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据《史记•伯夷列传》,商末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齐在商亡之后,“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遂以“采薇”比喻隐居不仕。 B: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包括“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便是一首五言律诗。 C: 孟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 D: 古时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谓之“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谓之“阴”。比如,“江阴”就是长江的南面。 |
2、 | 下面情境中,小林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小林晚上要参加少年宫组织的一项活动,放学后打电话告诉妈妈准备晚饭。 A: 你马上给我准备晚饭,我六点半要去参加少年宫的活动。 B: 妈妈,你必须早一点准备晚饭,我六点半要去参加活动,别耽误我的事。 C: 妈妈,您能早一点准备晚饭吗?我六点半要去参加少年宫的活动。 D: 快点儿给我做饭,我六点半要去参加少年宫的活动。 |
3、 | 下列选项中的句子填入横线处与前后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家风家训的传统。通过家风家训建设改善村风民风,我市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探索。我们深有感触的是,家风家训的确立要切合实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 A: 要大力宣传本地优秀的家风家训;也要借鉴外地经验 B: 要大力宣传本地优秀的家风家训;也要做好经验总结 C: 避免千篇一律,流于形式;还要认识到社会风气的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 D: 避免说一套,做一套;还要认识到社会风气的改变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 |
4、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这一次主题班会,使我们的交通安全意识有了进一步提高。 B: 环境治理一定要避免陷入“污染—治理—再污染”的恶性循环。 C: 在精准扶贫问题上,党支部积极采纳和听取了广大党员的意见。 D: 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乃是评判一个优秀员工的首要条件。 |
5、 | 填入下列语段划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云门山的主角是松树,与松树相伴的还有柏树和翠竹。 ; 。松柏连理,松竹相依,好一幅水墨风景画。 ①翠竹则在屋檐下,在小径旁,②柏树或矗立山脚,或伸出岩缝,③森森然,与松呼应,④幽幽的,做些铺垫 A: ①③②④B: ①④②③ C: ②③①④ D: ②④①③ |
6、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慰藉 归咎 顾名思异 B: 缭亮 诓骗 尽态极妍 C: 自诩 镶嵌 大相径廷 D: 矜持 峰峦 毛骨悚然 |
7、 | 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飞机即将进入跑道起飞,机长要求乘客关闭所有电子设备,一位乘客还在用手机玩游戏,空姐走来劝阻他,她应该这样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请关闭您的手机。 B: 请注意自己的行为,你已经违反了航空安全条例。 C: 请你立即关机,你想害死大家吗? D: 机长的要求没听到吗?请遵守社会公德。 |
8、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慢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 B: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C: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消声匿迹。 D: 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弛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 |
9、 | 划线字音形有误的一项( ) A: 颁发(bān) 遗嘱(zhǔ) 建树(jiàn) 仲裁(zhòng) B: 巨额(é) 挪威(nuó) 卓越(zhuó) 联盟(méng) C: 拔款(bō) 设立(shè) 利息(xī) 投资(zī) D: 贡献(gòng) 伦琴(lún) 渗透(shèn) 血清(xuè) |
10、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干什么呀!”他变了脸色,“你又不是老师,凭什么批评我?” B: 我不知道这条路是否能走通?但我仍然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C: 《说文解字》解释“雪”的含义时指出:“雪,凝雨也”。也就是说,雪是由雨凝结而成的。 D: 端午节有很多风俗:吃粽子呀、喝雄黄酒呀、挂艾草呀、赛龙舟呀……等等。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临江仙·探梅 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 剩①向空山餐秀色,为渠②著句清新。竹根③流水带溪云。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 【注】①剩:更,再。②渠:它。③竹根:指竹林脚下。 ( 1 )请结合语境,赏析“一枝先破玉溪春”中“破”字的妙处。( 2 )下面对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探梅”,寻访梅花。“探”字有一种前往慰问看望老友的情感融于其中。 B: 诗人首句用老去不再怜惜春花,之后再推出犹爱梅,突出了梅在自己心中的分量。 C: “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是梅的精神写照,也是诗人想要表达的主题。 D: 全词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排遣抑郁以及抱负不能施展无比忧愤、痛心的情感。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任末(人名)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书籍)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静(通“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选自王嘉《拾遗记》) B: 人恒过/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C: 削荆为笔/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D: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皆出酒食 ( 2 )用斜线(/)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 虽 死 犹 存 不 学 者 虽 存 谓 之 行 尸 走 肉 耳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②人而不学,则何以成? ( 4 )乙文表现了任末的什么精神?这与甲文中哪个观点相吻合? |
握住母亲的脚(节选)
①一位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到一家颇具实力的公司应聘面试,主考官只对这位才华横溢的大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你抱过母亲的脚吗?”
