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选出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B: ③①④② C: ③②④① D: ④②③① |
2、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暮霭(ǎi) 惨淡(cǎn) 重头戏(zhònɡ) B: 朝霞(zhāo) 意匠(jiànɡ) 浮光掠影(liè) C: 赋予(fù) 惆怅(zhànɡ) 灵魂(hún) D: 渲染(xuān) 真挚(zhì) 依赖(lài) |
3、 | 下面各句划线词语用法有错的一项是 ( ) A: 刘晓娅走起路来抑扬顿挫 , 风风火火的,丝毫不像个女孩子。B: 他旁边那个正襟危坐的军官,威严而稳重,但是酒过数巡,这人却渐渐活跃起来。 C: 三奶奶对亲家老爷说起上海滩,只说那里不比家乡,是个藏污纳垢的地方。 D: 老师把这件事交给小刚做,是因为平时他做事干脆利落,从不拖泥带水。 |
4、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广义的新闻指报刊、广播电视中关于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社论、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指简要和迅速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种新闻文体,又称为消息。 B: 主体是消息的主干,担负着阐述导语提到的主要事实和补充次要材料的任务,要求写得内容充实、线索清楚、层次分明。 C: 新闻报道的对象一定是新近发生的事件,对于有些早已发生的事件,一旦发现并把它报道出来,也不能称为新闻报道。 D: 消息开头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通常是新闻的导语部分,它简明扼要地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 |
5、 | 各组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噩耗(è) 讪笑(shàn) 应届(yìn) 猝不及防(cù) B: 鸟瞰(kàn) 提防(tí) 冗长(rǒng) 忧心忡忡(chōng) C: 挑衅(xìn) 羁绊(jī) 贮藏(chǔ) 咬文嚼字(jiáo) D: 稽首(qǐ) 恣睢(zì) 慰藉(jiè) 骇人听闻(hài) |
6、 | 下列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体育老师的一番话,让我茅塞顿开。B: 几十年过去了,国文老师讲课的情景让我记忆犹新。 C: 在白驹过隙的一瞬,我们已进入初中两个多月了。 D: 众目睽睽的世界杯足球赛,在人们的期待中拉开了帷幕。 |
7、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A: 《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回忆在日本留学生活的一篇作品,本文选自回忆性散文集《野草》。B: 《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科幻小说,是斯威夫特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 C: 《海燕》原题“海燕之歌”,是《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作者是高尔基。 D: 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白夜》《罪与罚》等。 |
8、 | 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改善——生活 环境 体质 关系 B: 交流——思想 经验 文化 意见 C: 保存——实力 古迹 记录 信息 D: 发扬——传统 作用 民主 威力 |
9、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各地应该重视人才,让人才迸发出创新的活力,让人才各得其所 , 尽展其长。 B: 听闻你家犬子在全国作文竞赛中发挥出色,获得大奖,我们特来表示祝贺。 C: 科学家袁隆平长期深入水稻生产实际,持之以恒进行科学研究,这种敬业奉献精神得到社会的高度评价。 D: 专家称中国可燃冰开采成功的消息在全世界引起爆炸波,果不其然 , 这几天整个世界炸开了锅。 |
10、 | 下面语段中划线字拼音正确的一项是( ) 敌人筑起防线企图阻遏我军的进攻,而我军却以锐不可当的气势冲破了敌人防线,把敌 人全部歼灭。但是,战士们在地窖沟渠中摸爬了一个多月,很多都发着疟子。 A: dǎng qiān jiào nǜeB: dāng qiān gào yào C: dǎng jiān gào nǜe D: dāng jiān jiào yào |
