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洛阳理工学院附中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B: 有些科学家认为,转基因大米富含维生素A,可以有效改善发展中国家人们营养不良。
C: 有关人士指出,近几年石油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中东等主要产油区形势不稳造成的。
D: 读书不仅是开启个人成长、成功、成才之门的钥匙,而且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复兴、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社区希望通过开展节约用电教育,防止人们不浪费用电。
B: 我们要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关注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目的和出发点。
C: 经过这次有趣的实验,我更喜欢物理课了。
D: 在信息时代,一个人是否具有快速阅读、捕捉有效信息决定着一个人成就的大小。
3、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jié)问 羞(què) (qiǎo)然 (hún)为一谈
B: (piē)见 卑(bǐ) 两(qī) 随声附(hè)
C: (zhù)蓄 (bèn)溅 拙(liè)(chā)不齐
D: 恐(xià) 聪(yǐng) (zhōu)傥 信手(niān)来
4、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团结、友谊、交融、发展》为主题的第4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今天在“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广场隆重开幕。
B: 打开报纸,满纸“界面友好”、“功能强大”……云云,让人恨不得马上就掏钱。
C: 晴空万里,阳光普照,微风和煦:真是难得的好天气。
D: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5、

下列句子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 , 笑容满面。
B: 体育考试时,李明考试成绩优秀,无独有偶 , 王新也获得了优秀。
C: 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负起责任,决不允许马虎从事,敷衍塞责 , 玩忽职守。
D: 谈起互联网,这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 , 就连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6、

下面语段中划线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 )

美轮美奂的G20晚会《最忆是杭州》在杭州西湖震撼“放”。跨越世界的梦幻之桥,立体地呈现了音乐作品,引发了人们对炙人口的诗句和“白蛇传”的美丽传说的联想,充分体现了古典中国的美学气质。“开屏”的巨型彩扇,配合舞蹈演员优美的舞姿,显得外惊艳。

A: bàn zhàn kuài fēn
B: pàn dìng huì fèn
C: pàn zhàn kuài fèn
D: bàn dìng huì fēn
7、“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寒食节与以下哪个节日最接近( )
A: 春节
B: 清明节
C: 端午节
D: 中秋节
8、

下列关于《沁园春 雪》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上阕对北国风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B: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创造空前历史业绩的信念和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
C: 不论是上阕还是下阕,都把写景、抒情、议论三者融合在一起。
D: 这首词的上下阕各有一个领起下文的字,上阕是“望”,下阕是“惜”。
9、品读下面这首古诗,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A: “朝露待日晞”中的“晞”可理解为“晒干”;“焜黄华叶衰”中的“衰”可理解为“衰败”。
B: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自然景物的盛衰规律来警示我们要珍惜时光,及时努力。
C: 诗的最后两句堪称点睛之笔,它精练醒目,与岳飞《满江红》中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有异曲同工之妙,均是千古名句。
D: 作者的目的是通过描写冬葵、百川,赞美万物的勃勃生机。
10、福州乌山的琵琶亭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一弹流水一弹月。下面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句是( )
A: 半入江风半入云
B: 一味清凉上月时
C: 二分明月万梅花
D: 三月细雨春妩媚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1 )诗中能够突出表达诗人情感的一个词是________。
( 2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诗是如何表现初春的特点的?请作具体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①妻妾之________

为身死而不受________

③故不为得也________

(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 3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的直接原因是“生亦我所欲”。
B: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的 “是心”是指“这种本性”,即“羞恶之心”;用原文句子说就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C: “此之谓失其本心”。该句中的“此”是指“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而受“万钟”。
D: 本文以“鱼”比喻为生命,以“熊掌”比喻为正义。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

①我的童年是在军营中度过的。然而,留在我记忆深处的,不是军营中威武的大炮和嘹亮的军号声,而是那飘着淡淡香甜气的苹果园。

②军营是在离县城东南有十里路的一个山丘上。山丘的南端是五团,北端是六团。父母、我和弟弟妹妹就住在六团家属院的两间平房里。苹果树种在房前屋后,最大的一片是一进军营大门路两旁的斜坡地里。苹果园是我们儿时的乐园。

③春天,苹果园是翠绿的,嫩绿的叶站满了枝枝杈杈。再晚些时候,苹果花开了,那粉红色的苹果花齐刷刷地绽放。微风吹来,送来清爽的花香,而花香又引来了无数的蜜蜂和五颜六色的蝴蝶,整个营房俨然成了花的海洋,把个刚毅肃穆的军营装点得既威严雄壮又美丽芬芳。每当晚饭后,我和弟弟妹妹以及我们的小伙伴们,便来到苹果园玩游戏,玩得最多的是藏猫猫,也就是捉迷藏。记得有一次,我藏在苹果园最深处的一棵苹果树旁的沟里,沟里长满了杂草,小伙伴们怎么也找不着我,得意的我看着月亮,数着星星,不知不觉睡着了,要不是响起了熄灯号,说不定要在草丛里睡一夜呢。

