 ②形式多样 结构坚固 ④杰作惊人

⑤形式优美 ⑥分布广泛 ⑦交通作用 ⑧桥洞弧形

所选序号:________

B本文第⑨段采用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

( 3 )指出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①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②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

③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 4 )请你具体说明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是怎样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

①《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划线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②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肩”能否换成“边”“面”“头”?去掉“各”行不行?为什么?

③“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中划线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 5 )从石拱桥的结构看,赵州桥与卢沟桥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 6 )通读全文,回答问题。

Ⅰ文中第⑧段为什么不能删去?。

Ⅱ按照文章的说明内容,把本文划分为两部分。(只划一处)

① ② ③ ④ ⑤ ⑦ ⑧ ⑨ ⑩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登庐山(有改动)

季羡林

苍松翠柏,层层叠叠,从山麓向上猛奔,气势磅礴,压山欲倒,整个宇宙仿佛沉浸在一片浓绿之中。原来这就是庐山啊!

②汽车沿着盘山公路,在万绿丛中盘旋而上。我一边仿佛为这神奇的绿色所制服,一边嘴里哼着苏东坡那一 kuài zhì人口的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③我很后悔,在读小学的时候,学习马虎,对岭与峰的细微区别没有弄清楚。到了此时,悔之晚矣。无论横看,还是侧看,我都弄不明白苏东坡用意之所在。我只觉得,苏东坡没有搔着痒处,没有真正抓住庐山的神韵,没有抓住庐山的灵魂,空留下这一首传诵古今的名篇。

④到了我们的住处以后,天色已经黄昏。窗外松涛澎湃,山风猎猎,鸟鸣在耳,蝉声响彻,九奇峰朦胧耸立,天上有一弯新月。我耳朵里听到的是松声,眼睛仿佛看到了绿色。我在庐山的第一夜,做了一个绿色的梦。

⑤中国的名山胜境,我游得不多。五十年前,我在大学毕业后,当了高中的国文教员。虽然为人师表, 却只有二十三岁。我当时童心未泯,颇好游玩。曾同几个同事登泰山,没费吹灰之力就登上了南天门。在一个鸡毛小店里住了一夜,第二天凌晨攀登玉皇顶,想看日出。适逢浮云蔽天,等看到太阳时,它已经升得老高了。我们从后山黑龙潭下山,一路饱览山色,颇有一点“一览众山小”的情趣。泰山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从审美的角度上来评断,我想用两个字来概括泰山,这就是:(甲)。

⑥六年以前,我游了黄山。那一次游黄山,日子过得不细致,有点马马虎虎,颇有一点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味道。我从前山温泉向上攀,经过了许多名胜古迹,什么一线天、蓬莱三岛等,下午三时到了玉屏楼。回望天都峰鲫鱼背,如悬天半。在玉屏楼住了一夜,第二天再向北海前进。一路上又饱览了数不清的名胜古迹。在北海住了两夜,看到了著名的黄山云海和奇峰怪石。世之论者认为黄山以古松胜,以云海胜,以奇峰胜,
以怪石胜。古人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是非常有见地的话。从审美的角度来评断,我也想用这两个字来概括黄山,这就是:(乙)。

⑦今天我来到了庐山,下定决心,在庐山,日子一定要仔仔细细地过,认真在意地过,把每一个细微末节,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要仔细玩味,决不能马马虎虎,免得再像游黄山那样,日后追悔不及。我也确实这样做了。几天以来,我几乎游遍整个庐山。mào 林 xiū 竹,大陵深涧,岩洞石穴,飞瀑名泉。我觉得,这一次确实是仔仔细细地过日子了,一点也没有敢疏忽大意。对一草一木,一山一石,变幻莫测的白云,流动不息的飞瀑,我都全心全意地把整个灵魂都放在上面。我只希望,到得庐山之游成为回忆时,我不再追悔。

⑧庐山千姿百态,很难用一个字或几个字来概括。但是,总起来说,庐山给我的印象同泰山和黄山迥乎不同。在这里,不管是远山,还是近岭,无不长满了松柏。杉树更是特别郁郁葱葱,尖尖的树顶直刺云天。目光所到之处,总是绿,绿,绿,几乎看不到任何别的颜色,是一片浓绿的天地,一片浓绿的大洋。从审美的角度来看,我也想用两个字来概括庐山,这就是:(丙)。

⑨我觉得,绿是庐山的精神,绿是庐山的灵魂,没有绿就没有庐山。绿是有层次的。有时候蓦地白云从谷中升起,把苍松翠柏都笼罩起来,笼罩得迷蒙一片,此时浓绿就转成了青色,更给人以秀润之感,可惜东坡翁当年没能抓住庐山这个特点,因而没有能认识庐山的真面目,成为千古憾事。我曾在含鄱口远眺时信口写一七绝:近浓远淡绿重重,
峰横岭斜青蒙蒙,识得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kuài(________)zhì(________)人口 mào(________)林 xiū(________)竹

( 2 )请分析第①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 3 )阅读第⑤—⑧段,回答下列问题。

①结合全文内容,将“诡奇”、“秀润”、“雄伟”三个词语选填在文中(甲)、(乙)、(丙)三处的横线上,分别概括泰山、黄山、庐山的特点。)

(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

②本文名为“登庐山”,作者为什么要写自己登泰山、黄山的经历?

________

( 4 )下列选项中对于文中出现的苏轼和季羡林的诗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苏轼的诗表现了庐山变幻多姿的特点,并借景说理。
B: 季羡林的诗意在强调庐山的“绿”,借以赞美庐山。
C: 苏轼没有能认识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他游览庐山时不解庐山的神韵。
D: 季羡林在本文中引用并改写苏轼的诗,意在表现两人叙述的角度不同。
( 5 )请结合全文,理解第⑨段中加下划线词“绿”的含义。
四、写作(分值:6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总有幸福在等你/傻瓜才不去争取/咬紧牙关挺过去/梦想和爱都属于你/总有爱情在等你不要轻易就放弃/爱的前提是独立/闪闪发光做你自己(电视剧《欢乐颂》片尾曲)

请以“争取”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题目二:请以“珍惜”为题,写一篇文章。

总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抄袭;(2)不少于600字;(3)字迹工整,书写规范;(4)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痛/离去”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