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重庆市綦江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注音和划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入冬以来,全国频繁出现大面积雾霾天气,一,二线城市局部区域的PM2.5值甚至暴表 , 如何有效(è)制雾霾天气频发己成为各地的热点话题。
B: 新能源空铁列车具有平稳舒适安全性高,节能环保(cào)音低,占地少适应性强,景象美观视野开阔等特点,是一种现代化新形交通工具。
C: 连日来,“口袋婆婆”的故事牵动无数网友的心,从中能读出一位耄耊老人靠拾荒(chēng)起一个家庭的含辛茹苦 , 也能感受到一座城市用爱心温暖人心的善举。
D: 毋庸质疑 , “限塑令”的实行减少了白色污染,增强了人们的环保意识,激活了环保动力,使绿色生活方式(wèi)然成风,美丽中国目标必将渐行渐近。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

A: 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
B: 2003年10月16日,我们靠自己力量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这是中国人永远值得纪念和骄傲的日子。
C: 我们要确保安全生产,防止万无一失。
D: 近段时期以来,小红电脑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
3、

选出对《夸父逐日》故事的内容评述不当的一项( )

A: 夸父是敢于与自然斗争的英雄。
B: 夸父不自量力,他的悲剧结局是必然的。
C: 夸父逐日虽然以悲剧结尾,但他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永存。
D: 故事夸大地表现了夸父的神力,是对人类力量的歌颂。
4、

下列句中加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 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负起责任是不容置疑的。
B: 为了让学生取得好成绩,老师处心积虑地为他们辅导。
C: 对于中国的迅速崛起,一些西方国家竟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感。
D: 该如何处理这些垃圾呢?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5、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的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B: 什么,就这么个侏儒?这么个小巧玲珑的家伙!难道真的是列夫·尼古拉耶维斯·托尔斯泰吗?
C: 没有实力,信心不过是无源之水;没有信心,拼搏只能是无本之木。
D: 著名作家、翻译家杨季康(笔名杨绛)先生,以105岁高龄于2016年5月25日逝世,其著作有《洗澡》《干校六记》《我们仨》等。
6、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 团长对我抓了半天后脑勺,最后才叫一个通迅员送我到前沿包扎所去。
B: 左手挎了一蓝鸡蛋,右手提了一口大锅,呼哧呼哧地走来。
C: 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溜海。
D: 刚才那位年轻媳妇,是刚过门三天的新娘子,这条被子就是她惟一的嫁妆。
7、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他们的燃料已经告罄 , 而温度计却指在零下40摄氏度。
B: 中国政府对菲律宾妄图在南海牟取非法利益的行为,提出了严正抗议。
C: 刚才放的那些歌都不好听,只有这一首还差强人意
D: 海外网文章指出,如今有的领导干部喜欢到处卖弄笔墨,其实无城府 , 让人联想起鲁迅笔下那些不学无术、附庸风雅的“清国留学生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朗读者》《见字如面》等电视节目深受观众青睐,是因为它们所传递的人文情怀和责任感拓宽了人们的传统价值观。
B: 2017扬州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将于4月23日在扬州马拉松公园鸣枪起跑,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4万名选手和35名国际健将参加比赛。
C: 为了实现“减负增效”,扬州市教育局提出了“八严禁”规定。
D: 近日,美国波士顿市政广场,一辆由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波士顿橙线地铁列车吸引了大批民众驻足
9、

《朝花夕拾》中,范爱农和鲁迅初次相识的地点是( )

A: 东京
B: 北平
C: 横滨
D: 绍兴
10、下列句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秋日西溪是杭城一方最纯净的桃源。夕阳微照,素净的苇塘远远望去如同一片白雪,徜佯其间,顿生“千(qīng)蒹(jiā)十里洲,溪居宜月更宜秋。黄橙红柿紫菱角,不羡人间万户侯”之感。
B: 万股奔腾的长江,在中国版图上如一条横贯东西的轴线,出世界屋(jǐ),(kuà)峻岭险滩,纳百川千湖,联结起锦绣壮美的华夏大地,孕育着渊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C: 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于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石黑一雄能轻松自如地驾(yù)不同的地域文化,试图让作品放在任何文化背景下都有意义,他的作品影响力不可小(xù)。
D: 这是千(zǎi)一遇的时刻,百年的更迭 , 千年的交替,都将汇于同一个瞬间。为了欢呼新世纪的太阳照临地球,全世界的人们都在(qiáo)首以待。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一)》。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作于杜甫草堂。

( 1 )诗的前两句选用了哪些意象描绘了春天的景象?

