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四川南充高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阅读古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 首联点明了作者被贬之地,以及遭贬的时间。
B: 颔联用向秀和王质的典故表达遭贬二十三年人事全非的感慨。
C: 颈联以沉舟、病树自比,尽显惆怅沉郁之情。
D: 尾联点明酬答题意,表现出作者坚韧不拔的意志。
2、

选出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进pián 装mó作样 qī息 驾líng 僧
B: 偻gōu 庸lù 留zhì 扶yè 旁
C: 凿bǐng 繁yǎn 披suō 覆zhé 智ruì
D: 灵jiòu 冥dàn 成吉思hàn 落sǔn 词yú
3、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那时已经是深秋,露水很大,雾也很大,父亲浮在雾里。

②黄泥是用来砌缝的,这种黏性很强的黄泥掺上一些石灰水豆浆水,砌出的缝铁老鼠也钻不开。

③我起来时,父亲已在新屋门口踏黄泥。

④那天早上父亲天没亮就起了床,我听着父亲的脚步声很轻地响进院子里去。

⑤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⑥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

A: ①③②④⑥⑤
B: ①④③②⑥⑤
C: ④①③②⑥⑤
D: ④③②①⑥⑤
4、下列句子变换句式后意思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 原句:难道我们不应该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吗?改句:我们应该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B: 原句:我不会辜负老师对我的期望。改句:我怎么会辜负老师对我的期望呢?
C: 原句:牧羊人把荒漠变成了绿洲。改句:荒漠被牧羊人变成了绿洲。
D: 原句:我从没见过他有任何动摇或怀疑,只有天知道这有多难!改句:我从没见过他有任何动摇或怀疑,天都不知道这有多难。
5、下面句子中给画线字注音和根据拼音写汉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sāng)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jí(籍)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jìn)簌(sù)地流下眼泪。
B: 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 liàn(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zhǎi)着,无边无(yín),坦荡如dǐ(坻)。
C: 南京大屠杀,早已是所有正义力量的集体记忆,唯有日本右 yì(翼)分子仍在梦中 yì(呓)语。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振聋发(kuì),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dùn)形。
D: 或者是重(liàn)叠 zhàng(障),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 lì(历),胸中有丘(hè)。
6、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灯笼》的作者吴伯箫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B: 《核舟记》选自清代魏学洢编的《虞初新志》,本文使用空间顺序和总—分—总的叙述顺序介绍了“核舟”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技术的赞美和对民间艺术的赞扬。
C: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D: 《恐龙无处不有》是法国科普作家阿西莫夫根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证明了大陆漂移学说。
7、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剔透 哂笑 月明风清 得意扬扬
B: 惧惮 销融 豁然开朗 随声附合
C: 戎马 神秘 莫名其妙 锐不可挡
D: 抱怨 分岐 马革裹尸 陈辞滥调
8、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依然任重道远,一项近期的调查显示,到目前为止,许多政府机构的“上网”,不过是在因特网上挂一个介绍性主页而已。
B: 腐败已成为社会的毒瘤,反腐败的问题是全社会的公民都高度关注、深恶痛疾的。
C: 一个人能否成才,要看他以后学习的程度,一是要有坚定的信念,相信自己能够成才;二是要有顽强的毅力,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
D: 江南之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是因为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造成的,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亦有时会保持住三个月以上的生命。
9、下列加点字词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zǎo 塌dān 抽咄逼人duō
B: 闪shuò 然 chàng 职 chèng 人迹至hǎn
C: 蓄zhù 伏quán 怪chēn 人听闻hài
D: 落zháo 草duò 晕xuàn 怪不经dàn
10、(语段探微)下面是关于“诗歌节奏”的一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另一种是随着诗歌内容与情感的变化而出现的节奏。

②节奏是诗歌的生命,把握好节奏会使诗歌更加具有韵律美。

③总之,节奏没有固定的模式可遵循,具有独特性。

④在现代诗歌朗读中,节奏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情感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⑤一般而言,诗歌节奏分为两种,一种是诗歌本身固有的节奏。

⑥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气质和特点,朗诵出来的节奏也会不尽相同。


A: ②④⑤①⑥③
B: ②⑤①④⑥③
C: ④②⑤①⑥③
D: ⑤④①②⑥③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望江南·春未老

(宋)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释】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②壕,指护城河。③咨嗟,嗟叹声。④新火,寒食禁火,节后再举火称新火。

( 1 )词人登台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暮春景物,与下阙抒情浑然一体。
( 2 )有人评价此词“有一股卓立于人间的‘超然’”,请结合画线句,简要分析这种“超然”。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题目。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乎?”冯谖署曰:“能。”……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之‘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悦,曰:“诺,先生休矣!”
后期年,有毁孟尝君于闵王,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选自《战国策·齐策》,有删节。)
【注释】①孟尝君:孟尝君,齐国贵族,姓田名文,齐闵王时为相。其父田婴在齐宣王时为相,并受封于薛,故本篇中有“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之说。田婴死后,田文袭封地,封号为孟尝君。孟尝君好养士,据说有门客三千,成为以养士而著称的“战国四公子”之一,其中还有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赵国平原君。②责:同“债”,债的本字。下同。③冯谖:冯谖(xuān),齐国游说之士,孟尝君的门客。

