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南昌市进贤县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同的一组是( )
A: 元/云 油/书 咳/簌下落 而走险/身而出
B: 红/切 咀/争/气冲牛 莺歌舞/然勒功
C: 慷/气/古/残断壁 妇皆知/相以沫
D: 杀/障/气 呜/狼吞虎 为人知/寡廉
2、

下面是一副关于岳阳楼的对联,回想《岳阳楼记》内容,你认为填入下联的词语最最恰一项是( )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_____到心头

A: 兴亡
B: 贫富
C: 离合
D: 忧乐
3、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时候,用“令尊” “尊君”尊称对方的父亲,用“家严” “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
B: 托你的福,我的令妹找了一份非常满意的工作。
C: 七夕节的别称有女儿节、七月七、乞巧节。与七夕有关的古诗有“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和“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D: 毕业时你送给我的照片和礼物,我一直惠存着。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探索成功者的足迹,大多受益于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良好的社会教育。
B: 他一生省吃俭用,却把节俭下来的钱都捐给了灾区,
C: 生活中最大的享受、最高的乐趣就在于觉得自己是为人们所需要的,是使人们感到亲切的。
D: 课间活动时,操场上表现出一片生气勃勃的景色。
5、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真是献丑了。”小云拿自己的书法作品向长辈请教,“初学不久,技艺不精,敬请雅正”。
B: 林海正在草拟“失物启事”,他写道:“昨天我在课室丢失了一本《名言词典》,如有拾获,请务必从速交还。”
C: 地铁车站工作人员批评直接背包过安检的小强:“广播已说要放包安检,你带耳朵没?”。
D: 妈妈提醒晓梅:“记得坚持锻炼哦!”晓梅回应她:“放心吧,我没忘,你不必多此一举。”
6、下列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师们每天加班加点地改作业真是可歌可泣
B: 盗贼索性躲进了小楼,兀兀穷年地研究起了如何躲避警察的追捕。
C: 可悲的是,有太多改变了世界的科学家却鲜为人知
D: 班长小袁天天晚上打游戏,成绩一落千丈,真是令人刮目相待
7、

下列各句对文学常识和名著内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罗曼·罗兰在《名人传》中,记载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高尔基三位名人苦难和顽强奋斗的一生。
B: 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代表作《桃花源记》的文体是“记 ”
C: 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D: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作家。其代表作《端午的鸭蛋》,其作品给人以“趣味盎然,充满生活情趣”之感。
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认为:国人自夸“地大物博”是自信力的表现。
B: 作者认为:“希望着国联”是他信力的表现。
C: 作者认为:“一味求神拜佛”是“自欺力”的表现。
D: 作者认为:中国人“失掉了他信力”后发展着“自欺力”。
9、

想像一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下面的诗句中哪一句描写的画面与它最接近?(    )

A: 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州》)
B: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C: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D: 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10、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没有结合句意解释的一项是( )
A: 他是本城中极方正 , 质朴,博学的人。(方正:指为人正派。)
B: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群蚁排衙:这里指整齐地排列着。)
C: 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 , 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海市蜃楼:这里指空中或地面出现的虚幻的楼台城郭。)
D: 他们自以为是人,然而却因承受着某种他们感觉不到的压力而沦为像蚂蚁一样的虫豸。(虫豸:这里比喻碌碌无为的人。)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1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颔联。
( 2 )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1 )解释划线的字词。

①不亦乎________ ②人不知而不________

③吾日三吾身________ ④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

( 2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3 )《<论语>十二章》从 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三个方面来教导我们,选文②讲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选文④讲的是________。
( 4 )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选文中选择一则,谈谈对你的启发。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

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 1 )选文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情感?
( 2 )文中反映出菲利普夫妇怎样的性格特点?
( 3 )找出选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并分析此景物描写的作用。
( 4 )有人认为该小说旨在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也有人认为其主题在于反映资本主义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辛酸。请说出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阅读宋威的《找到自己的“燃点”》一文,完成各题。

①“超燃”“燃爆了”“燃曲”“燃文”“燃创意”……不知不觉间,“燃”成为流行词。什么是“燃”?雄浑激越的音乐、紧张刺激的赛事、精彩纷呈的电影、振奋人心的演讲……某种意义上,令人热血沸腾、激情澎湃的事物,都可喻之为“燃”。

②人们欣赏“燃”、点赞“燃”,是因为“燃”代表着一种昂扬向上的状态,洋溢着一种积极进取、充满阳光的精气神。有人说,一个人就是一种能源,人的一生就是燃烧,就是能量的充分释放。的确,相较于通过外在刺激获得短暂的亢奋或一时的热情,一个人只有点燃内心的火焰,才能让“燃”的状态恒久持续,进而迸发源源不断的力量。

③如果心不想走,脚就不会出发。状态能否“燃”起来,取决于心灵的温度。生活中,一些人曲解“平淡是福”,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些人自诩“无欲无求”,不重过程、不问结果,在得过且过中沉沦;一些人自以为“聪明绝顶”,偷奸耍滑、华而不实,变得左右逢源、八面玲珑;一些人盲信“佛系人生”,凡事“意思意思”就行,失去了进取的意志。种种颓靡状态,皆因心态消极、意志消沉。“有理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心中揣着一团火,锐气才不会散,脚步才不会停。

④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亮度”。即便是再平凡的个体,也有“燃”起来的可能。就像鲁迅先生所说,“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当代愚公”黄大发只是一名普通村支书,却立志“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历时36 年,终于带领村民修成了一条绕三重大山、穿三道绝壁的万米水渠。“守岛英雄”王继才只是一名民兵哨所所长,却坚守开山岛32年,无论刺骨的寒风还是常年的孤独,都不曾让他退缩。状态的“燃”与否,无关职位高低、权力大小。站稳自己的位置,扛起自身的责任,哪怕只是微光,也能烛照一方。

⑤“燃状态”,也不一定有鲜花和掌声。相反,还可能伴随着苦、累、痛,包含着责任、担当、付出。走不出“舒适区”,吃不了苦头,迈不过沟坎,一遇困难挫折便垂头丧气、满腹牢骚,这样的人,是难以葆有持久热情与动力的。不禁想起一部记录真实创业故事的电影《燃点》。影片中,创业者们向着自己的目标奋力进发,有的忙到抽不出时间见家人,有的每天睡眠时间少得可怜,有的事业坠入低谷……尽管充满痛苦、迷茫、徘徊,但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燃点”,有着为梦想不懈打拼的激情。一个人要想活成自己理想的样子,不正需要这样的奋斗姿态和价值追求吗?

⑥哲人有言,“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积极进取、不懈奋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让自己“燃”起来吧。

( 1 )文章开头有什么作用?
( 2 )第④段主要运用________论证,通过列举________和________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________,从而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 3 )联系全文,分点概括该如何保持“燃状态”。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请以“少年不知愁滋味”为题写一篇文章。(不低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太阳在下雨、”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