( 2 )请赏析诗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的表达效果。

( 3 )诗歌描写的景物主要有什么特点?反映出诗人当时怎样的心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 1 )解释加线的字。
①余幼时即学( ) ②不敢稍逾约( )
③右备容臭( ) ④ 略无慕艳意( )

( 2 )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 3 )第一自然段着重叙述了自己的求学经历,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自己创造条件读书的?

( 4 )与作者当年的学习条件相比,今天的你有哪些优越的地方?说说现代中学生有怎样的苦乐观?(字数在50个以内)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挫折
①一对农村夫妻四十得子,因而宠爱有加,在蜜罐中长大的儿子养成了一意孤行的脾性,做事毛毛糙糙,就连走路也走不好,时常跌进水田里,很是让望子成龙的父母焦心。
②儿子7岁那年,顺理成章上了小学。顽皮的他走路喜欢东张西望,不是弄湿了鞋子,就是弄脏了裤子,哭鼻子成了家常便饭。做母亲的整日跟在他后面洗,也无法让他能穿得干净。
③一天,孩子的父亲带一把铁锹去儿子上学必经的田埂上,在上面断断续续地挖了十几道缺口,然后用棍棒搭成一座座小桥,只有小心走上去才能通过。那天放学,儿子走在田埂上,看面前一下子多出了这么多小桥,很是诧异。是走过去,还是停下来哭泣?四顾无人,哭也没有观众啊。最终他选择了走过去。当背着书包的他晃晃悠悠地通过小桥时,惊出一身冷汗。他第一次没有哭鼻子。
④吃饭的时候,儿子跟爸爸讲了今天走过一座座小桥的经历,脸上满是神气。做父亲的坐在一旁,夸他勇敢。以后,他上学的路上再也没惹过麻烦。
⑤妻子对丈夫的举措有些不解,丈夫解释道:“平坦的道上,他左顾右盼,当然走不好路;坎坷的路途,他的双眼必须盯着路,因而走得平稳。”
⑥如果不在孩子成长的路上设置一些障碍,一味地给他们提供顺境,让其想法不经过努力就能实现,等长大后,一旦遭遇挫折,他们必然会经受不住打击,而立刻产生种种令人意想不到的后果。拖一把铁锹,在孩子前进的道路上设置沟壑,把平坦的大道变成窄道,让孩子勇敢地走上去,这样,他们就会专注于脚下的路,才不至误入岐途。
⑦挖断孩子前进的路,培养他们脚踏实地的习惯,他们今后的人生就会少些失败多些成功。

( 1 )请从文中找出成语,找出四个即可。

( 2 )面对田埂上的“障碍”,儿子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 3 )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4 )父亲的做法你是否赞同?为什么?

现代文阅读

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

今夜,窗外的桂树在秋天清凉的夜色中散发着芬芳,青翠的绿叶在风中轻轻款摆,不知人间忧欢。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我的外婆。

我工作的学校在一个乡下的小镇。每天下班的时候,都会路过一户农家小院。有时院子的门口会坐着一个老人。老人佝偻着身子,静静地坐在椅子上,别人不会注意到她,她也不会注意别人。她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看着马路上的车来人往。夕阳投下余晖,释放着她最后的光芒。老人的身影在余晖的映照下,那么的落寞和苍凉。

每当我路过老人的时候,总是将车速渐渐放慢,目光轻柔地抚过老人。也曾想过,将车停下。可是心里终究还是挂念着我一双幼小的儿女,想早点回家,又想着来日方长,于是踩下油门,绝尘而去。我在汽车的倒后镜中,看到老人的身影在傍晚的薄暮中渐渐模糊。我想,老人肯定不会知道,她疼爱的外孙女路过了,路过了她的苍老,路过了她的孤独,却没有肯为她做片刻的停留。

