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诸城龙城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关联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假如这家有了一个匾额,那匾额便是小燕子最好的安巢之所。
B: 人生的终极点只有一个,而且起点却很多。
C: 不论家多远,去上班却得步行。
D: 鸟类之所以能在万里晴空任意翱翔,是得益于尾巴的妙用。
2、选出对下列名著相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 )
A: 《简·爱》中简·爱离开桑菲尔德庄园后,经历了贫穷、饥饿、露宿、淋雨和乞讨等种种苦难,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筋疲力尽的她被罗切斯特收留。
B: 《水浒传》中行者武松斗杀西门庆,拳打镇关西,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一步步走向反抗的道路。他武艺高强,有勇有谋,有仇必复,有恩必报。
C: 《西游记》中铁扇公主之所以不借芭蕉扇给孙悟空,是因为孙悟空曾在观音菩萨的帮助下降伏了她的儿子红孩儿,她怀恨在心。
D: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法国科幻和探险小说家儒勒・凡尔纳,书中的科学幻想如今已全部变成现实,因此他被人们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和“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3、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记”“说”“表”“序”“书”等都是古代文体的名称。
B: 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其作品《马说》借马的遭遇发不平之音,激起古今许多有才之士的共鸣。
C: 临摹有两个意思,一是临,一是摹。其中临是看着帖上的字,在另外的纸上临写,写的字可以放大,也可以小。
D: 《我的叔叔于勒》选自法国作家雨果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小说通过叙述“我”的一家人对于勒叔叔态度的不断变化来反映那个时代的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
4、

朗读下列句子,句中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此/庸夫之怒也。
B: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 其一犬/坐于前。
D: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5、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年九十 焉置土石
B: 河曲智叟笑而之曰 有剩骨
C: 我之死,有子存焉 乘奔御风
D: 七百里 欲行,转视积薪后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2019年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排豪取11连胜拿下世界冠军,令日本女排夺冠之梦戛然而止。
B: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的浴火重生,70年斗转星移、沧海桑田
C: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应该是密切配合、相辅相成的。
D: 鲁迅的小说《故乡》将杨二嫂尖酸刻薄的个性刻画得入木三分
7、

下列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反问)
B: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排比)
C: 老树是通灵的,它预知被伐,将自己的灾祸先告诉体内的寄生虫。(拟人)
D: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对偶)
8、

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     ,流出了     ,流出了     

A: 黄皮肤的群落;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B: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漫无边际的黄土地;黄皮肤的部落
C: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黄皮肤的部落
D: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黄皮肤的部落;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9、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阔别多年的王聪明和李智慧意外地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 , 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 抱,别提多高兴了。
B: 我们学校篮球水平很高,这次比赛肯定会让你们甘拜下风
C: 梁克己同学在各类学科比赛中屡创佳绩,实属妙手偶得
D: 我们就是要虚张声势 , 把全班同学的学习热情鼓动起来。
10、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选骋 抱歉 马革裹尸 鞠躬尽瘁
B: 污秽 元勋 妇儒皆知 慷慨淋漓
C: 屏障 喧闹 不以为然 警报叠起
D: 高粱 亘古 可歌可泣 铤而走险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在天晴了的时候

戴望舒

在天晴了的时候,

该到小径中去走走;

给雨润过的泥路,

一定是凉爽又温柔;

炫耀着新绿的小草,

已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

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试试寒,试试暖,

然后一瓣瓣地绽透;

抖去水珠的凤蝶儿,

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把它的饰彩的智慧书页

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到小径中去走走吧,

在天晴了的时候;

赤着脚,携着手,

踏着新泥,涉过溪流。

新阳推开了阴霾了,

溪水在温风中晕皱,

看山间移动的暗绿——

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 1 )给文中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2 )诗的第一节写了哪些景物?
( 3 )诗人怎样写小白菊“不再胆怯”,怎样写凤蝶儿“自在闲游”?
( 4 )诗歌对天晴后小径中的几个形象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 5 )第一,二节诗歌的节奏有什么不同?指出这种节奏的变化在感情的表达上起什么作用。
( 6 )这首诗采用了象征的描写手法。请指出象征的对象,并体会诗歌的深刻含义。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则文言文选段,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①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诸葛亮《出师表》)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②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陈寿《隆中对》节选)

【注释】①陇亩:田地。②《梁父吟》:又作《梁甫吟》,古歌曲名。③管仲、乐毅:管仲,名夷吾,春秋时齐桓公的国相。乐毅,战国时燕昭王的名将。④博陵:东汉郡名,现河北蠡县一带。⑤颖川:东汉郡名,包括现河南中部一些地区。⑥先主:指刘备。⑦卧龙:这里比喻潜居而未显达的有才能的人。⑧蒙尘:蒙受风尘,专指皇帝遭难出奔。⑨猖蹶:这里是失败之意。