②年轻大学生被主考官的提问弄愣了,满脸绯红。主考官接着又说:“明天这个时候,请你再来一次,不过有一个条件,你必须抱抱你母亲的脚。”
③青年红着脸走了。他弄不明白主考官的用意,但无论如何,自己也要按主考官的要求抱抱母亲的脚。
④青年大学生早年丧父,贫寒的家里只有他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靠替人做佣人才供他读完了大学。(A)青年大学生其实是理解母亲的,也很爱他的母亲。但她压根儿没抱过母亲的脚,他不知抱母亲脚时心头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
⑤青年回到家里,母亲还没有归来。他想,母亲长年在外奔波,那双脚一定很疲乏,今晚,我一定要替她洗洗脚,然后轻轻按摩一番。
⑥母亲很晚了才回来。青年请母亲坐下,然后端来一盆热水,右手拿毛巾,左手握母亲的脚。陡然间,他发现母亲的脚竟然像木棒一样坚硬。青年大学生顿时潸然泪下,紧紧将那双脚拥在怀里,久久地不肯松开。
⑦(B)那晚,青年大学生终于理解了母亲。
⑧第二天,青年如约去那家公司,心情沉重地对主考官说:“我现在才真正明白,做人是那么不容易,成才又是何等的艰难。你让我明白了一个极其简单的道理,一个人只有理解了母亲,他才可能善待自己!”
⑨主考官这时笑了,点点头说:“你明天来公司上班吧!”
⑩主考官旨在考验年轻大学生的悟性,岂料却让一个人的灵魂获得了升华。
⑪年轻大学生从此铭记着母亲的艰辛,也一刻不忘自己肩负的责任。没几年,他便成长起来,而且做了一家大公司的老板。
⑫故事一度让我感动,也令我深深羞愧。
⑬许多年以来,当我终于长成一棵大树,当我坐在偌大的教室里给那些虔诚地唤我老师的朋友谈创作体会的时候,我就告诉他们:一个人要想读懂人生真谛,不妨回去握握母亲的脚,那是一部比任何经典教材都具震撼力的巨著,读懂了它,你就读懂了整个人生。
⑭握母亲的脚在手,其实握着的是自己一生的命运。
( 1 )本文通过叙述一个故事,揭示了人生的真谛,贯穿全文的线索是________。①人们在移动终端所花的时间已经超过了台式机,花在台式机上的时间已降到只有40%,而且人们使用移动终端和台式机时采取截然不同的方式。
②就在几年前,雅虎、诺基亚、微软和黑莓这样的企业似乎还无可匹敌,但从那以后他
( 3 )根据文章内容,概述谷歌的改进完善的过程。微信,这个中国最流行的“即时通讯应用”正在开发广告平台这一新功能,内容包括:微信公众账号可以成为“广告主”,通过微信平台发布广告。而拥有超过十万粉丝的公共账号可以成为“流量主”,为“广告主”展示广告,腾讯和“流量主”将可以分享广告收入。这是腾讯拓展新功能的最新尝试。如果你认为微信只是一种免费的沟通工具的话,那你就没有认识到它的潜力。
李时珍学医,在质疑声中研读前人书典,在遍尝百草中验证真伪。质疑、实践,他的仁心已超越医术本身。
王羲之学“书”,在广袤平原中感受“横”的舒展,在深山古藤上感受“竖”的坚韧。观察、体验,他的书法已不再是简单的笔画与结构。
孔子学琴,在反复弹奏中思考乐曲的奥妙,在乐声中领悟曲作者高尚的追求。思考、领悟,他的思想在音乐中升华。
……
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学习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学习是充满智慧的!
以上材料引起你哪些回忆?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拟题目作文。
要求: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诗歌、戏剧除外),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⑤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