精选《绿色蝈蝈》段落,回答问题 现在轮到夜晚的艺术家上场了。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弱肉强食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自语。那像是滑轮的响声,很不引人注意,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窸作响。在这喑哑而连续不断的低音中,时不时发出一阵非常尖锐而急促、近乎金属碰撞般的清脆响声,这便是蝈蝈的歌声和乐段,其余的则是伴唱。尽管歌声的低音得到了加强,这个音乐会不管怎么说还是不起眼,十分不起眼的。 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关于食物,我遇到了喂养螽斯时同样的麻烦。我给它们莴苣叶,它们吃了一点儿,但不喜欢。我必须另找食物,它们大概是要鲜肉吧,但究竟是什么呢? 清晨,我在门前散步,突然旁边的梧桐树上落下了什么东西,同时还有刺耳的吱吱声,我跑了过去,那是一只蝈蝈正在啄着处于绝境的蝉的肚子。我明白了,这场战斗发生在树上,发生在一大早蝉还在休息的时候。不幸的蝉被活活咬伤,猛地一跳,进攻者和被进攻者一道从树上掉了下来。有时我甚至还看到蝈蝈非常勇敢地纵身追捕蝉,而蝉则惊慌失措地飞起逃窜。就像鹰在天空中追捕云雀一样。但是这种以劫掠为生的鸟比昆虫低劣,它是进攻比它弱的东西,而蝈蝈则相反,它进攻比自己大得多、强壮有力得多的庞然大物,而这种身材大小悬殊的肉搏,其结果是毫无疑问的。蝈蝈有着有力的大颚、锐利的钳子,不能把它的俘虏开膛破肚的情况极少出现,因为蝉没有武器,只能哀鸣踢蹬。 ( 1 )结合选文,概括绿色蝈蝈的叫声和形态有哪些特征?( 2 )作者介绍了绿色蝈蝈的哪些习性?主要写了哪个方面的习性?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日:“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郭仅始至行部①,到西河关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仅问:“儿曹③何自远来?”对日:“闻使君④到,喜,故来奉迎。”仅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饭谓别驾从事⑤,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假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⑥,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仅传》,略有改动) 【注】①郭仅(jí)始至行部:郭仅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③儿曹:儿辈。④使君:官职名,对州郡长官的尊称。⑤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⑥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①太丘舍去________ ②则是无信________ ③及事讫________ ④何日当还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①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 3 )文段理解。①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________。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________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________,乙文侧重叙述。 ②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请结合文段谈一谈。(就一个或两个故事来谈均可,至少谈两点启示)________ |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亩田
①父亲搬了新家之后,在小区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开了巴掌大小的一块田,从此他的生活开始忙碌起来,每天花费一两个小时,在田里除草、施肥、捉虫,给小小的田,圈上漂亮的篱笆。
②别人的田里种蒜苗、种香葱,种四季豆,图得是绿色环保,养眼又美味。唯有父亲的田里,种得满满都是花儿,大多都是草本植物,比如可以染指甲的凤仙花,大叶子的美人蕉,四季常开的海棠花,愈晚愈香的晚香玉等等。
③花开的季节,满园子姹紫嫣红,香飘云外。傍晚散步的时候,总会有人停留在父亲的花前,细细地打量,踟蹰不前,然后发出几声赞叹,父亲便像一个得到表扬的孩子一样,兴奋的有些不知所措。当然,也有淘气的小孩子,趁父亲眼不见的工夫,顺手折了父亲的花儿。这时候父亲往往会很生气,去追赶那些滋事的孩子,可是哪里能追得上?一转眼,那些孩子便在风中跑远了……
父亲只得在身后扬言,如果有下一次,一定去找家长,让你们淘气?可那些孩子并不当回事,像耳旁风一样,在晚风中笑着跑开去。
④我曾问父亲,种那么多的花儿,不当吃也不当喝的,费劲出累,逢上不懂事的孩子,还会把你辛辛苦苦种得花儿掐断了,薅了去,惹一肚子气,何苦来呢?
⑤父亲笑,说,也不是真的生气,就是觉得白白糟蹋了那些花儿怪可惜的,所以只是吓唬吓唬他们。隔半天,父亲又说,我种得是花儿,收获得是快乐,图得就是个乐儿!
