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东莞市黄冈理想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如果支付宝的“圈子”里藏污纳垢 , 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伤害。
B: 照片中她身穿深色西服套装,或是正襟危坐 , 或是嘟嘴卖萌,优雅俊美。
C: 电影《大鱼海棠》的预告片中“守望重生”“义无反顾”“爱苦别离”三个章节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刻画。
D: 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与众不同 , 是校草的热门人选。
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可歌可泣的事迹感动着我,比如上周三他就把捡到的钱包交给了老师。
B: 校运会的安保工作应该落实到位,不能出现任何纰漏,这是妇孺皆知的。
C: 你作的虽然是微不足道的一点贡献,但对全班来说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D: 结束演讲往座位上走的时候,李教授竟发现邻座的张先生早已酣然入梦
3、

下面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chěng)罚 星宿(xiù) 因地(zhì)宜 忍俊不(jīn)
B: (zhàn)桥 附(hè) 根深(dì)固 谈笑风(shēng)
C: (jué)别 木(nè) (kuài)炙人口 妇(rú)皆知
D: (bì)护 遒(jìn ) 叱(zhà)风云 引经(jù)典
4、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大型民族歌舞《多彩贵州风》巡演活动拉开序幕,贵州__________的山水风光,__________的特色风物,__________的民族风情从一个个精彩节目中完美展现,现场笑意满满、掌声阵阵。

①醇厚浓郁 ②多彩和谐 ③旖旎


A: ①③②
B: ③②①
C: ②①③
D: ③①②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间的关系需要稳定。
B: 为了提高产量,广州某电子企业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为原则,采用了新的技术。
C: 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将惠及沿线国家,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D: 据调查,我国超过80%左右的青少年睡眠严重不足,其表现是睡眠时间短,睡眠质量低。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戏曲演员从小就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训练培养的,虽然有的演员擅长唱功(唱功老生),有的行当以做功(花旦)为主,有的以武打为主(武净)

②“唱”指演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歌舞化的戏曲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歌”

③唱、念、做、打是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

④但是要求每一个演员必须有过硬的唱、念、做、打四种基本功,才能充分发挥作为歌舞剧的戏曲艺术表演的功能,更好的表现和刻画戏中的各种人物

⑤“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相互结合,构成歌舞化的戏曲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舞”


A: ②④⑤③①
B: ②④①⑤③
C: ③②⑤④①
D: ③②⑤①④
7、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尘埃 盘璇 沟壑 不甚了然
B: 俯瞰 歇息 诞生 美不胜收
C: 变幻 骨骼 魅力 格物至知
D: 诬蔑 惟幕 抉择 强词夺理
8、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阅读名著,使我的语文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B: 予人玫瑰,不仅今天手留余香,而且明天还有可能得到别人回赠的一座玫瑰园。
C: 世博园里,众多国家的场馆宛如一张张国家名片,彰显着各自的特色。
D: 人们常常在意自己失去了什么,却往往忽略自己拥有了什么。
9、

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 (è)运 泯(mǐn)灭 (hài)人听闻
B: (zhān)污 收(liǎn) 猝(zú)然长逝
C: 滑(jī) 静(mì) 头晕目(xuàn)
D: 夺(cuàn )御(pìn) 笑容可(jū)
10、

下列词语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liào)望 (shù)罪 (jiā)锁 义愤填(yīng)
B: (wān)蜒 (duì)变 (liào)铐 心急如(fén)
C: (nì)迹 (pán)石 糟(tà) 令人(fà)指
D: 拘(nì) (sā)气 黑魆(qū ) (hài)人听闻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如梦令·春思

(北宋)苏轼

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

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

居士,居士,莫忘小桥流水。

【注】①这首词是苏轼离开黄州多年后,回想起当年的生活情景而写的。②百舌儿:鸟名。③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这是作者的自成。

( 1 )第二句“无限”一词写出景物怎样的特点?
( 2 )你从“莫忘小桥流水”中读出苏轼怎样的情怀?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①中免②矣。足下又复创相推与③,甚非所望。

(节选自苏轼《答李端叔书》)

【注】①庶几:表示差不多、近似。②免;免除;避免。③推与:推重并赞许。

( 1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无与为乐者 ________

自喜渐不为人识 ________

与之亦不答 ________

(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②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

( 3 )这两段文字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如何理解乙文中作者此时的“自喜"?两段文字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浑身都是极限技术


①人类在海洋中的活动主要集中在沿海和浅海区域,对深海的研究和认知比太空要少得多,进入太空的人数也远远多于进入深海的。深海中有大量的油气、矿产和生物资源,与此同时,人类起源、生物进化、地球地质演变等谜团都可能在深海这片“净土”中找到答案。


②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可以像太空站一样,运载科技人员进行科学探测和科学实验,直接观察未知的领域和获取深海各类样本,为人类认识深海、开发深海、保护海洋贡献中国力量,为我国成为海洋强国打下基础。进入深海、认识深海、开发深海,都急迫地需要深海装备。


③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先后研制出了“蛟龙”号、“深海勇士”号等,但下潜深度均在7000米以内,距离到达地球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等海域还有较大的差距。


④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是一个难度极高的工程装备,涉及设计技术、材料技术、密封技术、工艺技术、通信技术、安全技术、集成技术、试验技术等,每一项都是极限技术,并且必须高度安全可靠。这些技术的研发成功,将大幅度提升我国各个技术领域的水平,并可广泛地应用于船舶工程、海洋工程、工业装备、安全装备等,甚至可以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


⑤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最核心的部件是载人舱球壳。载人舱球壳使用的钛合金材料之前一直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⑥研究人员发现,钛合金材料用于深海装备更为理想,拥有诸多优越性和独特性。首先它具有强大的防腐功能,几乎不腐蚀的特性大大提高了载人潜水器球壳的耐用性。此外,钛合金不仅强度高而且具有弹性,可以在下潜和上浮的过程中,保持弹性变形,给潜航员提供安全的空间。


⑦经过数年科研攻关,全海深载人潜水器钛合金载人舱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和工艺,经过长时间的反复压力试验,球壳经受住了万米深海压强的考验,并通过验收。


⑧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研制和海试的过程中要集中全国优势单位组建团队,涉及全国数百个单位,建立并形成精诚协作的机制。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的研制将大幅提高每个单位的研究水平、试验评价能力,形成一批世界性的先进成果和技术标准。通过这项工程装备的研制,将培养出一大批科学研究、工程研究、工艺技术、工程管理的高端人才。


⑨同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一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也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工程,属于大国重器。全海深载人潜水器不仅仅是深海装备,也是人类进入深海、探索深海、感知深海、开发深海的基础研究设施。


(摘自网络)

( 1 )研制全海深的载人潜水器有什么意义?(答出三点即可)
( 2 )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 3 )理清第⑥段的说明顺序。
( 4 )第⑦段中加点词语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列火车

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他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切嚓”。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数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地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战时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在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往疯人院啊。”“咔嚓切嚓”……,火车依旧向前行驶着。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 1 )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为什么尽是妇女和孩子?
( 2 )这篇文章的体裁是________,主人公是________。
( 3 )老妇人为什么总在数着“一,二,三——”?
( 4 )一个老人为什么狠狠地扫了姑娘们一眼?
( 5 )从文章内容上看,造成老妇人发疯的原因是________。
( 6 )怎样理解“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这句话?
( 7 )本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 8 )本文写老夫妇的遭遇与我们曾经学过的一首著名的叙事诗有异曲同工之妙。这首诗是________写的________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以“因你而快乐”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2)作品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3)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无缘ぃ”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