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无锡市江南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十月十一日,抱着向航空系学习的想法,我们的黑板报也出版了。(把“抱着”改为“怀着”)
B: 除了会员家属要凭发出的入场券外,还须有家属徽章,二者缺一即不能入场。(把“除了”移到“会员家属”后)
C: 在建设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把“却”改为“都”)
D: 为了防止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去掉“不”)
2、下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B: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和《故乡》均选自鲁迅先生的杂文集《呐喊》。
C: “记”是散文的一种体裁,可叙事,可写景,可状物,写景的目的往往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怀或抱负,如唐代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D: 《沁园春·雪》的作者是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名。
3、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酝(niànɡ) 溅(bìnɡ) 怏怏不乐(yànɡ)
B: 星宿(xiù) 修(qì) 妇皆知(rú)
C: 红(yīn) 遒(jìnɡ) 相形见(chù)
D: 亮(chénɡ) 恶(zēnɡ) 自惭形(suì)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决别 断章取义 勋章 鞠躬尽悴
B: 烦燥 冥思苦想 战栗 历尽心血
C: 教诲 原形必露 脑绊 不修边幅
D: 分歧 名副其实 嬉闹 鸠占鹊巢
5、

请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A: “花朵儿一串 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一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 《惠子相梁》选自道家经典著作《庄子》。
C: “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是做事的标杆”中“ 做事的标杆”是主谓短语。
D: “迈进金黄的大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的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这句中的破折号使用是错误的。
6、下列释义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诧异:惊奇。懊悔:内心深感后悔。踱来踱去:慢步走来走去。
B: 惩罚:严厉地处罚。祈祷:一种宗教仪式,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硬:声气阻塞。
C: 肃静:严肃寂静。不幸:灾祸。责备:用严厉的口气喝骂。
D: 敬意:尊敬的心意。旷课:不请假而缺课。精确:非常准确、非常正确。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就此事件,我新华社________发表声明。

②她就是这部小说中女主人公的________。

③他们两位素未谋面,还要请你________一下。


A: 受权 原型 引见
B: 授权 原形 引荐
C: 授权 原型 引见
D: 受权 原形 引荐
8、下面语段的内容,偏离中心意思的一项是( )

①51张白纸重叠的厚度最多不过几厘米,但把一张足够大的白纸折叠51次,厚度竟然超过了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人生从来不是平铺直叙,“折叠”是生动的重复。②许多人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老驴拉磨般的简单重复,结局多是“原地转圈”。③有人做过一个计算:如果千一件事的成功率仅为1%,反复尝试100次,成功的概率竟然能达到63%,这比拼的不是速度而是耐力。④王羲之的《世亭序》, 被公认为“天下第一行书”,就是因为其中充满着变化,所有重复的字都作了不同形态的处理。⑤英国小说家安东尼·特罗洛普曾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果你坚持去做,就能胜过那些艰难的大事。”⑥在“折叠”中创新,在创新中重复,进行生动的重复,方能书写出彩华章。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⑤
D: ④⑥
9、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

再也读不到词华典瞻字字珠玉的传世檄文, ;再也听不到迁客骚人追昔抚今的慷慨憾恨, ;再也访不到菊前对酌松下对弈的隐士,

①只剩下几座既可凭吊也可休息的亭台

②只剩下清冷孤寂的满眼峰峦

③只剩下廊柱上龙飞凤舞的楹联

A: ③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①
D: ③②①
10、《水浒传》中冒充李逵拦路打劫,后被李逵一刀打翻在地的人是( )
A: 李奎
B: 李鬼
C: 李虎
D: 李达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古诗,完成小题。

游月陂

宋•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 1 )“万物已随秋气改”中的“改”字写出了怎样的特点?

( 2 )“林下泉声静自来”一句颇具韵味,为后人传颂,请作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 1 )解释下列划线字词

