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重庆市荣昌仁义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面句子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紫色的大条(fú)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zhàn)的水花。
B: 当他(cù)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nì)来顺受。
C: 鸟儿将(cháo)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hé)着。
D: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jì)儿白花,好像日本(kàn)护妇。
2、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晨寒凛冽,我们踏着如霜似雪的月光走上了卢沟桥

②当表针一指到四点的时候,我们就赶忙起床

③这时,接近满圆的晓月转到了西天,正悬挂在迎面的卢师山上

④我们吸收前人的经验,卧床假寐,静待五更

⑤走出门外,当真听见了此落彼起的报晓鸡鸣


A: ②③①④⑤
B: ④②⑤①③
C: ④②①⑤③
D: ④②③①⑤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从心底由衷地崇敬那些为研制和发射两弹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们。
B: 做人处事的法子,需要自己斟酌 , 许多别人开来的方子,往往是空谈。。
C: 他的作品虽称不上完美,但是自出心裁 , 别有风味。
D: 那几个姑娘在电影院中喋喋不休交头接耳 , 很是让人厌烦。
4、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掀起万丈狂澜。(巨大的海浪)
B: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即精神的城防)
C: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雄壮、雄伟)
D: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这里是比喻支流)
5、下列划线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康肃忿(fèn)然曰(《卖油翁》欧阳修
B: (zhuò)我旧时裳(《木兰诗》)
C: (yì)乎众矣(《爱莲说》周敦颐)
D: (zhào)数小舟(《河中石兽》纪昀)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变色龙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色,是处于生存的本能。
B: 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
C: 市长能否下河游泳,成了一些市民检验河道水质达标的标准。
D: 通过这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我们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7、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多么优秀的孩子, 是大人, 每天都生活在“你根本不行”“你真是个傻瓜”一类的批评中,以此以往,也许 会真的变成一个没用的傻瓜了。

A: 不管 或者 倘若 就
B: 倘若 不管 就 或者
C: 或者 不管 倘若 就
D: 不管 倘若 或者 就
8、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日照作为宜居城市,少了其他一些大城市的喧嚣和拥挤。合理的城市规划,给市民以舒适和便利,让人们内心感到由衷的喜悦和惬意。
B: 在教育部向社会公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对44个汉字的字形进行了微调。这一改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C: 随着《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等明星亲子节目的热播,童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追捧,但专家认为,孩子成长有其自身规律,不可急功近利.
D: 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特征决定了网络安全治理和网络违法犯罪之间的较量永远没有终点,网络安全意识的增强,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场对决的胜败。
9、下列加下划线词语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慰(jiè) 黑(yǒu) 胆(qiè) 风雪途(zǎi)
B: 名(nì) 脑(suí) 商(zhuó) 随声附(hè)
C: 蹒(shān) 蓬(hāo) 信(qián) 吹毛求(cī)
D: 猎(shǒu) 潺(chán) 推(chóng) 锐不可(dāng)
10、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树增的《长征》是一部长篇虚构文学作品,全书以长征的时间推进和地域转换为基本架构,完整地展现了分散在不同地域的红军历经艰险转战大半个中国的历史。
B: 1962年英国作家蕾切尔•卡森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它第一次对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观念提出了质疑。
C: 《骆驼祥子》一书中,祥子心中觉得可投奔、依靠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小福子,一个是能原谅他、帮助他被他称为圣人的“曹先生”。
D: 《西游记》中,唐僧在五行山救了悟空,在高老庄收了悟能,在鹰愁涧收了悟净,在流沙河收了白龙马。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 1 )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本诗所展现的画面。
( 2 )说说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现位于,河南省济源市。)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选自《愚公移山》)

【乙】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②,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③一钵④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⑤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释】①鄙:边境。②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海县东的海上。③瓶:水瓶。④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⑤顾:难道,反而。

(节选自《为学》)

( 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北之塞 惩:苦于
B: 甚矣,汝之不 惠:同“慧”,聪明
C: 明年 越:到了
D: 西蜀之南海 去:到、往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人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A: 箕畚运于渤海
B: 告于帝
C: 吾欲南海,何如?
D: 甚矣,汝不惠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 4 )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是什么?
( 5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二处)。

