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荆门市海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忽视母语修养会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日渐逐步消退。
B: 为提高市民行车的舒适度,有关部门对多处路井部位进行了整修,解决了颠簸现象。
C: 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要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
D: 日前,分藏两岸六十余年的国画名作《富春山居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合璧”展出。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包头作为宜居城市,少了其他一些大城市的喧嚣和拥挤。合理的城市规划,给市民以舒适和便利,让人们内心感到由衷的喜悦和惬意。
B: 奋斗就是每一天都艰难,可一年比一年容易;不奋斗就是每一天都很容易,可一年比一年难。因此,人应该奋斗。
C: 阿拉善盟巴丹吉林沙漠雄浑奇特的大漠风光,近几年越来越多地成为旅游爱好者们热衷和青睐的胜地。
D: 通过汉字书写大赛在各地举办和热播,让很多观众对司空见惯的汉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让人们重温了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特质。
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中国文学几千年的发展史上,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经典,均有独领风骚的一代宗师。
B: 古往今来,无数风流人物不单凭借骄人的功绩留名青史,他们坦然面对人生种种境遇的心态更令世人佩服。
C: 昨夜一场大雪,早上出门一看,天晴了,整个城市尽在红装素裹之中。
D: 央视文化节目《国家宝藏》播出后,到省博物馆看展览的人趋之若骛
4、

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句是( )

A: 梦想的实现,需要异想天开 , 执着追求。
B: 每年一次的相聚,仅仅几日,太过于短暂;之后,便又是长时间的分别,杳无消息 , 天各一方。
C: 要是平时认真听课就不至于考试的时候什么都不会了,这可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D: 不要担心,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我们同心协力一定会胜利的。
5、《水浒传》中在梁山泊把两院押牢节级戴宗介绍给宋江的是( )。
A: 解宝
B: 凌振
C: 白胜
D: 吴用
6、下列加下划线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虽有嘉
B: 教学相
C: 大道之行也
D: 男有分,女有
7、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诸葛亮七擒孟获,使南方地区各部落打消了反叛之心,彻底 了蜀汉。

②你们不是夸奖说他很有能耐吗?怎么这回又说他办事 呢?

③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今天对外闭馆,但自发前来悼念的市民和外地游客仍

A: 降服 不利 不绝如缕
B: 降伏 不力 不绝如缕
C: 降伏 不利 络绎不绝
D: 降服 不力 络绎不绝
8、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故乡》选自《呐喊》,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B: 《傅雷家书》的作者是著名的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两则家书分别写于儿子消沉苦闷时和欣喜成功时,从两个方面表达了傅雷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
C: 《出师表》作者诸葛亮,“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出师表》是诸葛亮出师北上伐魏前写下的传颂千古的表文。
D: 《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的史书整理编辑而成,共有33篇,分12策,是一部编年体史书。
9、

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

A: 喧腾 训戒 啜泣 擎天撼地
B: 隐秘 纳罕 辜负 没精打彩
C: 酒酿 迸溅 庸禄 盘虬卧龙
D: 糟蹋 笼罩 繁蜜 苦心孤诣
10、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尺zhǐ 萤映雪nǎng 油光可jiàn 莫一是zhōng
B: 梁jí 忧馋畏jī 深痛疾wù 晨光微xī
C: chá 诚诚恐huáng 然失色àn 山肴野
D: 热zhì 广无垠máo 咬文字jué 海桑田cāng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 1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是古诗中写愁的名句,请从艺术手法角度作些具体分析。
( 2 )“弄扁舟”是什么意思?对诗人的这种做法,你怎么看?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文言文阅读,完成小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1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线词的意思。
相与步于中庭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

(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念无与为乐者。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3 )文中最后“闲人”一词,沧桑凝重,它隐含了作者当时怎样复杂的心境?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沃田里的野草

(加拿大)诺尔曼·白求恩

①五月里的一个早晨,保定郊外的一块农田里,一位锄草的老汉把弯了半天的衰老酸痛的腰伸伸直,拄着锄头凝望远方。

②他的脸晒得黝黑,眼圈周围皱纹丛生,好几道深深的沟纹显现在腮帮上,越过他那干瘪的嘴角。他光着脊梁,下身穿一条打了补丁、褪了色的青布裤子。两只脚赤裸着,头上裹一块毛巾,白发从毛巾底下露出来,依然浓密厚实。

③“唉,”老汉叹口气,“日子可真不好过呵。”他煎熬着,饱尝困苦。起先,他犯了咳嗽毛病,好像压根儿就不会好转似的。接着,他的独生子又参加游击队打仗去了,撇下田园无人耕种,只好由他出来干活。随后,日本鬼子穷凶极恶,夺走了他的一半收成,一个子儿也不给。

④他一生所遇到的桩桩不称心的事,对他来说,都成了这种或那种野草。咳嗽毛病——是一种野草;他不得不又到地里去干活——是一种野草;儿子不在身边——是一种野草;日本鬼子——是一种野草,而且是一种个儿最大的野草。

