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新都一中实验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玉盘珍羞直万钱(美味佳肴)
B: 今日听君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C: 长风破浪会有时(比喻实现政治理想)
D: 千里共婵娟(指嫦娥)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使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
B: 冰心先生虽然已经离开我们二十年了,但她崇高的生命之光是不会熄灭的。
C: 近日,天桥区滨湖广场的大约700多株樱花盛开,引得市民和游客纷纷驻足观赏。
D: 能不能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素养,是成功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观看电影《战狼2》,同学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国家的强大与爱国的真谛。
B: 能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C: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能带来长远社会经济效益,更能带来市容市貌的改变。
D: 发生在黑龙江雪乡旅游景点导游欺诈游客事件,将严重影响了旅游市场的健康。
4、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阜宁校园阅读既有名又有实,阜宁教育系统的“大阅读”计划没有变成一纸空文
B: 邻居李大妈生活方式极为健康,平时深居简出 , 不是逛街就是跳广场舞,忙得不亦乐乎。
C: 你一直不努力读书,才疏学浅 , 不能胜任这份工作。
D: 莫言是个会讲故事的人,他创作的小说的情节抑扬顿挫 , 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5、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嘹亮 澎湃 肃然起敬 妇儒皆知
B: 凛冽 馈赠 一筹莫展 心旷神怡
C: 葱笼 追朔 世外桃园 迫不及待
D: 伫立 迁徒 眼花缭乱 一股作气
6、下列各项关于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藤野先生》一文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同样出自这本书的还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B: 妯娌是哥哥的妻子和弟弟的妻子的合称;连襟是姐姐的丈夫和妹妹的丈夫的合称。
C: 《三峡》的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撰有《水经注》。《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三峡,瞿塘峡、巫峡、刘家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D: 《列夫·托尔斯泰》作者茨威格,奥地利小说家,著有人物传记合集《人类群星闪耀时》。
7、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趵突腾空”为“济南八景”之首,泉水日夜喷涌,络绎不绝
B: 作家曹文轩荣获儿童文学最高奖——国际安徒生奖,消息传来,骇人听闻
C: 杨绛先生的离世,如巨星陨落,使中国文坛黯然失色
D: 漫步曲水亭街,我们用相机去捕风捉影 , 记录家乡的古风古韵。
8、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木兰诗》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记叙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B: 《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文中人物杨志是一个憨厚鲁莽、天真任性的人。
C: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儒家经典《孟子》,文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D: 《我的叔叔于勒》选自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作者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其弟弟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揭露了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9、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抗击"新冠病毒"的斗争中,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 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B: 地震让那里到处都是倒塌的房屋,少数站立的楼房也都有明显的裂痕,所见一片狼藉,让人叹为观止
C: 初一一班全体同学刻苦钻研,合作探究,同学之间相互不耻下问 , 形成了良好的学风。
D: 一到节假日,达州中心广场两旁的店铺,就会顾客盈门,生意葱茏
10、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①这样长而富有变化的墨线是中国画的特点。

②南宋梁楷《李白行吟图》中李白的一件斗篷,只用了不到十根线条,便勾勒出人物身体的结构,衣褶的变化。

③线条的起落及抑扬顿挫都清楚可辨。

④造型以线条为主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洋画的主要特征。它是中国书法用笔方法的发展和延伸。

⑤中国画以“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独特风格闻名世界。

A: ④⑤③②①
B: ⑤④②③①
C: ⑤④③②①
D: ④⑤①②③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浣溪沙·麻叶层层苘叶光

苏轼

麻叶层层檾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注释)这首词作于苏轼任徐州知州时。①檾(qǐng):同“苘”,俗称青麻可制麻袋或绳子。②络丝娘:本为虫名,此处代指缫丝的妇女。③垂白:鬓发将白的老人。④捋青:从未全熟的麦穗上捋下麦粒。麨(chǎo):用麦子制成的干粮;⑤软:吃饱。

( 1 )词的上片写了①________和②________的农事活动,下片“问言豆叶几时黄”一句表达了词人③________的情感。
( 2 )这首词富有农村生活气息,作者是如何表现的?请任选一个角度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鲁公治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豫不决,事又寝。(《新百喻经》)
【注释】①颠踬(diān zhì):跌倒、摔跤。 ②下房:仆人住的房子。③寝:息,止。

( 1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
①公之( ) ②下房不( )

( 2 )下列对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修路径直通向山,安放栏杆保护他们,又有什么担忧呢?
B: 修路让他们通过,设计栏杆护住山,又有什么担心的呢?
C: 开辟一条小路来通行,设置栅栏来保护,又有什么担心的呢?
D: 开辟一条通人的小路,建设护人的栅栏,又有什么担忧的呢?
( 3 )鲁公治园的行为表现可以概括为“ ”。(用文中的词语概括)

( 4 )鲁公之父、妻、家人阻止治园的理由各不相同,但他们认识上的局限性是相同的,即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章, 完成后面小题。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技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 1 )本文写的是“济南的冬天”,为什么开头部分要写“北平”、“伦敦”和“热带”的气候?

