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市启动市级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今年首批招收320人。B: 只有沿线的拆迁工作能顺利进行,是沿江风光带顺利施工的条件之一。 C: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的发生,我校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D: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
2、 | 对下面语段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宋代涌现了更多的竹画家。苏东坡就是一位画竹的艺术大师。他画竹气魄极大,“从地起一直至顶”,线条和笔力都很强劲。元代文人画兴起后。画竹更为盛行。四大家之一倪云林的画,大都是修竹数竿,意境萧疏,具有独特的风格。明代竹画家蜂起。王绂画竹名驰天下,邵二泉题他的《墨竹》诗说:“萧萧数竹不胜看,到此方知画竹难。谁信中书曾放笔,片时行尽楚江干”道出了他画竹的高超技艺。徐渭(字文长)创画雪竹的方法,所画极为精绝。有人评论说:“徐文长先生画雪竹,纯以明代瘦笔破笔燥笔断笔为之,绝不类竹,然后以淡墨水勾染而出,枝间叶上。罔非积雪,竹之全体,在隐约间矣。” B: 宋元明时期竹画家蜂起,风格独特,技法高超。 C: 宋元明时期竹画家蜂起,线条和笔力强劲,风格独特。 D: 宋元明时期竹画家蜂起,意境萧疏,技艺高超。 |
3、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 , 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了。B: 前几年,住房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叹为观止。 C: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成为大趋势的今天,与国际接轨是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的必然选择。 D: 个别人爱占便宜,碰到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总是当仁不让 , 通常不会受欢迎。 |
4、 | 对下面各句表现人物性格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这句表明胡氏对丈夫病情的关心和考虑怎样治病的心理。 B: “当下众邻居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背了斗米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这几句写“众邻居”周济他人,表现邻里相处和睦的好风气。 C: “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这句表现老太太只是悲叹命苦,而束手无策的心理。 D: “张乡绅急了,道;‘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这句写张乡绅故意与范进亲近,表现他另有意图的虚伪性格。 |
5、 | 下列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孙悟空——兜率宫盗食金丹(《西游记》) B: 宋江——浔阳楼醉题反诗(《水浒传》) C: 关羽——荆州城白衣渡江(《三国演义》) D: 鲁滨孙——荒岛上独木造舟(《鲁滨孙漂流记》) |
6、 | 下列对名著的评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格列佛游记》写了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车迟国和慧骃国的旅行经历,反映了十八世纪前半期英国的社会现实。B: 《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批判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罪恶。 C: 《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当上了船长,出外航海。他的手下图谋不轨,关押他并弃他在一块不知名的陆地上,这块陆地就是他后来游历的慧骃国。 D: 格列佛在“风暴中偏航”又于“麦田里获救”,“孤身救舰队”后又“奇招灭火灾”。他是一个喜欢冒险、渴望自由、刚毅勇敢的航海家。 |
7、 | 下列各句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 B: 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C: 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D: 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 |
8、 | 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虽然她长得不够漂亮,但是为人很好,很受大家的欢迎。 B: 漂泊在外的游子啊,无时无刻思念着家乡的亲人。 C: 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绝不能骄傲自满。 D: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养成主动交流的习惯,是取得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 |
9、 | 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一直盯着父亲,看他郑重其辞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衣衫褴褛的年老水手走去。B: 一生中的每时每刻都将消磨你们的青春和力量直到化为乌有! C: 李云龙浑身透出一股粗犷自信的气质,虽是粗布土军装,但站在军装笔挺的晋军将领中,仍给人鹤立鸡群之感。 D: 老中医妙手回春 , 将他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 |
10、 | 下面句子中划线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停杯投箸不能食 B: 风掣红旗冻不翻 /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C: 年少万兜鍪/为人谋而不忠乎 D: 忍能对面为盗贼/ 其此之谓乎 |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1 )诗歌首句“塞下秋来风景异”,“异”表现在哪些地方?( 2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现了戍边将士什么样的心理?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②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往来而不绝者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B: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黔之驴》 C: 而不知人之乐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D: 射者中 , 弈者胜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 2 )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 至于负/者歌于途 B: 已而夕阳/在山 C: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D: 庐陵/欧阳修也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②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 4 )选文第①节描写了什么内容?有何用意?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仙人掌花
曹乾石
①看见别人家阳台上花草缤纷,煞是艳羡,激起了我养花的兴致。我从花草市场陆续买了一些回家种养,海棠、月季、杜鹃、米兰、文竹……开始还能记着浇水、松土、施肥,但终究是很难坚持,结果一盆盆花草都枝枯叶落。我这才意识到,养花并非只是闲情逸致,那完全是精明勤快人的事儿,与我这个愚汉、懒汉无缘。
②例外的是,只有一盆仙人掌活了下来。
③不论阴晴雨雪,也不论那一小盆泥土如何枯涸龟裂,它总是绿色挺拔,每一根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食着阳光和空气。
④可这并未给我带来欢欣。它既不美,也不雅。我只是不无遗憾地想,为什么美的总那么娇弱,而不美的却总是那么倔犟呢?要是海棠、月季、杜鹃、米兰也这样易于生存该有多好啊。对于仙人掌的存在,我也不再关心。
⑤许久后的一个黄昏,我倚着阳台观望,无意中又瞥见这盆仙人掌。它竟横竖添了许多新节,刀戟般凛凛叉开,待细看时,我却忍不住大笑起来。
⑥不是么,且不说它的大小掌节是怎样歪歪斜斜,怪模怪样,只看那绿色的掌面吧,竟皱皱巴巴,细纹密布,活像一张老人的脸。
⑦我真不知道,它还会怎样疯长下去。也许叫它死去比叫它活着都困难。这可怕的东西!