⑤老汉脑子里想的尽是野草,但也浮现出一片广阔葱翠的田野景象。这就是中国。依他看来,他的整个国家就是一片广袤无边的农田。他见到这块辽阔的田野孳生着犹如敌人一般的杂草,正在肆无忌惮地窒息着嫩绿的玉米的生命。

⑥太阳越升越高。老汉又埋头锄草。锄到一垄尽头时,他突然愣住了。田边有个奇怪的大窟窿,当中竖起一个顶端削掉的大黑萝卜似的玩意儿。

⑦他一时猜不出那是啥东西。后来,他想起来了。对,没错儿!是颗炮弹!那是日本鬼子用火车从北平运来的。

⑧他和他的街坊常常谈起那些大炮。多可怕的武器啊,敌人有多少尊大炮啊,而咱们的队伍却一尊也没有,真叫人遗憾。

⑨不过,话说回来,咱们也确实有那么一尊,只有一尊。那是上个月袭击敌人时掳获过来的。他记得有一次他的儿子偷偷回家来跟他提起过它。想起这些,老汉脑筋里慢慢琢磨出一个主意。

⑩他小心翼翼地把炮弹抱起来,把它放进一边的驮筐里,另一边装些泥土保持平衡。接着,他用树叶盖住炮弹,把它藏得严严实实,就赶着毛驴走出庄稼地,踏上那条漫长而灰尘扑扑的道路去寻找他的儿子。

⑪那一大块方格图案的绿油油的平原一直延伸到遥远昏暗的地平线。沿路草丛里长着风信子和粉红的竹桃花。交叉的水渠里,棕色的水几乎没有流动。白杨和垂柳矗立着,闪闪发光,伞状的青枝绿叶纹丝不动,高耸直入宁静的碧空。

⑫他催赶毛驴一里又一里地朝前走。晌午了,天可真叫热。大汗淋漓,在腮帮上往下流成了一条条小溪流。他焦躁地用毛巾擦了又擦,又急匆匆地向前赶去。

⑬傍晚时,他终于找到了游击队。游击队员们欢呼着迎接他。他从人群中一眼就瞥见了儿子。他对儿子说:“小子,我给你捎来一样东西。”他弯腰把炮弹捧在手里,和蔼地说:“我是在地里找到的。我把它给你们捎回来了,你们可以再用它一次。”

⑭人群一阵沉默,接着阵阵笑声从他们咧开的嘴巴里爆发出来。街头响彻他们爽朗的欢笑声。

⑮老汉不吭声,困惑地瞧着他们,脸上闪现一丝摸不着头脑的神情,正如乌云划过天空一般。他瞧瞧这边,又瞧瞧那边。真是莫名其妙。

⑯他忧郁不快地瞧瞧那些战士,瞧瞧自己的儿子。但是他们谁也说不出话来,个个笑得前俯后仰。他们相互捶捶后背,或者乐不可支,瘫在对方的怀里。老汉拣起缰绳,开始把毛驴牵出那个团团围住他的哄笑的人群。

⑰儿子感到气氛不大对头,首先止住笑。他用手揪住老汉的袖子。转身对大家说道:“同志们,我们都应该感激我爹。他帮了我们一个大忙。”

⑱“对,对,”大伙儿喊道,终于领悟到老汉的误解,全都明白应该不让他伤心。“对,您是个好的战士。我们都很感激您。”

⑲老汉又高兴起来。这一天,他根除了一棵硕大的野草。他为了把中国的大地扫得干干净净而尽了点力。

(选自《世界文学》1979年第5期,梅绍武译,有删改)

( 1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画波浪线的句子,并简述其表达作用。
( 2 )文章在刻画人物时运用了多种方法,在第②和第⑩段中任选一段加以赏析。
( 3 )结合内容理解小说标题的含意。
( 4 )紧密联系文章内容,再结合下面的材料,说说作者白求恩是怎样的一个人。

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主义战士,著名的胸外科医师,他在中国的一年半时间里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呕心沥血。同时,他还是一位充满温情的革命者。1939年,他在我国晋察冀边区忘我工作的间隙写下了《沃田里的野草》这篇小说。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对他做出了高度评价。

( 5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叙述了老汉锄草、发现炮弹,最终将炮弹送到游击队的故事。
B: 老汉因为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而突然紧张起来,第⑪段的景物衬托了这种惶恐的心情。
C: 游击队员因老汉送来一颗无法使用的哑弹而哄笑,老汉为此闷闷不乐。
D: “野草”是承载着主人公强烈情感的主线,同时还起着贯串情节的作用。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故事。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 1 )解释下列词语。

①荡然无存:________。

②富丽堂皇:________。

③箧:________。

( 2 )请你找出选段中的两组对比,并分析其作用。
( 3 )第2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对表现中心意思起到了什么作用?
( 4 )选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母亲对我说:如果你想人生更加精彩,那你就要多吃一点苦,多读一些书。因为只有在天的时候躬身播种,你才能最终收获满园秋色。老师对我说: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你当一颗星星。因为决定成败的不是你尺寸的小,而在于能否做一个最好的你。朋友对我说:如果你不能预知未来,那你要努力把握现在,因为只有珍惜当下的点滴,你才不会让青春留下遗憾。

亲爱的同学,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启示和感悟,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主题,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当依赖变成习惯。”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