( 1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组是()
A: 躬耕南阳(介词,在)
B: 先主诣亮(连词,就)
C: 此贞良死节之臣(形容词,熟悉)
D: 将军宜枉驾之(动词,拜访)
( 2 )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B: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C: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D: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 3 )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A: 甲文中“后汉所以倾颓”与乙文中“汉室倾颓”所指内容一致,都是指东汉的崩溃、衰败。
B: 甲文的语言最显著特点是率直质朴,表现恳切忠贞的感情,全文读起来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C: 乙文中“卧龙”一词选用精当,简练而传神地比喻诸葛亮出众才能,对人物描写起渲染烘托作用。
D: 从甲文所选内容来看,主要写了诸葛亮结合当时形势向后主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两条建议。
( 4 )将[甲][乙]两个文段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②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快乐是一种能力
张保振
①西方一位哲学家说过,人有避苦趋乐的本性。现实生活中,人人都追求快乐,但结果大相径异。为什么?因为快乐是一种能力。
②能力是成功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实现快乐的能力既不可能与生俱来,也不可能自天而降,只能在社会生活中[甲]、[乙]、[丙]而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提高。这种能力不论是形成过程还是外在表现,都是多方面的,择其要者,主要体现在对人要有宽容心、对事要有辩证脑、对信仰要有钢铁志上。
③人非圣贤,有错难免。这种错,或是讨论中讲了错话,或是创新实践中做了错事。孔子说得好:“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仁之方也,亲亲为大也;亲亲为大,和睦相处,就可快乐起来、振作起来。事情就是这样:以己为喻,方能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容人所不及,谅人所不能,恕人所不知,礼人所不欲,让同事、同志间的快乐、和谐元素骤然变长,不快乐、不和谐的因子渐而化小。地厚者自平,宽容者自乐。人的容量和他成就的事业是成正比的。在容人中,宽容者得到的不仅是乐,还有事业的成功和发展。
④世界上的事总是有一利就有一弊。深山老林虽然天蓝水绿,但老百姓饭碗里的东西却未尽可意;城里的物质五光十色、丰富异常,但烦躁与污染却时时惹人烦恼。事情就是这样:沙中有金、玉中有石,这是事物的辩证法,也是生活的辩证法。这就需要学会辩证思维,对事,用“两点论”。世界万物的有与无、聚与散、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后都是相对而言并相互转化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没必要碰到点不顺心、不如意的事情就唉声叹气、一蹶不振。要相信,事情总会向好的方面发展,风雨过后会有晴天,从而乐观对今天,快乐奔明天。
⑤人不能没有信仰。缺失信仰,精神就会空虚,灵魂就无所依存。对于当代共产党人来说,信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有信仰就要居敬以持其志。立志才能定其本,志高才可意致远。有了定本致远之志,才能遇难不退,遇险不惧,面对乌云飘来,静观云卷云舒;面对春暖乍寒,照看花落花开。坚信,黄河之水无论转多少弯、遇多硬的岩,照样奔腾到海不复还;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无论路多远、道多难,一定能冲破关山重重最终实现。事情就是这样:只有极度信服、尊重并为之奋斗的才能叫信仰。这种信仰,与志相联,具有钢铁般的强度,既坚硬无比,有难不畏难;又韧性无比,有苦亦觉甜,在呼啸前进的过程中,乐观主义伴始终。
⑥快乐是能力,能力兴细微。只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好学不倦,慎思不断,明辨不止,笃行不变,快乐就如万山中来的溪水那样,与日俱增,且一路欢歌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 1 )阅读②—⑤段,用原文填空。
第③段论述的是 ,第④段论述的是 , 第⑤段论述的是

( 2 )将下面短语填入文中[甲][乙][丙]处。
A.靠实践 B.靠思考 C.靠学习
【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丙】处应填:

( 3 )下面句子有一句使用标准的定义法陈述的,请依据你对“快乐”的理解,参照原文给“快乐”下定义。
①只有极度信服、尊重并为之奋斗的才能叫信仰。
②沙中有金、玉中有石,这是事物的辩证法。
③能力是成功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
快乐: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麦与镰的季节

屈绍龙

①时光,以镰刀的脚步,一步一步走近。阳光的移动,河水的流逝,月亮的圆缺,燕去雁归,土地在河水中移动,这就是时间的脚步。在收割着地面的一切,不知不觉间,夏季来了。麦子在逐日褪去身上的绿色外衣,披上淡黄色的衣衫。

