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朱自清的《春》是一篇精美的散文,所描写的景物充盈着生命的灵气。 B: 《世说新语》是南宋时期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C: 《动物笑谈》作者是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康拉德·劳伦兹,其代表作是《所罗门王 的指环》。 D: 《狼》选自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 |
2、 | 下面各项中,修辞手法与选句不一致的一项是( ) A: 比喻——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鲁迅《社戏》) B: 拟人——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贺敬之《回延安》) C: 借代——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用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闻一多《最后一次演讲》) D: 引用——经书上的道理是可以“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丁肇中《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
3、 | 下面片段中的“他”是谁?正确的一项是( ) 他不再梦见狂风暴雨,或者女人,或者大场面,或者巨鱼,或者拳赛,或者角力,或者亡妻。如今他只梦见各种地方和岸上的狮子。 A: 保尔·柯察金B: 斯科特 C: 尼摩船长 D: 圣地亚哥 |
4、 |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B: 红衣青年仿佛一个完全的外行。 C: 眼前的山,已把夏天的翠裙换成了深秋茶绿色的晚服。 D: 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 |
5、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记承天寺夜游》《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的作者分别是苏轼、范仲淹和欧阳修,他们都是宋代著名文学家。 B: 老舍,原名舒庆春,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 C: 俄国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D: “我自己做的事,我自己当!我只要求法律允许我照约执行处罚。”这句台词既表现了夏洛克的精明,又显示了他的愚蠢。 |
6、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据调查,我国超80%左右的成年人全谷物摄入不足,导致维生素膳食纤维等的缺失。 B: 这三年来,“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都超出了预期效果。 C: 通过在扬州钟书阁举办的“人间送小温”首发式,使更多年轻读者深入了解汪曾祺。 D: 我们不仅要学习巴西人“用脑踢球”的理念,但也要大力发展我国青少年的足球事业。 |
7、 |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流浪地球》展现的各种大场面、塑造的各种特技场景,让看惯了欧美特技的观众们也叹为观止。 B: 2019年3月31日,重庆国际马拉松赛在南滨路开跑,世界各地的跑迷们纷至沓来 , 尽享奔跑的盛宴。 C: 为了改变交通拥堵的现象,交警支队组织部分退休老人担任交通疏导员,拥堵现象便戛然而止了。 D: 我们要挺直不屈的腰杆面对生活中的暴风骤雨 , 以不倒的姿势昂首走进每一个阴晦潮湿的日子。 |
8、 | 选出下列语句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 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 ②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④我们应该大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注入不竭的精神动力。 ⑤中华文化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 B: ④②⑤③① C: ②④③①⑤ D: ②⑤③①④ |
9、 |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 ) ①“东台”地名的原先含义,便是东部那一片地势又平又高的地方 ②东台西部成陆较早,在新石器时代,长江和淮河东流入海所挟带的泥沙沉积不断向海延伸 ③东台地名的出现与该地的地貌形成和特征有关 ④东部则由于季风的影响和海潮的壅塞,堆起了由南向北的沙岗 ⑤唐代大历年间修筑的常丰堰和宋代范仲淹兴修的捍海堰,均在这条东冈堤上 ⑥大约在距今3000年时,又形成了一条东冈沙堤,约在2000年前露出海面 A: ②⑤⑥①③④B: ③②④⑥⑤① C: ③①②④⑥⑤ D: ③①④⑥②⑤ |
10、 | 关于《海底两万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阿龙纳斯的仆人叫康塞尔 。B: 小说如此动人,在于构思巧妙、情节惊险。 C: 《海底两万里》中的潜艇叫鲸的触须。 D: 小说是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的成果。 |
阅读下列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1 )分别解释“临”与“澹澹”。( 2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的手法和内容作简要分析。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彝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 1 )解释句中划线的词。①阡陌交通 , 鸡犬相闻________ ②无论魏晋________ ③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 ④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①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②佝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 3 )填空。【甲】文主要描写了________和________(地点)的景色,【乙】文描写了琅琊山________和________。(时间)的景色。 ( 4 )【甲】【乙】两文同写了百姓之乐。作者写它的目的是否一样呢?请你加以分析。 |
夏感
梁衡
①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a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b轻飞曼舞的蜂蝶不多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流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升腾,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②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它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漫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③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风了;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④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溶溶,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 1 )第①段从不同的感官角度生动地描写了夏天的磅礴气势,请分析ab两句填空。a句从________角度写出了夏天________。
b句从________角度写出了夏天________。
( 2 )第③段划线的四个快字和两个叠词听听看看在表达上各有什么作用?有它的地方叫故乡
单位的院子里种了不少花,有玉兰、海棠、碧桃、榆叶梅……每当春天到来,花开之时,树下、花边总少不了赏花者。人们常说,最美人间四月天。想来,春天里那些盛大的花事,无疑是最美的四月天里最绚丽的一道风景。
不过,于我而言,眼前的此般花景再美,却不及记忆里的“那一朵”亲切。因为,有它的地方,叫故乡。
说起来,这种花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它们广泛地种植于祖国大地上,每到春天,花开之处,仿佛一片金黄色的海洋。那满世界的金黄,浓得化不开的金黄,让人震撼,难以忘记。天南海北的人们,不远千里赶赴一处处花海,只为陶醉于那一望无际的灿烂的金黄。这种花,就是油菜花。
一直以来,我总认为油菜花是一种很特别的花。因为在我心中,没有一种花比油菜花更具有故乡的意味了。这不仅是因为我出生并成长的地方盛产油菜花,它承载着我对于家乡和童年的美好记忆,更是因为油菜花朴实平凡的气质,与“故乡”这个字眼最为贴切,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故乡景,故乡事,乃至故乡人。
即便你从未亲眼见过生命力旺盛的油菜花,从未置身过油菜花海中,光从那些图片里,你也可以发现,油菜花的遍野之处,从来不是一方阳台、一处庭院、一所公园,而是连绵起伏的大山脚下,阡陌交错的田埂之上,河网密布的水乡岸边,白墙黛瓦的房前屋后……漫山遍野盛开的油菜花,这不正是我们最常见的家园的模样,不正是最典型的乡土中国的图景吗?
如果说有些花天生只可欣赏的话,那么油菜花则天生就是和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它沾满了生活的烟火气。当有些花正在得到人们的精心栽培、呵护之时,与油菜花的命运相关的,却永远是田间地头的播种、收获,是水乡垛田间的摇橹穿梭,是房上屋顶的缕缕炊烟,是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是故乡的生产与生活,农事与家事。
而油菜花又像极了故乡的那些人。普通、平凡、质朴,但明亮、健康、泼辣、热烈,长成了一片明媚与灿烂。故乡的那片油菜花,总会让我想到,从这里走出的著名作家汪曾祺的小说《受戒》里那个活泼直率的小英子,还有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柳堡的故事”里那淳朴可爱的二妹子。这些故乡的他(她)们身上,有着原生态的美,自然的美,乡土中国的美。可惜的是,当我们身处其中的时候,常常会因为太熟悉、太常见,以至于熟视无睹,往往只有在身处异乡之后,再回望他(她)们时,才会越发感觉到这种美好。
如果每一种花都有“花语”,我想,油菜花的花语就是——故乡。
(作者:舒翼 本文有改动)
( 1 )本文的题目很具艺术性,请作简要分析。“醒”,一个有温度的文字:山朗水润,万物苏醒;声声叮咛,爱的唤醒;点滴感悟,心灵觉醒;鉴往知来,值得我们警醒……醒来,是一种姿态,是一种对过往的反思,是一种成长。
请以“醒来”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