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全对的项是( ) A: 炽痛(chì) 圈(quān)养 味同嚼蜡(jiáo) B: 摇曳(yè) 恪守(kè) 头晕目眩(yūn) C: 栈桥(zhàn) 拾(shí)级 顶礼膜拜(mò) D: 褴褛(lǚ) 剽悍(piāo) 潜心贯注(qiǎn) |
2、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自小说《城南旧事》,作者林海音,台湾女作家。 B: 《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 C: 《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D: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的作者是司马迁,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
3、 |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注音和划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语文考试结束后,小明发现自己连课内的“匿笑”“莅(wèi)临”“彩棱镜”“咄咄逼人”等词,都没有掌握,感到很羞愧,决心加强练习,争取下次考试时不失分。 B: 周末,我们一家人来到一个花团锦簇的胜地,我们边欣赏边感慨(kǎi),这里的景色简直是美不胜收。 C: 朱自清笔下,春风酝酿着花香;鲁迅眼里,夏天菜畦(qí)碧绿;老舍心心念念的济南,冬天江里的绿藻把终年伫蓄的绿全拿出来…… D: 初夏,后园里的花儿、草儿,带着露珠,格外骄媚动人,我们兄妹几个便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tuì)。 |
4、 | 下列句中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邻家小姑娘常常花枝招展的在我们面前走着,笑着。 (比喻姿态优美)B: 玻璃姑娘苏相宜刻苦自学,锲而不舍,最终在文学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里比喻苏相宜学习有恒心,有毅力) C: 我们很多同学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往往不求甚解,因此事倍功半。(指同学们学习效果高) D: 他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 |
5、 | 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当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小溪渐渐喑哑歌不成调子 B: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C: 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幅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鹜,便是敬。 D: 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 |
6、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 A: 经过专家们评议,使明代永乐年间的青花瓷摘得头筹,成为盐城的“民间国宝”。B: 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北京爱卫会发出了当天17:31分至18:31分全国公众禁烟一小时。 C: 2011年1月11日,我们靠自己力量完成了我国歼20隐形飞机首次试飞,这是中国人永远值得纪念和骄傲的日子。 D: 我们要确保安全生产,防止万无一失。 |
7、 | 填入下列句子中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B: 比如 以及 也 也 C: 不论 或是 都 都 D: 比如 以及 都 都 |
8、 | 王欣近期对句子的用法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并利用所学对以下几个句子进行了分析,下列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欢乐 欢畅 欢快 欢欣 解说:这几个词语的感情色彩完全一致。 B: 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真是个四季如春的城市。 解说:句中的“严寒”和“酷暑”是一组反义词。 C: 有人建议,一旦遇到雾霾天气,可采取临时交通管制、错峰上下班、停工停课。 解说: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D: 酒楼门口,不再有被囚于笼中的珍禽;集市摊头,不再有被高声叫卖的青蛙。 解说: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运用正确。 |