④夏天到了。苹果树上的果子有核桃大小,那果子是不能吃的,咬一口满嘴涩涩的,你得赶紧吐掉。每到雨后的夏夜,苹果园则是我们最好的去处。傍晚时分,我和弟弟妹妹就拿着手电筒和小铲子,来到苹果园挖知了猴。夏天昼长,趁着天亮我们在果园里寻找着知了猴洞,每当发现一个知了猴洞我们都会异常兴奋,惊呼一声:这有一个!然后用手挑开洞边的土,用手捏住知了猴的前爪,轻轻地把它拽出来。洞深的,就用一根细细的苹果枝插进洞里,待知了猴抓住后,便顺势把它提上来。但知了猴也有狡猾的,你一扒开小洞,它便退到深处藏了起来,这就费些事了,得用小铲子把它挖出来。夜色降临后,皎洁的月光下,看到一个个小东西顺着树干往上爬,用手一抓便是一个知了猴。天阴的时候,就用手电筒照。就这样,一晚上就能捉三四十个,最多的时候能捉半罐头瓶子呢!

⑤转眼到了秋天,到了苹果成熟的季节。苹果的甜香弥漫了整个营房。苹果树上结满了累累果实。有的果树的树枝被苹果压弯了枝头,几乎垂到地上。浓郁的果香勾起了我们的馋虫。一天中午,我和弟妹正在午休,朦胧中听到后窗吱的一声敞开了,只见弟弟从窗户跳了出去。不一会儿,弟弟又从外边爬进屋里,背心里鼓鼓囊囊地塞满了苹果,原来这家伙是去偷着摘苹果。别看弟弟比我小两岁,但他机灵、调皮,胆子也大。当他把背心里的苹果掏出来,好家伙,整整一脸盆的大红星!军营里的苹果树都是部队的叔叔们管护,这时候看护最严,如果被看护苹果的叔叔抓住,那就惨了。幸好弟弟未被人发现,我们兄妹三人美美地饱餐一顿。

⑥到了冬天,苹果园依旧是我们小伙伴常去的地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雪还是很大的。寒假期间,每到雪后,我们便会来到苹果园里,雪厚厚的没过膝盖,苹果树枝上挂着长长的冰凌,在阳光的照耀下,苹果园又成了白色的冰雪世界。我们嘴里含着冰凌,打起雪仗。最有趣的就是堆雪人,堆好雪人坯子,再用铲子修饰一下,用黑色小煤块做雪人的眼睛,用胡萝卜做雪人的鼻子和嘴巴,玩得真是尽兴。晚饭后,疯了一天,真是疲乏极了,很快我便伴着满屋的果香进入甜蜜的梦乡。

⑦离开熟悉的军营,转眼四十多年过去了。那飘香的苹果园无时无刻不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我常常会想起看守苹果园的解放军叔叔,那个时候难道他们真的没发现我们这几个淘气的小馋猫?还是他们有意“纵容”了我们的顽皮?

(选自2017年08月09日 《
人民日报 》)作者:宫智

( 1 )结合全文内容为本文加一个恰当的标题。
( 2 )一年四季,在苹果园里作者总能有好玩的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些事。

第③段:________ 第④段:________

第⑤段:秋季弟弟偷偷摘苹果。 第⑥段:________

( 3 )简要说说第②段中画波浪线的“苹果园是我们儿时的乐园”这句话的作用。
( 4 )第⑤段中作者是从哪些感官角度来描写苹果园的美丽景色的?请你至少写出两个角度,并列举出相应的句子。
( 5 )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④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家乡的竹林

阎受鹏

①故乡的竹子是一个庞大的家族,约有七八十中,毛竹是竹类里的老大哥。春天,毛竹最早献给人们味感极美的毛笋,冬日,朔风凛然,草木枯槁,山野萧索,而青枝翠叶的毛竹却在皑皑的白雪覆盖下的泥土里,悄悄地孕育着羊角大小的笋芽,这便是誉满江南的冬笋。