②立夏过后,扬花的麦子,总是羞涩地将两点花瓣儿挂在穗头,麦地里就多了一层淡雅的粉白。粉白不起眼,只是很温情,像乡村的少女,匆匆赶路,总是散着一绺头发,低着眉,红着脸,青春的气息,舒畅而又细腻。

③麦子是土地的女儿,也是养育乡村的母亲。就像乡村的女孩儿有一天也会感到受孕的幸福,以生命创造生命,在痛苦的幸福中祈福。

④初夏,楝子花开,是麦子逐渐成熟的标志。羽状的复叶是苦的,粗糙的树皮是苦的,椭圆的果实是苦的,深埋的根须也是苦的,苦心的苦楝树,淡紫色的小花朵浓郁地开满整个灌浆时节,一种独特的苦香四处弥漫。麦子的成熟,是和石榴花开相应和的,饱满的麦粒,堆满我们的院落,火红的花朵,摇曳在我们的每一段岁月。岁月,让人的感情发生着变化,就像葡萄在时间的催化下变成美酒一样,浓郁芳香醉人。

⑤我曾在柔和的春夜漫步田间,微朦的月光下,小麦,在风中摇曳,显示出努力生长的模样,土地是软绵绵的,踏上去有一种舒服的感觉,新翻的泥土散发着一种特有的气息,与小麦散发的清香味糅合在一起,有一种给人向上的力量的感觉。月光如水,静静地泻在田野作物的叶面之上,像洁白的乳汁。作物在春的时节,努力地拔节生长,似乎能听到生长的声音,一种向上的音响。

⑥麦子是温柔的女子,在召唤阳刚的镰刀。初夏时节,麦子成了待阁的少女。

⑦我手握镰刀,弯腰低头,向麦子致敬。或许是她们太矮小,不,是她们太牵挂母亲。我只好蹲下,与她们近距离接触。我再一次对她们感念,我单膝跪下,进一步向她们致敬。

⑧一分神,手指被锋利的镰刀轻轻划破,殷红的血液,在光洁的镰刀上留下斑斑痕迹。不知是麦子柔弱,还是土壤疏松,镰刀时而割断麦子,时而又将麦子连根拔起,麦芒刺伤我的手指和手背,隐隐作痛。

⑨远方的养牛院子里,牛的尾巴在不停地摇摆,驱赶着身边的蚊蝇,姿态很甜美,旋律也很优雅。或许,牛儿们知道麦子成熟,收割后,被轧扁的麦秸是它们最好的食粮,麦田就是它们天然的谷场和食料厂。

⑩有些植物追求肥沃,有些植物则追求空间,而麦子,是既追求肥沃,又追求空间的农作物。当冬日万物沉睡时,麦子则在广袤的土地之上苏醒,绿色在田野间镶上了边框,她们是那么纤细,是那么弱小,是那么新绿。此刻面对金色麦田,她们过往的绿色身影,在我们的眼前不停地晃动。绿色,是最感人,最有情的。她们不像红色那样热,不像蓝色那样冷,她们柔和美好,给人安慰,使人安静,叫人思索。

⑪手指上的鲜血,给她们配上热烈的色彩,使她们显得更加美好柔和,给人安慰,给人安静,让人增添无限的思索……

(选自2017年第5期《散文选刊》,有删节)

( 1 )根据文章内容,将表格补充完整。

扬花的麦子

成熟的麦子

①________

收割麦子

赞美麦子

温情

②________

努力生长

牵挂母亲

③________


( 2 )文中两处画线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①麦子在逐日褪去身上的绿色外衣,披上淡黄色的衣衫。

②我只好蹲下,与她们近距离接触。我再一次对她们感念,我单膝跪下,进一步向她们致敬。

( 3 )第④段写麦子成熟季节时,还写到了楝子花开和石榴花开,有何作用?
( 4 )请你谈谈对“手指上的鲜血,给她们配上热烈的色彩,使她们显得更加美好柔和,给人安慰,给人安静,让人增添无限的思索……”一句的理解。
( 5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①岁月,让人的感情发生着变化,就像葡萄在时间的催化下变成美酒一样,浓郁芳香醉人。(屈绍龙《麦与镰的季节》)

②正像保存葡萄最好的方式是把葡萄变为酒;保存岁月最好的方式是致力把岁月变为永存的诗篇或画卷。(冯骥才《日历》)

以上两段文字都感悟岁月,请根据你的理解,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积攒”在字典中,被解释为“一点一点地聚集”,这是一个美妙的词,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个随着时间的流动慢慢积攒的过程。你读过的书、写过的文章、看过的风景、付出过的努力、得到的鼓励、获得的经验……点点积攒起来,才有了现在与众不同的你!

请以“积攒”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书写工整规范;(4)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地名、校名和姓名等信息。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黯淡的云雾ヽ感叹乏力的笑”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