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南京市燕子矶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句中划线字注音有误的是( )
A: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横无际涯。
B: 大禹之圣,且惜寸阴;陶(kǎn)之贤,且惜分阴,又况圣贤不若彼者乎?
C: 募有能捕之者,(dāng)其租入。
D: 陈胜、吴广皆次当(hāng),为屯长。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5月30日,火星抵达11年来离地球最近的位置,人们几乎凭肉眼就能看到它。
B: 高靖朝的土鸡蛋供不应求,主要的销售途径是通过微信朋友圈和QQ好友群卖出。
C: 著名翻译家、作家杨绛先生的散文《老王》是广大文学爱好者倍受欢迎的。
D: 我们班“学霸”晓兮虽然学习很好,但是经常热情地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
3、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影片《美人鱼》的票房一枝独秀 , 与近些年看电影成为一种过年习俗不无关系。
B: 东台市黄海森林公园,空气清新,环境宜人,让人流连忘返
C: 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是每一位中学生责无旁贷的责任。
D: 在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中,屠呦呦毫无悬念地在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离岛免税政策实施还不到一个月,就有数十万的消费者蜂拥到三亚免税店抢购各种高档商品。
B: 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仿佛又看见外面绿树发芽和翻新的泥土气息。
C: 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多次散布涨价信息,扰乱市场价格秩序,上海市物价局近日对其作出200万元罚款。
D: 通过对春雁集会的日常程序的观察,使人们注意到,所有的孤雁都有一种共性。
5、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署名 悲惨 可歌可泣 接然不同
B: 震荡 挚友 鞠躬尽瘁 妇儒皆知
C: 签字 筹画 引人注目 层出不穷
D: 难堪 熟识 任人宰割 蓬断草枯
6、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词性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天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形容词)
B: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永远的诀别。(动词)
C: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名词)
D: 不信,请看那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量词)
7、

根据语言环境,填在横线上表达效果最好的一项是( )
戏曲中最让我动情的是河北梆子,苍凉高亢,嘶喊哭号,大吵大闹,如醉如痴。哦,我的燕赵故乡,你太压抑,又太奔放,你太古老,又太孩子气了。                 

A: 强刺激的河北梆子,是我们土生土长的“滚石乐”。
B: 强刺激的河北梆子,是我们土生土长的“滚石乐”吗?
C: 强刺激的河北梆子,不能说是我们土生土长的“滚石乐”。
D: 强刺激的河北梆子,这不就是我们土生土长的“滚石乐”吗?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城市景观已逐渐成为评价一座城市文明程度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志。
B: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学校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 新一届学生文联代表大会广泛采纳并征求了与会学生关于如何办好文学社团的意见。
D: “神马都是浮云”“鸭梨”“围脖”等网络词语一下子蹿红的主要原因是一部分网民在背后推波助澜所造成的结果。
9、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迅的作品,语言有的凝重,有的泼辣,有的清新;主题通常都是深刻的,如《孔乙己》《故乡》等小说,将悲悯的目光投向了底层的苦人儿。
B: 文学关注人性.《威尼斯商人》揭示了夏洛克的冷酷无情,《热爱生命》讴歌了淘金者顽强的开拓进取精神,《汤姆•索亚历险记》赞美了儿童的天真纯朴。
C: 苏轼是北宋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写了许多气势磅礴的词,也写了不少风格清新的词,如《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描绘雨后清新美景,寄寓人生哲思。
D: 童话虽然大多篇幅短小,但并不妨碍其思想的厚重,比如俄国文豪托尔斯泰的《七颗钻石》,就表现出一种博大的爱的情怀。
10、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背影》、《济南的冬天》、《白杨礼赞》都是散文,他们的作者分别是朱自清、老舍、茅盾。
B: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为我们虚构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争、家家自给自足、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
C: 我们常以桑梓指代故乡,婵娟指代月亮,称山之北和水之南为阳,山之南和水之北为阴。
D: 对联这种传统的文学样式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按照传统的习惯,贴挂时上联在右,下联在左。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 从诗的题目看,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扬州的酒宴上酬答刘禹锡的作品。
B: 这首诗的首联,叙写作者被贬到荒凉之地二十三年的人生经历。
C: 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作者对亡友的怀念和回乡后恍如隔世的感慨。
D: 这首诗的颈联,对仗工整、蕴含哲理,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乙)客谓梁王曰:“惠子之言也善譬。王使无譬,则不能言矣。”王曰:“诺。”明日见。谓惠子曰:“愿先生言事则直言耳,无譬也。”惠子曰:“今有人于此,而不知弹者,曰:‘弹之状何若?’应曰‘弹之状如弹。’谕乎?”王曰:“未谕也。”于是更应曰:“‘弹之状如弓,而以竹为弦。’则知乎?”王曰:“可知矣。”惠子曰:“夫说者,固以其所知谕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今王曰无譬则不可矣曰善

(选自刘向《说苑·善说》)

( 1 )下面每组语句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子之不知鱼乐 而使人知
B: 子之不知鱼之乐,矣。 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C: 惠子之言也譬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
D: 弹之状何 啸呼状
( 2 )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王曰无譬则不/可矣/曰/善
B: 今王曰/无譬则不/可矣/曰善
C: 今王曰无譬/则不可矣/曰/善
D: 今/王曰无譬则不/可矣/曰善
(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②愿先生言事则直言耳,无譬也。

( 4 )下列对两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的项是( )
A: 甲文中两人的辩论,既充满了哲学的情趣,又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
B: 乙文中梁王本不想让惠子用“譬”,最后却认同了它,表明惠子善借“譬”说理。
C: 惠子为让梁王理解弹,当将弹喻为以竹为弦的弓时,梁王才知道了弹的形次
D: 甲文中的惠子和庄子都有过人的论辩智慧,乙文中惠子很容易就说服了梁王。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②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③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④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⑤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

