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莱芜市第五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 王之涣、王昌龄王维岑参、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
B: 《小石潭记》的作者是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
C: 《天上的街市》一文,作者主要写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D: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方敕勒族的民歌。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美好家风的形成是漫长的,不可能一气呵成
B: 为促进5G网络的发展,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实现微小基站的建设与宏基站齐头并进。
C: 春季运动会即将举行,同学们一个个蠢蠢欲动 , 决心为班级争光。
D: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课文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沁园春·雪》抒发了词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展现了词人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
B: 现代诗人艾青在《我爱这土地》中运用象征手法描绘了一组鲜明的形象,表达出炽热的爱国情怀。
C: 《乡愁》的作者是著名诗人、散文家余光中,他以写乡愁为题材的诗歌而著名,被誉为“乡愁诗人”。
D: 英国著名诗人、翻译家穆旦写的《我看》,诗作中有激情有思考,有大胸怀有大境界。
4、

依次填入下列各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留守儿童这个庞大群体中,有的孩子掰着手指头数着父母回家的归期,更多需要精神① ;有的孩子与爷爷奶奶守着家徒四壁的农屋,更多需要物质② ;有的孩子在孤独寂寞中变得行为孤僻、性格内向,尤其需要心理③ ……每一个孩子都有独属于自己的“小宇宙”,只有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给予他们渴望的关爱,才能④ 流动时代的家庭之伤、社会之痛。

A: ①安慰 ②帮助 ③辅导 ④抚平
B: ①抚平 ②资助 ③引导 ④抚慰
C: ①抚慰 ②资助 ③辅导 ④抚平
D: ①抚慰 ②支持 ③安慰 ④抚平
5、

结合语境,将下列语句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
风吹过草原,无边的草叶根茎相连,轻轻摇曳,丝丝奏鸣,绿波微漾,送来缕缕清香,那是① 。风则显得更有耐心,它们一千年又一千年地从草尖儿轻轻掠过,为的只是等待一个机会,② ,吹开几片薄薄的云彩。

A: ①辽阔草原的喧哗与躁动 ②带走一点细细的泥土
B: ①生命优雅的沉醉与逍遥②掀起一层松松的泥土
C: ①辽阔草原的喧哗与躁动②掀起一层松松的泥土
D: ①生命优雅的沉醉与逍遥②带走一点细细的泥土
6、选择下列对划线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 1 )左佩刀,右备容臭( )
A: 气味不好
B: 闻到
C: 香袋
( 2 )余则袍敝衣处其间( )
A: 旧絮
B: 破败
C: 漏眼
( 3 )盖余之勤且艰此( )
A: 似乎
B: 如、像
C: 如果
( 4 )白玉之环( )
A: 腰上
B: 中间
C: 腰佩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李校长工作很忙,常常要接待许多学生家长的来访和来信。
B: 在政府及教育界知名人士的努力下,《隆中对》终于被编入了新教材。
C: 书法家米芾的故居是襄樊市新修建的汉江“外滩”。
D: 能否增强法律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保证。
8、

下列句中划线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

A: 疏条交映,有时
B: 风烟俱 , 天山共色
C: 从流飘荡 , 任意东西
D: 负势竞 , 互相轩邈
9、

下列有关《西游记》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游记》的作者是清朝的吴承恩。
B: “四圣试禅心”中的四圣分别是:观音菩萨、黎山老母、普贤菩萨、文殊菩萨。
C: 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使用的兵器分别是如意金箍棒、七齿钉钯、降妖宝杖。
D: 小西天黄袍怪抓唐僧师徒的目的是自己要去取经。
10、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鞠躬 遗骸 锐不可挡 张皇失措
B: 狼藉 烦躁 荡然无存 消声匿迹
C: 轩榭 藩篱 惟妙惟肖 因地制宜
D: 归咎 喷嚏 重峦叠障 穿流不息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有同学在读下面两首诗的时候提出两个问题,请你帮助解决。
登岳阳楼(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1]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释:[1] 开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

( 1 )同是登岳阳楼,两首诗表达的情感各不相同。第一首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 ;第二首表达诗人________ 。

( 2 )两首诗的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皆为佳句,请分别赏析这两联的妙处。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大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 1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①桑竹之: ②阡陌交通
③便还家: ④怡然自乐:

(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3 )文中桃花源的美好和谐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 4 )盛世少有隐者。面对当时的社会,作者在不苟且、不同流、难释怀的复杂情感下,隐居山林并描绘出亦真亦幻的“桃花源”。请你说说作者创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秦俑的《榜样》,完成后面小题。

峰子最后还是选择了回家乡教书。当同学们都去火车站送他时,峰子不知怎的就想起了一句悲壮的古诗: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先到县教育局报到,签了字后,办公室的同志瞪着一对金鱼眼问:“你是师大毕业的?”峰子什么话也没说,背起两大袋子书和行李,头也不回地搭车回了家。

父亲见峰子回来了,远远地迎了上去,说:“工作好了吧?”峰子没吱声,把行李往父亲手上一放,回到家“咕嘟咕嘟”喝了一大杯水,然后才说:“省晚报让去做记者,

没去。”

“怎么?”