直到有一天,我终于将车停下,走进了那个小院。我和外婆打了声招呼后,便和一旁的舅妈唠着家常。在和舅妈说话的过程中,外婆一直茫然地看着我。终于,外婆忍不住了,小心翼翼地问我:“孩子,你是哪个啊?”这一句“你是哪个”,像一根细针,生生地扎入心中,疼痛蔓延。我已经有多久没有认真地看望过外婆了?外婆已经老到快要认不出我了。外婆的头发已经全白了,饱经风霜的脸上,刻满了深深的皱纹,浑浊的眼睛里却有着孩子般的单纯。“我是小萍。”外婆的表情瞬间生动起来。她笑了,脸上的皱纹宛若菊花,徐徐绽放。外婆问起我的孩子们,我将孩子们的趣事说给她听,她的笑容越发地灿烂了,那双深深埋藏着岁月的沧桑的眼睛里,有光彩流转。我能感觉到,我能来看地,外婆非常开心。

这一次看望外婆,让我记起很多外婆对我的疼爱。小时候,用手帮我清洗满是泥巴的小脚,将我喜欢吃的东西留给我……甚至我成年后,春节没有去给她拜年,她还记着将压岁钱让我的母亲转交给我。竟然是三份!我和我的两个孩子各一份。

我的心里涌动着深沉的内疚,还有不安。外婆真的已经很老了,以后不管有多忙,我都该经常去看望她。我还计划着,在即将到来的国庆长假里,我会带着我的两个孩子去看她。我蓦然发现,外婆还没见过我的小儿子,我是一个不称职的外孙女啊,亏欠外婆的太多太多。

很多时候,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可是我们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生命本身不堪一击的脆弱。国庆还没到,我和外婆就又见面了。这一次,是在医院。妈妈哭着打电话告诉我,外婆得了这世界上最凶险的病,肝癌晚期。才几天时间,外婆就已经形容枯槁、卧床不起。然后又没有几天,她就迅速陷入昏迷,然后就在昏迷中死去了。从查出疾病到死亡,一共不到半个月时间。死亡来得是这样迅疾,没有给她自己和她的子女思想准备的时间。外婆就这样离开了。

外婆,如果来日方长,哪怕只有一次,让我再有机会路过您坐在我下班途中的院门口,我一定停下前行的四轮,走到您的身边,轻轻地唤您一声“外婆”,然后匍匐在您的膝旁,陪您说说话,听您说说您的快乐,或者不快乐,慰藉您寂寞的时光。

可是,这世间并没有多少来日方长。很多东西,当我们拥有的时候,我们并不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我们已经不能再拥有。可是明白了这个道理,要付出多么沉痛的代价!

今夜,桂树飘香,我想起了我的外婆。我再不幻想来日方长!

( 1 )根据提示,将下面表格内容填写完整。

“我”

外婆

路过外婆时没有停留

A、________

B、________

快乐地与“我”交谈

再一次与外婆相见

生病去世


( 2 )文中写“我是一个不称职的外孙女啊,亏欠外婆的太多太多”,“我”感到“亏欠”的原因是什么?
( 3 )根据要求,赏析下面语句。

①老人佝偻着身子,静静地坐在椅子上,别人不会注意到她,她也不会注意别人。她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看着马路上的车来人往。(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

②这一句“你是哪个”,像一根细针,生生地扎入心中,疼痛蔓延。(从修辞运用角度赏析)

( 4 )请写出文章最后画线句的含意。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观众:机遇和实力,哪个更重要?

撒贝宁:你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

观众:左撇子。

撒贝宁:那我能说,在有些时候左手比右手重要,但是你能只要左手不要右手吗?

(央视《开讲啦》栏目观众现场提问环节)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哪些感受与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也可以阐述观点,还可以抒发感想。

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个人信息,如地名、校名、人名等。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无言以对”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