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莱阳市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面加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腰(zhé) 鲜(yán) 想(wàng) 无声息(qiāo)
B: 冠(miǎn) 惊(hài) 渎(xiè) 眼花乱(liáo)
C: 然(wǎng) 见(piē) 塌(dān) 铮作响(zhēng)
D: 积(zǎn) 恶(zēng) 窗(lín) 孜不倦(zī)
2、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参加保险虽不能使人化险为夷,但却能在灾祸不期而遇时,使投保者或受益人得到一笔赔偿。
B: 中国女排不孚众望 , 又一次战胜古巴队,夺得冠军。
C: 真是怪事,电影院一挂出“少儿不宜”的牌子,观众反而多起来,都开演半个小时了,人们还不绝如缕地往影院赶。
D: 鲁迅的后期杂文可谓不刊之论 , 这恰恰体现了他思想的炉火纯青。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说和做》作者臧克家,山东诸城人,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等,被誉为“农民诗人”。
B: 《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光未然,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人,诗人,文学评论家。组诗《黄河大合唱》,由冼星海谱曲。
C: 《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北宋郭茂倩编,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D: 《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你快点儿!”他急切地说:“考试马上就要开始了。”
B: 他是真的没有听到我的话呢?还是故意装作没听见?
C: 我很喜欢这个城市,绿化带、霓虹灯、立交桥……等都让我十分着迷。
D: 看一下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
5、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博物馆凝聚了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场所,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符号,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含
B: 现在有些人很无聊,总喜欢窥测别人的隐私,散布一些流言。
C: 在北京首钢队与辽宁队比赛中,首钢队在一度落后20分的情况下,顽强追平比分并将比赛拖入加时,这主要是首钢队的明星球员发挥了妙手回春的作用。
D: 《厉害了,我的国》这部大型纪录片全面展现了我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极大地引发了国人顶礼膜拜的自豪感。
6、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袁隆平为研究杂交水稻技术而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精神和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B: 生长在阿拉善西部的胡杨林是一种特别耐旱的树种,尽管那里干旱少雨,但一到夏季,胡杨总是郁郁葱葱的。
C: 好读书,读好书,形成了习惯你就可以与智慧结伴同行,与高尚朝夕相处。
D: 行走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能使每一个人都看到水草丰茂的湿地,开满鲜花的草原,以及长满各种灌木的山冈。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杜绝溺水事故不再发生,市教育局要求各学校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B: 此次新冠肺炎波及范围广,造成的教训尚无法计算,留下的损失更加深刻。
C: 能否减少智能手机的使用和加强自我控制,是改善智能手机成瘾的有效方式。
D: 去年国庆节,老师推荐我作为全校的三名选手之一,参加了全区的演讲比赛。
8、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纵观选秀节目走过的这七年,从单纯的模仿国外热门节目类型,一味地追求高收视率,

到如今的《中国好声音》,不得不说,我们听到了久违的“真音乐”。一个个来自民间的草根唱者,用真诚 “ 了中国娱乐界的软肋”, 了大家的关注。如果说,是《中国好声音》 了人们的听觉,选手的身份与故事则 了人们的猎奇心理。


A: 触动 满足 吸引 直击
B: 满足 直击 触动 吸引
C: 直击 吸引 触动 满足
D: 吸引 触动 直击 满足
9、下面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震(sǒng) 愧(zhà) 约(qì) 人不倦(huì)
B: 眼(yì) 古(gèn) 溅(bèng) 抖不已(chàn)
C: 门(kǎn) 累(zhuì) 问(jié) 忍俊不(jìn)
D: 取(tì) 午(shǎng) 字(tiè) 深深悔(chàn)
10、下列句中加下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要怀着感恩之心善待育(fǔ)了整个生灵的地球母亲。
B: 时间和破碎的梦想,被埋葬在一起不停地发(xiào),无法停止。
C: 成功的方法唯有精竭虑(dàn),不断努力,没有别的快捷方式。
D: 闹钟不折不(náo)地反复振响,迫使恋床的他终于不得不告别温暖的被窝。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古诗阅读。
春 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1 )读完这首诗之后,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展现于你的眼前?

