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新泰市汶城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梁山好汉中( )最后破了“连环马”。
A: 秦明
B: 花荣
C: 燕青
D: 徐宁
2、

下列各项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旁边的那匹野马微昂着头,表现出一种轻捷的神情,这种神情又与它颈部的美相得益彰
B: 近来,小明同学喜爱上了写作,他写了一篇著作等身的文章发表在《江南晚报》上。
C: 现在,诈骗的手段是层出不穷,而且诈骗手法别具匠心 , 令人防不胜防。
D: 袁弘在电视剧《平凡的世界》里的表演真是栩栩如生
3、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人才能实现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变,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

①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

②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

③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

A: ②①③
B: ②③①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4、

青春正是读书时,经典名著尤其值得一读再读。下面有关《西游记》的情节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在斜月三星洞,菩提祖师给美猴王起名“孙悟空”。
B: 唐僧西天取经,出发时唐太宗送给他一个紫金钵盂,作途中化斋之用。
C: 沙悟净在流沙河拜唐僧为师,成为唐僧的三徒弟。
D: 过火焰山时,猪八戒大战红孩儿,为最后降服红孩儿做出很大贡献。
5、

下列各项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不法厂商大肆仿冒名牌,各种“山寨名牌”如雨后春笋 , 严重地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
B: 世贸大楼废址已成为纽约新的旅游景点,游人看了后无不神色黯然,叹为观止
C: 电视节目《舌尖上的中国》以富有草根气息的语言,把中国饮食文化讲述得栩栩如生 , 这既让国人兴奋不已,也向世界发出了一张“中国名片”。
D: 在离校前是否开展联欢活动,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6、下列句子排列准确的一项是( )

⑴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到:日暮里。

⑵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

⑶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的厉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

⑷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

⑸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


A: (4)(1)(2)(5)(3)
B: (4)(1)(2)(3)(5)
C: (4)(1)(5)(2)(3)
D: (1)(4)(5)(3)(2)
7、

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肥瓜果(shuò)   下(sǎ)   满(zài)
B: 伐木丁丁(zhēnɡ) 梦(mèi) 息(qī)
C: 溪水清(liè) 刀(lián) 廓(liáo)
D: 归泊小桨(bó) 乌(jiù) 枯(ɡù)
8、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作者施耐庵
B: 《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儒林外史》是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C: 因果类复句主要有因果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和递进复句等。
D: 《傅雷家书》是一部苦心孤诣的教子篇。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国家、对儿子深厚的爱。
9、下列语段空格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带着水乡童年记忆的北大教授曹文轩,在他的成长小说中 着对少年儿童生存状态和心灵世界的关怀,以 人文关怀的精神为少年儿童书写着。用他的话表述是,“学术使我获得了无论做人还是作文都需要的一份 而神圣的理性。而创作使我在进行学术研究时依然保持了一份必要的点石成金的感悟和做人所必需的 ”。


A: 表达 弘扬 静谧 情趣
B: 表达 弘扬 静穆 情趣
C: 表现 发扬 静穆 情绪
D: 表现 发扬 静谧 情绪
10、《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 )
A: 孙悟空
B: 沙憎
C: 猪八戒
D: 唐憎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文后题目。

春日

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 1 )诗歌写出了________的景象,“一夕轻雷落万丝”写出了春雷________的特点,春雨________的特点。

( 2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写得生动传神,请作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 1 )下列四个选项加线字词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置人所鱼腹中

A: 大楚兴,陈胜
B: 皆指陈胜
C: 固以之矣
D: 天下缟素
( 2 )翻译画线句子。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3 )选文能表现陈胜所说的“鸿鹄之志”的短语或词句是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错过就会永远失去

①几年前,在北京孔庙的卖纪念品处,反复地放着古乐器埙的音乐磁带,十分地悠远苍凉。从远古飘来的声音,重重地敲击着自己麻木的灵魂。问了一下价,卖15元一盘,只觉得太贵,就放下了。出了孔庙大门,立即就后悔了,可是再进去还得花15元买门票,便作罢。心想或许别处还能买到。然而,别处竟然没有。那埙的奇音至今揪扯着心中的悔,想起来就隐隐地针扎般地痛。