今者移山之功既已成河冀之地又以平则愚公之道行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中国人多数都有一个乳名,又叫小名。这是大人给孩子作的一个永久性记号。它记载着人们各式各样的思想和情感。大人们的这个寄托和念想对孩子来说伴随终生。
我的乳名就是这样,大人们叫我“xīn zāi”,是什么意思呢?已上学的我求不出这个解。父母说是爷爷奶奶起的。一天放了学,心软的奶奶在我的追问下打开了话匣子。
“你的名字叫‘心灾’,”她说着用手指着自己的胸口说,“你是心里有灾,心灾!”“怎么能是这两个字呢?”我心里想着,没有说出口。奶奶把表情愕然的我拉到身边,轻轻抚摸着我的脑袋,眼里忽然射出一种少见的悲愤的光,牙齿像是咬着似的说:“这得从你的出生说起。鬼子进村时你出生的。”
“那天(1943年1月8日)天刚亮,外头就有人喊‘鬼子来了,鬼子快进村了’!真是晴天霹雳啊!无恶不作的日本鬼子从据点出来就是扫荡啊!小鬼子是野兽,没有人性啊!到哪儿都是‘三光’(抢光、杀光、烧光)啊!该千刀杀的鬼子怎么这时候来了啊!正是你要出生的时候。家里只有我和你娘。我怕你的小命要葬送到小鬼子的手里,我更怕你娘月子里有了好歹。听说鬼子已经从村东头进来了,你娘紧张、害怕,我更紧张。就因为紧张,还没准备好,你哇哇地落地了。这怎么办呢?日本鬼子是什么都能干得出来的啊!得跑啊!再怎么也得到野坟地躲一躲。可十冬腊月,你娘俩受了风寒怎么办啊?真是左也怕右也怕。但思来想去,走一步说一步,先躲过鬼子的刺刀再说。也是急中生智,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我急急忙忙烙了两个又厚又大的油饼,用蒸馍的笼布包起来,让你娘前胸贴一个,后背贴一个,然后用带子勒上。用它抵御腊月里野地的风寒,也能用它来挡饥。就是这样,我们抱着你,在野地坟间冻了一天一夜。直等到看见日本鬼子驮着粮食,赶着牲口,狼烟动地地出了村,知道那是扫荡完了,然后才回到家里。幸好你的命大,活了下来。可你娘从此落下了毛病。”
奶奶说到这里,已是气喘得厉害,她用质问的口吻说:“我啥时候想起来啥时候心里打颤,嗓子眼儿里冒火:咱在自己的家过日子,日本人有日本人的地儿,他们凭什么来到咱们家门口横行霸道啊?世上咋兴这样的强盗恶魔啊?咋没人治治这些禽兽不如的东西呢?”
奶奶缓过一口气以后对我说:“孩子,你真是有大灾啊!来到这个世界上开头就遇到强盗、恶魔!差一点要了你的小命。你这是胎里带来的灾啊!我不知道怎样才能消掉这个灾。我听人说要消心里的灾就要把它说出来撂到明处。大家经常喊来喊去,灾就消了。我就给你起了个小名叫‘心灾’!我孙子的这个灾,也是咱全家的灾,我这一辈子不会忘记,我也叫你永远不忘记。”
我在襁褓时发生的惨烈故事,不可能清晰的存留在我的记忆中。但是,奶奶对我乳名来历的诉说,已经并将永远成为我人生最深刻的记忆。

( 1 )奶奶为“我”取“心灾”这个乳名的用意是什么?

( 2 )第4段的情节可分五个阶段,下面已概括了首尾两个阶段。请根据文章内容,用短语补写出中间三个阶段的情节。
听说鬼子进村→( )→( )→( )→见鬼子出村而回家

( 3 )联系全文,就文中加点和画线的词句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①“眼里忽然射出一种少见的悲愤的光,牙齿像是咬着似的说……”一句,表达了奶奶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奶奶说到这里,已是气喘得厉害……”一句中加点的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 4 )文章主体部分主要是通过奶奶的口吻来叙述的,若改用“我”的直接叙述好不好?为什么?根据文章中“我”和奶奶各自的叙述语言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简要回答。

( 5 )认真研读下面的材料,结合上文主旨,说说我们今天应怎样正确对待“侵略所造成的伤害”这个历史问题。(5分)
①作者孙荪在写作此文时说“我所以来告诉世人自己的一点近乎隐私的东西,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那些企图淡化甚至涂改日本作为侵略者的历史罪责的人给我的刺激”。
② 在南京东南大学工作了12年的日本老人植松信晴常常告诉他的中国学生,日本人有很多事情要弥补,破裂的感情需要精心的呵护才会康复。他在1997年获得了 “江苏友谊奖”。东史郎等多名日本老兵,为求得自己余生的宁静,多次来中国向中国人民忏悔,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前,他们还用下跪的方式谢罪,赢得了中国人 民的理解与尊重。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母亲的来信