②采掘冬笋,要丰富的经验,要讲究技术,冬笋深深地躲在泥底,要找到它很不容易。记得小时候,一辈子伺候竹山的父亲去掏竹笋时常会带我上竹山,他选择笋芽早发的朝南向阳的暖坡去找。两眼就像扫雷的仪器,仔细地搜索着地面,他顺着略微胖起、周围有几条丝带状裂纹的泥土﹣﹣故乡竹民叫“爆”,小心翼翼地用锄头刨,一层层挖下去,便引来我的一阵惊呼:“哇,笋!笋!”只见嫩黄的冬笋像娃娃似地睡在泥土里呢!带到笋全裸,父亲便从背后的小竹筐里摸出钢凿子,按在笋芽根部,用锄背轻轻敲几下,一枝黄黄的光滑的可爱的笋芽儿就毫发无损地掏出来了。 父亲说:“冬笋嫩,如果刨土时不小心,锄头碰到了会皮破肉绽的,这样一棵好端端的嫩笋就弄坏了。”父亲找冬笋还有望竹觅笋的能耐。一次,他带我走进竹山,瞧瞧一棵竹子的皮色,再瞅瞅竹枝,竹叶长势,笑指前方一片土说,那里有笋了,他估摸着找去,果真见到“爆”,挖到了笋。

③冬笋过后是春笋,童年时,那一夜春雷骤响后,清晨在竹山里见到的轰轰烈烈的景象令人终生难忘。那块巨石从坎上掉下来,一棵硕大的春笋,尖上扬着一簇金色的流苏(山民叫它苏头),意气奋发地顶翻了它,那片被柴荆之根盘结硬得像锄头也难扎进去的泥土,也冒出了几颗新笋,新翻的竹山沃土里,一颗颗春笋犹如一座座宝塔,生机勃勃地矗立在地面上,还有数不清的刚露“爆”的春笋,有的黄苏在春风里初展,有的角尖含着晶莹的露珠,有的昂首沐浴暖暖的阳光……

④近些年,故乡培育了一种新的竹子﹣﹣雷竹,雷竹的优点在于竹农精心培育后,农历十月便可长出与冬笋媲美的雷笋。

⑤雷笋上市的价格比猪肉贵得多哩!

⑥故乡人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竹子,大到豆棚瓜架,小至扫帚,光棍扁担,哪一样不是竹做的?一日三餐更是与竹子相连,量玉米的“升子”,淘米的淘箩,盛饭的筲箕,擦盘刷锅的洗帚,扒饭夹菜的筷子,乃至灶膛里熊熊的竹根、竹枝等燃料,件件样样都有着竹子呢!因此故乡的人,即使再穷也要苦心经营一片小小的竹林,自春至秋翻土除草,施肥浇水,营养竹子,冬日又盖糠铺草,细心地位竹子保暖,终年辛勤劳作,把自己命运与竹子连在一起。

⑦一点也不夸张,故乡每一个人,从出生那天起就与竹子打成了一个解不开的情结。小毛头时“箩窠”﹣﹣竹箩里塞满稻草铺成的睡窝是竹做的,大到周岁“坐车”﹣﹣方形的椅子,中间铺一坐板,仿佛古代的战车,坐进去前后都有横的竹棒护住身子,万无一失,不用说,它又是竹制成的。

⑧当长到会奔跑了,就用竹子做竹蜻蜓,搓着它满晒场飞翔,斩一节比笔杆管稍粗一点的碧绿的箭竹,做成“水枪”,水枪往溪水里吸满水猛一推活塞,水柱子直蹿三四丈外;做一支“机关枪”,摇来嘎嘎响,还有打苍蝇的拍子,粘知了的网兜,春天放的纸鹤和元宵提的小灯笼。再大一点编鱼笼、鳝笼、扎竹梢丝诱捕虾獒……

⑨长大成人了,更是竹不离肩释手,一年到头与扁担、垛柱、箩筐、土箕、锄柄朝夕相伴。

⑩故乡人就这般与竹子相连,直到心脏停止跳动……

(选自2013年3月《散文选刊》有删改)

( 1 )文章第⑥段说“故乡人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竹子”,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一刻也离不开”表现在哪些方面。

( 2 )认真阅读第②段,回答问题

①文段中“冬笋深深地躲在泥底,要找到它很不容易。”一句话,找出下文与“找到它很不容易”相照应的语句。

②从画线句中找出几个运用准确的动词,结合语境进行赏析。

( 3 )简要概括第③段中“轰轰烈烈的景象”是什么,并说一说这种“轰轰烈烈的景象”为什么令作者“终生难忘”。

( 4 )全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写作(分值:60分)
【写法借鉴】象征是一种常用的表现手法,它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的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它通常表现的是整体性的,而不是局部的。例如,“路”可以象征“人生道路”。在生活中,我们面临着许多选择,只有不畏艰险、敢于探索的人,才会选择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片段仿写】请你仔细观察父母的爱,用象征手法进行描写说理。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_少爷涐超赞つ”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