“我想回村里学校教书。

父亲颤着声问:“是不是在学校里犯了事?”

“年年都评三好学生呢,怎会犯事?”峰子坐了下来“那怎么回咱这破村?”“学校不是少了老师么。”

【A】父亲愣了好一阵,叹了口气,便去张罗着煮面条。峰子早没了娘。他看着驼了背的父亲,心中不由惴惴不安:父亲要是骂他一顿,或者打他一记耳光,他的心里也许会好受一点。

吃过面,峰子便去村小学找校长。

【B】说是学校,其实不过一层四间的茅草土坯屋,屋旁竖着一根四五米高的木杆上头飘着一面早已发白的旗。学校长年驻校的,也就校长一人。

峰子在学校的自留地上找到了校长,校长正戴着那副掉了一条腿的老花眼镜,在地里侍弄自己种的蔬菜。

峰子轻轻地唤了一声:“校长”。

校长回过头,眼镜差点儿就掉到了地上。他见了峰子,脸上的笑便浮了上来,说峰子回来了。

“我是来向您报到的,我也来学校教书,以后我就是您的部下了。”

“你…….”【C】校长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是汪了泪,顾不上擦掉泥巴,就紧紧地握住峰子的手。

校长破例炒了一盘蛋,邀峰子喝一盅。校长一边喝酒一边说:“想你考上大学那年,学校里的娃儿就加了一倍,大家都把你当榜样呢。”

峰子就想起往年的寒暑假,他一回家,总有东家西家的请他到家里吃饭教课,说是要自家的娃子学学他的样。

可是,这一年暑假过去,也没见哪家有人来请他。和乡里乡亲的见了,还有人不相信地问:“峰子,你真回咱村里教书?”

峰子就爽快地回答:“是!”

到秋天开学了,报到的学生竟暴减到了往常的三分之一。校长和峰子都不明白:老师多了,学生怎么反倒少了?

于是峰子拿了一份花名册挨家挨户去问,问来问去,都回答说,我家娃儿不念书了,过两年让他到外面打工去。

峰子说:“孩子还小,怎就不让念了?”念了书没用。

“怎没用?念了书可以考大学啊。”

对方就不吭声了,任峰子怎么劝说也没用。等峰子一脚跨出大门,【D】后边就传来轻轻的嘀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话刺得峰子的心一阵阵地疼。

年后,县教育局捎了信过来,说是让峰子去领“扶贫助学志愿者”奖章,他成了全县教师的榜样呢……

(选文略有改动)

( 1 )认真阅读小说,将峰子的主要活动补充完整。

告别同学→________→回到家里→________→答乡亲疑问→________→获得嘉奖

( 2 )得知峰子决定回乡教书后,【A】处父亲“愣了好一阵,叹了口气”表现了他________和________的复杂心理;【C】处校长“……·只是汪了泪,……紧紧地握住峰子的手”则反映了他________的心理。
( 3 )【B】处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反映了乡村怎样的特点?体现了峰子怎样的品质?
( 4 )联系上下文,试写出【D】处“嘀咕”的话。
( 5 )峰子是一位有着“悲壮”色彩的主人公,文中用了大量笔墨来表现他的“悲”和“壮”,请各举一例并作简要点评。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 1 )海燕象征着什么?试述你的理由。
( 2 )海燕所处的环境是怎样的?试概括一下。
( 3 )海鸥、海鸭、企鹅象征着什么?它们有怎样的表现?
( 4 )选段中,作者大量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泰戈尔说:“因为经历,所以懂得。”经历是人生的必然,经历是人生的财富。经历能催熟你的心智,经历能滋养你的生命。阅尽千山万水,尝遍酸甜苦辣。行走在路上,这便是人生。
请以“经历”为题目,或自拟一个包含“经历”这个词语的标题,写一篇作文,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一秒秒,在想”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