( 1 )对下面语句中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何市而 反:返回
B: 驱而薛 之:到……去
C: 烧其券 因:因为
D: 齐王孟尝君曰 谓:对……说
( 2 )下面语句中画线的“于”与“孟尝君就国薛”中的“于”相同的一项是( )

A: 舜发畎亩之中
B: 苟全性命乱世
C: 有亭翼然临泉上者
D: 行十日十夜而至
( 3 )下面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冯谖自告奋勇为孟尝君去薛地收债。
B: 冯谖假托孟尝君之命免掉了薛地老百姓的债。
C: 孟尝君听完冯谖的汇报后不高兴地辞退了冯谖。
D: 孟尝君被齐王遣回薛地才明白了冯谖的一片苦心。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一只新冠病毒的自白书》,回答各题。

①打扰了各位,我就是那只被世卫组织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的坏蛋,是这次肺炎的“罪魁祸首”,当然,在我们病毒界,我是被称为“大英雄”的,呵呵!我知道你们很快会消灭我,在我逃走之前,想和你们聊几句。

②你们是不是纳闷,我为什么叫这个奇怪的名字。这是因为在显微镜下,我有着带有小突起的外形,看上去像王冠,所以得名。对了,我还有英文名,叫作 corona virus,怎么样?如果只看这名字,会不会觉得挺可爱?

③我的本领挺强,可以感染多种脊椎动物,包括鸟类、蝙蝠、猫、狗、老鼠、果子狸等等,当然,也包括各位---伟大的人类。

④被感染后,我会攻击你们的呼吸系统,让你们发热、乏力、干咳,也会让少数人腹泻、呼吸困难,当然,有时候我很会伪装,让感染者不出现明显症状,使他掉以轻心,四处传播。我一般会静静潜伏在“宿主”身体中3-7天,然后才露出狰狞面目。

⑤哈哈哈哈!我就是这样的“流行杀手”,你们要明白,制服我没那么容易,当前,预防和隔离,远比治疗更重要。

⑥飞沫的传播路径,让我无法随风飞舞;我讨厌你们洗手,特别是用洗手液甚至酒精,如果洗得时间再长一点,我就被冲到下水道了;我讨厌你们隔离,让我不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本来,我选在春节前后爆发,就是想利用你们拜年、聚会的机会大力传播,没想到这条妙计被你们识破了。

⑦我知道,作为病毒个体,我终究会被你们消灭,但我们整个病菌家族,将还会长期与你们并存,我们还在你们中间留下了“卧底”,随时准备卷土重来。那些喜欢吃野味的人,是我们潜伏在人类中的主要“毒员”;那些在我们爆发后继续聚会的人是我们重要“线人”。只要还有这样的人,我们就像灰太狼一样,“还会回来的”。

⑧抱歉各位,目前我还是你们的对手,所以我不能把自己的秘密都说出来。我知道你们中有精英,有英雄,他们最终会破解我的密码,我其实蹦跶不了几天了。对那些勇敗的“逆行者“,我是又恨又怕啊!