( 2 )文中第三自然段描写“薄雪覆盖下的山”,写得极有层次,请你在文段中找出能体现这种层次或顺序的词语。

( 3 )请赏析文中画横线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 4 )作者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尾,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刘白羽

①淡淡的朝阳刚把树梢照亮。顺了石柱攀缘到三层楼上来的老藤树比来时茂盛多了,有些柔韧的枝蔓伸展开来,带着绿叶,向人轻拂,似在表达它的欣快之感。在露珠晶莹的树叶丛中,一只小蝉用稚哑的嗓门,轻轻嘶叫。愈来愈明亮的阳光却显示:将要来临的又是十分炎热的一天。但,不论回头将怎样火热,甚或会从燠(yù)热之中来一阵风掣电闪,现在这早晨却如此清新、宁静。

②如若仔细地分析一下,这清晨之可爱究竟在何处呢?是这清凉,是这朝露,是这潮湿泥土的芬芳,是这云霞烂漫的宁静。是的,我想是这一切。但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新的起点。在一个人的生活之中,不知要经历多少曲折复杂的道路——他焦灼,困难,轻松,欢乐。而千千万万早晨之中的每一个早晨,当它到来的时候,都使你感到是第一次和它接触一样新鲜。它永远那样清新澄碧,而又永远那样鼓舞人意。人们在日常谈论中,常常用“朝气”与“暮气”这两个极端相反的字眼,评判一人一事,来说明那是生气勃勃的,还是气息奄奄的。这个“朝气”就是从永远给人清新之感的早晨发展而来的。朝气——使人想到:精力充沛,双眸明亮,两颊鲜红,向新的未来迈开脚步。也许这未来之中充满不可测的事变,而那早晨总还是那样令人欣喜,令人振奋,以无限情意督促人们起步。

③今天早晨就是这样可爱,我望着它就像第一次看到早晨。那几片朝云,给阳光照得像嫩红的玫瑰花瓣一样轻柔、绰约、缥缈、悠然。病中,我常常感觉到:愈是在困苦的时候,愈觉得清晨之可贵。因为我们送走了一天,而又开始了新一天的生活,这一天的逝去与一天的来临,便标志着人生又迈出了新的一步。我现在浸沉于晨光的快感之中,我思索着,这个清晨像什么?很像早霞中升起来的一片白帆,也就是每一个早晨都在我们生活中的航道上升起的白帆。它是那样洁白,它是那样漂亮,但它标志着永远向前,而且标志着坚定不移的方向。

④在我沉思默想时,不知不觉的,那一片片的云由红色而变得发白发亮,像给强烈光线照得透明的、轻柔的羊毛卷一样,它们朝着蓝天远处冉冉飞去,就如同白帆朝远天航去一样。

⑤突然,一切一切,偌大的天空和地面都变得出奇的宁静,蝉声没了,人声没了,那赫然闪耀的宇宙中充满一种庄严肃穆之感。一个真正的早晨开始了。

( 1 )填空。

第①段依次描写________、沾满露珠的藤树的绿叶、________等景物,表现了早晨的“清新、宁静”。

( 2 )第②段和第③段,把清晨比作“新的起点”、“生活的航道上升起的白帆”有什么含义?
( 3 )第③段和第④段,先后用“玫瑰花瓣”、“羊毛卷”作比喻,描述了朝云怎样的变化?
( 4 )文末为什么说“一个真正的早晨开始了”?请结合上文,谈谈你的理解。
( 5 )你认为这篇文章只是描写清晨的景物吗?请谈谈你的认识。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脑海中的往事像镜头回放一样连续不断地上演,虽是平平淡淡的小事,却温暖如春令人动容。那一段段感动的时光,静静流淌在心泉的最深处,它将永远在遥远的记忆里温馨鲜活,成为支持我一往无前的力量。

请以《那件事激励着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500字。(3)叙事条例,语言生动,情感真挚。(4)书写认真、工整。(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名和姓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所谓对与错”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