①但手熟________

以杓酌油沥之________

( 2 )翻译句子

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无法不对你残酷
安宁
①弟弟考上北京的大学时,与我当年一样大,17岁。母亲要我回去接他上学,我想起这么多年一个人走过的路,便坚决地拒绝了。我说:“有什么不放心的,一个男孩子,连路都不会走,考上大学有什么用?”
②弟弟不善言语,略略羞涩,普通话又说得蹩脚,扫一下眉眼,便知道是乡村里走出来的。在经历了一个艰难的旅程之后,弟弟终于站在了学校门口,我笑脸迎上来,他的泪一下子流了出来。眼前这个瘦弱青涩的少年,头发蓬松,满脸汗水,嘴唇干裂,额头上有一道轻微的伤痕,看着他我有一刹那的心疼,抬手给他温暖的一掌,说:“祝贺你,终于一个人闯到北京来了!”
③临走的时候,只给他留了两个月的生活费。我看见他站在衣着光鲜的学生群里,因为素朴而显得那么落寞和孤单。多么像刚入大学的我,因为卑微,进而自卑。我笑笑说:“北京是残酷的,也是宽容的,只要你用心、努力,你也会像姐姐那样,自己养活自己。”我知道弟弟年少,对此不会有太多的理解。他只是难过,为什么那么爱他的姐姐,在北京待了几年,便变得如此不近人情?
④一个月后,弟弟打电话来,求我给找份兼职。我说:“你的同学也都有姐姐可以找吗?”他没说什么话,便啪的挂断了电话。顷刻,母亲的长途便打了过来,她几乎愤怒地说:“你不给他钱就算了,连份工作也不帮着找,他不依靠你还能依靠谁?”我不知道怎么解释才能让母亲明白,我只是觉得我所吃过的苦他也应该能吃。因为我们都是乡村里走出来的孩子,如果自己不能闯出一条路来,贫困不仅会把所有的希望都熄灭掉,还会留下无穷的恐惧。
⑤我最终还是答应母亲,给弟弟一定的帮助。但也只写了封信,告诉他所有可以收集到兼职信息的方法。这些我用了四年的时间积累起来的“财富”,终于让弟弟在一个星期后,找到了一份在杂志社做校对的兼职。在他领了第一份工资后,我去赖他饭吃,他仔细地将要用的钱算好,剩下的,只够在学校食堂里吃顿“小炒”,但我还是很高兴,不住地夸他。他低头不语,忽然像吐粒沙子似的狠狠吐出一句:“同学们都可怜我,这么辛苦地自己养活自己;别人都上网聊天,我还得熬夜看稿子;钱又那么少,连你工资的零头都不到!”我笑道:“可怜算什么,我还被别人耻笑过呢!在现实面前,你如果不用心、不努力,连腰板都挺不直的。”
⑥之后的日子,弟弟很少再打电话来。有一次我打电话去,他不在,他的舍友很惊讶地说,他从来没有说过有个在北京工作的姐姐。我知道弟弟仍无法理解我的残酷,但我深知,嘲弄和讥讽,自信与骄傲,都是要经历的,只有这样,他被贫穷折磨着的心,才会愈加坚韧顽强。
⑦学期末,我们再见面,是弟弟约的我。在一家算得上档次的咖啡吧里,他很从容地请我“随便点”。面前这个衣着素朴但充满自信的男生,嘴角,很持久地上扬着;言语,也是淡定沉稳;眉宇里,竟是有了点男人的味道,终于不再是那个说话吞吐遇事慌乱的小男孩。在这短短的半年里,他做过校对,卖过杂志,当过家教,刷过盘子,而今,他又拿起了笔,记录青春里的欢笑与泪水,并因此赢得更高的报酬和荣光。他的成熟,比初到北京的我,整整提前了一年。
⑧外面飘起了雪花,我们细细地品味着苦中带甜的咖啡,慢慢地欣赏着这个美丽的城市。

( 1 )阅读文章,概括“我”对弟弟所做的几件残酷的事。
答:① “我”拒绝回家接他上学;


( 2 )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④段加点的“愤怒”都写出了母亲对“我”的做法的看法,并分析原因。

( 3 )文章第②段和第⑦段都有对弟弟的具体描写,请问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 4 )阅读文章,说出作者对弟弟“残酷”的理由,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说说你对作者这种做法的看法。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

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的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不要掉队呀!”

“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我们顶着天啦!”

大家听了,哈哈地笑了起来。

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点多钟,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觉,明天一早登山。

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 2 )请你从结构、修辞、语言、写景层次等方面任选一项给最后一段写一个批注。
( 3 )文中既说“寂静”却又写出许多声响,这里用了什么写法?古诗文中有类似的语句吗?请写出一两句来。
( 4 )“凡景语皆情语”。在如此艰难的环境里,红军战士却能欣赏“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又能用耳朵来欣赏那“不可捉摸的声响”。对此,你有何感想?
四、写作(分值:60分)
文题一:

如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拍下一张照片是最容易不过的事。照片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自拍照、毕业照、旅游照、新闻照等,比比皆是。照片记录了生活点滴,
照片呈现了大千世界,有的令人喜悦、感动,有的令人痛苦、惭愧,有的令人思索、 回味……总有那么一张照片会让我们印象深刻。

请以《总会想起那张照片》为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①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②不得引用、摘抄阅读语段。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学校、姓名。④字数在600字以上。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掩饰﹏伤痛`”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