②一次,街上来了个卖水仙花根块的,我正骑着车去上班,懒得停下来,心想等一会儿下班时再买也不迟。可是,下班后再找时,那人早已不知去向。我本来非常喜欢水仙花的翠叶,哪怕就是不开花,只为那一丛亭亭昂首的青葱也值得。然而,又一次与美好的东西失之交臂,那个冬的居处就没有了一簇蓬勃的春意在案头挺立,心中也就怎么也生不出厚重的诗情画意来。

③……

④一次又一次地错过,一次又一次地失去。失去的都是让自己梦魂牵绕的好东西。失去了,竟然就从此永远无法找寻,无处可觅了。

⑤错过就是永远的失去。人们非亲历不能明白这一点。

⑥一次失足,将导致一生走不出创伤的阴影;一次堕落,将写下黄河水洗不清的履历;一次抉择的不当,即能造成终生懊悔的遗憾;一次关键时刻的错判,将形成永远不能弥补的过失。

⑦命运有时就是一根洪水中的木头,抓不住就失去了生存的机遇;成就有时就是沿着选中的路头也不回地走下去,观望等待得久了也会被淘汰;幸福有时就是吃尽百般苦后品出的甘甜,贪图享受安逸的人很难体味得到;事业有时就是少说多做的人捡到的一枚果实,夸夸其谈者永远嗅不到她的馨香;荣誉有时就是付给孤独的创造者的酬金,不甘寂寞的人不可能获得这份报偿。

⑧功业、幸福、成就、荣誉,一个个都曾经从每个人面前经过。抓住的人就走出了碌碌无为的平庸,一步步踏上胜利的顶峰;错过的人即将陷入无尽的烦恼,一点点跌入失败的深渊。所以,世人永远有高低中下之分。

⑨错过就是永远的失去。这一点不容置疑。

( 1 )全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 2 )在第①段中找出与第④段“失去的都是让自己梦魂牵绕的好东西”一句相照应的语句。

( 3 )请在文中第③段省略号处补上一段自己的亲身经历。(50字左右)

( 4 )品析文章第⑥段,回答问题。

①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谈谈本段语言特点及作用。

②用一句名言或俗语概括本段内容。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小题。

微时代的欣喜和焦虑

①什么是微时代?先不管学界究竟怎样定义,单看看我们的生活,当阅读、传播、购物,乃至情感交流都仅仅通过百余字就能够实现,你就会发现,一个时代真的来临了。

②如今对很多人来说,微博和微信就像阳光、空气和水一样,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你开微博了吗?互粉吧!”“你有微信吗?加我吧!”正逐步替代“吃了吗?”“天气不错!”等中国人传统的问候方式,成为陌生人初次见面的寒暄用语。

③“微时代”的到来,不仅带来了互联网的新形态、媒体传播的新格局,也让我们每个处于这个时代的人,被裹挟着,潜移默化地改变了生活的方式、思维的方式。

④这份改变,给人们带来了欣喜。

⑤微博、微信等应用软件的普及极大地推动了信息获取和社交行为的便捷,它们共同构成了“微时代”信息获取和新型社交的巨大场域。人们惊喜地发现,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别人的粉丝并拥有自己的粉丝,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地与明星大腕对话、调侃。突然之间,我们发现,以小人物的微形态和微行动低调地呈现自我,发出声音,这样的呈现和声音最终竟然也可以凝结成巨大的力量。

⑥可让人始料未及的是,欣喜与狂欢竟是短暂的,接踵而至的,是更多的集体性焦虑。

⑦“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你在我面前,却在玩手机。”对“微博控”、“微信控”们来说,以移动终端为载体的信息获取和社交软件似乎为每一个当下提供了更有趣、更神秘的“别处”,而活在当下、专注眼前,则逐渐成为一件极奢侈的事。