⑧我的养花历史就此告一段落,自然是没养出一朵花来。谁想夏天一到,奇迹竟发生了。一个雨后的清晨,我推开阳台门,蛋青色的光亮和泉水般的空气扑面而来。我发现那盆仙人掌上有一大团很耀眼的东西。是霞光吗?是雨水折映的太阳吗?我定睛一看,什么?竟然是花。
⑨是的,是一朵花,并且是一朵异常漂亮的花。12个金黄色绸缎般富有光泽的花瓣,敏感地轻颤着流苏般柔软的花穗,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的花粉。它凝然静立,却闪烁着宫殿般辉煌灿烂的光芒……
⑩这是我看过的最美的花!
⑪此刻,仙人掌正骄傲地高擎着它。仙人掌上的皱纹是愈加深刻了。是啊,它赖以立身的不过是一捧泥土。要开出这样震撼人心的金色花朵,能不倾注全部心血吗?
⑫可以想象,这仙人掌,它曾经有过柔软的叶,窈窕的枝。但为了抗拒沙漠的压榨,它才变得冷峻而坚强。正是有了这冷峻和坚强,在沙漠吞噬掉无数娇美的花之后,我们还能欣赏到仙人掌神奇的金色花。
⑬它绝非一朵仅仅使人赏心悦目的花,它的不甘泯灭的美,令弱者肃然起敬。
⑭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
(选自《中华活页文选》)
阅读冯骥才的小说《泥人张》,完成各小题。
①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②泥人张大名叫张明山。咸丰年间常去的地方有两处。一是东北角的戏剧大观楼,一是北关口的饭馆天庆馆。坐在那儿,为了瞧各样的人,也为捏各样的人。去大观楼要看戏台上的各种角色,去天庆馆要看人世间的各种角色。这后一种的样儿更多。
③那天下雨,他一个人坐在天庆馆里饮酒,一边留神四下里吃客们的模样。这当儿,打外边进来三个人。中间一位穿的阔绰,大脑袋,中溜个子,挺着肚子,架势挺牛,横冲直撞往里走。站在迎门桌子上的“撂高的”①一瞅,赶紧吆喝着:“益照临的张五爷可是稀客,贵客,张五爷这儿总共三位——里边请!”
④一听这喊话,吃饭的人都停住嘴巴,甚至放下筷子瞧瞧这位大名鼎鼎的
张五爷。当下,城里城外最冲的要算这位靠着贩盐赚下金山的张锦文。他当年由于为盛京将军海仁卖过命,被海大人收为义子,排行老五,所以又有“海张五”一称。但人家当面叫他张五爷,背后叫他海张五。天津卫是做买卖的地界儿,谁有钱谁横,官儿也怵三分。
⑤可是手艺人除外。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故此,泥人张只管饮酒,吃菜,西瞧东看,全然没把海张五当个人物。
⑥但是不会儿,就听海张五那边议论起他来。有个细嗓门的说:“人家台下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捏完拿出来一瞧,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跟着就是海张五的大粗嗓门说:“在哪儿捏?在袖子里捏?在裤裆里捏吧!”随后一阵笑,拿泥人张找乐子。
⑦这些话天庆馆里的人全都听见了。人们等着瞧艺高人胆大的泥人张怎么“回报”海张五。一个泥团儿砍过去?
⑧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大鞋底下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的手还灵巧。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土全找回来了。随后手一停,他把这团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帐。
⑨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真捏绝了!就赛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⑩海张五在那边,隔着两丈远就看出捏的是他,他朝着正出门的泥人张的背影叫道:“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
⑪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但天津卫的事没有这样完的——
⑫第二天,北门外估衣街的几个小杂货摊上.摆出来一排排海张五这个泥像,还加了个身子,大模大样坐在那里。而且是翻模子扣的,成批生产,足有一二百个。摊上还都贴着个白纸条,上面写着:贱卖海张五。
⑬估衣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谁看谁乐。乐完找熟人来看,再一快乐。
⑭三天后,海张五派人花了大价钱,才把这些泥人全买走,据说连泥模子也买走了。
⑮泥人是没了,可“贱卖海张五”这事却传了一百多年,直到今儿个。
【注】①撂高的:天津方言,意思是伙计。
( 1 )《泥人张》选自冯骥才的小说集《俗世奇人》,说说“泥人张”这个俗世奇人“奇”在哪些方面?( 2 )文章第⑧段对泥人张捏海张五泥像的过程进行了细节描写,请加以品味。①“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土全找回来了。”句中加下划线的两个“找”字各如何理解?
②请体会“随后手一停,他把这团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帐”中“戳”字的表达效果。
( 3 )说说第⑩段在文中的作用。( 4 )请比较下面两段文字中的人们分别为什么而乐,在小说中的作用各是什么。【甲】估衣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谁看谁乐。乐完找熟人来看,再一快乐。
【乙】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乙,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孔乙己》
当走向田野,看蝶舞花飞,你会发现自然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画卷;当停下脚步,听虫吟鸟鸣,你会发觉生命像一首流淌诗意的乐曲;当独坐书房,与书晤对,你会感受到阅读如一趟诗意的文字旅行;当手棒香茗,细细品尝,你会咀嚼出岁月有一缕诗意的苦涩清香……
请以“ ,让生活有点诗意”为题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个人信息,如地名、校名、人名等。③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