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选出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荒、种庄稼、种蔬菜,是足食的保证,纺羊毛、纺棉花,是丰衣的保证。 B: 《红色歌曲,唱响津城》活动,表达了天津人民对红色历史的缅怀,对革命英雄的崇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 C: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许多伟大的诗人,如屈原、李白、杜甫、陆游……等等。 D: “大家都注意听,这件事很重要。”程老师屈起食指轻轻敲着讲台。 |
2、 | 下列加下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你是学水利的,又不懂园艺,不要总是对园艺师指手画脚。B: 张明对这件事的处理十分妥当,无可厚非。 C: 郑恺边开车边学李晨说话,模仿得惟妙惟肖 , 被戏封为“模仿帝”。 D: 保持室内环境卫生,我们班每一位同学都责无旁贷。 |
3、 | 下列有关于名著相关知识错误的一项是( ) A: 《西游记》中,为试探师徒四人的禅心是否坚定,铁扇公主假意要招他们为夫婿。唐僧不为所动,悟空识破真相,沙僧一心跟随师父,八戒却动了凡心。B: 杨志虽是名门之后,但命运坎坷。先因失陷花石纲而流落他乡,又因怒杀牛二而被发配充军,最终因丢了生辰纲而不得不连夜投奔梁山。 C: 落花与眼泪是林黛玉悲苦命运的象征,如她那首著名的《葬花词》所描写:“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D: 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经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 |
4、 | 下列各项中,对文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邓稼先》一文是作者带着传统眼光、历史视野、全球胸襟、民族感情而写作成的。 C: 《黄河颂》选自《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聂耳谱曲。 D: 《孙权劝学》以对话描写来推动情节,刻画人物。 |
5、 | 对《苏幕遮》这首词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开头两句,描写了秋季的天空廖廓苍茫、大地草木凋零的典型景色 B: “黯乡魂,追旅思”是说诗人面对秋景更加思念故乡,回首望去一片幽暗,不禁追忆起旅途行程。 C: “夜夜除非”的“除非”两字意为“除此之外,别无可能”。 D: 这是古代诗词中借秋景抒发离别之情的名篇,情虽悲凉哀婉,气却沉雄刚健。 |
6、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新年联欢晚会上,同学们载歌载舞,大家都沉湎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 B: 这次学校组织的国学知识竞赛,试卷题量多、难度大,令我绞尽脑汁 , 深感自己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 C: 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一起,断章取义 , 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阅读,可以在短时间积累很多知识。 D: 江东公园白兰花的花期就快到了,而且能从5月持续到10月, 参差不齐地开出数百朵花。 |
7、 | 对语法知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空虚”“操守”都是形容词,“满眼烟云”是偏正短语。B: “爱是人生之源”这个句子中的“人生之源”作谓语。 C: “一个人的心中倘若没有爱的泉水,那也就不会有人生的绿荫。”是递进复句。 D: 句子“你都会对这个世界充满无限的神往和迷恋。”有语病,修改方法是把“神往”和“迷恋”互换位置。 |
8、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古人的名与字往往有意义上的联系,如韩愈,字退之;别号往往是自取的,表明个人的情趣,如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 B: 《小石潭记》、《醉翁亭记》、《记承天寺夜游》、《登飞来峰》这几篇作品的作者都被列入了“唐宋八大家”之中。 C: 清代是我国小说发展的鼎盛时期,如有以三国纷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三国演义》,有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有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红楼梦》。 D: 菲利普夫妇和胡屠户分别是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和《范进中举》中的人物,他们虽然国别和时代不同,但都和契诃夫笔下的奥楚蔑洛夫一样具有“变”的特点。 |
9、 | 选出对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 ) A: 商务部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预计3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预计”与“达到”互换位置)B: 印度首都新德里5月1日起开始试行为期15天的汽车单双号限行,民众反响积极。(“限行”后加上“措施”) C: 根据新条例,广东于2016年1月1日起依法启动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的规定。(删去“的规定”) D: 暑假前,校长要求各班班主任教育同学们切忌不要私自到江河中游泳。(改“教育”为“告诫”) |
10、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铜仁市某校正在举行纪念“五四”运动演讲比赛,小明演讲时语无伦次 , 赢得阵阵掌声,获得了一等奖。 B: 九龙洞是一个天然喀斯特溶洞,洞内钟乳石林立,各种石花、石幔、石鸟、石兽随处可见,栩栩如生。 C: 改革开放后,铜仁人民的生活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 D: 七年级下学期,老师对学生的要求更加严格,每天吹毛求疵地检查作业。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春草 [宋]刘敞 春草绵绵不可名,水边原上乱抽荣。 似嫌车马繁华地,才入城门便不生。 ( 1 )“水边原上乱抽荣”中“乱”字写出了春草什么特点?( 2 )第三,四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阅读下面的《蛋清借书》一文。 ①约明日还书( ) ②亦未假书于汝( ) ③益习其声( ) ④家人发箧视之( ) ( 2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即以书还生 A: 跪而拾之以归 B: 以幽阴深邃奇 C: 以为且噬己也 D: 普又以其人奏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此清灯窗所业书。 ②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 ③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
好梦何必成真
周国平
①好梦成真——这是现在流行的一句祝词,人们以此互相慷慨地表达友善之意。每当听见这话,我就不禁思忖:好梦都能成真,都非要成真吗?