⑥我呆怔半晌,想想也是,种花得乐,有何不可?既无妨碍别人,自己又得乐,何乐而不为?总比内心忧郁愤懑想东想西强多了!
⑦三毛说,每个人心里一亩田,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
⑧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块隐形的看不见的田,每个人一生都在忙着播种和收获,从早到晚,辛辛苦苦,只不过是播种的形式不同而已。
⑨有的人,在心田里种下一颗温情的种子,用一颗善良纯朴真挚的心去感知和体会这个世界,用一颗充满爱的心去包容和接纳这个世界,这样的人会收获安宁和幸福。
⑩有的人,在心田里种下一颗善良和种子,用一颗白莲花一样纯洁的心,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不求回报,不图感恩,这样的人会收获温情和喜悦。
⑪有的人,在心田里种下一颗欲望的种子,想要东,想要西,想要的东西太多了,声色犬马,什么都想要,被贪婪的火焰煎烤着,这样的人会收获苦闷和折磨。
⑫有的人,在心田里种下一颗罪恶的种子,人不是天生就有一颗罪恶之心,人性本善,而是某些机缘和成因,使内心有了罪恶的念头,想报仇,想不劳而获等等,这样的人会收获痛苦和惩罚。
⑬佛说,种善因,得善果,正是这个道理。
⑭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亩田,每个人都在忙着种植和收获。心田里,唯有种满阳光和鲜花,才会收获春光明媚。
⑮每个人心里一亩田,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种希望,种快乐!
(作者 积雪草 来自 天天美文网)
( 1 )第⑦段中“种桃种李种春风” 使用了什么修辞?阿
咪
丰子恺
①阿咪者,小白猫也。十五年前我曾为大白猫“白象”写文。白象死后又曾养一黄猫,并未为它写文。最近来了这阿咪,似觉非写不可了。盖在黄猫时代我早有所感,想再度替猫写照。但念此种文章,无益于世道人心,不写也罢。黄猫短命而死之后,写文之念遂消。直至最近,有人送了我这阿咪,此念复萌,不可遏止。率尔命笔,也顾不得世道人心了。
②阿咪之父是中国猫,之母是外国猫。故阿咪毛甚长,有似兔子。想是秉承母教之故,态度异常活泼,除睡觉外,竟无片刻静止。地上倘有一物,便是它的游戏伴侣,百玩不厌。人倘理睬它一下,它就用姿态动作代替言语,和你大打交道。此时你即使有要事在身,也只得暂时撇开,与它应酬一下;即使有懊恼在心,也自会忘怀一切,笑逐颜开。哭的孩子看见了阿咪,会破涕为笑呢。
③我家平日只有四个大人和半个小孩。半个小孩者,便是我女儿的干女儿,住在隔壁,每星期三天宿在家里,四天宿在这里,但白天总是上学。因此,我家白昼往往岑寂,写作的埋头写作,做家务的专心家务,肃静无声。自从来了阿咪,家中忽然热闹了。厨房里常有保姆的说话声或笑骂声,其对象便是阿咪。室中常有陌生的笑谈声,是送信人或邮递员在欣赏阿咪。来客之中,送信人及邮递员最是枯燥,往往交了信件就走,绝少开口谈话。自从家里有了阿咪,这些客人亲昵得多了,常常因猫而问长问短,有说有笑,送出了信件还是留连,不忍遽去。