⑧尤其令人焦虑的是,一方面,网络世界中泛滥的各种资讯被切割成无数个细小的片断,使得资讯呈现出碎片化、浅表化、情绪化的特点,让完整的表述、逻辑性的思考和客观的判断难以实现;另一方面,每一个在“微时代”网络世界中呈现的个体也是由无数个碎片拼凑起来的,不论是微博的140个字还是微信中的聊天及“朋友圈”的状态描述,都经过了带有选择性和情绪化的加工,这使得以微博、微信等为载体的表达和认知只能在重重包装和多次塑造下进行。这种认知和社交上的片面化、模糊化在带来一定“审美”效应的同时,也在认知和社交心理上带来了强烈的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使得“微博控”、“微信控”们在心理上长期处于“居无定所”的漂泊状态、焦虑状态。

⑨与此同时,还有一部分人的焦虑,表现为“逃遁”。所谓“微遁族”,指的是一类使用微信的人群,他们或主动、或被动地加入了一些“群”,一方面他们渴望并享受被拉进“群”里带来的集体认同感,另一方面又害怕被海量的无用信息所困,更担心退群造成的自动边缘化。“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恰到好处地说出了他们的茫然无措。

⑩很多人都有的体会——身体的任何一个器官正常运转时,我们是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的,但当某个器官发生病变时,不适感造成的“存在感”就会变得异常明显。人类社会几千年来都自然得几乎被视为无物的认知和社交过程,在“微时代”正体验着这种不快的“存在感”——信息获取看似更加便捷,实则又效率更低;人际关系看似更加粘稠,实则愈发疏离。“微时代”的我们,更忙碌了,却也更空虚了;朋友更多了,却也更孤独了。

⑪值得注意的变化是,2012年二季度到四季度,新浪微博的用户活跃度下降了近40%;腾讯2013年一季度财报也显示,腾讯微博的日均活跃账户已经从8700万的最高点下降到8100万。更多人开始从“广场式”的微博平台向“熟人社会”为主的“微信平台”转移。微博诞生仅4年,便已经被预言“微博已死”,这一方面被解读为“人们不再满足140字的喧嚣,而是选择更加沉稳和理性”;一方面也被解读为更多人开始回归传统信息获取和社交方式,而这些传统的方式能给人内心更多的安全感。

⑫新技术或将改变载体,但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和对纯粹思想的追求,却是永恒的。

( 1 )下列关于“微时代”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微时代的阅读、传播、购物,乃至情感交流都仅通过百余字就能实现。
B: 微时代带来互联网新形态、媒体传播的新格局,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
C: 微时代给人们带来了欣喜和集体性焦虑,但更多的是焦虑。
D: 微时代微博、微信用语正逐步代替传统问候方式,成为大家初次见面的寒暄用语。
( 2 )下列关于“微时代的欣喜”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微博、微信等应用软件的普及令信息获取和社交行为更加便捷,场域变得更大。
B: 每个人都能平等地与明星大腕对话、调侃,都成为别人的粉丝并拥有自己的粉丝。
C: 微信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令使用者获得被拉进群里带来的集体认同感。
D: 我们发现小人物的低调的自我呈现和发出声音,最终竟然也可以凝结成巨大的力量。
( 3 )下列关于“微时代的焦虑”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微博、微信等为载体的表达和认知,给人们心理上带来强烈的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使人们长期处于“居无定所”的漂泊状态和焦虑状态。
B: “微遁族”害怕被海量的无用信息所困,担心退群造成的自动边缘化,感到茫然无措。
C: 微时代人们信息获取效率更低,人际关系更疏离,人们更忙碌,朋友更多,因此人们感到更加空虚和孤独。
D: 回归传统信息获取和社交方式,给人们内心带来更多的安全感,或许能够缓解微时代的人们的焦虑情绪。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和心声:有的想与师长亲友说一说久藏的心里话;有的想减轻过重的负担,多一些自由发展的空间;有的想消除与某位同学的误解,以重续友情;有的想向辛劳一生的父母奉献一份孝心;有的想把家乡变得更加美丽富饶;有的想施展才华,造福人类,实现理想……

请以“我多么想 ”为题,写出发自内心的一个愿望。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写出你的愿望和心声,写出真情实感。④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B⒈奥特曼”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