9、 |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西游记》告诉读者:为了实现某一崇高的目的,人们必须艰苦奋斗,长期坚持,勇敢地战胜一切敌人。主要人物有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B: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本回忆性散文集,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童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 C: 《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以辛辣的讽刺,塑造了一个勇敢正直、善良乐观、富于幻想和叛逆精神的孩子形象。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低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其后他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挑战,使自己越来越坚强。 |
10、 | 下列各句中语言运用得体的一项是( ) A: 我今天的发言非常重要,希望大家洗耳恭听。 B: 你荣幸地获得了区里作文竞赛的一等奖,恭喜你。 C: 我因临时有急事要办,不能光临贵校座谈会,深表歉意。 D: 学校举行书法展示活动,同学们邀请你当场挥毫,你退让不过,说:“那我只好献丑了。”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论语》(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曰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 1 )解释下列划线字在文中的意思。①不亦说乎 说:________ ②吾曰三省吾身 省:________ ③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________ ④逝者如斯夫 斯:________ ⑤博学而笃志 笃:________ ( 2 )翻译下面的句子。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3 )下列选项中有误的一项是( )A: “温故而知新”强调学习关键是要思考,要“知新”。 B: 曾子自我反省的三个方面内容意在强调自省是儒家弟子自我教育、自我修德的方法和途径。 C: 孔子认为“学”与“思”的关系中“思”更重要,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不能深刻理解,甚至会陷入迷茫。 D: 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是和兴趣成正比例的。“知之”“好之”“乐之”三者成递进关系,说明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 ( 4 )孔子认为交友应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结合自身体验,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
的鱼
杨天朋
①不知从何时起,她变得狂躁不安。
②她发现眼前的水越来越浑浊,头上的光线越来越昏暗。她每天在河中游,越来越吃力。她知道自己病了,觉得自己时日不多。于是,她开始等岸上的两个人。她相信这两个人能帮到她,让她的愿望得以实现。
③当第一个人来的时候,眼前的鱼钩在左右晃动,闪着寒光,钩上的诱饵奇香无比。她知道这是人设的陷阱,但她必须咬钩,没有半点犹豫。她被长长的鱼竿拖上岸去。真的很疼,她的眼泪滚落下来。
④她睁开眼,发现垂钓者长得肥头大耳。她想把愿望告诉他。她知道他是干什么的,但她嘴里发不出声来。她努力在河坪上打滚,想把自己表现得活泼健康一点。那人把她捏在手里,令她透不过气来。她看他一副不屑的样子,心里升起一种不祥的预感。
⑤这是啥子鱼,瘦得跟纸片似的,有啥子吃头?
⑥愿者上钩,谁又真愿上钩。她希望他能尽快杀死她。可她的想法落空了。只听“咚”地一声响,她又被他重新扔回河里。她眼前一黑,失望透顶,仿佛一下掉入冰河里。她嘴角扯动,想骂一句:这是什么鸟人!
⑦她等的第二个人来时,阳光正暖。鱼钩上挂的诱饵是新鲜玉米。她觅香而来。她不想再次错过机会,一口咬下去,血在口中流。她再一次被鱼竿拖上岸去。眼前是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她知道他是干什么的。这一次,她改变了策略,不想再失败。她躺在草坪上,一动不动。
⑧他端详她许久,若有所思。他逮她的手法很轻很柔。他把她放入了透明塑料水袋里。她有点兴奋:马上就会成功了。塑料袋内的水,清澈透明,甘甜可口。她好享受。
⑨随后,她搭上他的车子,穿过乡村,穿过城市。她听见厨房内热油沸腾的声音。她知道她即将变成人类砧板上的肉了。但她发现,他对她有点下不了手。她微闭上眼,感觉刀锋的气息正朝她慢慢逼近。
⑩来吧,一切准备就绪。只见刀锋顺着她的肚子向尾部缓缓移动。她已经满身是血。剧烈的疼痛在她体内蔓延,她只能强忍着,但她不后悔。她自愿上钩,慷慨赴死。她希望他对她开膛破肚,最终能看见她的愿望。
⑪疼痛中,她想起了岸边善良的小男孩。小男孩母亲病了,只想给母亲煲一碗鱼汤。小男孩在农田逮住她后,看她身体瘦小,觉得她可怜,又把她放回了村头的柳溪河。
⑫当年的柳溪河特别美,绿波荡漾,游鱼如织。两岸青山碧田,村落如点点星辰散布。谁知几年前,河上游建了一个巨大的工业园。从此,河水变脏了,河水变臭了,鱼儿生病了,岸上人忧郁了。
⑬人类不管,鱼类无奈,可她不得不管。否则,河流污染,同族死亡,人类残伤,这是何等可怕的事情?!她等的第一个人是环保局领导,但那人对她不感兴趣,因此,她失败了。
⑭此时,她发现他怔住了,眼珠越瞪越大,握刀的手抖个不停。随后,他关掉煤气灶,一屁股坐在旁边的木椅上,一言不发。
⑮她觉得自己的气息愈来愈弱,血即将流干。她快不行了。这时,她看见他的老婆走进厨房。“你咋弄的,半小时了,还没把鱼端上桌来。”他仿佛从梦中惊醒,从木椅上弹起身来。“这鱼不能吃!”他老婆急了:“为什么?”
⑯“她是一条生病的鱼。你看看,她的内脏已全变黑了,身体也是乌青色的!”