去年“一二·一”昆明青年学生为了反对内战,遭受屠杀,那算是青年的一代献出了他们最宝贵的生命!现在李先生为了争取民主和平而遭受了反动派的暗杀,我们骄傲一点说,这算是像我这样大年纪的一代,我们的老战友,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这两桩事发生在昆明,这算是昆明的光荣。

( 1 )上文第一段演讲词哪一句话体现作者的观点( )
A: ①
B: ④
C: ⑤
( 2 )“无耻”“光荣”“集团”“诬蔑”这些词的感情色彩是( )
A: 褒义词 贬义词 中性 贬义词
B: 中性 褒义词 贬义词 贬义词
C: 贬义词 褒义词 中性 贬义词
( 3 )上文中“你”指代________,“他们”指代________。末句的“两桩事”指的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时间去哪儿了

①“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有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这首歌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是啊,时间到底去哪儿了?

②幼年的时光去哪儿了?我们为何很难记起3岁以前的事情?研究表明,时间的感知需要儿童的注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的完全形成,这需要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发育较成熟以后才能具备。这两个区域的成熟速度较慢,往往到了童年后期才能渐渐完善。孩子们的遗忘速度远比成年人要快,所以他们的记忆更替也更快,这意味着留下童年记忆的可能性并不大。

③幼时记忆究竟从何时开始模糊,直到被永久遗忘?研究发现,早期回忆往往从7岁开始丢失。虽然不少3岁孩子能够记得前一年发生的事,但这些记忆也只能持续到五六岁。在7岁这一年中,童年记忆迅速衰退,到了八九岁,大部分孩子只能回想起童年生活35%的内容。这是因为在7岁时,人们形成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在那之前,儿童缺少时间和地点的观念,而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回忆早期记忆的内容和形式更趋向于成年人。

④如果你到了一定的年纪,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小时候总是盼望快快长大,但是似乎过了很久才长了一岁,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感觉时间越来越快,这是为什么呢?

⑤首先,人体内的生物钟在逐渐变慢,实验表明,让年轻人和老年人估测1分钟有多长,结果年轻人还没有到1分钟就认为已经到1分钟的时间了;而老年长的人,则往往过了1分钟觉得这是1分钟的长。在生命的进程中,人体内的某种节律在变慢,而客观的时间没有变慢,老年人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快了。

⑥其次,与新鲜感能刺激人大脑记忆有关。比如我们新去一个地方时,去的路总是显得很长,回来时却似乎要短得多。因为去时路上你所看到的景色都是新鲜的,你的大脑需要对这些新鲜事物进行处理记忆,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路似乎很长。而回来时,这些景象不再是第一次体验,一切变得熟悉,大脑需要处理的事物也就少了,时间过得就快了,路也似乎短了许多。人生也是一样,小时候看这个世界都是新鲜的,外界充满了各种新刺激,这样就显得每一天都很漫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外界的事物已经缺少太多的新鲜感,更多的只是一种单调的重复刺激。丰富的经验使神经对于生活中的信息处理得极为快速,渐渐进入了“适应性”的状态,不但削弱了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同时保留的记忆也信息不全,这样显得一天不经意间就过去了。

⑦第三,可以用“相对论”来解释,一个5岁的儿童,他会感觉过去的一年很长很长,这是因为过去的一年占他生命总过程的20%(1/5);而一个20岁的青年,过去的一年只是他生命总过程的5%(1/20);而对于一个50岁的中年人,过去的一年仅仅是他生命总过程的2%(1/50)。人越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光阴在其整个人生当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同漫漫人生相比,就会觉得这些微不足道的时间过起来很快。

(选自《百科知识》2014年底4期B,有删改)

( 1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
A: 时间顺序
B: 逻辑顺序
C: 空间顺序
D: 总分顺序
( 2 )对文中第⑦段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举例子 打比方
B: 举例子 列数字
C: 列数字 分类别
D: 打比方 作诠释
( 3 )下列不属于幼时记忆遗忘的原因的一项是( )
A: 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发育不成熟,注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也未完全形成。
B: 孩子们的遗忘速度比成年人要快的多,他们的记忆更替也更快。
C: 7岁时幼时记忆开始模糊,儿童只能回想起幼年生活的一小部分。
D: 7岁时儿童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回忆早期记忆的内容和形式更趋向于成年人。
( 4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人体内的生物钟随着人年龄的增长在逐渐变慢,而客观的时间却没有变慢,所以年龄越大的人就感觉得时间过得越快。
B: 新鲜感可以刺激大脑的记忆,人无论是走一段路还是接触新生活中的新鲜事物,都会对新的景象和新的事物进行处理和记忆。
C: 因为丰富的经验使人逐渐进入“适应性”状态,对时间流逝的感觉减弱,记忆的信息也不全,所以时间不经意就过去了。
D: 过去的一年与人的年龄在其整个人生中所占的比重成正比:年龄越大,过去的一年在人生中所占的比重越大;反之,所占的比重越小。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李明上初中后爸妈,请奶奶来陪读。奶奶没什么文化,每天就买菜做饭,和小李谈不来;爸妈忙于工作,只有在给李明的作业签字的时候他们才过问一下他的学习。李明向外公抱怨家里缺乏爱。外公说:家人之间可不会把“我爱你”三个字常挂在嘴巴哦。

这段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悟或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或深度思考。

②要运用恰当的开头和结尾方式,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悟或者思考。

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青春期盛花╮”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