④访客之中,有的也很枯燥无味。他们是为公事或私事或礼貌而来的,谈话有的规矩严肃,有的啰嗦疙瘩,有的虚空无聊,谈完了天气之后只得默守冷场。然而自从来了阿咪,我们的谈话有了插曲,有了调节,主客都舒畅了。有一个为正经而来的客人,正在侃侃而谈之时,看见阿咪姗姗而来,注意力便被吸引,不能再谈下去,甚至我问他也不回答了。又有一个客人向我叙述一件颇伤脑筋之事,谈话冗长曲折,连听者也很吃力。(甲)谈至中途,阿咪蹦跳而来,无端地仰卧在我面前了。这客人正在愤慨之际,忽然转怒为喜,停止发言,赞道:“这猫很有趣!”便欣赏它,抚弄它,获得了片时的休息与调节。有一个客人带了个孩子来。我们谈话,孩子不感兴味,在旁枯坐。我家此时没有了小主人可陪小客人,我正抱歉,忽然阿咪从沙发下钻出,抱住了我的脚。于是大小客人共同欣赏阿咪,三人就团结一气了。
⑤后来我应酬大客人,阿咪替我招待小客人,我这主人就放心了。原来小朋友最爱猫,和它厮伴半天,也不厌倦;甚至被它抓出了血也情愿。因为他们有一共通性:活泼好动。女孩子更喜欢猫,逗它玩它,抱它喂它,劳而不怨。因为她们也有个共通性:娇痴亲昵。
⑥写到这里,我回想起已故的黄猫来了。这猫名叫“猫伯伯”,它是特殊而引人注目的。我的女儿最喜欢它。有时她正在写稿,忽然猫伯伯跳上书桌来,面对着她。端端正正地坐在稿纸上了。她不忍驱逐,就放下了笔,和它玩耍一会。有时它竟盘拢身体,就在稿纸上睡觉了,身体仿佛一堆牛粪,正好装满了一张稿纸。
⑦有一天,来了一位难得光临的贵客。我正襟危坐,专心应对。“久仰久仰”,“岂敢岂敢”,有似演剧。忽然猫伯伯跳上矮桌来,嗅嗅贵客的衣袖。我觉得太唐突,想赶走它。贵客却抚它的背,极口称赞:“这猫真好!”话头转向了猫,紧张的演剧就变成了和乐的闲谈。后来我把猫伯伯抱开,放在地上,希望它去了,好让我们演完这一幕。岂知过得不久,忽然猫伯伯跳到沙发背后,迅速地爬上贵客的背脊,端端正正地坐在他的后颈上了!这贵客身体魁梧奇伟,背脊颇有些驼,坐着喝茶时,猫伯伯看来是个小山坡,爬上去很不吃力。(乙)此时我但见贵客的天官赐福的面孔上方,露出一个威风凛凛的猫头,画出来真好看呢!我以主人口气呵斥猫伯伯的无理,一面起身捉猫。但贵客摇手阻止,把头低下,使山坡平坦些,让猫伯伯坐得舒服。如此甚好,我又何必做煞风景的主人呢?于是主客关系亲密起来,交情深入了一步。
⑧可知猫是男女老幼一切人民大家喜爱的动物。猫的可爱,可说是群众意见。而实际上,如上所述,猫的确能化岑寂为热闹,变枯燥为生趣,转懊恼为欢笑;能助人亲善,教人团结。即使不捕老鼠,也有功于人生。那么我今为猫写照,恐是未可厚非之事吧?猫伯伯行年四岁,短命而死。这阿咪青春尚只有三个月。希望它长寿健康,像我老家的老猫一样,活到十八岁。这老猫是我的父亲的爱物。父亲晚酌时,它总是端坐在酒壶边。父亲常常夹些豆腐干喂它。六十年前之事,今犹历历在目呢。
(选自《缘缘堂新笔》,有删改)
( 1 )文章第三至五段向读者描述了阿咪给“我”的家庭氛围、待客状态带来的改变。先前“我”家往往是岑寂的,阿咪来之后,家中就变得________了;先前“我”应酬访客,常有因枯燥无味以致________的时候,阿咪来之后,有了调节,主客都舒畅了。选择________
赏析:________
( 3 )本文标题为“阿咪”,为什么还要写“猫伯伯”和“我老家的老猫”?请结合第⑧段内容简要回答。文题一:请以“榜样”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文题二:请以“礼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字数在6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