( 2 )请自选角度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甲】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读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袁枚《黄生借书说》

【乙】文之不可绝于天地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若夫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若此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

——顾炎武《日知录》

( 1 )【甲】文的论点是________,【乙】文的论点是________,两文共同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

( 2 )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②若此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 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 1 )解释句中画线的词。
①大王加( ) ②故不意也( ) ③请广于君( ) ④长跪而之曰( )

( 2 )请翻译下面的句子。
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 3 )唐雎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心灵之痛

查一路

车行到小区门口,前面一个刚放学的小女孩,不知在张望什么。出于安全考虑,我轻摁了一下喇叭。接下来发生的事,让我感到十分意外。

小女孩有瞬间的惊悸,然后回过头,恶狠狠地瞪着这边。她的眼神吓着了一个手握方向盘的成年人,我摇下车窗,想在车子经过时安抚一下她。不料,在我开车经过的一刹那,我清晰地听到她骂了一句很脏的话,脏得让我当时无法逃避,此刻无法转述。我很震惊,一个不过上三四年级的小女孩,怎么能说出这么脏的话呢?

我以前没遇到过这样的事,如果用“震惊”来形容可能危言耸听了点儿,但这么脏的一句话,至少让我几个星期都不能释怀。具体原因不可知晓,可以肯定的是,这孩子的心里有些痛,由痛而引发了一种恨。

一个月后,我又见到了这个女孩,还是在小区的门口。这次她坐在她妈妈的电瓶车的后面,她的声音很大,反复问:“妈妈,我们家为什么不买汽车啊?别的同学家都有车。”烈日下,她的母亲只顾锁着眉头骑车,无暇回答她的提问。

无意中,这个小女孩已经告诉了我答案。

前段时间,因一场暴雨,一个亲戚让我帮他接小孩。放学时节,某小学门前的广场上,车声鼎沸,喇叭声震耳欲聋。一眼望去,雨雾之中处处是小车,挤满了整个广场,都是来接孩子的。也有家长骑着摩托车、电瓶车、自行车,他们让孩子穿着雨披坐在身后,穿行于停在广场的汽车中间。

坐在汽车里的孩子们,则透过车窗玻璃,安逸地望着窗外,望着被雨水打湿的同学们。

国外的富翁,不会把私人游艇停靠在公共码头;而中国的富裕阶层,甚至仅仅是普通的有车一族,都希望自己的车轮在别人艳羡的目光中滚动。

由此,我想起了那个小女孩的心灵之痛。

这些年,我注意到社会上一些人的心头有某种不便说出的痛。有些痛,源于社会的一种病;有些痛,源于社会成员彼此间的疏离与隔膜。就说关于车这样的小事,如果有车的家长们尽可能把车停到离校门口远一点的地方,如果开车的人尽可能不冒失地摁喇叭,“有车没车”的意念可能就不至于在孩子的心灵上划出一道伤痕。

有些痛,从根源上讲,不是我们造成的,但与我们有关。因为无意间的冒犯与入侵,往往伤害了他人的情感。

(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 2 )文章第⑤段“无意中,这个小女孩已经告诉了我答案”中的“答案”是什么问题的答案?这个答案是什么?
( 3 )请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文章第⑨段的作用。
( 4 )文章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请举例分析有何好处。
( 5 )题目“心灵之痛”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岁月匆匆,读九年级的我们已走进人生的花季,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上,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份幼稚;多了一份思索,少了一份盲从;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偏激;多了一份行动,少了一份幻想;还多了一份责任、理想与憧憬……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的,我们的道路正在向未来延伸。请以“读九年级,我多了一份________ ”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要求:①请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若叙事一定要具体。③书写清楚,文中不要出现学校名称和真实姓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他不爱我。”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