【苏】克拉夫琴科

①母亲来信了。

在初来城里的日子里,文卡总是焦急地等待着母亲的信,一收到信,便急不可待地拆开,贪婪地读着。半年以后,他已是没精打采地拆信了,脸上露出讥诮的冷笑——信中那老一套的内容,不消看他也早知道了。母亲每周都寄来一封信,开头总是千篇一律:“我亲爱的宝贝小文卡,早上(或晚上)好!这是妈妈在给你写信,向你亲切问好,带给你我最美好的祝愿,祝你健康幸福。我在这封短信里首先要告诉你的是,感谢上帝,我活着,身体也好,这也是你的愿望。我还急于告诉你:我日子过得挺好……”每封信的结尾也没有什么区别:“信快结束了,好儿子,我恳求你,我祈祷上帝,你别和坏人混在一起,别喝伏特加,要尊敬长者,好好保重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你是我唯一的亲人,要是你出了什么事,那我就肯定活不成了。信就写到这里。盼望你的回信,好儿子,吻你,你的妈妈。”因此,文卡只读信的中间一段。一边读一边轻蔑地蹙起眉头,对妈妈的生活兴趣感到不可理解。那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什么邻居的羊钻进了帕什卡·沃罗恩佐的园子里,把他的白菜全啃坏了;什么瓦莉卡·乌捷舍娃没有嫁给斯杰潘·罗什金,而嫁给了科利卡·扎米亚金;什么商店里终于运来了紧俏的小头巾,——这种头巾在这里,在城里,要多少有多少。文卡把看过的信扔进床头柜,然后就忘得一干二净,直到收到下一封母亲泪痕斑斑的来信,其中照例是恳求他看在上帝的面上写封回信。……

③文卡把刚收到的信塞进衣兜,穿过下班后变得喧闹的宿舍走廊,走进自己的房间。今天发了工资。小伙子们准备上街:忙着熨衬衫、长裤,打听谁要到哪儿去,跟谁有约会等等。文卡故意慢吞吞地脱下衣服,洗了澡,换了衣。等同房间的人走光了以后,他锁上房门,坐到桌前。从口袋里摸出还是第一次领工资后买的记事本和圆珠笔,翻开一页空白纸,沉思起来……恰在一个钟头以前,他在回宿舍的路上遇见一位从家乡来的熟人。相互寒暄几句之后,那位老乡问了问文卡的工资和生活情况,便含着责备的意味摇着头说:“你应该给母亲寄点钱去。冬天眼看就到了。家里得请人运木柴,又要劈,又要锯。你母亲只有她那一点点养老金……你是知道的。”文卡自然是知道的。他咬着嘴唇,在白纸上方的正中仔仔细细地写上了一个数字:126,然后由上到下画了一条垂直线,在左栏上方写上“支出”,右栏写上“数目”。他沉吟片刻,取过日历计算到预支还有多少天,然后在左栏写上:12,右栏写一个乘号和数字4,得出总数为48。接下去就写得快多了:还债——10,买裤子——30,储蓄——20,电影、跳舞等——4天,l天2卢布——8,剩余——10卢布。文卡哼了一声。10卢布,给母亲寄去这么个数是很不像话的,村里人准会笑话。他摸了摸下巴,毅然划掉“剩余”二字,改为“零用”,心中叨咕着:“等下次领到预支工资再寄吧。”他放下圆珠笔,把记事本揣进口袋里,伸了个懒腰,想起了母亲的来信。他打着哈欠看了看表,掏出信封,拆开,抽出信纸。当他展开信纸的时候,一张三卢布的纸币轻轻飘落在他的膝上……

(江苏文艺出版社《微型小说选》,杨实译)

( 1 )这篇小说有现实,有回忆,请根据文章内容,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现实

回忆

母亲来信了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文卡路遇家乡熟人,熟人提醒文卡寄钱给母亲

③________

——

文卡将计划剩余的10卢布改为“零用”,打算等下个月再寄钱给母亲

——

④________

——


( 2 )分析下列划线词语所反映的人物心理。

①文卡故意慢吞吞地脱下衣服,洗了澡,换了衣。

②他摸了摸下巴,毅然划掉“剩余”二字,改为“零用”,心中叨咕着:“等下次领到预支工资再寄吧。”

( 3 )作者在文中安排文卡路遇家乡熟人这一情节,其用意是什么?
( 4 )关于小说的主人公,有人认为是“母亲”,也有人认为是儿子文卡,你的看法是什么?试结合文本加以阐述。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一次失败的经历,一个难忘的胜利,一番激烈的辩论,一句善意的劝慰,一种特别的爱好……凡此种种,会使你的知识得以丰富,智慧得以增长,让你站上人生新的高地。
请你以“那一刻,我迈上了新台阶”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②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若有需要请以字母代替。③字迹清晰工整,卷面整洁。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记忆深处尘埃落定。”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