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哪一部作品属于儒家经典“四书五经”的“五经”( ) A: 《大学》 B: 《中庸》 C: 《论语》 D: 《春秋》 |
2、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恐龙无处不有》的作者阿西莫夫是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 B: “记”是一种文体,在写法上大多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 C: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 D: 《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是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
3、 | 下面表述的课文相关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这篇文章主要表达了作者对阿长的憎恶与讨厌之情。B: 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通过主人公祥子三起三落的变化,无情地批判了当时的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 C: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凝聚了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D: 《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文章寄托了作者美好的社会理想。 |
4、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早上,张明和吴敏一起上学,张明问吴敏下午的班会将讨论什么问题。 B: “春雨惊春清谷天”,点出了春天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的节气。 C: “好吧。”他在心里想:“谁爱怎么读就怎么读,我不管了。” D: 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
5、 | 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展览仍在继续,参观者络绎不绝。 B: 幽静的古镇里,一群穿着各色旗袍的美人随着音乐轻歌曼舞。 C: 这款旱冰鞋的宣传做得很好,结果穿了一次就开胶了,真是名副其实。 D: 哈尔滨冰雪季刚到,全国游客便纷至沓来。 |
6、 |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B: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自《宋濂全集》,作者宋濂是元末明初文学家。《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序言。 C: 《渔家傲·秋思》的作者是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亦称范履霜,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 D: 孟子告诉人们,在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时,应把正义放在首位,发人深思。 |
7、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曾经为梦想努力奋斗过,哭过,笑过,就无怨无悔。我们对于这样的经历来说,本身就是财富。B: 西湾公园在西部海岸带的关键生态节点上,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是展现宝安滨海形象的窗口。 C: 通过诵读古诗词,能使少年儿童受到传统美德的熏陶,体会到语言美、意境美。 D: 市长能否下河游泳,成了一些市民检验河道水质达标的标准。 |
8、 | 下列画线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堕落(duò) 彷徨(páng) 赋予(yǔ) 多髯(rǎn) B: 箬篷(ruò) 壬戌(xū) 眼眶(kuàng) 俶尔(chù) C: 差互(cī) 阡陌(xiān) 腐蚀(shí) 粗糙(cāo) D: 簌簌(sù) 连翘(qiào) 蓦然(mù) 掸去(dǎn) |
9、 | 下列划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A: 虽:即使B: 名:命名 C: 股:大腿 D: 走:跑 |
10、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看到风雨中挣扎的小桃树,我追求理想和幸福的信心更加坚强了。 B: 央视《中国成语大会》节目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C: 在阅读那几天的日记时,使他们感到非常可怕。 D: 雪碧、可乐等饮料,是家家户户深受欢迎的夏令饮品。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小题。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1 )这首诗首句描写的画面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2 )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 ,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 1 )本文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曾被贬为永州司马,在此期间写下了有连续性的山水游记8篇,合称为《________》。( 2 )解释下列加横线字词。①以其境过清:________ ②水尤清冽:________ ③俶尔远逝:________ ④隶而从者:________ ( 3 )请用原文回答。①写水声清脆悦耳的句子是:________ ②既写出小石潭的氛围又反映出作者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 ( 4 )翻译下列句子。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5 )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本文主要的感情基调是什么?结合写作背景,作简要说明。 |
短文修改。
①人活着要吃饭,人活着也要读书;吃饭是人的本性,读书也是人的本性。②读书可以有目的地读,也可以无目的地随便翻翻。③书海无边,只能有选择地读一些代表作。④读得好不好,要看______(实验、实践、实力)。⑤读死书,死读书,结果造就了两脚书橱,“百无一用是书生。”⑥但是如果是个“读书种子”,带着乐趣读书;就能兴味盎然地吸收书中,长成大树,成为栋梁。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月夜
喧嚣的校园在晚休的铃声中渐渐沉睡了,宿舍里同学们的欢闹声,已经听不见了;偶尔听到的只是远处池塘里的几声蛙鸣。在这幽微的月光里,毕业离校的幽苦又萦上心头,我鬼使神差地走到校园后面的林荫小道上。
曲曲折折的小径,蔓草横生。不知名的白色野花挨挨挤挤地开着,像是一地银白的精灵,在月光里摇曳婆娑。两旁的玉兰树,是我们来时栽下的,现在已蓊蓊郁郁,两人多高了。月华如洗,透过扶疏的叶隙,撒下一地的斑驳。
我想起了第一学期和同学们一起度过的那个中秋月夜。马鞍山上,芝山亭中,在满月的光里,大家欢聚一堂,品茗、吃月饼,畅谈理想、人生,遐想着月的传说。月光皎洁,马鞍山披着一层银辉。风儿带着秋的凉意,沙沙地响过了竹林,响过了芝山亭。记得苏子有言: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易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那时我想,我们真是一群幸运的人儿,搭在世纪末人才的班车上,享受着太平盛世的风光霁月,展望着未来岁月。
又是一个月夜。因白天一位同学病了,我带他去看病,一时没请假,旷了半天课。班主任周老师叫我去她家一趟。我想,坏了,要挨批了。我忐忑不安地蹭进了老师的家。
以后有事要记得先请个假。他身体好些了吗?接着,周老师又说,他家挺困难的,这些钱你捎给他,就说是他家里寄的。
你们是同乡,他不会怀疑,我明天上完课再过去看他我买了几帖中药
我无言,捏着这张带有体温的50元钱,望着老师纤弱秀丽的背影,我平生头一回体味到了一种山的威严。走出老师的家,我蓦地发现,今晚的月好圆好圆
重温往事,同学情使我感到甜蜜,师生情更使我感到温暖。在这离别的时刻,双眸不由湿湿的。在微微的泪光中,我又看到了窗口那盏熟悉的灯还亮着,那是老师在辛勤地工作吗?这样想着,不觉已回到宿舍。均匀的鼻息声微微响着,舍友们已睡熟好久了。
写作要求:(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书写工整,卷面整洁。(3)不得引用、摘抄阅读语段。(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学校、姓名。(5)字数在6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