( 1 )以下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特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外形带有小突起,看上去像王冠。
B: 只感染脊椎动物,不感染无脊椎动物。
C: 主要攻击呼吸系统,可能有发热、乏力等症状。
D: 有潜伏期,处于潜伏期时不易被察觉。
( 2 )小区针对防治冠状病毒肺炎进行宣传,以下宣传标语有误的一项是( )
A: 请佩戴口罩,斩断病毒传播路径!
B: 勤洗手,讲卫生;驱病毒,早取胜。
C: 拜年、聚会别大意,戴上口罩防万一!
D: 敬畏自然,远离“野味”。
( 3 )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可以删掉的一项是( )
A: 我有着带有小突起的外形,看上去像王冠,所以得名。
B: 有时候我很会伪装,让感染者不出现明显症状。
C: 我讨厌你们戴口罩,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斩断传播路径。
D: 我一般会静静潜伏在“宿主”身体中3-7天。
( 4 )以下关于本文写作特点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病毒得意的口吻来写,很有亲切感,同时也提高了读者阅读兴趣。
B: 文章按“感染前、感染后、病毒被消灭”的时间顺序来写,层次清楚。
C: 第(6)段分类说明了三种预防病菌的方法:戴口罩、勤洗手、少聚会。
D: 第(7)段中的画线句子,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心中的芦苇
①记忆中,有一片茂密的芦苇。她像自由的精灵,在远离世俗的淡泊中,独守江畔一方瘠土,筛风弄月,潇洒倜傥。瘦瘦的筋骨把生命的诗意一缕缕地挑亮,密密的芦花像一片片灿烂的微笑,将野地的清苦和宁静浓缩成亘古的沉默,醉倒了金风,醉倒了诗人。仿佛是王维的山水诗,寻不出现实意味和历史痕迹,只有一抹淡远空灵飘浮于烟的高度,还有一分清高,一分落寞,一分不为人知也无意让人知晓的随意与散逸,原始般的单纯和清淡。
②芊芊芦苇,在滩涂上扎根,无拘无束;在纤桥旁摇曳,蓬蓬勃勃。从苍翠的湖绿,渐渐化做凝重的墨色,却依旧亭亭玉立,倩影婆娑。即使翻越季节的山峦,静候白霜降临,那满目的芦花与天上的白云融为一体,绵延至月光不能触及的地方,也依旧洁白光泽,充满蓬勃的张力,然后在冰冷的纯洁里面画上生命的句号。
③这白发苍苍的芦苇,是樵子柴担上悠然飘起的一缕秋光,是村姑眉宇间挥之不去的一抹苍凉的妩媚。像衣香鬃影的女子涉水而来,从古代,从《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遂成千古绝唱。泅流中,弄篱荡舟的少年水手,采兰撷芷、在水一方的窈窕淑女,映衬着茂密的芦苇,成了三千年文明古国最优美的诗行。
④倘若寄身木筏,去溯芦苇之源,那么,你能听到许多滩边涯际拉纤的号子和寨头镇尾浪漫的故事。你也会发现,苍凉凄美的芦花那么轻易就能拨动深藏的沧桑和历史的痛苦。
⑤易水之滨,高渐离击筑,悲凉的旋律中,荆轲告别燕太子丹,踏上刺秦的不归路,他身后的芦花,一定在萧萧寒风中轻扬。乌江之畔,四面楚歌,西楚霸王柔肠寸断,在“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哀叹声中,虞姬挥动长剑、裙袂飘飘,作最后的生命之舞。在她倒下的地方,雾茫茫,一片绢素,那是一岸的芦花在为这悲怆的诀别飘雪飞霜。汨罗江边,披发行吟的逐臣屈原,掩涕叹息,仰天长问。佞臣专权,楚王昏庸。居庙堂,不能为民解难;谪乡野,不能替君分忧。生命的寂寞郁结于心,奔突于胸,使诗人纵身大江,荡起的涟漪是芦苇悲鸣的泪滴,在湿湿的夜色中流淌。青青的生命的枝叶包裹起千千万万人民的祟敬和思念,投入历史的长河,成为端午节最深沉的纪念。
⑥真正拥有芦苇,是在大学时代。我喜欢在学校后面的江边漫步——那里,茂密的芦苇像无边的绸带,向着远处缓缓铺开。流苏似的芦花,像云,阵阵清香在如纱似雾的月光中弥散。牛乳般的暮霭流动如烟,小鸟在苇丛中呢喃,还有几声蝉鸣,几声虫唱。宁静,温和,洋溢的诗情触手可及。倘是周日,阳光暖暖地流泻,我用苇叶编一只小船,轻轻放入江中,看它悠悠地随风而去。更多的时候,我一卷在握,于芦花下,和屈子同愤,跟太白同醉,与东坡同发少年狂。在绵绵秋雨和茸茸的芦花织成的透明心境中,我读懂了字里行间的辛酸、痛苦、孤独、浓醇、率真和苦涩。人世沧桑和历史悲剧熔铸的惨痛,犹如滴血的利刃,我们的前人把它揉碎了,咽下,宁可肝肠寸断,也要噙着泪带着微笑,轻轻地说,往事如烟啊!
⑦人是孱弱的,就像一根芦苇,但人又是坚强的,从柔弱中焕发出无穷韧性,那种连自己都有可能意识不到的坚韧,陪伴着我们一路向前。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
⑧这根能思想的芦苇,就是你,就是我……

( 1 )作者记忆中的芦苇有怎样的特点?

( 2 )联系上下文回答,第③自然段中“……成了三千年文明古国最优美的诗行”是什么意思?

( 3 )第④自然段在文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 4 )像芦苇一样因自身悲凉而引起千万人思念的历史人物很多,你了解的还有哪些?请列举一例并用简要的话概述其事迹或对人物作简要评价。

四、写作(分值:60分)

写作。
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文题一:把题目补充完整后作文。题目:推开 的窗
文题二:生活中处处有惊喜,取得超人的成绩,是惊喜;学习上的点滴进步,是惊喜;体会到一种真情,是惊喜;生活中大大小小发现,是惊喜;……
惊喜,源于坚持,源于智慧,源于热爱……
请以“惊喜”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如果写诗歌,不少于20行)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③书写优美,字迹工整,卷面整洁。(达到此项要求,评分时可酌情奖励2分)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半死不活”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