⑰他想,她一定是专门来找他的。他用手指着砧板上的她:“她为什么生病,显然是柳溪河河水出问题了。”
⑱“鱼不能吃,拿去喂狗,扔垃圾桶算啦!”“不行!我要救活她。我一定要为她找医生。”“你疯啦,她只是一条鱼。你身为大厂长,你这样,别人会把你当神经病的。”可他不理睬老婆,把鱼放进塑料袋中,急急火火地冲出门去。
⑲那一刻,她感动得落泪。在被送往医院的路上,她永远地闭上了眼。
⑳一年后,柳溪河的水变清了。据说,她的遗体被他晾干,并制作成生态标本,挂在了厂会议室最醒目的位置。
(选自《天池小小说》2019年第6期,有删节)
( 1 )阅读小说,完成思维导图。
①她相信这两个人能帮到她,让她的愿望得以实现。(“她的愿望”是什么?)
②此时,她发现他怔住了,眼珠越瞪越大,握刀的手抖个不停。随后,他关掉煤气灶,一屁股坐在旁边的木椅上,一言不发。(联系上下文,想象“他”此时的心理活动,并写出来。)
( 3 )第⑫段可以删去吗?为什么?口香糖可以预防耳部感染
①我们知道,耳部感染是儿童期最常发生的病痛之一。而这种常常反复的感染带给孩子们极大的痛苦。多数孩童到5岁时都曾发生过至少一次的中耳炎,美国每年约有1600万名孩童因中耳炎就医,目前,科学家正在研究的一项预防措施是让孩子们咀嚼含有木糖醇的口香糖。科学家们注意到,木糖醇能阻止引起很多耳部感染的细菌的生长。
他们开始研究嚼口香糖的孩子是否比不嚼的孩子更少遭受耳部感染。
②这次研究检视了1826名健康孩童,研究对象是芬兰日托中心的小孩,他们被要求定期食用含有木糖醇的口香糖或糖浆,最终取得了中耳炎风险降低25%的结果。不过研究员也表示,虽然仍需要更直接的研究来证实木糖醇可预防中耳炎。但迄今为止的结果是令人鼓舞的。
③木糖醇又称桦木糖,是从白桦树、橡树、玉米芯、甘蔗渣等植物原料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天然植物甜味剂,用在许多低热量产品,包括糖果和一些烘焙产品中。它可以抑制某些细菌的生长。中耳感染时,细菌堆积在鼻子和耳朵连接的耳咽管,一直咀嚼木糖醇,可以防止细菌生长感染耳部。
④不仅如此,专家指出,如果乘飞机时经常嚼口香糖,并不断咀嚼,会使咽鼓管在鼻咽部的开口开放,空气能够自由进出鼓室,鼓室内外气压就能有效保持平衡,促进鼓膜恢复和保持正常,从而预防耳鸣症。
⑤其实,除了坐飞机,这种方法在生活中也同样适用。从解剖学上分析,外耳道的前壁就是颌关节,人在听到大分贝噪音时嚼东西,颌关节会拉扯耳朵,让耳塞式耳机送进耳朵的音量外泄,形成漏音,反而能保护耳朵。
⑥此外,科学家研究证明,如果一边戴耳机听音乐一边咀嚼食物,内耳测量到的音波压力会降低1~3分贝,从而达到保护耳膜的效果。对此,专家建议平时喜欢听音乐、唱KTV,或者处于噪音工作环境的朋友,不妨经常咀嚼口香糖,对于耳鸣的预防、耳朵的保健都有着不错的作用。
下面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1)在学校,努力学习是责任;在家里,帮父母做点家务是责任;出门在外,为社会做点事是责任。大千世界,小草有责任,鲜花有责任,大树有责任。无论什么生命,都有自己不可推却的责任。我们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别人付责;我们要对家庭负责,也要对社会负责,更要对国家负责……
请以“责任”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2)请以“难忘初中 ”为题写一篇文章(横线上可以填写具体的人、事、物、景等)。
写作要求:①如果选择第二个文题,请先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文章以记叙为主,兼用多种表达方式;③内容具体充实,表达真情实感;④全文不少于600字;⑤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⑥行文中出现城区(县)名用“新城区”,校名用“希望中学”,人名用“小张、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