②有两种不同的梦。
③第一种梦,它的内容是实际的,譬如说,梦想升官发财,梦想娶一个倾国倾城的美人或嫁一个富甲天下的款哥,梦想得诺贝尔奖金,等等。对于这些梦,弗洛伊德的定义是适用的:梦是未实现的愿望的替代。未实现不等于不可能实现,世上的确有人升了官发了财,娶了美人或嫁了富翁,得了诺贝尔奖金。这种梦的价值取决于能否变成现实,如果不能,我们就说它是不切实际的梦想。
④第二种梦,它的内容与实际无关,因而不能用能否变成现实来衡量它的价值。譬如说,陶渊明梦见桃花源,鲁迅梦见好的故事,但丁梦见天堂,或者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梦见一片美丽的风景。这种梦不能实现也不需要实现,它的价值在其自身,做这样的梦本身就是享受,而记载了这类梦的《桃花源记》、《好的故事》、《神曲》本身便成了人类的精神财富。
⑤所谓好梦成真往往是针对第一种梦发出的祝愿,我承认有其合理性。一则古代故事描绘了一个贫穷的樵夫,说他白天辛苦打柴,夜晚大做其富贵梦,奇异的是每晚的梦像连续剧一样向前推进,最后好像是当上了皇帝。这个樵夫因此过得十分快活,他的理由是:( )把夜晚的梦当成现实,把白天的现实当成梦,他( )是天下最幸福的人。这种自欺的逻辑遭到了当时人的哄笑,我相信我们今天的人也多半会加入哄笑的行列。
⑥可是,说到第二种梦,情形就很不同了。我想把这种梦的范围和含义扩大一些,举凡组成一个人的心灵生活的东西,包括生命的感悟,艺术的体验,哲学的沉思,宗教的信仰,都可归入其中。这样的梦永远不会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直接现实,在此意义上不可能成真。但也不必在此意义上成真,因为它们有着与第一种梦完全不同的实现方式,不妨说,它们的存在本身就已经构成了一种内在的现实,这样的好梦本身就已经是一种真。对真的理解应该宽泛一些,你不能说只有外在的荣华富贵是真实的,内在的智慧教养是虚假的。一个内心生活丰富的人,与一个内心生活贫乏的人,他们是在实实在在的意义上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
⑦我把第一种梦称做物质的梦,把第二种梦称做精神的梦。不能说做第一种梦的人庸俗,但是,如果一个人只做物质的梦,从不做精神的梦,说他庸俗就不算冤枉。如果整个人类只梦见黄金而从不梦见天堂,则即使梦想成真,也只是生活在铺满金子的地狱里而已。
( 1 )在第5段画线句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人类体温普遍降低意味着什么?
①最近,因为疫情的关系,每天都要测三次体温,却发现每次测量结果都在36.3℃左右,夜晚略高。记得小时候生物课上讲过,人的正常体温大约是37℃,但为什么现在身边所有人的体温都不到37℃呢?
②2020年1月7日,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教授朱莉·帕森内特和她的团队刚刚发布了一项研究成果,发现自19世纪以来,成年人的平均体温在持续下降,从37℃降到36.6℃。近年来,许多科学家也认为,人类体温在不断下降,37℃已成为历史。但体温下降并非好事,研究显示,体温每降低1℃,免疫力就会下降30%以上;体温每升高1℃,免疫力就会提升5~6倍。
③众所周知,体温是和基础代谢率挂钩的。体温每上升1℃,基础代谢会提高13%;反之,基础代谢率低。体温下降,血液流速放缓,白细胞的工作效率也随之变低。慢慢悠悠的白细胞很难在第一时间发现异物,即使发现了,也很难迅速召集其他白细胞来消灭异物,导致机体容易感染细菌和病毒,引发疾病。
④科学家分析,人类体温在170年间下降了0.4℃,近20年的下降幅度尤其大,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运动。在离我们并不遥远的50年前,人们每天都要做很多运动:农民要种庄稼或者放牧,城市人群也会每天手洗衣服、做饭、清扫房间,出门会优先考虑步行或自行车,闲暇时靠户外运动打发时间。
⑤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好像越来越“懒”了——吃饭靠外卖,出门就打车,洗衣服有洗衣机,洗碗有洗碗机,扫地有机器人,随时可以躺在床上打游戏,男生打篮球、女生踢毽子的校园场景已一去不复返。
⑥每个人的基础代谢与任何外在活动无关,是他在什么都不干的时候的自然消耗,而肌肉是人体内最大的发热器官。一个肌肉含量高的人,即使什么也不做也仍然在消耗能量。现代人运动量的减少,导致肌肉含量普遍下降。
⑦空调导致的出汗困难也是现代人体温下降的一大原因。人们长期在空调屋工作和生活,大脑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失去了接收刺激的机会,久而久之,体温调节中枢对外界温度不再敏感,从而导致体温降低。
⑧此外,越来越复杂的人际关系、财务问题和家庭问题等生活压力,也和体温降低有关。在压力状态下,人体处于应激状态,身体会分泌一种叫“皮质醇”的激素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皮质醇是一种分解代谢激素,不仅会分解肌肉,还会促进脂肪储存,优先把脂肪存储于内脏。生活压力导致皮质醇长期过量分泌,体温也就随之降低。
⑨目前,我们能做的,就是改变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细节,适当提高体温。
(有删改)
A 第③段解释了体温降低导致免疫力下降的原因。
B 第④-⑧段介绍了近年来人类体温下降的原因。
C 人体基础代谢率降低就是因为缺乏体育锻炼。
D 提升体温的关键在于提高人体的基础代谢率。
( 3 )第⑨段加下划线词“适当”不宜删除,理由是________。鲜花感激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苍鹰感激天空,因为天空让它飞翔;高山感激大地,因为大地让它高耸……我感激您明眸的凝视,因为它像一股暖流,永远奔流在我的心谷。
请以“那一股暖流”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要求书写工整规范,字数:②600字以上。③诗歌戏剧除外,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